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壮族聚居区的历史南宁二冬坡南壮的人类学考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1.gif)
![南部壮族聚居区的历史南宁二冬坡南壮的人类学考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2.gif)
![南部壮族聚居区的历史南宁二冬坡南壮的人类学考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3.gif)
![南部壮族聚居区的历史南宁二冬坡南壮的人类学考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4.gif)
![南部壮族聚居区的历史南宁二冬坡南壮的人类学考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a441a490eeea33b41def7a3b21507ab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部壮族聚居区的历史南宁二冬坡南壮的人类学考察
一、田野和壮族的基本情况(一)良庆区经济发展现状本研究的地点是广西成都市永江以南的第二东坡。二冬坡隶属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平乐行政村,地处良庆区南部,距南宁市区12公里,至南宁大沙田、沿海经济走廊二个开发区约15分钟的车程。尽管平乐村四面环山,地处小盆地中心地带,但其交通却极为方便。村内有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穿过,南宁市公交公司开通了由南宁火车站始发,终点站为平乐站的公交线。良庆区史上隶属广西邕宁县(今邕宁区)。2005年3月18日开始筹建区制,2005年4月30日挂牌成立。良庆区位于南宁市正南部,东邻邕宁区,西连江南区,南毗上思、钦州、灵山,北与青秀区接壤。城区总面积为1369平方公里,辖良庆镇、那马镇、大塘镇、南晓镇、那陈镇等5个镇和大沙田、沿海经济走廊等二个开发区,总人口20.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1人,为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区。2005年,良庆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9.16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7.39亿元、15.88亿元和5.89亿元;财政收入2.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亿元。良庆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干湿分明,日照强,霜期短,冰雪罕见,年平均降雨量1294毫米,年平均气温21.4度,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四季宜耕,土地利用率及复种率比较高,耕地面积26.2万亩,其中有水面积16.49万亩,旱地面积9.7l万亩,人均耕地1.3亩。2005年良庆区农业总产值12.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40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09万亩,粮食总产量为7.90万吨,糖蔗总产量62.77万吨,蔬菜面积12.38万亩,总产量18.13万吨,水果总产量7.31万吨;肉类总产量3.56万吨,水产品产量7.47万吨。良庆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最近地域距市中心仅4公里,与广西沿海“金三角”的钦州市相连,扼大西南出海通道之要冲,南北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贯穿辖区的四个镇和两个开发区,处于广西沿海开放带向内陆扩展之过度区,属南北钦防经济圈的中心区域。由此而吸引了泰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瑞士、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入驻投资。截止2006年6月底,良庆区辖的大沙田和沿海经济走廊两个开发区共有投资企业360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258.55亿元,实际投入资金98.25亿元,其中超2000万元的项目有79个,超亿元的项目有17个。为了优化良庆区经济布局和发展的结构。近年来,良庆区政府下大力度对经济结构进行统筹调整。立足于打造南宁市南部新型工业基地,组建大沙田都市型工业组团,玉洞物流、生物制药产业组团,平乐有色金属、建材工业组团和南州工业发展后备组团4个特色园区组团,加速壮大生物制药、饲料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后备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和机械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南北二级公路沿海开发区至南州工业发展后备组团一带规划为工业、物流为主的南部经济区。与此同时,良庆区政府还加大建设交通网的力度,完善路网。重点建设沿海大道(南北二级公路),新建平乐大道(南宁大桥延长线)等等。良庆镇位于南宁市东南部,距市中心12公里,全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2004年,全镇总人口48356人,壮族占96.1%,汉族占3.8%,居民以壮话和平话为主要语言。全镇耕地面积38187亩,以种植水稻、花生、玉米、西瓜及蔬菜为主。全镇财政总收入为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9元。良庆镇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市中心12公里,东邻邕宁区蒲庙镇,南连那马镇,西接江南区那洪镇,北至邕江河为界,地域上与大沙田、沿海经济走廊两个经济开发区连成一体。境内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桂海高速公路、黎南铁路(复线)、南宁市环城高速公路、南蒲二级公路和南北二级公路贯通全镇。沿邕江而上,可到达宁明、崇左、龙州、田东、百色等县市,顺江而下可达横县、桂平、广州和港澳等地。良庆镇那黄村境内有1984年被广西区人民政府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三岭壮坡船厂处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二)养老制度分布壮族是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与壮侗语族之布依、傣、侗、水、黎、毛南、仫佬诸族同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皆为百越后裔,其根源似乎可追溯到距今4万-5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壮族的自称因地而异,有“布壮”、“布越”、“布依”、“布土”、“布沙”、“布曼”、“布傣”等。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解放后称“僮”。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建议下改为“壮”。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为1617.88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占该族总人口的90%以上),主要聚居区于南宁、百色、河池、柳州等四个市。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也有分布。根据壮语语音特点和词汇差异,壮族可分为北壮和南壮,大抵以郁江、右江、邕江为界线。邕江以北,为北壮。北壮分布在广西的驮娘江、右江、邕江一线附近及其以北地区,包括柳州、河池、来宾等市的辖区及广东连山,湖南江华,云南富宁、广南(北部),云南邱北、师宗等;南壮分布在广西的右江、邕江以南地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包括南宁(邕江以南地区)、崇左、钦州、防城港等市辖区及云南广南(南部)、云南文山(南部)等。二冬坡黄氏壮族聚居在邕江以南的平乐行政村,隶属南宁市良庆区。按照上述南北壮族的划分标准,二冬坡黄氏壮族应属南部壮族。二冬坡黄氏壮族是稻作生产为主的农耕民族。风俗习惯上,与其他壮族差异不时很大,但其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热闹的节庆不是春节,而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七的“平乐万寿老人节”(土地神诞生节)。在日常生活中,二冬坡黄氏壮族多用本民族语言——南部壮语进行交流,其大部分成员也能使用普通话或粤语(白话)与外人交流。(平乐行政村地理位置如下图)二、2.东板(一)冬坡黄氏少数民族关系二冬坡是黄氏壮族聚居的自然村,是同一个祖先繁衍发展而来的。根据黄氏族谱记载,二冬坡的历史始于明朝,大约是明朝戊寅年前后,即公元1518年前后,二冬坡是黄氏祖先,大黄坟黄仲儒公后裔黄农凤。据二冬坡黄氏壮族族长介绍,其先祖黄农凤,因躲避战乱而迁到二冬坡安居落业的,时至今日,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下图为平乐行政村简图)二冬坡是黄氏祖先黄农凤育有四子,分别是:能龙(长子),能祺(次子),能还(三子),能合(四子)。黄农凤的四个儿子,其中长子能龙、次子能祺、四子能合及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在平乐行政村范围内世代安居落业;而三子能还,原来是居住于金村坡。缘于三子能还聪明能干,每年的经济收入都比其他兄弟丰厚,村民传说其家里的母猪都带金耳环。因三子能还拒绝向官府交纳官粮等赋税,随着官差追粮不停,双方的矛盾愈来愈深,直至能还将官差打死。为了避难,三子能还后迁到广西钦州市新棠乡替忠村那达坡落户。现在平乐村中还有一块被称为“官死田”的田块,据说当年三子能还就是在此田中把官差打死的。如上文所述,二冬坡黄氏壮族已在平乐村聚居400余年。尽管二冬坡黄氏壮族是平乐村开村的创始者,但是自从开村以后,又有不同姓氏的族群陆续迁移到平乐安居落业,诸如龚、梁、蒋、陆、谭、韦、刘等姓氏族群。这些族群的到来,经过时间和族群之间的交往,二冬坡黄氏壮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再者,平乐村与南宁市区的距离不过十几公里,广西文化中心对其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可事实上二冬坡黄氏壮族并没有被历史的潮流或民族融合所淹没,尽管有写本族群所特有的东西已经丧失,但是本族群原有的核质却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主要是靠二冬坡黄氏壮族宗族组织的作用。具体情况如下。一是,二冬坡黄氏壮族按照具有浓厚人伦道德的字辈给族人命名。二冬坡黄氏壮族留传歌云:骏马登程往异乡,各寻圣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由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需荐祖宗香。幸得苍天来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从二冬坡黄氏壮族的族谱上看,从1815年前后迁入平乐至今,长房黄能龙的后裔一直严格地按照字辈顺序给子孙命名。从黄能龙开始到第十五代的字辈为:能、喜、道、元、御、朝、学、翰、选、任、文、武、藩、培、兆。二房能祺,三房能还,四房能合的后裔因种种原因而没有严格按照字辈顺序给后代命名。为了增强家族的凝聚力,知根不忘本,怀念祖公之恩,二冬坡黄氏壮族兄弟曾经团聚一堂共念先祖并商议从第十七代起定班盟誓共施行。即“世怀英雄显福禄裕祯祥安邦定国志富贵万年昌”。现如今,不管是生活在二冬坡的长房黄能龙,二房能祺,四房能合的后裔,还是外迁到广西钦州市新棠乡替忠村那达坡落户的三房能还的后裔,都严格地按照班盟誓约给后代命名。这增强了黄氏家族的凝聚力,保持了骨肉兄弟之间的团结一致。下面是二冬坡黄氏壮族家谱长子能龙支的部分内容。二是,二冬坡黄氏壮族通过祭祖保持宗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往来。二冬坡黄氏壮族有个延续百年的传统,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七祭拜始祖黄农凤。每年农历九月初七,二冬坡黄氏壮族的后裔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祭祖,场面热闹非凡。每家每户都有其代表,有的甚至举家老少。诚然,外迁到广西钦州市新棠乡替忠村那达坡落户的三房能还的后裔,也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参加祭祖仪式。除此之外,二冬坡黄氏壮族后裔还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和九月九举行祭祖仪式。通过每年固定的祭祖仪式,二冬坡黄氏壮族后裔坚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往来,增强了骨肉兄弟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感受到了家族的荣耀。(二)村民教育生活中的人口素质20世纪90年代以前,整体上,二冬坡黄氏壮族一直延续着自开村以来的较为封闭、落后的,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社会形态。村民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但遇上灾年,其境况就较为艰难,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和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缘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二冬坡交通极为不便,没有一条公路穿过其境内,出行多靠步行,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和交往很少,信息流通很滞后。用当地老人的话讲就是,“逛一次街,要走很远的路,要花一整天时间,划不来的呢。家里的田地、牲口哪个看啊。没得必要就不去了。”而山外的信息则由经常跑生意的几个村民带回,或从邻近的那马镇集市,良庆镇集市以及江南区的集市上,获得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二冬坡交通的极为不便,信息传播的极为滞后,再加上村民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造成了其经济收入不但单一,而且相当微薄,迫使其长期以来不得不在温饱的边沿线上挣扎,而无力顾其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南北二级公路(南宁至北海)的建成通车,南宁市加快建设和发展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和大沙田经济开发区。(如下图)几百年以来,一直处在封闭状态的平乐村行政村,一夜之间成为了南宁市市郊。政府的推动,市场的拉动。促使平乐行政村村民基本上告别了已从事几百年的单一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转为多种经营生产方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村民积极发展瓜果蔬菜种植和养殖业。椐不完全统计,现在村中共有养猪专业户17户,养鸡鸭专业户3户,还有不少农户从事瓜果蔬菜经营。全村年累计出肉猪2200头,肉鸡30000多羽,肉鸭20000多只,出售瓜果蔬菜1500万公斤。与此同时,村民还利用地处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优势,积极输出劳动力和经商。2004年平乐人均收入2300元。村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很多家庭已过上小康生活。现在,全村家家都用上了电灯、自来水和各类家用电器,有不少农户已经用上了农用车、摩托车,甚至家用轿车。南宁市公交公司还开通了一条终点站设在村口的公交线。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丰收的同时,平乐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村中的械斗、偷盗、赌博等恶习已基本灭绝。先后修建的11个篮球场,拓宽了村民的活动平台。近年来,平乐村还在上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筹资81万元,先后修建了三栋教学大楼。大大改善了村里的办学条件,基本满足了村民对教育的渴求。1963年二冬坡黄氏壮族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总人口604人当中,只有227人有文化,占37.58%,而且初高小文化程度的人口占了绝大部分,达到92.51%,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为17人,有文化的女性就更少了,仅为13人,占二冬坡总人口的2.15%,46岁以上有文化的女性仅为1人,而且还是初小文化程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在广大农村的贯彻执行。二冬坡的人口素质在教育平民化春风的吹拂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与30年前相比,1993年二冬坡有文化的人口为556人,占总人口的68.81%;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12.5%,是30年前的5倍。在女性群体中,有文化的人口为234人,占总人口的28.96%,是30年前的18倍,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963年的0人,发展到29人。近年来,二冬坡已有七八个考上区内外高校的大学生。三、冬黄氏人口新状况分析缘于平乐村委正在着手给村民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不在村委,所以未能对二冬黄氏人口的最新现状做分析。文中所有关于人口的数据均从二冬坡黄氏壮族1963年和1993年户口簿中统计出来的。(一)冬黄氏的性别分布从二冬坡黄氏壮族1963年和1993年的户口簿中我们得知。1963年,二冬黄氏的总人口为604人,其中男性为319人,女性为285人;1993年,二冬黄氏总的人口为808人,其中男性为438人,女性为370人。单从这两个年份比较来看,二冬黄氏的男性人口一直比女性的多,其主要集中在11~15岁,21~25岁和31~35岁之间,11~15岁为15和9人,21~25岁为10和8人,31~35岁为8和6人。此外,还有几个有男女性比人数差大于10的年龄段:1963年16~20岁男性比女性多14人,1993年0~5岁,男性比女性多12人,6~10岁男性比女性多13人。值得注意的是,1963年在0~5岁年龄段女性的人数比男性的多11人。其余的年龄段男女人数比差不是很大,具体如下表:(二)冬坡人口基数的年际变化从表2-1和表2-2中可以看出,从建国初到1963年,再到1993年,二冬坡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年龄分层上看,1963年,0~5岁有97人,6~10岁有80人,11~15岁有75人16~20岁有52人共计304人,占总人口的50.33%,1993年0~5岁有62人,6~10岁有117人,11~15岁有107人,16~20有98人共计384人,占总人口的47.52%,1~20岁的人口基数过大,46岁以上的人口,1963年有82人,占总人口的13.28%,1993年有119人,占14.73%。这表明二冬坡属于年轻型社会,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表2-1中可知,1963年二冬坡60岁以上的人口只有15人,男性为5人,女性为10人,占总人口数的2.48%。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究其背后,主要有:当时二冬坡村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医疗卫生条件差等原因。1993年,二冬坡老年人人口明显上升,为67人,其中男性为32人,女性为35人,占总人口的8.29%。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二冬坡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三)族族际通婚结构观察从1963年和1993年二冬坡的户口簿的记录中得知,二冬坡黄氏壮族的姓(族)际通婚是较为稳定的。1963年二冬坡黄氏壮族的姓(族)际通婚主体是黄、梁、龚、韦、玉和蒋等6个姓氏。截止1963年,嫁入二冬坡的外族女子共有139人,都为壮族女子。其中黄氏为54人,占38.85%;梁氏为25人,占17.99%;龚氏和韦氏都为13人,分别占9.35%;玉氏为10人,占7.19%;而蒋氏为9人,占6.47%;其余的14个姓氏都在9人以下,而且以1人居多。经过30年的岁月洗礼,二冬坡的这种姓(族)际通婚结构仍然很稳定。1993年,二冬坡6大通婚主体并没有改变,所变的只是个别姓氏嫁入二冬坡人口比30年前多或少了。截止1993年,黄、梁、龚、韦、玉和蒋等6个姓氏嫁入二冬坡的女子总计为144人,占总嫁入人口186人的77.42%。如表3-2所示。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二冬坡黄氏壮族的第一大通婚主体是黄氏。1963年为54人,1993年为68人。但是嫁入二冬坡的这些黄氏女子和二冬坡黄氏壮族族群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二冬坡黄氏壮族禁止族内通婚,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本冬不得通婚”。从表3-2中可以看出,从1993年开始二冬坡方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族际通婚。在这一年,有一秦氏的汉族女子嫁入二冬坡。面对这一颇为“奇特”的通婚现象,二冬坡村民给予的回答是:“以前我们这里很落后,很穷。吃不饱穿不暖,又不会讲官话,城里人看不起我们,更不能谈婚论嫁了。现在我们生活好了,吃穿不用愁,房子也盖得漂漂亮亮的。到省外读书和务工的后生们,不仅大胆和外面的女子谈恋爱,有的还把姑娘娶回家,甚至还有娶回北方的媳妇呢!”(四)家庭结构1.冬坡的人口从1963年到1993年,30年间,二冬坡的家庭人口似乎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细的说来,30年前,二冬坡的2人户,3人户,4人户,5人户,6人户的人口,与30年后的1993年的差别不是很大,家庭人口数量和所占的总人口的比重,前后相差无几。但最令人注意的是1人户户数的锐减,以及1963年未出现的9人户和10户,在30年后竟有4户和5户,两者加起来占总户数158户的5.70%。从表4-1和4-2中,我们可以知道,1963年二冬坡平均每户人口为3.847人,到了1993年平均每户的人口上升到了5.114人。1963年和1993年二冬坡的人口主要集中在2人户,3人户,4人户,5人户和6人户。它们分别占总户数157户的76.43%和158户的70.89%。这种较为稳定的家庭人口规模,30年保持不变,耐人寻味。2.家庭规模和形成方式二冬坡的家庭类型有核心家庭、扩大家庭、单亲家庭和单身家庭四种类型,其中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是其主要类型。从表5-1和5-2中可知,1963年,二冬坡共有157户人家,核心家庭为58户,占总户数的39.46%;扩大家庭为46户,占总户数的31.29%。30年后的1993年,二冬坡共有158户人家。核心家庭为93户,占总户数的58.86%;扩大家庭为47户,占总户数的29.75%。单从这两个年份来比较来看,二冬坡的核心家庭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一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广大农村的贯彻执行,二冬坡家庭逐渐向小型化发展;二是,二冬坡有着子女一旦结婚就分家的传统,这也使得家庭小型化逐渐增加。从表5-1和5-2的比较来看,单身家庭由1963年的23户占总户数的14.65%,下降为1993年的4户和占总户数的2.53%。单身家庭下降幅度如此之大,其原因是,二冬坡社会经济在30年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去老年人独居、孤儿和残疾人之外,二冬坡符合法婚年龄的小伙子基本上都已成家立业,再者姑娘也愿意嫁到二冬坡。3.代际变化最大的人口从表6中可以看出,1963年和1993年两个年份,二冬坡二代和三代户变化不大,倒是一代户变化最大,由1963年的29户锐减为1993年的12户,相差17户。这是二冬坡1人口增长的结果。表6-1中,两个年份均为出现四代同堂家庭,并不是二冬坡老人寿命的原因,而是二冬坡曾祖辈没有与父辈及已婚已育孙辈生活的传统。(五)2.东板黄壮族人口素质1.老年人的生活二冬坡人口身体素质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1963年,二冬坡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仅有15人,占总人口的2.48%,到了199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7人,占总人口的8.29%,是1963年的4倍。在为期近两个月的调查过程中,所遇到的老年人生活基本上都能自理,有的还下地干农活。改革开放以后,二冬坡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中中体育运动平台的拓宽。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平乐村有两为90岁以上的老人,一个卧病在床,另一个则出远门走访亲戚。2.冬坡的人口素质从表7-1中可以看到了1963年二冬坡黄氏壮族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总人口604人当中,只有227人有文化,占37.58%,而且初高小文化程度的人口占了绝大部分,达到92.51%,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为17人,有文化的女性就更少了,仅为13人,占二冬坡总人口的2.15%,46岁以上有文化的女性仅为1人,而且还是初小文化程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在广大农村的贯彻执行。二冬坡的人口素质在教育平民化春风的吹拂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与30年前相比,1993年二冬坡有文化的人口为556人,占总人口的68.81%;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12.5%,是30年前的5倍。在女性群体中,有文化的人口为234人,占总人口的28.96%,是30年前的18倍,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963年的0人,发展到29人。四、祭祀“平乐老人”—二冬坡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可以说是一种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情貌的因素之一。广西的壮民族,不管是北部壮族,还是南部壮族,历史上至今,尽管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发变化,甚至完全接纳汉民族的某种习俗,但是细究起来其核质却依旧是延续千年的壮民族的传统。二冬坡的风俗习惯俨然如此。最为典型的就是过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十七。农历二月十七是平乐壮民族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节庆之一,甚至有超过春节之势。在这一天,平乐壮民通过祭拜“平乐老人”(土地神)仪式,把自己的愿望、祈求祷告给“平乐老人”(土地神),祈求赐福。祭拜仪式上,分别有道公和师公在做法事。一文一武,热闹非凡。道公负责整个仪式活动,核心是与神沟通,指导村民祭拜神;而师公主要是通过唱戏,向村民传播传统的伦理道德。唱戏也起到活跃氛围,吸引村民参与,消除疲劳等作用。对于已婚尚未生育的年轻妇女或其婆婆来说,听师公唱戏固然有接受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意识或者休闲,但是题目关注的核心却是这台戏中的一项法事——抢花。抢花是师公戏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当戏唱到抢花环节,仙姑会手提装满白花和些许红花的花篮唱戏。抢花令一下,先前或坐或站而安静听的妇女立马蜂拥而入戏台中央,争先恐后的从仙姑的花篮中抢花。抢到白花者,来年家中会添男孩;抢到红花的,来年家中便添女孩。这是壮民族传统宗教——米洛甲崇拜的一次宗教活动。下面是平乐壮民族风俗习惯的简介。(一)生命的礼仪1.为什么要在出生前,在独特的时间上,把自己“打上”,过多次给新生儿妇女怀孕之后,一般都不串门,朝晚出入都不能乱,更不能多嘴,多嘴被视为不吉利。孩子出生后,主家会在门槛上垫一块木板,一表家有产妇。古时候还挂有笔纸墨于门眼中,来客必须注意,要听从主人安排,不能乱闯,以免惊醒婴儿或者给婴儿带来疾病。小孩七岁以前,若患上什么疾病,则通过占卜投寄认亲护养。妇女怀孕期间,禁忌家人乱在墙上打钉、移床、筑灶。以免犯禁招致小产、难产。“报丁”、“三朝酒”。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男方就要到女方家报喜,俗称“报丁”。报丁,在平乐村有个习俗。如果生的是男孩,前去报丁的人会手提一壶系有红绳子的白酒和一块姜;如果系在酒壶上的姜块换换成了一斤左右的猪肉,则表示生的是女孩。外家得知有新生儿出生后,会立即向男家送去鸡蛋、鸡、大米以及婴儿穿用的衣物等,以表祝贺。男方也会摆酒席款待外家。值得说明的是,按平乐村的习俗,从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起,产妇一个月内的所有生活开销全都由女方母家负责,如果女方母家遥远,就请其母家送米、钱等物过来解决产妇这一个月的生活。婴儿满月的前一天,产妇必须回娘家吃顿饭,以求婴儿百病不生。“满月酒”。婴儿满月后,男方都要设宴席款待外家和至亲好友,称“满月酒”,又称为“做外婆”。满月这一天,外家都会带来红鸡蛋、糯米饭、猪肉、酒米以及新的婴儿衣物、鞋、帽等礼物前来贺喜。2.请贴贴,拜寿在平乐村,过去能做寿酒的,一般是年满60岁的老人。现在这个界限已经被冲破。过去,老人如果过的是双寿:60、70、80、90大寿。其儿孙则会在村中广发请贴,摆设宴席,以示庆贺。前来贺寿的人们会以寿镜、寿面、寿酒等礼物表示庆贺。双寿老人在生日那天,会身披红带,坐正堂,接受子媳双全的晚辈的拜寿,并道宝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双寿老人会回赐一个红包谢礼。如前来贺寿的人以猪肉为贺礼,主家留大半,并退回一小部分;如贺礼是寿镜等不能退回之礼,主家则以喜炮贺送。3.定亲、送礼、背景议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解放之前,壮家的父母们很早就开始为子女的终身大事物色好门户。风俗讲的是“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贫福要对等,而郎才女貌则次等考虑的事。订亲。物色好门户后,就要请媒人说合。双方父母的同意后。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索回女子的“生辰八字”,放在“花婆台”的抽屉里,七天内家里无诸如“破碗”、“人畜伤亡”等不吉利的是发生,便请地理先生对八字合庚。若双方命无相克等等,便认为两人的“命”好,然后写“龙凤贴”。择吉日,备好一两百块钱,一套衣服及肉类,面请兄弟一个和媒人一块到女方家定亲。送彩礼。送彩礼,俗称“过礼”。聘礼的多少,一般是由女方家拖媒人向男方家提出的,由媒人张罗而后定。聘礼一般有:猪肉,活鸡,米酒,米和衣物等等。迎亲。过彩礼之后,男方就会择定吉日举办婚礼。择定吉日的内容包括:起酒日、搭床日、正席日以及写喜联。迎亲之日,男女双方都要办酒席,一般在是十多桌左右,财力厚的家庭则会办几十桌。至亲好友送酒米、布料、镜画等等礼物贺喜。迎亲前夕,女方邀请“十姐妹”在闺房唱哭嫁歌。迎亲之日,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放喜炮,迎新娘入门拜堂,披大庚,新娘围着火红的火炭盆转上一圈,以求新人在此之前所有的污点过火而散,从新做人。之后,新娘要吃上一种俗称为“合适饭”(音)的糯米饭。吃此饭之前,男方家的至亲长辈会往饭上吐口水。傍晚时分,新娘起程回娘家,晚上七八点左右再回夫家。在休息之前,新娘要装水给家公婆洗脸,家公婆会赠其红包。次日,新娘在小姨子的带引下到饮水源,挑一担“新媳妇水”。三天后,新娘由小姨子作陪带上糯米,粽子等等礼品回娘家,住上一个月然后回夫家。期间,新娘可以更换衣物,但是不能清洗。4.出棺时的老人一般在其高岁上接受“仪式”平乐村民从古至今实行的都是土葬,而且葬礼有着颇为严格的规定。去世时,年龄在60岁(包括60岁)以上的老人,方能如宗祠祭拜,出殡时由8人抬,未满60岁的不能享受这一待遇,出殡时一般由4人抬。小孩、婴儿不幸夭亡,一般只用簸箕提到公共墓地埋葬,若婴儿夭亡时,年龄尚在一个月内,还必须请师公前来做个存花道场。新丧之家,禁忌吃牛肉120天,说是犯禁会惹牛毁坟。(二)庆祝活动第四,保健康新的一年平乐村的壮族和汉族一样对春节都极为重视。春节含有辞旧迎新之意,所以节日气氛较为隆重。为了热热闹闹的过春节,人们早早地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大年初一,新年伊始。家家户户都争抢着在正子时,鸡鸣的第一声,点燃鞭炮,烧香供奉祖宗,祈求新的一年,粮食丰收,事业有成,全家幸福安康。与此同时,要更换门神、对联等等。这一天,全家上下,男女老幼都要早起,换上新衣服,逢人要道吉利的话,如“恭喜发财”等。妇女们一清早就赶到饮水源处抢挑“新水”,(此习俗已有所变化,原因有二,一是平乐村已用上自来水;二平乐村内的饮水源,因污染严重已不能使用。)包粽子,蒸年糕,炸油团,炸麻通等等。男人们则出行,插田签,贴果树利市,以求五谷丰登,果实满枝。大年初一不杀生,早点煮汤圆,午餐吃米粉,晚餐吃大年三十剩余的菜。正月初一那天忌讲粗话或不吉利的话;不能吹火和使用斧头砍物;忌打架和哭;不能扫地,否则钱财会外流等等。过去还忌舂米,怕造成家庭不和睦,并影响来年的收入。二平乐村的龙狮交易农历二月十七,是平乐村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节日。相传这一天是平乐万寿老人(土地公)的诞辰。一说这一天若有阳光,土地公晒龙袍;如有雨,则春来常旱。古有农谚:“雨淋土地,今年抵肚饥”。数百年来,平乐村民每逢二月十七,平乐村的男女老幼,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会聚集在平乐村的总土地庙的场坝前,举行隆重祭拜仪式,祭拜土地神,祭奉天地社稷等活动,祈求土地神等诸神的保佑,五谷丰登。村中就龙狮翻腾起舞,锣鼓震耳。看龙狮的人群成百上千,争先恐后。搭台唱大戏,台上唱戏,台下扮戏。假戏真戏,戏看戏,热闹非凡。除此之外,今年来还增加了篮球等体育活动比赛。这一天,最重要的还是叩拜老人,求福求后。这也是古时候敲定的求福还愿的祭祀佳期。晚上,还有在家设盛宴,款待亲朋好友。三封建公家的“创新”和“新材料”平乐村壮族不过清明节,而是过三月三,俗称“乌饭节”,是壮民族的祭祖扫墓节。在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蒸五色糯米饭,带上五色糯米饭和鸡肉等各种菜肴,还有酒和香烛炮竹等,一家老少上山祭拜祖先,修整坟墓。这时,各处山岗,人们穿梭来往,处处能听到炮竹声。这是壮族人祭祀祖先的盛况。五选择药浴、药浴的时间又称“端午节”。当天壮族农妇上山自采艾叶、葫芦茶、元宝草、九里明等中草药回家,一部分拿来熬药汤,一部分插在房屋周围。晚上人人都要药浴,防治疾病。此外,妇女以雄黄、硫磺、苍术、朱砂、蒜头等药物,用布包缝成小猴状,给小孩挂在身上防疫。六祭祀基地的模型在平乐村,六月每逢卯日,即是新米节,古称“天贶节”。相传上天在这一天赏赐稻谷给人间,早稻也在这一天才开始黄熟。所以壮民族就有吃新米饭、用新米做米粉、糍粑,杀鸡杀鸭祭拜祖先和上天的习俗。还有到田边祭拜,使谷物得到“神威”之助而有好的收成。过去,还有翻晒家里衣物,防虫防腐的习俗。七祭祀评论员七月十四中元节,俗称“送鬼节”。节前,凡有新丧之家,都要给亡者烧其生前穿用过的衣物。节日当天,各家各户都备好纸衣、纸鞋、元宝及其他供品祭拜祖先。中元节一般要过3天。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杀鸭,吃鱼生,做米粉,糍粑。晚上,有的地方举办“孟兰胜会”,请道公于水滨设坛颂经、泼水饭,祈求孤魂野鬼不扰村寨,人畜安泰。八摆饼、摆布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普遍杀鸡鸭过节,外出的人要赶回家吃团员饭。中秋节人们习惯以月饼送礼。晚上各家各户都积聚庭院摆设供台,摆月饼、柚子、花生、香糖、香茶等,供奉月亮。有的席地而坐,九每月9重阳节,各家各户做米粉、糯米粑,杀鸡杀鸭过节。平乐村民还要祭拜祖先,修整坟墓。从冬天到节日杀鸡杀鸭,包肉粽,祭拜祖先过节。有的地方设宴请客。有“冬大过年”之说。(三)结拜十姐习俗过去平乐人的社会交际,较为普遍的有结拜同年、十兄弟、十姐妹、认干爹娘等。现今这种习俗有的尚有相承。1.结拜同年。结拜同年,俗称“合老同”。这种结拜的先决条件是结交者必须同年同月生,且必须门户等对,志趣相投。结成同年后,逢年过节要互相往来,日常生活中有事要互助。2.结拜十兄弟。十兄弟在多数村坡中都有。这种习俗的兴起,为的是应付人生各种阶段的礼仪——结婚、丧葬等人生大事而结成的,年长者为兄,依次排行。平时,十兄弟不直呼对方姓名,而是兴呼别名。3.结拜十姐妹。结拜十姐妹习俗主要盛行在未婚女子群体中,是为出嫁是唱哭嫁歌,相伴至男方家,互赠礼物等而结拜的。4.认干爹娘。认干爹娘,一般是为了感恩或者别的目的,或者是为了避免与父母命相客等原因而形成的。认干爹娘后,两家人亲如一家。逢年过节,干子女要前往干爹娘家拜访问候,赠送礼物。干爹娘家中有困难时,则要全力帮助。五、村民的信仰神道二冬坡村民的宗教信仰呈现“一化,两原则”的特点。“一化”,即多元化。二冬坡村民的信仰对象很多,从天上到世间,再到水里,无不有村民的信仰神灵,但是他们信仰的主神却主要有两个,一是平乐老人,即土地神;二是对祖先的崇拜。“两原则”就是:有事原则和“心诚则灵”原则。在平乐村,村民除了逢年过节要祭拜祖先以外,平时是很少祭拜其他信仰的神灵的,大多都是以有事原则待之。而在祭拜神灵的祭品上,村民似乎不太在乎贵重和多少,礼到心到即可,至于神灵的灵验与否,村民都认为“心诚则灵”原则。(一)祭祀平乐老人仪式平乐老人是平乐村民的主神,是村民的土地神、保护神。平乐村有黄、龚、梁、蒋、陆、谭、韦、刘等姓氏,每一个姓氏都有一个土地庙。这些土地庙都比较小,大多是在村口或榕树下立一块石头,摆上几块插香的蜂窝砖块,贴上红纸或系上红布带,如此便是一座庙宇。而在平乐村昔日饮用水的取水处旁的一块较大的坝场上的土地庙,要比上述的土地庙要“宏伟”许多。这里就是平乐老人的“庙宇”。坝场呈15度左右的坡度,形成神在上,人在下的情形。尽管平乐老人的“庙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庙宇”,但是立起的石块上刻有平乐老人的浮雕像。在他的庙宇的前后各有一个榕树,而且还有水系打庙宇前绕过。平乐老人掌管的事务很多,可以说是涉及平乐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业生产,经商,人畜平安,生育等等。因此,平乐村民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七这一天,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拜平乐老人仪式。这也是古时候敲定的求福还愿的祭祀佳期。临近农历二月十七,负责祭拜平乐老人仪式的招集人,就开始筹集经费,先由村民交纳,村委也会例行向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或辖区内的企业申请资助。到了二月十七,村民很早叫聚集到平乐老人庙宇的场坝前开始举行祭拜仪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明。祭品要备齐“三牲”,“三素”。“三牲”,即全鸡,全鱼,全猪,且都是熟食。全鸡和全鱼,都是整只和整条的,而全猪,只是一个猪头加一条猪尾巴。“三素”指的是粽子、年糕、糖果。此外。还要备齐一壶酒,五个酒杯,五双筷子以及香烛、纸钱和四方桌两张。祭拜仪式道公和师公共同组织。一文一武,热闹非凡。道公负责整个仪式活动,核心是与神沟通,指导村民祭拜神;师公主要是通过唱戏,向村民传播传统的伦理道德。唱戏也起到活跃氛围,消除疲劳等作用。祭拜仪式上,老人神祈求土地神等诸神保佑来年一家老小平平安安,种田者祭拜土地,神祈求土地神等诸神保佑来年五谷丰登,经商者神祈求土地神等诸神保佑来年财源滚滚,已婚尚未生育者或其婆婆,神祈求土地神等诸神保佑来年生个大胖小子(孙子)……除了祭拜仪式外,村中还会有龙狮翻腾起舞,锣鼓震耳,搭台唱大戏,篮球赛事等热闹场面。平乐村民之所以对平乐老人如此的敬拜,把他奉为主神,除了与平乐壮民是稻作民族有密切关,世代与土地相伴,以土地为衣食父母之故外,还与历史上有关平乐老人的“灵验”传说有密切的关系。下面便是一则有关平乐老人“灵验”的传说。1壬申腊月某日清晨,坡祥才高之妻黄氏被匪贼掠西而去数月不返,其亲生父母忧而跪拜平乐老人:“老人保佑我女平安归来,明年给你唱大戏一台。”癸酉年四月中旬后半夜,黄氏趁寄夫远行而逃。沿途以野味充饥,夜行日宿,厉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平乐。她向村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说:“在我逃难回家的路上,每天晚上都有一个白发长须老人隐现,他给我指路……第三天追赶我的人马赶到,幸好躲藏在芦苇丛中而幸免第二次被俘走。”黄氏奔波半月终返坡祥。1934年农历二月十七,才高之妻黄氏的亲生父母和女儿一起叩拜平乐老人,千谢万谢老人保佑和恩赐。兑现搭台唱大戏还愿。除了这个“灵验”传说之外,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还有数位村民告诉笔者,某某家的老人因病卧床多年,久治不愈,其儿女在某年农历二月十七,祭拜土地老人后,老人奇迹般的康复;某某家的媳妇,婚后两年未育,农历二月十七祭拜土地老人后,第二年喜得贵子;诸如此类“神的应验”的故事还有很多。(二)关于黄氏使用的习俗平乐村民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观念,每逢年过节,婚嫁,喜添新丁等喜庆,都要祭拜祖先。二冬坡黄姓始祖黄农凤的纪念日是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七。因此,每年农历九月初七二冬坡黄氏壮族的后裔必从四面八方赶回祭祖,除此之外,二冬坡黄氏壮族后裔还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和九月九举行祭祖仪式。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受访的黄伯伯还给笔者提共了有关黄氏祖先的一些零碎的传说。②相传在明朝时,邕城郊区就有平洞王,平南将和平乐将。平洞、平南、平乐山峦起伏,千姿百态,水系环流,景色宜人,龙弯虎关,抱似玉环。风水龙脉大同小异——明堂容万马,英雄震天下。平洞王,日里千人掏手,夜里万盏明灯。平乐将,神奇巧妙借用阴兵阳奖。平乐将黄逸仙,别名公压,明朝中后期著名将领。生于公元1533年(明嘉靖12年),明万历12年甲申佛化登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性格与沟通》课件
- 2025年银川货运资格证考试
- 我们的节日主题深化活动方案
- 心理活动月策划书
- 员工表彰年度总结模板
- 绿色简约风艺术画册相册主题
- 咨询业务汇报总结模板
- 安全生产法治文明施工方案
- 信用证申请书格式
- 申请利息减免申请书
- 湖北省2025届高三T8联盟模拟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承包工程2篇
- 202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美容院行业营销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事业单位引进名校优生12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寒假数学计算题天天练及答案(共15天)
- 2024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Keep Fit How do we keep fi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山东省海洋知识竞赛(初中组)考试题及答案
- 药品流通监管培训
- JD37-009-2024 山东省存量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