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图1中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领导的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图2报刊主要宣传的观点是变法图强,推动了_____________的广泛传播。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思想()1.右图其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D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2.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加快”主要表现在B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难题2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这说明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于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开始了戊戌变法。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于是他B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C.组织起义,推翻清朝D.宣传礼教,主张复辟()4.
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在北京创办,一开始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有农学、工学、医学等十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为北京大学。据此推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AA.百日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5.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慈禧太后不顾一切地扼杀了一场旨在进行“现代化的尝试”。这场“现代化的尝试”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完成了反帝任务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思想解放D
材料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在戊戌变法110周年之际》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示例】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答案】A【解析】
1896年,是《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课嗣同写下此诗如此悲愤是因为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A项符合题意。B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C项戊戌变法失败的时间是1898年,时间不符;D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知识点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
1895年5月10日《申报》发文:“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即求都察院代奏。”该文描述的历史事件A.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B.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C.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D.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D()2.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变法图强成为国民共识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科学思想成为主流()3.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在戊戌变法期间,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报纸是DA.《申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4.如图为维新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的思想主张是B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主笔(创办人)报刊名称梁启超《时务报》严复《国闻报》康有为《强学报》()5.
1897年底,全国出现讲变法自强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达300所以上。这一现象CA.开启近代化运动 B.催生民族资产阶级C.传播了维新思想 D.宣扬民主共和观念()6.戊戌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意向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知识点二:百日维新B()7.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相同的内容是AA.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B.裁撤政府多余人员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8.“对于新政诏令,除湖南巡抚陈宝箴能够认真执行外,其他各省督抚则大都推诿敷衍,甚至根本不予理睬。”材料说明百日维新AA.遭到顽固派的阻挠 B.得到官员认真执行C.受到百姓大力拥护 D.遭到帝国主义打击()9.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CA.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B.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C.结果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难题9解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A.维护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0.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C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11.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D()1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次“认识”使先进人士开始CA.创办近代工业以自救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13.
1898年11月7日,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周刊中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野蛮地谋杀了它的第一批爱国青年……但我们可以断言,这些人的精神是继续存在很多人中间的,改革一日不完成,他们一日不会休止。材料强调A.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 B.清政府的改良失败了C.顽固派利益受到触犯 D.变法影响广泛而持久DA.思想解放推动科技进步 B.科技进步推动思想解放C.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D.社会变革推动科技进步()14.清末戊戌变法运动的主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都无例外地从牛顿学说中寻找维新变法的根据,尤其是牛顿在科学上革旧图新的精神鼓舞了清末一切希望变革社会的有志之士。材料主要表明B()15.
|历史解释|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B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1858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1879年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1882年到北京参加乡试未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1891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1896年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1898年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速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1917年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游学经历(西学传播、文化背景)。(2)根据材料,归纳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宣传变法(著书立说;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兴办学堂);多次上书;参与百日维新。(3)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经历:第一阶段,从学习儒学到学习西学;第二阶段,宣传变法思想,参与变法活动;第三阶段,维护皇权和复辟帝制。认识: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紧密相连,时代变化深刻影响着个人发展,个人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兴起:发展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领导阶级和派别:领导人:变法的性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维新变法结果: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换我了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但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戊戌变法突破了洋务运动技术层面上的范畴,开始向制度层面迈进。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又上了一个台阶。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戊戌变法失败的这一年,却是中国民人心目中的一个吉利数字:1898。
这一年,孙中山32岁,他正在日本与菲律宾间穿梭,准备发动推翻清廷的武装起义,起义一次次失败,但他从来未曾气馁,清王朝终于在14年后被他领导的革命党人所推翻。
这一年,陈独秀19岁,他考取了杭州求是书院,从此开始接触西方思想文化,3年后东渡日本留学,23年后,他成了中共第一任总书记。
这一年,鲁迅17岁,他考取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初次接触西方近代科学,4年后赴日本仙台学医,又4年后弃医从文,并加入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
这一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成,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9岁,20年后的1918年,李大钊任这一间图书馆的馆长。
这一年,毛泽东5岁,在湖南乡下度过童年。20年后,经人介绍赴北京,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图书馆助理员,开始接触新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
这一年,周恩来在江苏淮安出生。20年后,在日本旅行,逐步接触马克思主义。《少年中国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两年后,也就是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写了一篇传世杂文《少年中国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1858年-1927年)(1873年-1929年)(1865年-1898年)(1854年-1921年)康有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谭嗣同故居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公车上书时间背景经过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康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结果失败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故称为“公车上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组织学会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名称地点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兴儒会瑞安励学斋西安蜀学会成都强学会旧址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强学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创办报刊康有为、梁启超把《万国公报》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上海的《时务报》《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变法通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天津的《国闻报》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地位《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百日维新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光绪帝,1875年至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71—1908),“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百日维新时间开始标志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百日维新主要内容③(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有利于军事强大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①(政治)裁撤冗官司冗员,允许官司民上书言事。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从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史称“戊戌变法”。维新派试图不动摇封建统治基础,照搬西方制度进行社会改革。在103天的时间里,光绪帝发出了110多条诏令,涉及科举、工业、商业、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京师大学堂门额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百日维新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
这两则材料说明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百日维新
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废除八股取士,等于断送了许多读书人的仕途,使他们掀起了一片反对声浪;新政之初,慈禧虽然没有表示异议,但却提出三条“上谕”强迫光绪帝布告天下。同时做好了随时镇压的准备。有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工商学院《新闻写作与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三模试卷含解析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跨度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检测与监测报警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语文文摘职场关于下一份工作
- 2024年9月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版权管理规范
-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秦安县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桂林旅游学院《石油工程试验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检验科标本运送培训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秋 轻合金 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课件
-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 安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表(设备、设施)
-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2017
- 小学巡课记录表
- 消防管道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表(表格记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讲义
- 高频变压器标准工时对照表
-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