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库(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库(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库(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库(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库(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所有圆粒豌豆的基因型都相同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R全是黄色圆粒豌豆(YyRr),R自交产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黄色皱粒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3&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为3/8&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9比较DNA和RNA的分子结构,DNA特有的化学成分是()核糖与胸腺嗜喘 B.核糖与腺嗦吟C.脱氧核糖与腺喋吟 D.脱氣核糖与胸腺唯嚏同一株水毛農,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形态。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性状只由基因型控制 B.裸露与浸在水中的叶的基因型不同C.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性状只由环境决定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中控制毛色的a、b、c基因在DNA分子上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I打务勿I 11丨丨丨丨丨丨11MiIaIbnc该DNA分子中某些碱基对发生增添,一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基因a、b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由图可知性状与基因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间相互作用来调控的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都对许多生物体的隐性等位基因很不穏定,以较高的频率逆转为野生型。玉米的一个基因A,决定果实中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或a?不会产生红色素。衡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髙:a?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i自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比例为3:1a间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如&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大红斑自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2n=32):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n=16),雄蜂可通过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6个核DNA分子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6条非同源染色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着丝点会发生一分为二的现象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circRNA是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中剪切形成的封闭环形RNA分子。circRNA上包含若干miRNA结合位点,可竞争性干扰细胞内miRNA与mRNA间的结合过程,进而削弱miRNA对靶蛋白翻译的抑制作用;circRNA还可以结合并抑制某些蛋白质的功能,如circRNA能与CDK2(CDK2为细胞分裂蛋白激酶2,能促进细胞分裂)形成复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ircRNA中每个单体均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相邻两个单体进行连接真核细胞内circRNA和miRNA对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调控方向可能不同真核细胞中进行翻译时,mRNA上的密码子能与tRNA携带的氨基酸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真核细胞中利用circRNA与CDK2形成复合体的机理可抑制细胞分裂进程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i、S、&三个阶段,受多种物质的调控。如果细胞中DNA受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图中cyclinE-CDK2能促进细胞从G.期进入S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ycUnE-CDK2失活的cyclinE-CDK21是转录过程,发生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的结合②是翻译过程,共有两种RNA参与活化的p53蛋白有利于p21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失活的cyclinE-CDK2可能导致连续分裂的细胞大量停留在分裂间期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致癌因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腺噤吟(A)脱氨基之后转变为次黄喋吟(I),与胞喽呢(C)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各有一个腺瞟吟的碱基发生脱氨基作用(不考虑其他变异),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都含有次黄噂吟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受精卵一定含有异常基因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含有次黄嚟吟的子细胞比例为50%野生大豆花的结构、传粉方式与豌豆相同,果实成熟后,豆荚受到微小外力就会“炸裂”,将大豆种子弹射出去。豆荚是否易“炸裂”受A/a基因控制,含a基因的豆荚经轻微碰触就会“炸裂”。因城镇开发建设,野生大豆种群被分隔在多个互不相连的地块中(碎片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地块碎片化前,不同基因组成的野生大豆植株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自然选择对不同地块野生大豆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作用可能有差别调控豆荚易“炸裂”的a基因在不同野生大豆种群中的频率都非常高在野生大豆种群中选育高产抗病品种时,A基因的频率也会随之升高二、综合题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歯的实验。(1)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契P和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件标记的是噬歯体的 。四标记的是噬歯体的 。

(2)该实验包括以下四个过程: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用呼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 ④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o(3)按下图步骤完成实验后,实验结果是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则可推断实验中标记的元素是 (填写“呼”或“吟”),说明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填写“进入”或“未进入”)细菌体内。测上清液的/放射性、测沉淀物的离心后放射性测上清液的/放射性、测沉淀物的离心后放射性(4)假设亲代噬菌体进入细菌体内,繁殖产生100个子代噬菌体,则含亲代DNA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比例是 。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性花,自花传粉。小麦糯性对非糯性为隐性。我国科学家用两种非糯性麦培育稳定遗传的糯性小麦,过程如下图。请回答:关知07X-玉米炖体 心5鲤W黯鸳流玉米(』)(1)小麦与玉米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因为它们之间存在 O(2)人工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小麦花内未成熟的 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3) 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一般有 个染色体组。(4)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六倍体小麦,其作用机理是 ,这种变异属于 -(5)单倍体胚培养7天后,科研人员将秋水仙素添加到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统计单倍体胚的萌发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结果如下图。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可 胚的萌发;当秋水仙素浓度超过lOOmg・dL—1后,对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是 (“促进”或“抑制”或“无影响”)。

-O-胚萌发率-•一染色体加倍率-O-胚萌发率-•一染色体加倍率秋水仙素浓度(mg-dL**)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_、隔离。在对某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图1是釆用不同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bb及转基因品种的概念图;图2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ABBXaahb一⑤[①AI) AABBXaahb一⑤[①AI) AaBbA_bh刨③) -A%LL_7另'J玖⑦④|* 导入抗虫基因DD(AAH>)图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理论核心包含层次生物名样性图1中②④⑤体现了基因重组原理图1中⑥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图2中②包括图1中所有变异类型及自然选择1).图2中③是自然选择学说,①是产生生殖隔离已知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图A为某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图B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1) 在图A中观察到的是 性动物 (器官)组织切片,其中标号为①―⑤的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细胞类型是 o(2) 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 (用图A中序号表述)细胞的后续分裂过程中。(3) 若图B中类型b、d、e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用图B中字母表述)。在图B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 (用图B中字母表述)。(4) 着丝点分裂导致图B中的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 (用图B中字母和箭头表述)。(5) 正常情况下,该动物的①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条。(6) 若该生物体内的某个初级卵母细胞如下图①所示,在方框中画出其減数分裂产生的除②之外的另一子细胞在后期时的染色体形态,并标注基因。(7)若某研究小组以该物种的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岀的两个典型图像。图1是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三、实验题现有五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表现型及相应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其中2-5果蝇品系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形状均为显性纯合,且都由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突变而来。请据表回答问题:亲本序号12345染色体第II号染色体X染色体第III号染色体第II号染色体性状野生型(显性纯合残翅(v)白眼(a)毛身(h)黑身(b)子)其余性状均为纯合显性性状(1)若通过观察后代中翅的性状来进行基因分离规律的遗传实验,选用的亲本组合是 (填亲本序号);其&表现型及比例为 时说明其遗传符合基因分离规律。若要进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选择1和4做亲本是否可行? ,为什么?―:若选择2和5做亲本是否可行?,为什么?一 。 核辐射可引起染色体片段丢失,即缺失;若1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实验方案: «预测结果:①若— ,则子代中出现的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②若,则子代中出现的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试卷第试卷第#页,共22页(填字母)时期表示,与分裂前比较,分裂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过程c最可能发生了 作用,使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加倍。(2)图乙中细胞II的名称是 ,细胞川的名称是 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上,是一对 基因,细胞分裂过程中,W和w基因的分离发生在 期。下图中,图1、2、3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均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请据图分析回答:图3图3图1为 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图2所示过程称为 ,即以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能与密码子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是 。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相对模板向(选填“左”或“右”)。图3表示 的流动方向,图2所示过程对应图3中的 ,大肠杆歯卩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 。下列均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请据图回答:图1细胞的名称为 ,在图2曲线中对应的时期 (填序号),在图3中对应的是 (填字母)。若图1表示的是图3中的某个细胞,则在图3形成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 参考答案1、 D【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 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昔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4、 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详解】A、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A不符合题意;B、 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B不符合题意;C、 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科学家,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C不符合题意;D、 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DNA半保留复制,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D符合题意。故选DoA【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详解】A、图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B、 图中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己经分离,因此不含四分体,B错误;C、 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C错误;D、 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了片段,D错误。故选AoD【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黄粒:白粒=(9+15):(3+5)=3:1,则国为Bb;宽叶:窄叶=(9+3):(15+5)=3:5,则Fi为Aa和aa;&中宽叶黄粒:窄叶黄粒:宽叶白粒:窄叶白粒二9:15:3:5,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果突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组成为A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组成为aa,子代中雌雄个体显隐性性状的比例都为1:1,即Q和P值都为1/2,C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Y或XY,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X11*,Q和P值分别为0、1或1、0,D错误。【点睛】根据假设,以基因的遗传方式为前提分析子代的基因型,继而分析表现型和比例。B【分析】假设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用A/a表示,则该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分析题意:该突变性状是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刚毛性状属于显性突变。【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若突变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则刚毛性状可能属于显性突变,也可能属于隐性突变,即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Y也可能为X*,相应的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和X"。若为第一种情况,则二者杂交子代雌果蝇全部为刚毛性状,雄果蝇全部为截毛性状;若为第二种情况,则二者杂交子代雌、雄果蝇均全为截毛性状;若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可确定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V或尸曾,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乂吹二二者杂交的子代为雌果蝇全部为刚毛、雄果蝇全部为截毛或雌果蝇全部为截毛、雄果蝇全部为刚毛。因此,若二者杂交的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刚毛,雄果蝇全部为截毛,则说明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但不能确定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A错误;B、若子代雌果蝇全部为截毛,雄果蝇全部为刚毛,则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则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且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正确;CD、根据题干信息可确定,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刚毛性状属于显性突变,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二者杂交的子代雌、雄个体全部为刚毛:截毛二1: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子代果蝇不会出现雌、雄个体全部为刚毛的情况,CD错误。故选BoB【分析】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腺卩票吟一定与胸腺唯嚏配对,鸟喋吟一定与胞喽嚏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 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C和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所以C和G的含量越多,DNA分子结构越稳定。3、 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则A与T有3个,C与G有7个。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l,共需(2n-l)X2个。【详解】A、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l)X2个,故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由(2X10-1)X2=38,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有2X10=20个,A错误;B、 该双链DNA中,A与T有3个,C与G有7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3X2+7X3=27个,B正确;C、 该双链DNA中,A、T、C、G的个数是固定的,理论上DNA分子模型少于4’°种,C错误;D、 构建的DNA模型中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D错误。故选BoD【分析】1、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2、自变量是可以人为直接改变或施加的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只能观察或测量获得。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详解】A、根据题意“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说明记忆可以通过特定的RNA向海蜗牛的其他个体传递,A正确;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niRNA,所以硏究者提取的受电击海蜗牛神经元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主要是mRNA,B正确;C、 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对照组需注射从未经电击的海蜗牛腹部神经元提取的RNA,C正确;D、 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但不能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D错误。故选DoD【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会发生RNA的复制,因此需RNA复制酶等酶的催化作用,A错误;B、 新冠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因此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不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B错误;C、 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C错误;D、 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RNA复制、翻译)中碱基配对方式与真核细胞增殖过程(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的配对方式为A-U、C-G,后者的配对方式有A-T、C-G、A-U,D正确。故选DoD【分析】1、一般一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也有可能是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也可能一对基因控制多对性状。2、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的影响,A正确;B、 若某基因发生了甲基化等修饰,则无法进行转录,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B正确:C、 表现型和基因型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D、 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D错误。故选DoB【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即所有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随机性,即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一个DNA分子中,DNA分子任何部位;不定向性,即基因可以向任意方向突变;低频性等。【详解】A、基因S突变是插入一个碱基对导致的,基因突变不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A正确;B、 碱基对之间靠氢键连接,基因S突变是插入一个碱基对导致的,其所含的氢键数量增多,B错误;C、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性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C正确;D、 双链DNA(片段)中,噱吟碱基所占比例等于1/2,因此基因S突变后,其噂吟碱基所占比例保持不变,D正确。故选BoB【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倒位或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者减少。【详解】细胞a中某一染色体多出了一条,形成三体,为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细胞b中一条染色体上4号片段重复出现,属于染色体片段增加;细胞c中每种染色体都是三条,含有3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细胞d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3和4两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故选Bo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 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 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 減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有3个着丝.粒),此时每个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6个核DNA分子,A正确;B、 杂合二倍体雌核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经冷休克后,抑制第二极体的形成和排出而形成的,由于复制后的基因组成相同,则经该过程本应形成纯合子,杂合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等位基因出现,而形成杂合子,B错误;C、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图示淡水鱼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C正确;D、 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精核退化,此后的相当于卵细胞激活后进行减数分裂,此后经冷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能得到只有卵细胞染色体的纯合二倍体,其个体类型只有1种,D正确。故选BoB【分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详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B、 X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属于引起变异的物理因素,B正确;C、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大多数是有害的,C错误;D、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是并不一定生下来就有的疾病,D错误。故选BoC【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鯉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B、 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B正确;C、 生殖隔离是图中不同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D、 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因此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大小,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据上图中的生物推测,人和鱼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D正确。故选CoA【分析】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都是A:a=l:1,因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l:2:1。【详解】A、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二2:1,Aa产生的雄配了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二2: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4:4:1,A错误:B、 Aa植株自交,正确情况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l:2:1,若隐性个体(羽)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2:4:1,B正确;C、 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l:1,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2: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2:3:1,C正确;D、 若花粉有50%的死亡,则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仍然是A:a=l:1,Aa产生的雌配了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l: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l:2:LD正确。故选AoABD【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1、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了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 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減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 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详解】A、基因型为Bb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H:Bb:bb=l:2:1,由于雌性个体无论翅形基因如何,均为斑翅,因此子代正常翅与斑翅的比例为3:5,A错误;B、 若想依据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能满足要求的亲代组合有BBXBB、BBXBb、BBXbb,雌性全为斑翅,雄性全为正常翅,B错误;C、 若AABB与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则子二代表现型比为(3:1)(1:1)=3:1:3:1,C正确;D、 一对纯合斑翅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正常翅(B_)个体,说明纯合斑翅亲本中雌性基因型为BB,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ABDoBD【分析】1、减数分裂是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的分裂方式,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器官中。2、 果蝇和豌豆都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都是遗传学中理想的实验材料,遗传过程中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 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不能直接利用培养液培养中的物质。【详解】A、豌豆属于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染色体,不能作为研究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A错误;B、 果蝇和豌豆都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都是遗传学中理想的实验材料。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若选择果蝇为材料也可能得到一样的规律,B正确;C、 洋葱根尖是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用来观察減数分裂,C错误;D、 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不能直接利用培养液中的Wlo如果用含有fHEI的培养液培养噬菌体,则得不到被f标记的DNA,D正确。故选BDoABC【分析】DNA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和时间(1) 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2)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昔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详解】A、DNA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且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A错误;B、 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能将“较小的DNA片段”连接成较大的DNA分子,B错误;C、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以二分裂的方式増殖,而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方式,C错误;D、 噬菌体DNA复制3次后,每个DNA分子均含有放射性的相的脱氧胸昔,含有放射性的比例为100%,D正确。故选ABCoCD【分析】A、B位于一条常染色体上,R、r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则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应该是ABR、abr或ABr、abR,甲的基因型为AbRX’Y,配子中同时含有X、Y染色体,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出现了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A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应不分开,现在产生基因型未Ab的配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发生了基因重组,A/a或B/b片段出现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 甲和乙来自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若发生的是B/b交叉互换,乙的基因型可能是ABRX",B正确;C、 甲和丙来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甲细胞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两极,导致丙所在次级精母细胞没有性染色体,只有2条染色体,C错误;D、 根据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未分离,同时移动到甲所在的次级精母细胞,且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丁的基因型可能是aBR,D错误。故选CDo(1)BABD⑵ 8 4 ②⑶ ③⑥AAaaBBbb(4) 次级卵母细胞 2或4⑸ ②aB【分析】分析图1: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图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C图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或卵细胞:D图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E和F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图。分析图2:A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B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C段表示有丝分裂。分析图3: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I[表示次级卵母细胞,III表示第一极体,【V表示卵细胞,V表示第二极体。分析图4: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3中的细胞②。【详解】(1)A图表示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图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C图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或卵细胞;D图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E和F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图。图1中属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有B。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和Do(2) 图1中细胞B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细胞E含有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其中细胞E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对应图2中的阶段②。(3)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会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对应图2中的阶段③⑥。题干中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图2中⑥阶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数目加倍,基因型为AAaaBBbb。(4) 图3中的II是①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而且它的子细胞IV是卵细胞,所以细胞II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在细胞II到细胞IV进行的分裂过程,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分别为2、2、4,所以此过程中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有2或4条。(5) 图4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3中的细胞②。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因此细胞IV的基因组成是aBo22.(1)a、b减半受精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等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分析甲图:图甲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其中a和b表示减数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有丝分裂:分析乙图:图乙中I为精卵细胞;II为次级精母细胞;Ill为精细胞,其中a和b相同,c和d相同。【详解】(1)(1)图甲a和b分别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中减数分裂完成之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过程c最可能发生受精作用,使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乙中细胞【为精原细胞,则细胞II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III的名称是精细胞。果蝇的红眼基因W、白眼基因w是控制相对性状到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细胞分裂过程中,W和w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3.(1)原核⑵翻译 mRNAtRNA⑶GCA 右⑷遗传信息 ea、b^e【分析】题图分析,图1和2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1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