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版本第2单元(内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1.gif)
![2021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版本第2单元(内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2.gif)
![2021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版本第2单元(内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3.gif)
![2021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版本第2单元(内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4.gif)
![2021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版本第2单元(内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8c08b1ea417e70f39cbe863aa93eedf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备课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
行编排的。主要由《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
唤雨的世纪》和《蝴蝶的家》四篇课文组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本文通过讲述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
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没
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文主要讲
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介绍了飞机
飞行运用的原理与蝙蝠探路相近,重点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
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呼风唤雨的世纪》讲了科技发达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兴趣。《蝴蝶的家》
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
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
灵的关爱之情。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有乐观、积极的生活
态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本单
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
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
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
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
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
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本单元安排了习
作《小小“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
外貌、性格和爱好等主要特点来写作。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
进行人物描写。抓住人物与动物最突出的特点,找相似,要突出人物
的外貌、性格或爱好等特征。比喻一定要恰当,注意用词要生动形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目标1.认识“豌、按”等9个生字,会写“豌、按、舒”等
12个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最后一粒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
灵。
教学难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懂得生活中不
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
同学们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教师板书:5一个豆荚里
的五粒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
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豌、按、僵、预、揭、苔、囚、框、溢”(课件出示
2)
“框”是“木”加“匡”;“苔”的偏旁是草字头;“豌一碗”是形
近字;“囚一因”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
(课件出示3)
指导书写:“豌、按、枪、探、愉、绕”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
时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小结
1.学生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2.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懂得
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听写字词。(课件出示5)
豌豆按照舒适恐怕玩具枪耐心
玻璃探出愉快盘绕曾经
师生集体订正。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件出示6)
新课教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
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
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课件
出示7)
“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1)小组展开讨论。
(2)汇报交流。
指名读、分角色读。
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板书:第一粒:飞向世界
第二粒:飞进太阳
第三、四粒:射得最远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4.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课件出示8)
(板书: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课件出示9)
(板书:满足现状)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课件出示10)
(板书:随遇而安)
5.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长得很好,为什
么?
小组交流汇报。
6.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板书:爱)
7.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来。
为什么母亲不相信,还是……?
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爱的体现。(课件出示11)
8.你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一段?此时小
女孩的心情是怎样的?(课件出示12)
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女孩的愿望,使她鼓励起
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8.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
指名朗读。
(板书:吃掉了落到脏水沟里)
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当小豌豆开出嫩红色的小花时小女孩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
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归属。水沟两次表
态是幽默地讽刺也减轻了全文的凝重感很有趣味。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
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
将处处充满爱!
小女孩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
么?
板书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飞向世界吃掉了
豌豆第二粒:飞进太阳落到脏水沟里
第三、四粒:射得最远吃掉了满足现状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株植物随遇而安爱
教学反思
1.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
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
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2.不足之处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
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
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6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等12个生字,会写“蚊、即、科”等14个字。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
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
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
来的。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理解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
航的工作原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飞机的图片)(课件出示2)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
情况?蝙蝠和飞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我们一块儿来学习6课。
(板书:夜间飞行的秘密)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
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蝙、蝠、即、锐、系、铛、蝇、证、障、碍、荧、屏”
(课件出示3)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dn”,
“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达、
驾、驶”(课件出示4)
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将蝙蝠和雷达联系
在了一起。(课件出示5)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飞机s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
奥秘,,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
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一一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
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
来欣赏。(课件出示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
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
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设计导入
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
1.听写词语。(课件出示8)
蚊子系着驾驶研究苍蝇证明科学
2.出示蝙蝠图:
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
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
地飞行。
新课教学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
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
(-)
1.学生自学。
2.检查:读读第3自然段。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敏锐)
(飞行特点)
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
使、也)
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
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
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
(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接下来,请同学
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课件
出示9)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这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
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一一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3.小结:三次试验的结果证明------(课件出示10)(多媒体出
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
边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生自读后提问。
(三)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
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
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课件出示11)
一起读第7自然段。
a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
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吗?
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教师板书:蝙蝠嘴超声波障碍物耳
朵)
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课件出示12)
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生简评)
4.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师读1、3句,生读2、4句。
5.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向在座
的老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齐读第7自然段)
过渡:了解到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你知道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
了吗?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
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课件出示13)(教师板书:雷达天线无线电波荧光屏)
4.集体朗读第8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课件出示14)
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
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
些例子来吗?
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
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
它,有信心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作业巩固(课件出示15)
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
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
2.请一生上台表演。
板书设计:
6蝙蝠与雷达
嘴超声波
蝙蝠
障碍物反射耳朵
天线
雷达无线电波
荧光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L为达到要求,我采用“设置悬念、讨论探究、方法指导、观察
演示、表演讲说”等方法引导学生学文,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
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发
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时,共分四步进行:第一采用读、问、想、答的方式引导
学生学习1—3段,使学生明白飞机安全夜航是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感受蝙蝠夜间飞行动作的灵巧。第二指导学生弄清三次科学实验的过
程。明白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
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三指导学生揭开蝙蝠探路的奥秘。
蝙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易于接受,我采
用“听朗读、看演示、说原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具体理解其奥妙,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足之处:
本课教学中,最大的遗憾是让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较少,在以后的
教学中,我将注重科普性文本的朗读,使语文课堂更显语文味,更具
魅力。
7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5
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
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4.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
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
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5
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
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
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出示课件2)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新课教学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
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
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出示课
件3)
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4)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认字:(出示课件5)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
形近字识字:唤一换亿一忆素一索质
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集”:(隹,鸟雀)(又,抓
持),像猎人手持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
兰:隶书将篆文“叫简化成“什”。俗体楷书
组词识字:赖皮质量哲学
2.出示会写字:(出示课件6)
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
易错字:“技”是“”,不要写成“木二
3.词语理解。(出示课件7)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
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洞察:观察得非常透彻、清楚。
4.再读课文。
指名读,分段朗读。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小组检查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
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
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新课教学
二、新课学习
(-)学习第1、2自然段(出示课件11)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应读出“坚定、
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前四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
现代化科学技术。”
(2)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
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同学比较,感悟
设问句的作用。(出示课件12)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出示
课件13)
指导朗读第5、6句,体会感悟。
分析“发明”与“发现”的区别。
(二)学习第3、4、5自然段。
1.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
标题。(出示课件14)
2.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4.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三)专题汇报,全班交流(出示课件15)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1)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
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变成了实际。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
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出示课件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一一“今天的实际”:(1)书中举出了哪些科
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及哪
些方面?(教师板书:登上月球潜入海底洞察天体)
(2)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
哪些便利?
(3)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
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出示课件17)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教师板书: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出示课件
18)(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
何时代”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
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
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出示课件19)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
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
家一一”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
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六、拓展作业,进入实践
(出示课件20)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
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
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
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
绘你的梦想吧!
8呼风唤雨的世纪
登上月球电视
20世纪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因特网
教学反思
1.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去黑
暗无光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
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
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2.在本轮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等,都让学生感受到成
功的喜悦;齐读、指名读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存在;自
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可以“我”做主;
师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无限乐趣;学法的指导、小结、
迁移,让学生感到:学习原来很简单……这些,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
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为老
师的赞扬,成功的喜悦,以及同伴在集体中地位的提高,都很好地激
励着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8蝴蝶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避、撼、喧”等5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蝴蝶图片。(课件出示2)
师:同学们看,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知道
蝴蝶的家在哪里吗?看到大家急切的样子,老师也特别希望和大家一
起去寻找蝴蝶的家,咱们一起去吧。
(教师板书:蝴蝶的家)
新课教学
二、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一读: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2)想想说说:(课件出示3)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
法?
3.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三、紧扣课题,研读课文
(-)读课文,提炼重点。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去
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
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提炼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课件出示4)你是从文中哪里体会到
作者为蝴蝶着急的?读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下雨着急)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寻找答案,读的时候圈圈、
画画、写写,然后与你小组的同学分享学习的收获好吗?
4.结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二)深化理解,体悟感情。(课件出示5)
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的
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难为蝴蝶吗?”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你有没有到过喧嚷的环境?这里是谁在喧嚷呢?
这里用“喧嚷”又说明了什么呢?
拟人的写法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
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
震撼:“山雨欲来风满楼”,当轰隆隆的雷声在
耳边响彻,当闪电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
空中翻着跟头,风又在疯狂地吹着哨子……哎呀!这样糟糕的天气,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你觉得蝴蝶能受得了吗?哪些句子说明了蝴蝶经
受不住猛烈的风雨呢?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么禁得起这猛
烈的风雨呢?”
(1)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
什么样的结果呢?(课件出示6)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3)是啊!这轻盈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
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
里是那样的……(着急)
你们心里着急吗?
(4)指导朗读:“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
样着急。”(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
(1)屋宇、麦田、松林、园中之花、老树干、桥
下、树叶下面……(课件出示7)(板书:猜想)
(2)作者作了这么多种假设,下雨的时候,蝴蝶
是躲在这里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课件出示8)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
说明作者平时怎么样?
(3)我们都应该睁大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运用
你聪灵的耳朵去聆听,像作者一样,置身心于大自然,做一个善
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课件出示9)
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1)一位小朋友非常确认地说:“它们和我们一
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课
件出示10)
(2)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
来,在阳光里飞,……一定是这样的。”(课件出示11)
小女孩连用了三个“一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确定不疑的。
一起读读吧齐读“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
一定是这样的。”表达对蝴蝶的祝愿。
5.点明主旨
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关爱生命心系自然)
四、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和交流,在我们
的探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畅谈感受。
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交流。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有哪些猜想?
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写出来吧。
8蝴蝶的家
下雨着急
猜想
关爱生命心系自然
教学反思
1.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蝴蝶的
生活状况,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
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2.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小练笔没有让学生展示,没有达到
预期的效果。
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观察中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温馨感。
3.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家庭成员。
4.扩写绘本,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
教学重点
1.观察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
2.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结合事件来介绍家人特征,拓展延伸自己生活在家里的
感觉。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大家
来猜个谜语就知道了。
1.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
用灯光照。(猫)(出示课件2)
2.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
朵大红花。(金鱼)(出示课件3)
同学们都对动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
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动物园”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
一写我们的家人吧。(板书:小小“动物园”)
二、创设情境(动物照片)(出示课件4)
理解人物和动物的关系
过渡:看完照片,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提问:你最喜欢谁?你
最喜欢他身上的哪个特点?(贴“特点”牌)这是从哪方面来描写呢?
(板书:特点)
1.爸爸与猫(样子性格):我的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猫。
(板书:样子性格)
2.姐姐与鱼(本领):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
在的鱼。(板书:本领)
3.爷爷与大老虎(性格):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出
示课件5)
总结:把每一个人都比作一种动物,这是人物和动物的关系。通
过每个人不同方面的特点,来描写人物。这在我们作文中也是常见的,
这叫做“抓住特点”。这把金钥匙,你掌握了吗?
刚才我们是一段段来欣赏,现在我们整合全文,再来仔细品
味一番,你发现每一段有相似的地方吗?
(1)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并评价。
师:前面是介绍人,后面是说明人的特点。
三、习作构思
(一)仿照例子,趣说人物
要求:选择自己或是班上的一个同学来介绍,说特点,联想动物。
介绍自己
我叫,是个小孩。其实呢……
我是,o
(出示课件6)
介绍家人
这是我的,。其实呢……
他/她是,O
(1)自由思考
师:请你们根据游戏要求,大胆联想。
(2)交流分享
师:谁来试试看?(充分说)
(3)评析总结
你们都能够抓住人物和动物的特点,展开联想。
(二)再读例子,理清特点
1.引导阅读,扩编内容(出示课件7)
(1)引导看图。(抓住动作、语言、喜好等来写)
(2)口头扩编绘本。
2.小结
师:恭喜你们又掌握了一把金钥匙,在写作中要围绕中心句展开
描写,这样的内容才会精彩。
师:同时一,通过动作、语言描写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我们的写
作中是很常用的哟。
总结:我们知道写人物要抓住特点,通过这些方面的描写,展开
叙述。同时一,写作要围绕中心句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更加具体生
动。(板书:抓住特点要围绕中心句)
过渡:刚才你已经说到了自己或是同学的一个特点,接着,我们
再来玩个游戏,叫做“谁是金笔小作家"。看看谁文笔最棒。
(三)游戏激趣,细写人物
“谁是金笔小作家”(出示课件8)
要求:刚才你已经说到了自己或是家人的一个特点,哪件事情最
能体现这个特点,请你把这件事情写下来,并写一写你对人物的感情,
生活在家里的感觉。字数不限。
1.学生写。
2.师巡视。
3.交流习作。(可叫一生先来改,教师再来评讲。)
四、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人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人
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性格、样子、饮食等),围绕中心句,详略
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小小''动物园"
特点:性格、样子、本领……
抓住特点要围绕中心句
教学反思
1.我根据自己的设计环节一步步展开教学。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很
融洽,孩子们都乐此不彼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我也因此受到感染和鼓
舞,让孩子充满惊喜和快乐,它能让孩子产生幽默和共鸣,了解每个
人和动物做对比,包括性格、脾气和爱好等个性品质,积极引导学生
尝试运用对比方法,仔细观察,学会通过细节和事例把人物特点写具
体。细细品读绘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固定格式:“我叫……其实
呢……我是……”和“这是我……其实呢……他/她是……”这两个
短句可以让孩子去模仿学习,并用来介绍自己或身边的人。
2.不足之处就是在说话环节中,我对孩子的引导不够,担心学生
说不出我的预设答案,便没有循循善诱,“三下两除二”就把答案说
出来。止匕外,我对哪些作文较典型,适合当堂批改把握不当,没有紧
跟本堂课的重点来讲。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3.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
教学重点
1.养成提问的习惯。
2.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
教学难点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3.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
教具准备
教学设计
导入
一、谈话引入,进入学习
这一单元学完了,我们有了许多收获。现在,我们来到语文
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二,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
书设计:语文园地)
新课教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阅读的方法:
①阅读时要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②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③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④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板书设计:阅读的方法)(出示课件2)
(2)学以致用
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腰,在家里威风凛凛,
牢牢地统治着我和弟弟。放学后,我们写作业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巡
视,虎视眈眈,不放过我们的一举一动。谁要是胆敢溜出去玩,准被
他的虎爪抓回来,狠狠地教训一顿。
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司车辆借用管理协议
- 2025年企业并购双方股权策划合同样本
- 2025年产品销售代表合同范本
- 2025年多功能会议室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员工雇佣协议
- 2025年个人租赁协议范本
- 2025年热固化油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应用软件设计服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电力系统安全策划生产责任协议书
- 2025年金融机构信用借贷合同范文
- 站桩的知识讲座
- 革命文物主题陈列展览导则(试行)
- 医学遗传学第三版课件
- 四川家庭农场补贴标准2023年
- 五年级下册字帖
-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实施方案
- 初中生物《病毒》说课课件
- 小小银行家-儿童银行知识、理财知识培训
- 物业公司缩减人员方案范本
- 河湖保护主题班会课件
- 机械基础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