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1自然界的电现象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1自然界的电现象
一、夯实基础
1.(2023八上·绍兴月考)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发现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2.(2023·嘉兴)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A.B.C.D.
3.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4.(2023·衢州)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一定带电
5.夏季乌云滚滚且常伴有雷电发生,这是因为()
A.乌云滚动摩擦生热
B.乌云释放出积蓄的太阳能
C.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团发生放电现象
D.带有相同电荷的云团发生放电现象
6.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的小女孩手摸几万伏的高压放电球,她神态自若、长发飞扬。关于这一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万伏电压没有超出人体的安全电压
B.她神态自若是因为小女孩有特异能力能承受几万伏的电压
C.她长发飞扬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她长发飞扬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7.小丽同学要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丝线上带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处。小球受力发生偏移情况如图所示,可知小球带(选填“正”或“负”)电,得出的结论是。
二、能力提升
8.下列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不属于有效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A.印染厂的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
B.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
C.静电喷漆设备
D.静电复印装置
9.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所示)。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
C.A变大,B不变D.A闭合,B张开
三、拓展创新
10.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用两根绝缘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会出现的情形是()
A.B.
C.D.
11.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旁的“電”字。《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及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
(2)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甲带正电,靠近乙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肯定带正电;
乙靠近丙时相互吸引,那么:①因为带电体都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丙可能不带电;②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丙可能带负电。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标志的含义结合需要张贴的环境进行分析。
【解答】解: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产生静电,会产生电火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等量的正电,据此分析。
【解答】由题可知,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一端时,吸管被推开,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吸管也带负电。因为吸管带负电,所以它得到电子,而餐巾纸失去电子,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由图可知,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能够被显示屏吸引,则说明显示屏一定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而无法判断显示屏的带电类型;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现象分析解答。
【解答】两块云团相互摩擦会使云团带上异种电荷,带有异种电荷的云团相遇会发生中和现象而放电,从而产生雷电,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压
【解析】【分析】(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人体触电并不是指接触带电体,而是指有电流经过人体;
(3)(4)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A.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超过36V,几万伏远远超过了人体的安全电压,故A错误;B.小女孩之所以没有触电并不是因为身体是绝缘体,而是因为双脚站在了绝缘体上,没有电流从人体通过,故B错误;
CD.她的长发飞扬,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7.【答案】正;距离越远,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根据小球悬线的倾斜角度判断受到作用力的大小,进而总结距离对作用力大小的影响。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小球和物体A之间表现为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小球带正电;
(2)根据图片得到结论:距离越远,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
8.【答案】A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静电的用途分析。
【解答】A.印染厂的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是为了释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避免对印染造成影响,故A符合题意;
B.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可以除去尘土,故B不合题意;
C.静电喷漆设备,这是对静电的应用,故C不合题意;
D.静电复印装置,这是对静电的应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电子总是从多的向少的物体转移,从而形成短暂的电流;
(2)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两个箔片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自然张开的角度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时,A验电器上所带电荷通过电子的移动向B验电器转移。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减少,金属箔张角变小,B验电器金属箔带同种电荷,金属箔张开。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两个小球都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它们之间相互排斥。虽然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不同,但是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它们之间的排斥力大小相等。又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所以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相同,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答案】(1)电荷;摩擦起电
(2)“随梳”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两者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解结”是因为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有光、有咤声”是因为积累的电荷发生的放电现象。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本质就是电荷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根据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2)“随梳”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两者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解结”是因为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有光、有咤声”是因为积累的电荷发生的放电现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1自然界的电现象
一、夯实基础
1.(2023八上·绍兴月考)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发现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甲带正电,靠近乙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肯定带正电;
乙靠近丙时相互吸引,那么:①因为带电体都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丙可能不带电;②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丙可能带负电。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2023·嘉兴)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A.B.C.D.
【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标志的含义结合需要张贴的环境进行分析。
【解答】解: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产生静电,会产生电火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故答案为:B
3.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等量的正电,据此分析。
【解答】由题可知,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一端时,吸管被推开,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吸管也带负电。因为吸管带负电,所以它得到电子,而餐巾纸失去电子,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2023·衢州)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一定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由图可知,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能够被显示屏吸引,则说明显示屏一定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而无法判断显示屏的带电类型;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5.夏季乌云滚滚且常伴有雷电发生,这是因为()
A.乌云滚动摩擦生热
B.乌云释放出积蓄的太阳能
C.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团发生放电现象
D.带有相同电荷的云团发生放电现象
【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现象分析解答。
【解答】两块云团相互摩擦会使云团带上异种电荷,带有异种电荷的云团相遇会发生中和现象而放电,从而产生雷电,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的小女孩手摸几万伏的高压放电球,她神态自若、长发飞扬。关于这一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万伏电压没有超出人体的安全电压
B.她神态自若是因为小女孩有特异能力能承受几万伏的电压
C.她长发飞扬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她长发飞扬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压
【解析】【分析】(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人体触电并不是指接触带电体,而是指有电流经过人体;
(3)(4)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A.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超过36V,几万伏远远超过了人体的安全电压,故A错误;B.小女孩之所以没有触电并不是因为身体是绝缘体,而是因为双脚站在了绝缘体上,没有电流从人体通过,故B错误;
CD.她的长发飞扬,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7.小丽同学要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丝线上带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处。小球受力发生偏移情况如图所示,可知小球带(选填“正”或“负”)电,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正;距离越远,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根据小球悬线的倾斜角度判断受到作用力的大小,进而总结距离对作用力大小的影响。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小球和物体A之间表现为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小球带正电;
(2)根据图片得到结论:距离越远,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
二、能力提升
8.下列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不属于有效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A.印染厂的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
B.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
C.静电喷漆设备
D.静电复印装置
【答案】A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静电的用途分析。
【解答】A.印染厂的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是为了释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避免对印染造成影响,故A符合题意;
B.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可以除去尘土,故B不合题意;
C.静电喷漆设备,这是对静电的应用,故C不合题意;
D.静电复印装置,这是对静电的应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9.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所示)。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
C.A变大,B不变D.A闭合,B张开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电子总是从多的向少的物体转移,从而形成短暂的电流;
(2)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两个箔片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自然张开的角度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时,A验电器上所带电荷通过电子的移动向B验电器转移。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减少,金属箔张角变小,B验电器金属箔带同种电荷,金属箔张开。
故选B。
三、拓展创新
10.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用两根绝缘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会出现的情形是()
A.B.
C.D.
【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两个小球都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它们之间相互排斥。虽然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不同,但是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它们之间的排斥力大小相等。又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所以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相同,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联招聘】2024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简版
- 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Section A教案配套
- 二年级体育上册 2.25接力跑活动教学设计
- 消防控制室硬件设备详解及保养措施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年度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 市场调研委托合同范文
- 2025标准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
- 软件服务合同模板
- 个人承包种植合同范本
- 2025年医院文化节活动策划
- 部队防雷电暴雨安全知识
- 2025年消防文员类面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船舶驾驶培训虚拟场景构建-深度研究
- 手术患者预防跌倒
- 清华-市场营销学教案
- 人工智能在智能安防中的应用
- 无人机操控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 水上交通工程的施工方案
- 洞察时代潮青春勇担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