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别一、地理差别明显自然环境差别明显: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渐渐高升,气温渐渐降低。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递减。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散布,逐级降落。人文环境差别明显:农业拥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散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散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二、四大地理地区代地区界限主导要素号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限降水青藏与其余地域:地势一、二级阶梯Ⅱ地势或地形界限符合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天气)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限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润湿地域与半湿润地域的分界限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限

⑹亚热带季民风候与温带季民风候的分界限⑺北方地域与南方地域的分界限第六章

北方地域一、自然特点黑土地、黄土地:(1)地点:北方地域大概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天气: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多数属温带季民风候,属于半润湿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饶,耕地集中连片。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发展方限制条件举措向浇灌水源不足,春旱跨流域调水如南水节水农严重北调等业华北地域春旱的主要原由(1)春天少雨;(2)春天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天正当华北地域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自然环境1)地点、范围:东北三省包含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天气:冷湿。大多数地域冬天漫长寒冷,夏天短促暖和;降水集中在夏天,冬天降雪许多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益:地势平展,土壤肥饶,雨热同期的天气不利:春秋天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供给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4)问题与举措: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成立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世界最大的黄土聚积区——黄土高原文明的摇篮:(1)地点、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概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含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多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2)富裕特点的“黄乡俗情”: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裕地方风俗特点的陕北民歌等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的根源:多种假说中获得宽泛认可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地地域。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川地严重的水土流失:(1)原由自然原由人为原由黄土土质松散,很多物质易溶于水过分放牧、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开垦农田、天气:夏天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修路、地形:沟谷斜坡多采矿2)危害:土壤肥力降落,损坏了农田和乡村,自然灾祸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致使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流整顿造成困难。水土保持:1)生物举措:植树种草(2)工程举措:建梯田、修挡土坝。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比如,斜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四、祖国的国都——北京基本概略:1)地理地点: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3)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历史悠长的古城: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对称。2)旅行名胜: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旧址、颐和园、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现代化的多数市:(1)要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2)现代化交通网: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七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里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迅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3)建设目标:“国家国都、世界城市、文假名城、宜居城市”。第七章南方地域天气湿热的红土地:1)地点:南方地域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别显然。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织散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3)天气:属于亚热带、热带季民风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暖和润湿是该地域天气的主要特点。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发展条件:天气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胜,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浇灌条件优秀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水果:柑橘、香蕉、菠萝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域江海交汇之地:1)地点、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域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域,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含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域。2)地点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靠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能够联系广大的内地地域;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经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域的发展供给了优胜的条件。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域是我国城市散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2)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单对长江三角洲地域,并且对长江流域以致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水乡的文化特点与旅行:(1)文化特点:①著名中外的名胜遗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②别具特点的水乡风采,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2)旅行业发展的有益条件:①丰富的人文旅行资源;②便利的交通;③较为完美的服务设备。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港澳与祖国内地的亲密联系:(1)经济发展条件: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贫乏。②有益条件:发挥地理地点优势,依靠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2)经济特点——经济繁华,被誉为“东方明珠”。①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②澳门:博彩旅行业是支柱家产。项目香港澳门地点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市相邻构成由_新界、九龙_、香港岛和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邻近好多岛屿构成岛构成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政治制度我国政府拟订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推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推行资本主义制度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2)“下海”——填海造地四、祖国的神圣国土——台湾省自然地理概略:1)范围:包含A台湾岛以及邻近的B澎湖列岛、C垂钓岛等很多小岛。2)地理地点: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3)地形:山地占2/3,平原散布在西部沿海地域。地势中部高,东西低。天气:属于亚热带、热带季民风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河流:短急,水能丰富人口、城市1)散布特点:人口主要散布在西部平原地域。2)主要城市:①台北②台中③高雄。外向型经济:(1)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月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20世纪60~90年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型代经济20世纪90年月以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来业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益条件:①大批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汲取外资;④鼎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第八章西北地域一、自然特点草原和荒漠1)地点: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2)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3)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自北向南挨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4)天气:降水稀罕,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域。原由是:距海较远,且被重重山岭隔断,润湿气流难以抵达。5)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散布区。6)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降水自东向西渐渐减少,植被由草原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牧区和浇灌农业区(1)牧业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畜种新疆细毛羊、伊犁马分三河马、三河牛界降水稀罕,地表多沙漠、:降水许多,地表水资源丰成因荒漠,山地降水许多,贺富形成高峰牧场兰草场高峰草场山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良草场(2)浇灌农业。浇灌农业区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浇灌水源高峰冰雪融水、地下水黄河水发展农业有益条夏天气温高,光照强,日夜温差大件特点作物瓜果(如:哈密瓜、葡萄等)、长绒棉引水工程坎儿井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荒漠和沙漠广布: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观特荒漠和沙漠广布,极城镇、交通线散布于盆地边征端干旱缘的绿洲位

深居内地、距海成置较远

凑近水源,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因地

群山环绕、地形

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形闭塞油气资源的开发:(2)西气东输起点终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上海西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增添财政收入,增添部就业时机。意义东缓解东部地域能源欠缺,改良了东部地域部的环境开发条件:①有益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的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②不利条件:天气严酷,交通不便。第九章青藏地域一、青藏地域自然特点:(1)世界屋脊①地理地点: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②地形地势:地势高耸,均匀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明显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③天气特点:独到的高冷天气,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④河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起源地。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①高寒牧业。牧场类特别高原环境优秀畜种型高寒牧高寒、缺氧、低气压牦牛、藏绵羊、藏山场等羊②河谷农业。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b.优胜条件: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肥饶。c.主要农作物:青稞和小麦。③生活习惯。a.饮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b.衣饰:藏袍。民居:牧民居住帐篷,农区和城镇常见平顶碉房【名师点睛】青藏地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疏,太阳辐射强烈,所以好多藏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点是高寒,所以限制其栽种业发展的要素是热量。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域:1)地点范围: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2)补给水源: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先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域重要的调蓄器。3)环境问题与保护。①问题:全世界天气变暖,致使补给水源减少,湖泊、湿地面积减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分放牧、乱采滥挖,致使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虫鼠猖狂、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问题突出。②举措:采纳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行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举措,必定程度上截止了环境连续恶化的趋向。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21世纪,经济连续高速增添,自2009年起,国内生产总值超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中面对的挑战:1)人地关系不睦睦。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愈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