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课件_第1页
森林经理学课件_第2页
森林经理学课件_第3页
森林经理学课件_第4页
森林经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经理学项目三森林调整1森林经理学项目三森林调整12项目三森林调整第一节理想的森林结构

第二节 现实林的调整222项目三森林调整第一节理想的森3第一节理想的森林结构一、理想的同龄林结构二、理想的异龄林结构333第一节理想的森林结构一、理想的同龄林结4一、理想的同龄林结构什么样的森林结构最为理想?如何采伐利用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这是人类长期以来所探讨的问题。18世纪德国林学家汉德沙根提出了法正林学说,这个学说很长时间作为森林经营的理论基础。444一、理想的同龄林结构什么样的森林结构最为理想?445下面分别介绍两种理想的森林结构法正林完全调整林。555下面分别介绍两种理想的森林结构法正林556(一)法正林:1、法正林的概念:

法正林就是在同龄纯林实行皆伐作业和一定轮伐期的前提下,完全具备能实现永续收获经营的森林。 也就是说,按照经营目的,可以实现永续作业,已达到完善程度的那种森林,处于这样的理想状态的森林叫法正林。666(一)法正林:1、法正林的概念:667几个概念:1、同龄纯林概念:

同一树种且年龄相同的林分.2、皆伐作业概念:

把林地上的林木一次性全部采伐完.3、轮伐期概念:是指林木从种植下去直到采伐利用所需的年限。777几个概念:7782、法正林的内容:(一般有五点)8882、法正林的内容:(一般有五点)889(1)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每年要求采伐相同面积的成熟林木,因此,在经营活动单位内必须具备从一年生到轮伐期各年龄的林分,而且各年龄阶的林分占有相等的面积,要求林木地域和空间排上有一定顺序和规律。999(1)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每年要求采伐相同面积的成熟林木,10101010101011(2)法正林分排列:在经营单位内的各个龄级林分的排列,要便于林木的采伐保护和更新。具体要求有三点:A、成熟林采伐后,不应使留存的树木遭受暴风、日灼及冻裂的危害;B、采伐迹地要容易更新,避免暴风、强光的危害;C、采伐木易于搬运,且不损伤幼树。

111111(2)法正林分排列:在经营单位内的各个龄级林分的排列,要12(3)法正生长量:要求经营单位内各个龄级林分应有符合其年龄及立地条件的充分生长量,使经营单位能经常保持一定的总生长量,法正生长量是实现材积永续利用产关键,要求林分保持适宜的疏密度。

121212(3)法正生长量:要求经营单位内各个龄级林分应有符合其年13法正生长量法正生长(Z)量为最老林分的蓄积量(Mu)即:Z==Mu。连年生长量(V):指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即:V==Vm—Vm-1131313法正生长量法正生长(Z)量为最老林分的蓄积量(Mu14平均生长量(m):总生长量(E)被总年龄(A)所除之商,即:m=

E/A疏密度:合理的森林由不同的林层组成,各林分的树冠投影面积之和与林地面积之比即为疏密度。1414平均生长量(m):总生长量(E)被总年龄(A)所除之商15

(4)法正蓄积:在一个经营单位里,从1年生到轮伐期的各龄级的林分蓄积量的合计,称为法正蓄积量Vn。(经营单位的总蓄积)法正蓄积量为经营单位内各林分平均生长量(m)乘以轮伐期(u)的半数。即:

Vn=m*(u/2)151515(4)法正蓄积:151516(5)法正采伐量:法正采伐量(E)实际就等于林分每年的总生长量(V),也等于最老林分的蓄积(Mu)。E==Mu==VE-法正采伐量V——总生长量Mu-达到轮伐期时的林分蓄积量法正采伐率(P):经营单位内法正生长量与法正蓄积量之比。P==200/u161616(5)法正采伐量:161617根据法正林理论:在具备法正条件的经营单位里,每年的采伐量都是每年的生长量,基本蓄积保持不变,年年采伐,年年更新,周而复始,永续均衡地采伐利用。171717根据法正林理论:171718(二)完全调整林从法正林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法正林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任何一片现实林,要达到法正林结构,需要经过几个轮伐期才能实现,即使达到法正状态,也不过是维持生长量与采伐量的平衡,不符合扩大再生产的要求,而且,严格追求法正林,往往是很难做到的。所谓完全调整林,是指调整后符合永续利用的森林。

181818(二)完全调整林从法正林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法正林的要求19 完全调整林比起法正林灵活一些,在做法上力求切实可行,即考虑森林的自然规律和现状,又结合林业生产的要求。 在形式上,它不强调各林分面积完全相等及现地如何配置,只强调林区总的平衡。 它要求各龄级能呈现一定的比例,而不要求严格的年龄阶序。191919 完全调整林比起法正林灵活一些,在做法上力求切实可行,即2020 它要求以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并且生长量、蓄积量与林分的立地条件、年龄保持相应的一致,能够在一定期间获得数量和质量大致相等的林产品。 在边生产边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合永续利用的完全调整林。 完全调整林要求在生长过程中进行几次间伐,总采伐量等于各次间伐量加上主伐量。202020 它要求以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并且生长量、蓄积量与林21第一节理想的森林结构一、理想的同龄林结构二、理想的异龄林结构

212121第一节理想的森林结构一、理想的同龄林22二、理想的异龄林结构1、异龄林法正状态的提出:是在法正林之后,最早由法国林学家顾尔诺1878年提出,后由瑞士林学家毕奥来进行长期的实践,创造了森林经理学的检查法,此即为毕奥来所倡导的法正异龄林。近年增来,瑞士学派对于异龄林的法正状态是这样考虑的:即在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最适当的森林状态。

222222二、理想的异龄林结构1、异龄林法正状态的提出:是在法正林231、检查法:毕奥来所倡导的检查法,是把经常和利用结合起来为断进行检查,其目的是:1、尽可能地大量生产木材;2、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以生产木材;3、尽可能地生产高价值的木材。

要实现以上目的,最好采用择伐作业。2323231、检查法:毕奥来所倡导的检查法,是把经常和利用结合起来2424择伐作业:在异龄复层林里进行,逐渐伐去上层林木,天然更新后形成的林层为异龄林,这种采伐方式称择伐。242424择伐作业:在异龄复层林里进行,逐渐伐去上层林木,天然25毕奥来总结的异龄林法正结构:胸径与蓄积的比例关系:小径材(胸径20—30cm)(M1/M)为20%中径材(胸径35—30cm)(M2/M)为30%大径材(胸径>55cm)(M3/M)为50%(注:M为基本蓄积)基本蓄积:周期开始的蓄积叫基本蓄积,即达到异龄林法正结构的蓄积.252525毕奥来总结的异龄林法正结构:胸径与蓄积的比例关系:25226根据立地情况(地位级高低)来确定其基本蓄积:高地位级:301—400m3;中地位级:201—300m3;低地位级:100—200m3。地位级:根据环境条件的好坏,把林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所谓的检查法就是定期对森林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对森林进行调整,使其符合上面的异龄林结构,调整方法进行每木检尺或在固定标准地上进行每木检尺。

262626根据立地情况(地位级高低)来确定其基本蓄积:2626272、异龄林的法正结构

主要介绍法正异龄林内部结构包涵的内容。2727272、异龄林的法正结构主要介绍法正异龄林内部结构包涵的内28(1)株数按年龄的法正分配:在纯林异龄中,株数n与年龄A成反比例关系。在混交林异龄中,必须形成复层异龄结构,应分别进行分析,每一层的结构规律与纯林同龄林规律应基本一致

株数(n)年龄(A)282828(1)株数按年龄的法正分配:29(2)株数按径级的法正分配:从图中看出:株数(n)与径级(d)成反比例关系。株数(n)径级(d)292929(2)株数按径级的法正分配:从图中看出:30(3)蓄积按径级的法正分配:异龄林中,径级d越大,株数n越少;但径级(d)与蓄积(M)成正比例关系

径级(d)株数(n)蓄积(M)径级(d)303030(3)蓄积按径级的法正分配:异龄林中,径级d越大,株数n31(4)理想异龄林内部结构理想的异龄林要求林分内有均匀分布的树群。这些树群由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直径的林木组成,而法正异龄林就是由这些相对稳定而平衡的无数树群构成的森林植物群落,从而最完善保持森林环境。313131(4)理想异龄林内部结构理想的异龄林要求林分内有均匀分布32三、法正林的评价法正林作为森林生产组织的规范,它是传统的森林经理学的科学基础,由此而引起了森林经理学的飞跃发展,但是,原来的法正林观点是根据皆伐作业的永续性树立起来的,以后对于其他作业法也进行了研究,但在择伐作业中或其它类似的作业法中使用时困难较多。323232三、法正林的评价32323333因此,随着择伐林研究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对法正林的批判。择伐论者之中多数人是毫不客气地反对法正林的。

另外,从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收益性作为林业经营的指导原则以来,也加强了材积严格永续作为基础的法正林的批判,以实现法正林作为森林经理的法正林思想,从进入20世纪以来,显示出急剧的衰退。333333因此,随着择伐林研究的发展,从而34(1)按龄级的分配是正确的。 德国森林比较发达,其年龄结构就是按法正林思想建立起来的,我国南方林区的龄级结构也较合理(指南方杉木林区)。343434(1)按龄级的分配是正确的。 343435(2)对于森林来说,蓄积量是生长量的积累,生长量是蓄积量的基础上产生的,用生长量控制采伐量是法正林的核心。当采伐量(M)<生长量(Z),则基本的蓄积能保存,以后就有更多的蓄积进行扩大再生产,这点上看,对保持森林资源是有益的,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仍用生长量(Z)作为控制采伐量的准则.当然,法正林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353535(2)对于森林来说,蓄积量是生长量的积累,生长量是蓄积量36(3)法正林没有考虑“三量”(采伐量、蓄积量、生长量)的变化,特别森林经过人为措施后,变化更大当生长量(Z)提高,则蓄积量(M)增加,采伐量也应增加,以生长量控制采伐量也不能太机械。例如,在原始林区,成过熟林比重大,自然枯损严重,甚至出现负生长,对于这个问题,法正林不能作出回答。363636(3)法正林没有考虑“三量”(采伐量、蓄积量、生长量)的37(4)法正林提出,保持均衡的材积,即:M采伐量==Z生长量限制在一个水平上,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不符合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原则的要求。当然,对于我国来说,还是对的,因为我国现在就是最简单的再生产都不能维持。象德国、奥地利认识了法正林观点后,把大量的针、阔混交林改造成纯针叶林,导致生长量急剧下降,最简单的再生产都不能维持了。373737(4)法正林提出,保持均衡的材积,373738(5)法正林只考虑了木材生产的均衡永续利用,没有考虑多种效益。

事实上,对于森林来说,直接效益的价值比间接效益的价值小得多,有学者计算得出结论:在美国直接效益:间接效益==1:9在日本直接效益:间接效益==1:3印度科学家曾计算过,一棵树一生能创造2万美元的价值。383838(5)法正林只考虑了木材生产的均衡永续利用,没有考虑多种39(6)法正林对林地生产力的发挥、对荒山荒地的利用不能作出回答。(因为首先产生于贵族公园,是在有林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7)法正林作为一个尺度与现实林比较,现实林有缺陷。因此,要对现实林进行调整,进行大量采伐,造成了破坏森林的借口。许多林学家对法正林提出尖锐的批判。393939(6)法正林对林地生产力的发挥、对荒山荒地的利用不能作出40(8)理论基础是唯心的,是人们思想意识中虚构出的完美观念,用它来解决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可能的,因此,“法正林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一件艺术品。”(9)法正林假了许多永衡不变的条件,这种不变的观点是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与唯物主义不相容的。

404040(8)理论基础是唯心的,是人们思想意识中虚构出的完美观念41 总之,过去的法正林概念确实存在缺陷,但也不像有的学者说的那样有害无益,至少对人工林施业的森林经理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此外,作为材积永续收获条件的典型是有价值的,再者,利用法正林的典型,就可以很容易理解森林生产组织、龄级、蓄积、生长量、年伐量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森林经理学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414141 总之,过去的法正林概念确实存在缺陷,但也不像有的学者说42

第二节 现实林的调整一、现实同龄林的调整二、现实异龄林的调整424242第二节 现实林的调整一、现实同龄林的调整424243一、现实同龄林的调整从我国情况看,现实林(特别是天然林)不符合森林永续利用的要求(不符合法正林的观点),因此,必须进行调整。要调整首先要了解森林的结构特点。(一)现实同龄林的特点(二)现实同龄林的调整措施434343一、现实同龄林的调整从我国情况看,现实林(特别是天然林)44(一)现实同龄林的特点:1、树种组成:多数现实林中,经过人为活动,自然灾害等,改变了原来的森林结构,形成次生林,有的并不是目的树种占优势。444444(一)现实同龄林的特点:1、树种组成:4444452、疏密度:现实林中绝大多数林分疏密度都小于1.0,永续结构要求大于或等于1.0。(疏密度:合理的森林应由不同的林层组成,各层林分的树冠投影面积之和与林地面积之比即为疏密度。)4545452、疏密度:4545463、株数按径级和年龄的分配合理的森林,株数、年龄与径级的分配应为常态分布。年龄越大,其胸径越大,而株数越少。现实林中出现偏倚情况较多。4646463、株数按径级和年龄的分配4646474、年龄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应为:

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1:1:1

现实林中很难找到,即便在一个龄级的林木都看成同龄林,现实林的年龄结构也不完全合理,要经过长期调整。(龄级:把树木根据不同的年龄划分为几个期间,每个期间就叫一个龄级。在林业生产中,把处于同一个龄级的林木都看成同龄林。)4747474、年龄结构4747485、面积结构:

合理的年龄结构应为

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1:1:1

现实林中面积结构大多不合理,在一些人工林中,即使合理则由于立地质量的好坏出现矛盾,也影响森林永续利用。4848485、面积结构:4848496、蓄积量与生长量现实林中蓄积量与生长量之间往往不符,有两种情况:一是天然林区蓄积量集中在成过熟林,生长量较小,甚至出现负生长,导致生产中断,不利于永续;另一种是人工林区、幼龄林过多,蓄积量小,不利于当前的采伐利用。从以上六点看出,现实林在许多方面都不符合永续利用的要求,必须采取调整措施。4949496、蓄积量与生长量494950(二)现实同龄林的调整措施现实同龄林的调整措施理论根据是法正理论。505050(二)现实同龄林的调整措施现实同龄林的调整措施理论根据是511、确定合理的森林作业法:根据现实林的森林特点和经营方针,采取不同的作业法,一般采用伐区式作业法(皆伐、渐伐、择伐)。具体说就是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营目的来确定具体的森林作业法。5151511、确定合理的森林作业法:5151522、现实同龄林龄级分配与林分排列的调整:特别在原始林区,老龄林多,中幼龄少,确定林分轮伐期和龄阶面积后,有意识的进行采伐;中幼龄林大林区,一般延长老林采伐期,同时减小采伐面积,采伐后立即更新。5252522、现实同龄林龄级分配与林分排列的调整:5252533、现实同龄林的蓄积量与生长量的调整提高林木生长量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开展合理的抚育间伐,促进保留木生长,清除非目的树种。(2)林中空地及时造林,疏林地进行必要的补植或改造。(3)加强病虫害防治,伐去病腐木,改善林内卫生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4)采伐生长量小的成、过熟林。(5)保存林地上的枯枝落叶,以提高地力。5353533、现实同龄林的蓄积量与生长量的调整535354二、现实异龄林的调整

(一)现实异龄林的特点(二)现实异龄林的调整措施545454二、现实异龄林的调整

(一)现实异龄林的特点545455(一)现实异龄林的特点1、在实生林中的森林,有许多呈异龄林状态,但是又不符合异龄的理想结构,主要是株数和年龄的比例不合理。2、现实的异龄中中普遍存在“多代同堂”的现象,所谓“多代同堂”指的是不同龄级的林分生长在同一林地上。555555(一)现实异龄林的特点1、在实生林中的森林,有许多呈异龄56563、在对现实林调整时,不必考虑龄级序列,必考虑各龄级的面积分配,而是以木材本身结构为对象,不另外组织更大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