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A.传播B.音调C.响度D.音色

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

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放£\[丙]/吸热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3.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n?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

的量筒()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

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ImL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

4.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遥知不是雪,为有喑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5.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

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

6.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S

电水壶接三孔插座B.湿手拔插头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D.

7.疫情期间。小丽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连通器

B.菜刀的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利用大气压把吸盘式挂钩压在平滑的墙壁上

D.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8.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金属球75"*---

金属吒1二绝缘垫

ra

金属箔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导体D.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球到金属箔

10.(2分)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火线口j-----

零线-----------n-------

地线—/--------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其外壳与零线相连

B.断开开关S时,用试电笔接触A点氟管发光,接触B点时筑管不会发光

C.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

D.闭合开关S时,电灯不亮,保险丝未烧断,可能是电灯短路

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如图: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如图: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

E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二、填上熟[母上/万北川on

12.(4分)2020年6月21日,在日食发生时,小明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图甲所示的光斑,

这些光斑是由光的形成的。观看日食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

太阳滤镜,比较简易的做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乙所示),太阳在水中的

像是由光的形成的。

甲乙

13.(4分)一木箱重480N,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木箱匀速拉到高处,如图甲所示。已

知拉力F做的功W与木箱沿斜面运动距离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的额外功是

240Jo则拉力F=N,斜面的机械效率口=

14.(4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

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将(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4分)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如图所示,北斗

卫星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由能转化而来的,电能属于

(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16.(4分)如图所示,两只气球自由地悬挂在空中,下面两种方法都能使两气球靠拢:

方法一、向两气球中间吹气。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方法二、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两气球之间。这是因为玻璃棒摩擦后,能吸

引轻小物体。

00

三、作图题(共10分)

17.(3分)如图是起重机将货物吊起的情景。O为支点,Fi为动力,F2为阻力。请画出阻

Fi

18.(3分)一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9.(4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

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M

N

四、实验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0分)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15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把光屏向(选填“左”

或“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

或“不变”)的实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

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

适当调节。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

上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形成烛焰完整的像。

■I1>11

21.(10分)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

说明了。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

的声音,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o

五、计算题(共28分)

22.(12分)潜水艇为增强国防力量,维护祖国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

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我国

某型号潜水艇的总体积为2Xl()3m3,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为1.26XlO7N,最大下

潜深度可达400m。海水密度取1.03Xl()3kg/m3,g取10N/kg。求:

(1)最大下潜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2)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23.(1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i、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a端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V的示数为6V,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只闭合开关

Si,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Ai的示数为0.2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0.4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电阻R1的阻值;

(2)灯泡L的额定功率;

(3)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R:b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2分)”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A.传播B.音调C.响度D.音色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

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公共场所有“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的规定,“高声喧哗”指的是声音

大,即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Co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

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2.(2分)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

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㈤⑸

放\\(丙)/^热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

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

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

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

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o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存在状态,并且知道物态变化过程是吸

热还是放热。

3.(2分)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

出适当的量筒()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

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

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

【分析】lcn?=lmL.要求较准确地测出90cm3的酒精,使用的量筒量程一定要超出要

测的90cn?,再看量程满足条件的量筒中,谁的分度值最小,就是测量最合适的。

【解答】解: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n?=90mL的酒精,所选的量筒量程不能比被测液体

小,故CD不符合题意;所选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A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根据要求选择量筒时,要同时考虑量程与分度值的大小,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减

小测量误差的要求。

4.(2分)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

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

固。

【解答】解:

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物体表面,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

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

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2分)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

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研究的是树的运动状态,“远树来”说明树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那么它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以行船为参照物,行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

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会感到“远树来”,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中“不疑行船动”和“唯看远树来”两句研究的对象不同,所选的参照物

也不相同,应注意区分,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的辨别

之间的关系。

6.(2分)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二A,

电水壶接三孔插座B.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D.

【分析】(1)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电水壶、电饭锅等,应按产品使用

要求,装有接地线的插座;

(2)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

(3)对各种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绝缘损坏、漏电和其他故障,应及时

处理;

(4)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

【解答】解:

A、电水壶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应采用三脚插头及三孔插座,可以防止外壳漏电时发生

触电事故,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接在电路中的电源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触摸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

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从而容易使人体和带电体接触,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十分危

险,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开关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当断开开关,火线和灯泡还处于连接状态,人接触灯泡的

金属部分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对安全用电常识的考查,要求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2分)疫情期间。小丽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连通器

B.菜刀的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利用大气压把吸盘式挂钩压在平滑的墙壁上

D.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

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吸盘是利用大气压来进行工作的,生活中很多的现象都是利用大气压,例如:用吸

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吸盘式挂钩等;

(4)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

擦力越大;

【解答】解:A、茶壶是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静止时水面相平,故A正确;

B、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用力将吸盘压在光滑墙壁上,排出里面的空气,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

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故C正确;

D、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连通器、增大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应用、增大摩擦的方法,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学以致用。

8.(2分)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根据小车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情况;

(2)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力时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A、小车在斜面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

作用,故A错误;

B、小车在水平面继续运动是因为小车本身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B错

、口

厌;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其运动状态

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中的某些现象,考查了惯性知识的理解、受

力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等,难度不大。

9.(2分)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金属球75*-**

金属心。二绝缘垫

ra

金属箔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导体

D.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球到金属箔

【分析】(1)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

带电荷称为正电荷。

(2)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

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4)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解:A、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故A错误。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排斥而张开,故B

正确。

C、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故橡胶棒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验电器后自由电子由橡胶棒转移到金属球再转移到

箔片,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

由金属箔到金属球,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知道自然界中只有哪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识别常见导体和绝

缘体,理解电流的方向,可解答此题。

10.(2分)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其外壳与零线相连

B.断开开关S时,用试电笔接触A点鼠管发光,接触B点时就管不会发光

C.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

D.闭合开关S时,电灯不亮,保险丝未烧断,可能是电灯短路

【分析】(1)测电笔是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仪器,当测电笔的笔尖接触零线和地线时,筑

管不会发光;

(2)灯不发光的原因,一是电路开路,二是灯被短路,三是灯的实际功率太小。

【解答】解: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金属外壳接地,防止由于冰箱的外壳漏

电而使人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断开开关S时,A点在火线上,用试电笔接触A点速管发光,由于开关断开,B点

与火线断路,接触B点时规管不会发光,故B正确;

C、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容易熔断而保护电路,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后,就起不

到保护作用了,故C错误;

D、若闭合开关S时,电灯不亮,保险丝未烧断,可能是电灯断路,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知道并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与正确连接方法,了解触电的原因,是解决该题的

关键。

11.(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图: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如图: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如图: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

D.如图: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

【分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3)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

物像同侧,应用于放大镜;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法线左边的纸板向

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解答】解:A、如图: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是表示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故A

错误;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凸透镜并非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

会聚作用,故B错误;

C、放大镜是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位于2倍焦距外,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C正确: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故D正确。

故选:CDo

【点评】本题考查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的反射

规律,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4分)2020年6月21日,在日食发生时,小明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图甲所示的光斑,

这些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观看日食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

专用的太阳滤镜,比较简易的做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乙所示),太阳在

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甲乙

【分析】①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

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

像,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直接观看日食,会灼伤眼睛。准备一盆滴有墨水的水置于阳光下,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

面镜,所以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是光现象基本规律的应

用,难度不大。

13.(4分)一木箱重480N,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木箱匀速拉到高处,如图甲所示。已

知拉力F做的功W与木箱沿斜面运动距离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的额外功是

240J,则拉力F=150N,斜面的机械效率n=60%。

【分析】(1)由图可知拉力做的总功,又知道物体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大

小。

(3)知道总功和额外功,求出有用功,然后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解答】解:(1)由图象知,拉力做总功600J,木块移动的距离是4m,

由W=Fs得,拉力为:F=600N_=]50N;

s4m

(2)木块上升过程中有用功为:W有=W^-W额=600J-240J=360J,

斜面的机械效率:ioo%=匹2Lxioo%=6o%»

w总600J

答:⑴拉力F大小是150N;

(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0%。

【点评】此题考查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效率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求有用功一种方

法是W=Gh,还有--种方法是W有=W,^-W额,此题利用后者,因为题目中没有提供

斜面的高度。

14.(4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

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将变

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上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的密度。

【解答】解:(1)充满氧气的氧气瓶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后,则瓶内所含的氧气变少,

即氧气的质量变小;

(2)瓶内氧气的质量减小一半,但氧气仍然充满整个氧气瓶,即剩下氧气的体积不变;

根据p=e可知,当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时,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

【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

前提。

15.(4分)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如图所示,北斗

卫星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由二能转化而来的,电能属于二次

能源(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分析】(1)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阳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一次能源是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二次能源是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解答】解:

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所以北斗卫星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是通过太

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电能是由其它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太阳;二次能源。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阳能的利用及能源的分类,属于基础性题目。

16.(4分)如图所示,两只气球自由地悬挂在空中,下面两种方法都能使两气球靠拢:

方法一、向两气球中间吹气。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方法二、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两气球之间。这是因为玻璃棒摩擦后带了电,

能吸引轻小物体。

00

【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物体相互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方法一、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向两气球之间吹气,两气球间的

空气流速大于两气球之外的气体流速,两气球间的气体压强小于两气球之外的气体压强,

两气球在气球内外气体压力差作用下相互靠近;

方法二、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两气球之间。这是因为玻璃棒摩擦后带了电,能吸

引轻小物体,两气球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

故答案为:小;带了电。

【点评】此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物体带电现象,是基础性题目。

三、作图题(共10分)

17.(3分)如图是起重机将货物吊起的情景。O为支点,Fi为动力,F2为阻力。请画出阻

【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因此要先确定支点,然后判断力的方向,再

过支点做出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所求作的力臂。

【解答】解:已知图中支点为O点,阻力F2的方向竖直向下,阻力臂是支点到阻力作用

线的垂线段。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作法,正确作图的前提是理解力臂的含义。

18.(3分)一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分析】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说明足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足球受到了竖直向下

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过足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

别用G和F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

小相等,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F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足球受到了几个力的作用;然后根据足球的状态分析力的

大小关系:最后根据力示意图的表示方法画出力的示意图。

19.(4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

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M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

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P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

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解答】解: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点交平面镜

于点0,沿0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S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光的反射定律相结合

来作图,比较直观、简捷、准确。

四、实验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0分)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LQ

(3)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15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把光屏向左(选填“左”

或“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缩小”

或“不变”)的实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

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适

当调节。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

上仍能(选填“仍能”或“不能”)形成烛焰完整的像。

【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

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同一条直线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4)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

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

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解答】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使蜡烛火焰的像能完整地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则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2f,

即20.0cm=2f,则f=10.0cm;

(3)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15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减

小,所以应把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由于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

和凸透镜的位置,相当于减小了物距,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即把光屏

向右适当调节;

(4)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

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

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

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变暗了。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3)左;缩小;右;(4)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此外还要求学生明确,只

要有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就能汇聚成像,而且是完整的。

21.(10分)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

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

的声音减弱,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传声。

甲乙

【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

放大的作用;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则发声的音

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由于介质的减少,听到的

声音的响度也会减小;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真空不能传声;

(3)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这表明声音能在水中

传播,即液体能够传声。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减弱;真空;(3)传声。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本的声学知识,还考查了转换法和推理法等

学法的应用,是一道好题。

五、计算题(共28分)

22.(12分)潜水艇为增强国防力量,维护祖国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

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我国

某型号潜水艇的总体积为2Xl()3m3,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为1.26X1()7N,最大下

潜深度可达400m。海水密度取1.03Xl()3kg/m3,g取10N/kg。求:

(1)最大下潜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2)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分析】。)知道海水深度、密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压强。

(2)知道潜水艇的体积、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完全潜入海水时受到的浮力。

(3)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悬浮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知道水舱未充水的重

力,可以求出至少增加水的重力,求出增加水的质量。

【解答】解:(D最大下潜深度处的海水压强为:

p=pgh=1.03X103kg/m3X1ON/kgX400m=4.12X106Pa;

(2)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为:

F浮=pgV»=1.03X103kg/m3X1ON/kgX2X103m3=2.06X107N;

(3)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时,受力平衡,浮力等于潜水艇重力和充入海水的重力之和,

即:

F)¥=G®+G海水;

水舱至少充水重力为:G海水=F'浮-G艇=2.06X1()7N-I.26X107N=8X1()6N,

充水质量为:m=8X8X105kgo

gl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