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1页
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2页
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3页
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4页
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当健全交通违法举报奖励法律体系,创新奖励方式,构建举报人与被举报人双向监督机制,完善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配套措施,设定交通违法举报奖励范围,通过对图像分辨率等举报信息制定一定的标准,一方面,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举报信息需要涵盖哪些要素,有哪些要求,提交更为符合举报标准的线索信息,提高举报成;另功一率方面,便于公众知晓举报无效的原因,避免影响举报的积极性,一方面,要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对公众举报行为带来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公众举报行为对道路交通秩序改善、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作为完善公众举报政策体系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对个人的举报行评估,涵盖举报成功率、是否虚假举报等多个方面,以此规范公众举报行为,同时对于评估良好的个人的举报行为可优先处理,便于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行为李建摘要: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的实施,对于弥补警力不足造成的监管缺失、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激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和构建新型城市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举报成功率较低、职业拍客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当健全交通违法举报奖励法律体系,创新奖励方式,构建举报人与被举报人双向监督机制,完善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配套措施,设定交通违法举报奖励范围。关键词:交通违法;公众举报;举报奖励一、引言近年来,国内很多省市陆续实施交通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从实施情况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例如,济南市交警在2018年共计收到约10万余条举报线索,有效率近50%,体现出交通举报奖励对于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营造良好交通秩序的积极作用[1]。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质疑,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分析,回应社会关切,使举报奖励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二、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实施中存在的冏题(一)举报行为可能导致公民隐私权受到侵犯一些学者和公众认为,交通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实施可能会侵犯个人的隐私权。综合来看,隐私权受到侵犯的对象既可能是举报人,也可能是被举报人。对于隐私受侵犯的担忧,一是来自举报系统自身的隐患,如易遭黑客攻击等,二是保密制度是否完善,三是举报人的举报行为。众所周知,隐私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安宁,二是生活秘密[2]。对于系统自身隐患和制度问题,无疑会造成隐私泄露,有赖于通过完善技术手段与制度来保护公民隐私。那么对于举报人的举报行为是否会侵犯被举报人的隐私,应当视情况而定,一方面被举报人的信息已暴露在公众环境中,且隐私权保护的是公民的合法权益,被举报人已涉嫌违反交通法规,妨碍公共安全与利益,公民有权利与义务对其进行举报。另一方面,从当前的举报途径来看,主要有电话、微信或者现场举报等途径,也不会侵犯被举报人的隐私。在深圳市的举报途径中,规定可通过微博@深圳警方进行举报[3],由此便将举报内容公开。不仅举报人被公之于众,同时更应注意到,被举报人的信息也被公开。而举报人所举报的线索仅是涉嫌违法,且从举报准确率来看,超过50%的都是无效举报,在网络发达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的环境下,极易引发公众对于被举报人的指责等。例如,在2018年重庆万州公交坠江后[4],公众对于同样是受害者的女司机的集体声讨,不难看出,会给其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干扰其正常生活。更何况,即使真正违法,也应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上传至网络固然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存在侵犯公民正常生活安宁的可能,进而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二)职业拍客行为违背举报奖励制度设计初衷职业拍客的具体定义尚未界定,与热心群众也难以区分。职业拍客主要是指采用定点蹲守、跟拍等方式拍摄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以此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将交通违法有奖举报衍生为个人谋生或是收入手段的一类群体。例如,济南市曾出现一男子每日定点在街道天桥抓拍来往车辆的违法行为[5]。一方面,职业拍客往往拥有专业的设备,拍摄的照片更符合规范,且熟知相关法律法规,举报成功率更高,给交通不法者以震慑。另一方面,职业拍客的集聚特点又会产生占用社会公共资源的问题,易扰乱正常交通秩序,且在拍摄过程中可能会干扰被拍摄车辆驾驶人的注意力,从而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等。同时,职业拍客的出现可能使交通违法的举报集中于特定群体,把有奖举报当作个人谋利的手段,有违鼓励人人参与、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制度设计初衷。此外,职业拍客也会使自己暴露,易遭到打击报复。由此,如何应对职业拍客行为成为一个难题。多地通过设定举报奖励金额上限或是举报次数等方式来限制职业拍客的出现,个别省市直接规定职业举报无效。但这样的行为不仅会损伤公众举报的积极性,对于职业拍客与热心群众的界定不清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同时,通过设定奖励金额上限等方式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拍客的问题。例如,其可以通过与他人进行利益交换,通过注册多个账号进行举报。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基于报成功率高等优点鼓励职业拍客的举报行为。(三)交通违法举报行为的成功率较低从数据来看,交通违法行为举报的成功率总体较低。例如,深圳市警方2018年共收到35万宗举报,审查核实4.6万宗,举报成功率为13.1%[6];哈尔滨自2018年5月实施以来,截至2019年5月,一年内收到举报48065宗[7],举报成功率约20%。虽然查处了大量交通违法行为,但较多的无效举报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挫伤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举报成功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违法行为认定不准确。例如,举报机动车“加塞”应在前方机动车缓慢行驶或是停车排队时时,照片应当客观反映出此情况,否则为无效举报[8]。二是举报的图片视频模糊,难以有效识别相关信息,造成信息缺失。三是违法地点不正确,难以精准定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通过技术方法制造虚假图片等。三、完善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的对策(一)健全交通违法举报奖励法律体系,发挥制度规范与约束功能当前,关于交通违法行为举报还缺乏全国性的立法规范。公安部拟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5号)中增加“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影像资料,查证属实,可作为处罚依据”[9],凸显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同时,地方性法规规定尚不全面,在隐私保护、权利救济等方面存在空缺与模糊的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建立严格保密制度,约束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防止举报者信息泄露。二是规范举报方式、举报人行为,例如前文提到的深圳警方微博公开举报行为确有不妥,存在侵害被举报人权利的风险。相关部门应严格规范举报途径,规范举报人的举报行为,避免举报环节出现疏漏。三是明晰并规定无效举报的标准。通过对图像分辨率等举报信息制定一定的标准,一方面,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举报信息需要涵盖哪些要素,有哪些要求,提交更为符合举报标准的线索信息,提高举报成功率;另一方面,便于公众知晓举报无效的原因,避免影响举报的积极性。(二)创新举报奖励方式,转化利益表现形式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实施的目的的通过奖励手段鼓励公众参与,引导公众树立公民意识,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但是在实施中却出现了以举报为手段、以获得奖励为目的职业举报行为。一方面,是追逐利益的使然,另一方面,与奖励形式亦不无关联。奖励形式从最初的现金奖励到现在的话费、优惠券等,趋向多元,但仍属物质奖励范畴。物质奖励诱发职业拍客,关于职业拍客的打击,又无形中中伤了热心公众的积极性。但若没有奖励又难以有效激发公众举报的热情。同时,举报人信息保密的制度规定与避免举报人因信息泄露而遭打击报复的现实需要,与公开肯定、宣扬的精神奖励相悖。因而,只能是事先了解并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合理融入精神奖励,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调动热心群众的积极性。此种情况下,可以参照征信体系等根据举报次数、举报成功率等方面通过量化积分等方式建立公民责任感、道德感方面的考评体系,并与落户政策等相结合,作为公民道德法治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同等条件下,表现优良者可优先享受相关服务政策。将物质利益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活便利。如此,一方面,政策条件中较为抽象的个人表现等有了实际参考,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素质,另一方面,与物质奖励结合,又能保持公众参与举报的热情,甄别职业拍客。(三)依托技术手段,完善举报系统功能设计通过技术手段,一方面加强系统自身维护,提高系统安全性能,防止遭到不法分子攻击,避免自身疏漏,切实保护好举报人的隐私;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不同省市的举报系统,结合举报成功率等因素,加强交流,合理借鉴,完善举报系统。此外,有必要研发提高举报系统的自我检测性能,自动识别不符合标准的、虚假的影像、图片资料,提高举报成功率,节约人力、物力。(四)构建举报人与被举报人双向监督机制一些省市规定对于举报人的恶意举报等行为会追究责任,但是对于举报人的拍摄行为等影响他人正常驾驶的行为如何处理,职业拍客又如何发现等问题却并无说明。这样就造成了举报者可以随意拍摄乃至影响机动车驾驶人正常驾驶行为,而机动车驾驶人却不能做出任何反应的局面。因而有必要构建双向监督机制,即举报者对于机动车驾驶人的驾驶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的同时,被举报者也可对举报者的拍照等行为进行监督,对于举报者影响自己正常驾驶的行为或是发现职业拍客有权向公安机关进行反馈举报,实现双方的相互制约。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滥用监督举报权,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发现职业拍客。四、健全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的进一步思考(一)完善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配套措施.评估交通违法举报对交通秩序的改善效果一方面,要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对公众举报行为带来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公众举报行为对道路交通秩序改善、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作为完善公众举报政策体系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对个人的举报行评估,涵盖举报成功率、是否虚假举报等多个方面,以此规范公众举报行为,同时对于评估良好的个人的举报行为可优先处理,便于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行为。.举报线索分析及线索核实处理公众举报线索不仅是查处违法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优化道路交通环境的重要决策信息来源。对于公众举报较为集中的路段、节点等,要切实分析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如加强警力、安装监控等。另外,有必要建立快速处理机制。当前,对于公众举才报违法行为处理的时限较快的为3~5天,而较长的为数月,极大削弱了惩处的教育与震慑作用。同时,对于一些重大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如不及时查处,不仅证据难以保全,甚至会引发严重后果。因而,对于公众的举报应当及时反映、快速处理。尤其对于具有现实危险性、紧迫性的重大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建立专门的举报通道,及时有效地制止不法行为。(二)设定交通违法举报奖励范围目前,关于举报范围的设定尚缺乏全国性的统一规定,各地关于举报范围的设定不尽相同。从种类范围看,有的省市为数十种,有的为几种;从区域范围看,如长沙市明确规定了举报的区域,其他城市大多未做出明确规定。对于此,应当制定全国性的统一举报范围框架,规范各地举报范围不一的现状,方便公众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同时,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此外,设置的举报种类不宜过多。对于依靠技术手段可识别的、依据影像资料难以准确认定的、举报成功率偏低的等交通违法行为不宜列入举报范围,从而既方便公众熟知举报范围,又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设定举报区域时,也不宜过广。有观点指出,公众的交通违法举报行为易造成相关行政人员的“懒政”等。因而,举报区域应主要集中在监管缺失的地方。五、结语交通违法举报奖励是“互联网+”、行政改革背景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