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_第1页
江苏苏州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_第2页
江苏苏州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_第3页
江苏苏州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_第4页
江苏苏州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

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继2016年11月14日后,今年12月3日地球人再次观赏到“超级月亮”。读二分二至日地A.①B.②C.③D.④2.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有关苏州地区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正值踏青游春C.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昼长夜短D.正值腊梅绽放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3-4题。.此日下列四地日出时间最早的是A.① B.② C.③D.④.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读北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完成5-6题。

.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近地面风向不完全与等压线平行的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B.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惯性离心力的影响D.摩擦力的影响深秋或初冬睛朗的夜晚,常见北方农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以避免所种的庄稼遗受霜冻危害。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有关图中a、b、c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a、b、c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b辐射主要被近地面大气吸收c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减弱b辐射C.增强。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完感10题。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一低气压带一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②一高气压带一空气冷却下沉形成C.⑤一低纬信风带一东南风D.公一中纬西风带一西南风.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北京寒潮B.南京伏旱C.武汉梅雨D.广州台风读苏州某同学手机查询天气时的截图,完成11―12题。.与周一相比,周六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是A.白天云层反射强,夜晚地面辐射弱B.白天太阳辐射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受高压控制,气温低D.受低压控制,气温高12.根据该截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周白天气温一直在下降B.周三小雨,夜晚气温降低C.周六适合登山欣赏日出美景D.建议今天不要洗车读“姑鱼”台风17日-22日的路径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四幅天气系统图能正确表示“鲤鱼”台风的是火山熔岩地壳物质循环图14.22日火山熔岩地壳物质循环图14.22日n时,海南岛东部吹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017年11月25日下午5点30分,印度尼西亚著名旅游胜地巴厘岛东北部的阿贡火山猛烈喷发,并伴随大量灰黑色火山灰与岩浆流。阿贡火山海拔3140米,平均每隔50年左右喷发一次,是印尼129座活火山之一。读图完成15-17题。流积折;-③.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属于地壳物质循环图中的A.甲B.乙C.丙D.Tdqw.地壳物质循环图中的②表示A.冷却凝固作用B.内力抬升作用C.外力沉积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下列有关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B.造成山顶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涝灾害C.火山喷发后对当地的海洋运输影响很大D.火山喷发后当地昼夜温差变大读某同学去野外地质考察时绘制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8―20题。18.该同学由①地向②地行进中,发现沿途所经岩层的年龄A.不连续B.没变化C.越来越新D.越来越老.由于长期受外力的侵蚀,图中最有可能形成背斜谷的是A.①B.②C.③D.④.与③地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A.喜马拉雅山B.华山C.渭河平原D.东非大裂谷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完成21-22题。21.有关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2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①对南美东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洋流②因海水上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C.洋流③对非洲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D.洋流①③汇合处形成世界性大渔场读气候类型与分布模式图,完成23-24题。.左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右图的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0.丁地区.有关甲、乙、丙、丁四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雨热同期B.乙地河流结冰期长C.丙地径流季节变化小D.T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读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部地区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乙水文站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窄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27-28题。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的甲图中PT线是A.①和③B.②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图示河流凸岸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水的A.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溶蚀作用D.堆积作用读欧洲轮屏图,完成29-30题。29.流经M处的洋流是A.北大西洋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秘鲁寒流30.P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属于A.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B.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C.受单一风带控制形成D.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某同学设计“森林之旅”暑假旅游线路,探秘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读图完成31-33题。

.图中能够探秘最多森林种类的路线是A.甲B.乙C.丙D.T.可能见到最多森林种类的山脉位于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影响图中甲路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地形读某区域地理环境从草原大荒漠演化过程漫画,完成34-35题。.这幅漫画所演化的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复杂性.引起漫画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表形态变化C.海陆变迁D.人类活动第n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左)与该日不同纬度正午日影景观图(右),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左图此日表示的节气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极夜的纬度范围是,甲丙丁弧线表示(晨线或昏线)。(4分)(2)此日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能够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幅度最大的是。(3分)(3)根据右图中此日正午人影的长短判断,a、b、。分别位于左图中的(乙、丙、丁)。(3分)37.读我国某年12月8日n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此时甲地为—压,其天气状况为。(2分)(2)乙地的风力丙地(大于或小于),其原因是。(2分)(3)丙、丁两地目前正经历一场雨雪过程,从雨雪位置看丙在(冷锋或暖锋)的锋后,丁在暖锋的(锋前或锋后)。(2分)(4)从图中看冷空气正向方向移动,我国华北地区可能面临灾害性天气。(2分)(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未来几天气压变化的曲线是(2分)

38.读水循环与地质构造组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38.读水循环与地质构造组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乙处地质构造名称是,甲处地貌成因是。(3分)(2)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中,处地下可能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处最可能有泉水出露,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处最有可能发生透水事故。(3分)(3)水循环①②③④⑤环节中,②环节的能量来源是,给我国带来丰富降水的东南季风属于环节,南水北调属于环节。长江水平均1220天更新一次,这句话说明海陆间水循环可以使得到不断补充更新。(4分)39.读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和山地垂直域分异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39.读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和山地垂直域分异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自然景观从①叶②叶③叶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为基础的。图中⑦为自然带。(3分)(2)自然景观③一⑤一⑥依次为落叶阔叶林大草原大荒漠,这种差异是由于的不同造成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最典型的纬度带是(低、中、高)。(2分)(3)甲山的纬度(高或低)于乙山,判断理由。(3分)(4)甲山位于左图中的。(2分)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0.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l)从内外力角度分析,图中山地的形成主要是以作用为主,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作用为主。(2分)(2)图中C位置往往会形成地貌,D位置会形成地貌。(2分)(3)A村落地处山区,规模(大或小),B城镇沿河流分布,这样的分布可以为城镇提供丰富的和便利的。(3分)(4)现在计划修建一条从A村落到B城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简要说明理由。(3分)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10:BBAABDCCDA11-20:BDBDDBADBB21-30:BBCDDCADAC31-35:BCCA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10分)(1)夏至23°26,N,66°34,S及以南地区晨线(4分)(2)乙甲丁(3分)(3)丁丙乙(3分).(10分)(1)亚洲高压晴天(2分)(2)小于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2分)(3)冷锋锋前(2分)(4)东南寒潮(2分)(5)D(2分).(10分)(1)向斜(1分)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