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后附解析)_第1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后附解析)_第2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后附解析)_第3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后附解析)_第4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后附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2023·山东济宁·统考二模)如表为部分典籍中对汉代历史人物的记载。这在客观上反映出汉代(

)出处内容《后汉书·王充传》(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闻所卖书《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梁,宗室子孙,而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续汉书》荀悦十二能读《春秋》。贫无书,每至市间阅篇牍,一见多能诵记A.文化传播方式的进步 B.市场交易的繁荣C.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 D.学校教育的发展2.(2023·山东泰安·统考二模)下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出处记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A.土地买卖趋向合法化 B.豪强地主左右国家财政C.自耕农经济持续衰退 D.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3.(2023·山东淄博·统考二模)下表为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据此推知,西汉(

)作物名称类别原产地胡瓜蔬菜印度西北部胡豆蔬菜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胡蒜蔬菜欧洲南部和中亚胡萎蔬菜地中海沿岸、中亚石榴水果伊朗、阿富汗地区葡萄水果欧洲、西亚和北非A.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 B.社会风俗出现显著变化C.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4.(2023·山东菏泽·统考二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反映出(

)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 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 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5.(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如表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户数口数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魏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17672881蜀263年280000940000吴280年523000230000.0西晋280年240000016160000A.社会秩序的变动 B.户籍制度的调整C.中央集权的消长 D.人口的大量流动6.(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公元前144年,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转变(

)A.反映国家指导思想发生转变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迅速膨胀C.推动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D.有利于铸币权逐步收归中央7.(2023·山东·校联考模拟预测)汉初,为了解决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实行了“令民铸钱”的政策。而到武帝时期,国家不仅垄断了主要铸币材料铜,还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汉代货币政策的调整(

)A.立足于国家财政的需要 B.反映了均输平准的特点C.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民间财富的增长8.(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汉书》记载:“自武帝立五经博士……讫于元始(汉平帝年号),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B.儒家学说的发展与成熟C.国家取士政策的调整 D.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9.(2023年·山东潍坊·高三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统考阶段练习)董仲舒曾在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刘非对董仲舒非常尊重,把董仲舒比作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董仲舒对曰:“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董仲舒(

)A.维护现存统治秩序 B.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C.倡导治国儒道并施 D.助推了诸侯势力的壮大10.(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汉代画像石保存了大量关于体育题材的资料,如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名将霍去病很喜欢蹴鞠,《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踢球)”。这反映出(

)A.霍去病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 B.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C.汉代盛行刚健的尚武轻文之风 D.竞技体育成为娱乐的主要方式11.(2023年·山东淄博·高三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对中国西部边缘的记述有“弱水”“昆仑”“流沙”等地名,这些地名源于神话和传说,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西汉时期(

)A.疆土版图意识增强 B.华夏民族认同加强C.汉文化向边疆辐射 D.丝绸之路促进交流1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突出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天道运行之间的关系上。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反过来,天也会通过灾异或祥瑞来体现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这表明汉代(

)A.统治者自省和谨慎的态度 B.政治受到鬼神论影响C.儒学重现实轻人伦的特点 D.儒学日益走向神学化13.(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汉代,御史大夫晁错在上汉文帝的《论贵粟疏》中提出:"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其所谓的"贵粟"是指(

)A.适度提高粮食价格 B.引进优良作物品种C.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D.扩大粮食种植面积14.(2023·山东淄博·统考一模)汉初建都时,多数大臣建议定都洛阳,但娄敬和张良却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最终刘邦决定“都关中”。西汉定都关中旨在(

)A.防范诸侯的分裂割据 B.依托有利地形发展经济C.维持统驭全国的优势 D.加强对关中地区的控制15.(2023年·山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出土汉简“里程简”对长安到敦煌的驿置(馆舍、邸店、邮驿站点)有详细记录,其中所记载的驿置是附有基本供应和保障设施的停靠站点,而不是一般的地名。该驿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

)A.传播农耕技术 B.发展民族文化C.畅通丝绸之路 D.治理边疆地区1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西汉初期,陆贾认为治国“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要“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这一认识(

)A.体现外儒内法 B.强调天人感应C.彰显黄老治国 D.突出天时地利17.(2023年·山东滨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有学者分析指出,汉世循吏兼负“吏”、“师”之责,秉承儒家传统,讲求教化,施行德治,而在“灾异祥瑞说”的语境内,“猛虎渡河”与“飞蝗出境”被视为循吏推行德政的产物。据此可知汉代(

)A.承袭秦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儒学意识形态影响官吏评价C.黄老无为思想成就汉世德政 D.天人感应促使生态环境改善18.(2022年·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察举制从民间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皇帝的智囊团。其举措的初衷在于(

)A.分散丞相的权力 B.加强对官员的监察C.减轻皇帝的负担 D.完备中央职官设置19.(2023年·山东泰安·高三校考开学考试)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主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 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20.(2023秋·山东·高三统考期末)西汉建立之初,在讨论战胜项羽的原因时,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上述言论反映出(

)A.任用贤能方能夺取天下 B.汉初统治者善于总结经验C.分封制的影响依然深刻 D.西汉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21.(2023·山东·模拟预测)西汉初年,汉高祖发布求贤诏书,命诸侯王和郡守在所封领或管治的地区发掘人才,并说:“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汉高祖此举(

)A.削弱了中正选官权力 B.利于扩大汉政权的统治基础C.完善了察举制的流程 D.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2.(2023秋·山东日照·高三统考期末)从公元前120年至公元前111年,西汉政府陆续组织内地人口数十万人迁往河西走廊定居。其首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巩固西北边防 C.拓展丝路商道 D.促进民族交流23.(2023秋·山东聊城·高三校考期末)秦系文献中的“赀”是专门法律术语,表示“罪”或“罚”,律文中的“赀甲盾[铠甲盾牌]”逐渐转变为“赀钱”。汉朝时期“赀”“訾”“资”等词混用,多表示“量”“财”等含义。这些变化反映了(

)A.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B.文字使用日益频繁C.律令儒家化丰富了中华法系 D.商品经济发达推动货币发展24.(2022年·山东枣庄·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下面是根据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所绘制的《均输平准图》。这一政策(

)A.致使地方官员特权消失 B.利用市场规律实现对经济的干预C.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旨在削弱地方诸侯国的经济实力25.(2022年·山东济南·高三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可以看到所谓“至正者静,至静者圣”“善为国者,太上无刑”“重柔者吉,重刚者灭”等信息,材料中反映的思想(

)A.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的需要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融合了儒法两家的治国思想 D.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26.(2022年·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中)下图为西汉敦煌郡邮驿系统示意图,这一系统(

)A.削弱了诸侯国的势方 B.解除了匈奴对边疆的威助C.推动了丝绸之路开辟 D.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27.(2023年·山东·高三开学考试)汉代画像石保存了大量关于体育题材的资料,如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名将霍去病很喜欢蹴鞠,《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踢球)”这反映出(

)A.霍去病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 B.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C.汉代盛行刚健的尚武轻文之风 D.军队的体育围绕军事目的展开28.(2023·山东济南·校联考模拟预测)汉初统治者反思了秦朝“举措太众,刑罚太极”,因而“兵皆罢归家”。《汉书》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邀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京师之钱累百万,贯朽而不可校。……人人自爱而重犯法。”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行政制度革新完善 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统治政策的合理调整29.(2023秋·山东临沂·高三校考期末)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 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C.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 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30.(2022年·山东临沂·高三统考期中)下图为汉初郡国变迁图。据此可知(

)A.朝廷与诸侯矛盾渐趋激化 B.王国威胁中央的形势发生逆转C.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D.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31.(2022年·山东青岛·高三统考期中)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B.郡县制度的实行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 D.丝绸之路的开辟32.(2022年·山东济宁·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汉官仪》记载,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类似“年终奖”),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这一做法易导致(

)A.世家大族势力膨胀 B.高官贵胄贪腐成风C.社会等级秩序崩溃 D.阶级矛盾走向激化33.(2022年·山东聊城·高三统考期中)东汉朝廷自184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镇压黄巾军之后,188年,又采纳宗室刘焉任用宗室、重臣为州牧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使之成为一州军政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史称“废史立牧”。下列对“废史立牧”的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对郡县制的彻底否定 B.埋下了军阀割据的祸根C.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出现 D.利于东汉加强中央集权34.(2022年·山东烟台·高三莱阳一中校考期末)汉光武帝时期基本沿用西汉的郡国并行制,郡、王国是一级行政区。郡的最高长官直接掌管一郡政务,由中央任命;王国最高长官称相,代替藩王管理国内事务,也由中央直接任命。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

)A.削弱王国侯国地方势力 B.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确立君主独揽大权意识 D.吸收秦朝灭亡教训35.(2022年·山东菏泽·高三统考期中)《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诸侯王,高帝初置,……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帝绥和元年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诸侯国相职责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诸侯国相地位的下降 B.诸侯王治国权被剥夺C.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36.(2023年·山东菏泽·高三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我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

)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 B.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37.(2022年·山东菏泽·高三统考期中)汉武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属于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有(

)A.推恩令

五经博士

河西四郡

九品中正B.大一统

盐铁官营

黄老无为

贤良方正C.中外朝制

算缗告缗

春秋决狱

凿空西域D.刺史制度

独尊儒术

党锢之祸

均输平准38.(2022年·山东枣庄·高三枣庄市第三中学校考期中)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表明(

)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 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39.(2022·山东临沂·校考模拟预测)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 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40.(2022年·山东滨州·高三统考期中)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贵冉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能坎。”这说明该政策(

)A.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B.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C.保障了商品质量的稳定 D.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41.(2022年·山东济南·高三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阶段练习)自战国时期商鞅提出“重农抑商”,这一政策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而《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这说明(

)A.汉代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汉初形势促使了经济政策的调整C.汉初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D.“惠商”政策取得了较大成果42.(2022年·山东潍坊·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在邾国故城遗址出土了刻有王莽诏书铭文的“同律度量衡”器,铭文曰“据土德受,正号即真……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沉。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据此推断,这一诏令(

)A.改变了度量衡混乱局面 B.借鉴前人实现王道复古C.为政权合法性制造依据 D.有利于王位的世代永昌43.(2022年·山东潍坊·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太初元年,汉武帝采纳臣僚建议,认为黄帝主土德,位居中央,“五行莫贵于土”,“五行莫贵于黄”,定汉以“土德”受命“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汉武帝此举意在()A.强化尊宗敬祖观念 B.宣扬天人感应思想C.继承先代文化传统 D.彰显皇权正统地位44.(2022年·山东滨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汉代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并据此将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贫贱者,冥顽不灵,有恶而无善;第二种是“中民”,可能经过教化而发扬“善性”;最后一种是少情欲之人,不教而善,具有所谓“圣人之性”。据此推知,董仲舒(

)A.否定了孔孟的人性观 B.强调政府的教化责任C.主张统一全国的法度 D.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45.(2022年·山东菏泽·高三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阶段练习)《后汉书·礼仪志》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铺之糜粥……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如图所示为四川成都市郊曾家包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局部),画中位老人手扶鸠杖坐于树下,房内走出一人捧送食物。上述史料可以说明,汉代(

)A.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B.儒家思想影响社会生活C.尊老敬老之风兴起 D.休养生息政策持续推行46.(2022年·山东菏泽·高三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阶段练习)在汉魏时期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汉魏画像对少数民族赋予“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在同一幅图像中出现的时候,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这些现象体现出当时(

)A.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C.民族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 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47.(2022年·山东临沂·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示意图(局部)。该时期是(

)A.战国后期 B.西汉初期 C.东汉末期 D.北朝时期48.(2022年·山东·高三统考阶段练习)贾谊曾上书汉文帝,日:“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重,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C.商业活动较为兴盛 D.重农抑商成为社会共识49.(2022年·山东日照·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汉武帝元朔五年始设太学,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昭帝时,增加至百人;宣帝时,增加到二百人;元帝时,增加到一千人;成帝时,已到三千人。太学的发展反映了(

)A.儒学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革C.国家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D.文人学士备受社会尊崇50.(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酝酿于先秦时期的大一统思想,至秦统一,已经转化为现实,大一统思想也体现在边疆治理思想上。源自《公羊传》的“王者无外”思想因董仲舒的推崇受到汉武帝重视,使其破除“夷夏之防”观念,把生活于边疆的民族纳入王化的范围。两汉在西北方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四夷”,先后设置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这些属国至东汉时期已陆续郡县化。此外,针对西域与东北的边疆实际情况,两汉时期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特定的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摘编自卜宪群《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实践经验与教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汉代的边疆治理政策。51.(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前所见最早而确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处,是蔡元培于1910年所著《中国伦理学史》。1916年,易白沙在《青年杂志》上发表《孔子评议上篇》,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了论述。这一观点,为清末民初的学者所普遍接受,其影响直至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疑问。【资料夹】①关于董仲舒: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曾问学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在《史记》中以三百余字简述其生平,对其学术成就,仅说:“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②关于《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是董仲舒代表作,其中多篇以“阴阳”或“五行”命名,如《五行对》《五行之义》《阴阳位》《阴阳义》等,除阴阳家外,董仲舒思想又杂有道、法、墨等成分,如道家的顺应天道、清静无为,法家的君尊臣卑、循名责实,墨家的天志、尚同、明鬼等,均被董仲舒吸收改造。③关于“罢黜百家”: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在《汉书·武帝纪》的中说: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④关于汉代诸子之学:近代学者吕思勉考察《汉书·艺文志》指出“诸子十家,惟名、墨二家无秦、汉人著述;《兵书略》中《兵阴阳家》及《数术略》《方技略》各四家,有无秦、汉人著述不明;余率皆有,或颇多。”又根据《史记》《汉书》《三国志》探讨诸子百家在秦、汉传承,指出:“秦、汉之世,百家之学,见于《史》《汉》《三国志》纪、传者如此,合《汉志》所载之书观之,诸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章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人教社普通高中教材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述调整】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历史必修③》(2004年版)汉武帝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版2022年印刷)(1)运用资料夹中的材料,对汉武帝是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探讨。(2)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述做了相应调整,这一调整有何意义?52.(2023·山东日照·日照一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元视角下的汉代风俗成因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隋可能指蓏,意即瓜类植物的果实)蠃(一种寄生蜂)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指懒惰或贫弱的人)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材料三

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普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人口压力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统治集团也对风俗产生影响。汉统治者通常采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教诲强制半强制地剪除与政治控制相矛盾的风俗;强制半强制地助长与政治控制相适应的风俗。——摘编自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53.(2023秋·山东枣庄·高三统考期末)西汉对西域的开拓与治理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年降雨400毫米等值线与秦西北边邵位置关系图——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图2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军事屯田图——据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编制(注:年400毫米等值线一般为游牧区与农耕区分界线。突破农耕区的自然界线,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开始于西汉)材料二

中国的西北边陲古称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亚地区。这里是一个南北西三面环山的区域,只有东边敞开,向东北可入蒙古草原,向东南沿河西走廊可达甘、青地区和富庶的关中平原。这里的许多古老的部落与民族或来自蒙古草原,或来自河西走廊,在此定居之后都以东部的中原和蒙古草原为主要的交流和发展方向。葱岭以西的中亚河中地区,由一些山间盆地和绿洲组成,居住着一些经商务农的民族,这里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区域。由于其西、北两边是干旱的草原与荒漠,活跃着强悍的游牧民族,南边是高山雪岭,为了经商和获得军事上保护的需要,使得这些部族与民族自古以蒙古草原和中原为主要外出活动的区域。——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汉王朝对西域开拓与治理”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表述成文)54.(2023秋·山东日照·高三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初,没有对诸侯国的监察制度,惠帝、文帝时,对中央直辖的郡由丞相直接派员“分刺州,不常置”。汉武帝时将全国分成13个监察区域,每个区域各派刺史1员,监察郡级官员(郡守、国相),并有权监督诸侯王,正式创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巡行监察,无固定治所。汉元帝之后,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和佐吏掾属。西汉末年,新莽政权以州牧取代刺史,赋予州牧统兵作战之权,并参与地方政务,州牧开始向地方官转变。东汉初年,尽管光武帝复置刺史,但刺史已经变成固定的地方官,行政权也进一步扩大。东汉末年,再改刺史为州牧,以便集中所辖州内各郡军事、民力和财力镇压起义,州牧正式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州牧(个别仍称刺史)乘机专兵揽权,扩充实力,中央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州牧的控制,“汉之殄灭,祸源乎此”。——-朱华《西汉至隋刺史制度的演变》材料二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结合汉朝刺史制度发展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作出解释。55.(2022年·山东济南·高三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周和东周西周各地方言差别很大。雅言(西周王畿一带王室所用方言)成为贵族通用的“标准音”。战国时各地方言更加复杂。雅言失去标准音地位。各诸侯国“言语异声”。汉代形成南北两派方言,分别以秦.晋方言和楚方言为核心。北方方言发生混化,连渐糅合。关中话、洛语先后成为“官话”,并向周边扩展。魏晋南北朝魏晋继承洛语为官话。西晋末年北方方言逐渐向南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逐渐形成“南.杂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洛阳雅音吸收吴越方言而成的金陵音成为正统官话之一.隋朝隋朝以金陵音和洛阳正音为基础融合形成长安音,唐承隋制。金陵音与长安音分庭抗礼,长安音逐渐成为正统。——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总结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演进的三条特点,并予以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闻所卖书”、“,卖书于市以自资”和“荀悦十二能读《春秋》……每至市间阅篇牍,一见多能诵记”可知,汉代市场出现卖书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上会儒家思想书籍的需求,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C项正确;通过书籍传播文化的方式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市场中有卖书的现象,但没有涉及市场交易是否繁荣,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市场卖书的情况,没有涉及学校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2.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可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述买田宅,为富人;《汉书·论贵粟疏》记述卖田宅、以偿债;《汉书·贡禹传》记述卖田百亩,以供车马;《汉书·张禹传》记述多买田至四百顷。材料表现了在汉代土地买卖频繁,反映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国家对土地买卖的政策信息,无法判定是否合法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豪强地主左右国家财政的信息,排除B项;土地买卖的频繁,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自耕农经济发展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3.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汉时期引进的作物主要来自于丝绸之路沿线,尤其是西域、中亚地区,反映了西汉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C项正确;材料中西汉引进的作物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作物的引进,没有体现社会风俗,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引进了新作物,但没有反映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排除D项。故选C项。4.D【详解】.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准确时空可知是汉朝。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刺史逐渐归御史大夫节制,受中央管控,脱离与丞相的关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可知汉代刺史最大的变化在于归御史大夫截止,没有涉及权力的变化,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矛盾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矛盾缓和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逐步脱离与丞相的关系,归御史大夫管辖,没涉及地方监督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5.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可知,东汉至魏晋时期,无论是户数还是人口数,都呈下降趋势,这与当时国家动乱具有重要的关系,东汉后期中央权力下移,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中央集权削弱,最终导致国家动乱,C项正确;社会秩序的变动是一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项;户籍制度的调整和人口的流动,与人口的减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6.D【详解】据材料“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公元前144年,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可知,材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由汉初的“听民私铸钱币”,演变为“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有利于铸币权逐步收归中央,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铸币权的问题,未涉及“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主旨是铸币权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的根本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7.A【详解】由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财政有限,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了货币自由铸造政策;武帝时期,随着积极有为政策的开展,汉武帝为解决财政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为此实行了国家控制铸币权的政策,A项正确;均输平准是指针对货物运输和物价管理而提出的思想和政策措施,材料主旨与此明显不符,排除B项:汉代货币政策由汉初货币自由铸造到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铁钱,在当时起到了稳定币值,规范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遏制商品经济发展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C项;武帝时期的一系列措施其实是与民间争夺财富,排除D项。故选A项。8.C【详解】依据材料“自武帝立五经博士……讫于元始(汉平帝年号),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得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国家取士也侧重儒家经典,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表述范围过大,不准确,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成熟时期,排除B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是:仁人端正他的义却不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却不计较自己的功劳。说明他认为做事都是为了守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从国家层面理解就是他当国相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秩序,即维护现存统治秩序,A项正确;董仲舒的儒学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但材料并不是说明民本思想的继承问题,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是儒法并存,不是儒道并施,排除C项;董仲舒维护的是整个国家的秩序,并不希望诸侯强大,因此并没有起到助推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根据“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踢球)”可得出汉代的这些体育项目都一定程度上与战场上的搏斗有关,反映出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B项正确;材料有反映霍去病也喜欢体育,但并不能说明他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排除A项;汉代并不轻文,排除C项;材料反映体育与军事的关系,并不是娱乐,排除D项。故选B项。11.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可知西汉时期强化了对边疆地区地理位置的设定,对一些领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疆土版图意识增强,A项正确;华夏即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其他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材料未体现华夏民族认同加强,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汉代疆土版图意识增强,与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力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丝绸之路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2.D【详解】根据“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反过来,天也会通过灾异或祥瑞来体现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可得出董仲舒把人间与上天联系起来,借用神权来强化人间的皇权,体现了儒学日益走向神学化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的主要结论是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把人君与天意相联系),既制约又维护皇权,统治者的自省谨慎只是制约的一面,片面了,排除A项;儒学的神学化、神秘化并非鬼神论,排除B项;“轻人伦”既非儒学特点又与董仲舒的思想相反,排除C项。故选D项。13.A【详解】根据材料“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可知,御史大夫晁错认为,要让农民愿意生产,在于提高粮食价格,以此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引进优良作物品种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4.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刘邦建都关中,在于关中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制约东方诸侯,从而加强对全国的控制,C项正确;防范诸侯的分裂割据和依托有利地形发展经济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排除A、B项;关中地区已经在刘邦的控制范围之内,排除D项。故选C项。15.C【详解】根据材料“......长安到敦煌的驿置......附有基本供应和保障设施的停靠站点......”及所学知识可知,从长安到敦煌为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北线,为保障其畅通,国家在沿途设置站点及相应的保障设施,C项正确;驿置主要是提供基本供应和保障设施,与农耕技术无关,排除A项;驿置主要是提供基本供应和保障设施,与民族文化无关,排除B项;驿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畅通丝绸之路,而不是治理边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1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陆贾认为道没有比无为更大的,行为没有比谨慎诚敬更重要的。不违背自然的规律,不改变万物的天性,不掩藏性情,不隐藏谎言。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的思想,与材料的含义一致,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法思想,排除A项;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天地的作用,而是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排除D项。故选C项。17.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汉世循吏兼负‘吏’、‘师’之责,秉承儒家传统,讲求教化,施行德治”“而在‘灾异祥瑞说’的语境内,‘猛虎渡河’与‘飞蝗出境’被视为循吏推行德政的产物。”并结合所学可知,虎患和飞蝗得到治理被视为良吏施行德政的结果,“猛虎离境”、“飞蝗出境”成为评价地方官员是否德政的关键修辞,“猛虎渡河”和“飞蝗出境”是中古史籍中常见的用以构建、形塑地方良吏形象的书写模式,两种模式均建立于东汉,在随后的史籍中被广泛应用,两种模式的出现,得益于灾异祥瑞思想的盛行及汉王朝对地方循吏的褒崇,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汉代“承袭秦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黄老无为思想”与汉世德政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天人感应促使生态环境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18.A【详解】根据材料“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可知是为了强化皇权,削弱相劝,A项正确;选拔的人才并不一定是监察官员,排除B项;减轻皇帝负担是其作用之一,但并不是皇帝主要目的,排除C项;选拔人才的主要目的也并非是完备中央职官设置,排除D项。故选A项。19.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西汉开始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由之前的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变为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夫妻关系,这反映了汉代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间经济往来的信息,排除C项;神话传说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不能得出“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20.C【详解】材料中,高起、王陵认为刘胜项败的主要原因是,刘邦攻城略地后将其分封给手下,而项羽则不与分利,这说明当时分封制的影响很大,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贤能问题,只是评论分封与否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言论只是高起和王陵的分析,并不是汉初君臣论政,对经验的总结,且对材料的看法流于表面,不符合设问“反映”的内涵,排除B项;西汉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1.B【详解】根据材料,"命诸侯王和郡守在所封领或管治的地区发掘人才",并且如果有美名和美德相称的人,一定要亲自劝他出来,给他准备车马,送他到相国府,如果有贤人而不推举的,发现后要求免除他的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时期的这一举措使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得以笼络人才,从而利于扩大汉政权的统治基础,B项正确;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下选官官员,当时尚未出现,排除A项;汉武帝时设立察举制,这是汉高祖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的人才并不一定是儒学人才,且汉高祖时期治国思想是道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2.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胜利,在河西走廊地区设置了河西四郡,为了巩固西北边防,政府组织内地人口的向这里迁移,B项正确;A项是产生的结果,不是目的,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D项不是政府组织人口迁移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23.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秦系文献中的‘赀’是专门法律术语,表示‘罪’或‘罚’”“汉朝时期‘赀’‘訾’‘资’等词混用,多表示‘量’‘财’等含义。”可见赀刑从罚犯人交纳一定数量财物的刑罚到代表“量”“财”等含义,可见社会秩序逐渐趋于稳定,A项正确;材料涉及了“赀”字的使用变化,未体现文字使用的频繁,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观念渗透到法律的制定,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货币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24.B【详解】分析《均输平准图》可知,政府的均输官在各地统一低价征购货物,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使得政府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这反映出中央利用市场价格规律来强化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使地方官员特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能说是消失,排除A项;均输平准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故排C项;这项政策针对的是富商大贾和工商业,而非削弱诸侯势力,排除D项。故选B项。25.A【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至正者静,至静者圣”“善为国者,太上无刑”“重柔者吉,重刚者灭”可知,黄老学派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这种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的需要,A项正确;这种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是黄帝之说和道家思想,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26.D【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西汉在敦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邮驿系统,这体现了汉与西域地区交流频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D项正确;“诸侯国的势力”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解除了匈奴对边疆的威胁”中的“解除了”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西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丝绸之路的开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7.B【详解】据题意可知,名将霍去病在军中开辟场地组织士兵踢球,这是为了加强士兵的体能训练,说明汉代的体育包含了一定的军事需求,B项正确;霍去病开辟场地踢球不一定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排除A项;“盛行……尚武轻文之风”的说法过于夸张,无从体现,排除C项;军队的体育并不全是围绕军事目的展开,排除D项。故选B项。28.D【详解】本题考查西汉统治政策,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汉初接受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说明这一时期的统治政策进行了合理调整,D项正确;题干没有说明地方的行政制度的变化,排除A项;汉初采取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儒学这一时期并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排除B项;汉初经济贫困,社会残破,统治者采取抑制工商业者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29.B【详解】依据材料“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由于秦朝时期为抵御匈奴,修筑长城,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农牧界限向北移动明显,B项正确;北方气候条件恶化的话,农牧界限会向南移动,排除A项;秦朝也统一王朝,排除C项;材料与文化融合趋势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0.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朝廷控制的郡不断增多,王国威胁中央的形势逐渐发生逆转,B项正确;材料显示王国问题控制区域不断缩减,反映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排除A项;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31.A【详解】依据材料“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由于秦朝时期为抵御匈奴,修筑长城,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农牧界限向北移动明显,A项正确;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之关系不大,排除B项;北方气候条件恶化的话,农牧界限会向南移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32.A【详解】根据材料“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可知,体现了东汉时期大将军、三公等高官的政治影响力较大,此作法容易导致世家大族势力的膨胀,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高官贵胄贪腐成风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崩溃的信息,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影响力,未涉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33.B【详解】根据材料“东汉朝廷自184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镇压黄巾军之后,188年,又采纳宗室刘焉任用宗室、重臣为州牧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使之成为一州军政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史称‘废史立牧’。”并结合所学可知,朝廷采纳“废史立牧”的建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使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加速了东汉的灭亡,B项正确;汉朝依然是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并未彻底否定郡县制,排除A项;“废史立牧”并不是导致三国鼎立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废史立牧”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34.B【详解】根据材料“郡的最高长官直接掌管一郡政务,由中央任命;王国最高长官称相,代替藩王管理国内事务,也由中央直接任命”可知,郡和王国的最高长官都由中央任命,联系所学知识,这就加强了中央政府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治的统一,B项正确;“侯国势力”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确立君主独揽大权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5.C【详解】根据材料“诸侯王,高帝初置,……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帝绥和元年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并结合所学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王国建有一套独立的职官体系,其中相是最主要的职官之一,帝绥和元年,让相位在郡守之下,相位的变迁反映了王国的由盛转衰,可见汉代的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诸侯国相地位的下降并非实质,实质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A项;诸侯王国权力下降,并非治国权被完全剥夺,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非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36.D【详解】依据材料“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出《史记》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构成通史的一部分,说明其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无数据对比,不能得出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多元一体,未涉及家国同构,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法分封制的状况,涉及的是《史记》的文化观,排除C项。故选D项。37.C【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朝制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而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算缗告缗是西汉武帝时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春秋决狱是由董仲舒倡导的、主张儒家学者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抛开国家法律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的司法活动,凿空西域是指汉武帝时曾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史称“凿空”,C项正确;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汉初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遵奉“黄老无为”思想,排除B项;党锢之祸是指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及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而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C项。38.D【详解】根据材料“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及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墨子希望结束混乱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希望建立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因此他们都把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儒墨思想交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汉武帝“独尊儒术”标志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39.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虽然在西南地区设置了郡县,但郡县长官一早西南地区的风俗实行世袭,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灵活性,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西南地区的行政设置和管理,没有涉及民族间的关系,更不是实现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AD项;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不是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B项。40.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盐铁专卖政策实施以后,市场上的欺骗现象减少,买卖行为更为规范,客观推动了市场秩序的规范,D项正确;材料与政府的经济职能完善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的物美价廉,排除B项;材料无法证明商品质量得到保障,排除C项。故选D项。41.B【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汉兴,海内为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可以看出汉初虽然国家统一,但经济凋敝,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并没有一味压制商业发展,使用正确的经济政策促使商业发展繁荣,经济恢复,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政府并没有失去对经济的控制,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惠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42.C【详解】材料“据土德受,正号即真......”的大概意思是拥有所有臣民,于是建立国号,即真天子位......,结合所学知识,王莽篡汉属于谋权篡位,因此,这一招令是为了为政权合法性制造依据,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度量衡并没有出现混乱局面,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为实现王道复古,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王位的世代永昌,排除D项。故选C项。43.D【详解】根据材料“认为黄帝主土德,位居中央,‘五行莫贵于土’,‘五行莫贵于黄’,定汉以‘土德’受命”可知,汉武帝利用五行学说以彰显皇权正统地位,进而维护汉朝统治,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尊宗敬祖观念,排除A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汉武帝此举意在彰显皇权正统地位,而不是继承先代文化传统,排除C项。故选D项。44.B【详解】根据材料“第一种是贫贱者,冥顽不灵,有恶而无善;第二种是‘中民’,可能经过教化而发扬‘善性’;最后一种是少情欲之人,不教而善”可知董仲舒将人性分为冥顽不灵、教化为善和圣人之性三种,结合所学可知具有圣人之性的是其中的少数,冥顽不灵的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可以通过教化向善的,这就需要政府承担教化的责任,B项正确;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本善”,董仲舒的观点是对孔孟人性观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述教化问题,而非统一法度问题,排除C项;世俗化可理解为趋于大多数人的流行的倾向,材料信息和儒学的世俗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45.B【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思想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后汉书·礼仪志》记述了官府对高龄老人的优抚举措,画像石描绘了家庭赡养老人的情景,这些史料都体现了儒家伦理观念对汉代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赡养老人,不能说明汉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状况,排除A项;受宗法观念影响,尊老敬老之风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休养生息政策实行于西汉前期,排除D项。故选B项。46.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人有意塑造了少数民族某些形象特征“高鼻”、“深目”、“多须”、“披发”、“髡刑”、“尖帽”,而汉人都不表现此类的特征,突出此类特征目的是区别汉族和少数民族,汉魏时期汉人对周边少数民族在文化意识上视为“非我族类”,是汉人文化意识中传统意识即华夷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无法判断民族交融“已成为社会主流”,排除C项;材料的侧重点是汉人塑造的少数民族某些独特的形象特征,而非艺术创作内容的丰富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47.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因此根据材料中的“郡、国”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西汉初期,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48.C【详解】根据材料中贾谊的上书内容可知,汉文帝时,民众舍弃农业,从事商业的很多,因此建议朝廷应该重本抑末,表明当时商业活动较为兴盛,C项正确;仅仅依据材料中民众舍弃农业从事商业无法得出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的结论,排除A项;通过材料不能看出当时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社会共识”说法过于绝对,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9.A【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元朔五年始设太学,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昭帝时,增加至百人;宣帝时,增加到二百人;元帝时,增加到一千人;成帝时,已到三千人。”可知,学习儒学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这是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俄影响,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A项正确;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只是太学发展的一个原因,排除B项;国家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在材料中体现信息不足,排除C项;文人备受社会尊崇,材料中体现的信息较少,排除D项。故选A项。50.总结汉代边疆治理政策,设置属国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后逐渐郡县化;设置特定的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进行管理。原因分析:大一统思想或统治(治国)思想的影响;国家实力的增强;边地与内地民族的发展差异。影响分析: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促进边疆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总结汉代边疆治理政策,据材料“先后设置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张掖等属国”,得出设置属国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后逐渐郡县化;据材料“针对西域与东北的边疆实际情况,两汉时期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特定的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得出设置特定的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进行管理。据材料“大一统思想也体现在边疆治理思想上”,得出大一统思想或统治(治国)思想的影响;从国家实力角度分析,得出国家实力的增强;从边疆与内地的差异分析,得出边地与内地民族的发展差异。从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分析,得出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分析,得出促进了民族交融;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分析,得出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促进边疆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51.(1)我认为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资料①可知,与董仲舒同时代且关系较密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述及此事。根据资料②可知,董仲舒思想实际上已融汇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根据资料③可知,晚于汉武帝百年的班固,将武帝措施概括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根据资料④可知,依《史记》《汉书》《三国志》所载,终两汉之世,诸子之学并未废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说法是近代学者面对民族危机,根据自身需要对《汉书》相关内容的阐释,为其反对封建专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服务。(2)意义:历史表述更加客观,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现了教材表述与时俱进;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自信。【详解】(1)设问要求根据题干材料对汉武帝是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探讨,在传统观点中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疑问,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概括观点:我认为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后从四则材料如何说明汉武帝没有我认为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进行说明如下:根据资料①可知,与董仲舒同时代且关系较密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述及此事。根据资料②可知,董仲舒思想实际上已融汇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根据资料③可知,晚于汉武帝百年的班固,将武帝措施概括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根据资料④可知,依《史记》《汉书》《三国志》所载,终两汉之世,诸子之学并未废绝。根据材料可知目前所见最早而确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处是蔡元培的著作,并为清末民初的学者所普遍接受。为何在当时社会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的呢?可结合社会背景进行说明,可说明如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说法是近代学者面对民族危机,根据自身需要对《汉书》相关内容的阐释,为其反对封建专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服务。(2)意义:根据材料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中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为尊崇儒术,符合当前学术界对于汉武帝是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疑问之下,如何使历史表述更加客观,更能还原历史真实的要求;同时吸收了当前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现了教材表述上的与时俱进;诸子百家思想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客观的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自信。52.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汉代南方山林富饶,水资源丰富,民众采用“火耕水耨”“渔猎山伐”等粗放生产方式,即可衣食常足,南方民众不需勤于劳作。而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人们多种植粟类作物,在冬季严寒的情况下,不精耕细作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故北方地区多有朴实勤农之风。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北方地区地狭人稠,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生存压力大;而南方地区地广人稀,生存压力小。所以造成南北方风俗差异。统治集团对风俗产生影响。统治集团为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独尊儒术,北方地区位于政治中心区域,受政治因素影响大,南方距政治中心相对较远,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总之,作为文化现象的风俗,是自然环境、经济、政治、人口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历史传统、社会心理等也是汉代风俗形成和改变的重要因素。各种因素的合力影响了汉代风俗的形成和发展,但这种合力并不是诸种因素的简单相加。【详解】分析说明:第一步:首先根据材料三“……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得出观点: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然后结合材料一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