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1.小轩是一名普通的初三同学,以下是对她部分生活事例的物理解析,其中合理的是()

A.去游泳馆游泳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2000牛顿

B.全家2月份自来水用量26立方米,这些水的质量为26千克

C.沿楼梯登上教学南楼3楼走进初三(10)班的教室,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30000焦耳

D.参加800米跑步的成绩是3分20秒,则她跑步的平均速度是4米/秒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3.如图中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泰—-_羊角锤B.、号起瓶器

C.筷子D.4港核桃夹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说法正确的是()

该图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B.裂桶实验说明液体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细管内的液面将下降

D.,高压锅使水沸点降低,食物更容易熟

5.如图是羽毛球运动员挥拍击球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羽毛球拍手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手与球拍之间的摩擦

B.羽毛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羽毛球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D.羽毛球在被球拍拍击回去,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货物,使它在105内匀速上升1〃人已知所用的拉力F

为400M则在提升货物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做功的功率为90W

B.此滑轮组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是70%

C.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D.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更重的货物时,则绳子拉力会变大,但机械效率不变

7.在化学实验中,常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

B.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C.磁铁可以“吸”引钉子、大头针等铁制品

D.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

8.下列情形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的是o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8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选择理由:O

9.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

力为招;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尸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

别为P1、。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尸2;Pr<P2

B.F]=F2;f)!>P2

C.F]<F?;Pi>P2

D.F、<尸2;Pi<P2

选择理由:o

10.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

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

试再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了,

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总是,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11.2021年2月24日10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

三十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个过程中,燃烧后生成的高温气体以很

高的速度从火箭尾部喷出,使火箭升空。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在卫星与火箭分离前,

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它们加速上升时,卫星的机

械能(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最终卫星进入绕地球运转的椭圆轨道后,

从近地点到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卫星的动能(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12.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天龌号”绞吸挖泥船,满载排水量(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1.7x104t,满载时所受浮力为N。

13.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0〜1s内木箱没有动,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为N;

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14.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

15.如图所示,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厂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

16.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

的绕法。(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7.“勤洗手,勤通风”可以预防各种病毒侵入人体。完成下列问题:

(1)洗完手后若没有毛巾或纸巾擦手,可通过甩手来减少手上的水。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

释甩手来减少手上的水的原因以及在甩手时要注意到的礼貌问题。

(2)小轿车已进入家庭,如图是某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车行驶时,如果把天窗的前面关闭,

后面微微向上打开,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使车内的空气清新。利用物理

知识解释天窗此时能够向外“抽气”的原理。

18.在一次研学活动中,某校师生乘坐了一辆如图所示的电动公交车。公交车和师生的总质

量为1.5X10”。,公交车轮胎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是0.3加2。这辆公交车从学校出发,沿

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40min到达研学基地。行驶过程中,公交车所受的阻力

为车重的0.1倍。

(1)这次的研学基地离学校多远?

(2)这辆公交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g取10N/kg)

(3)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19.将实心物块A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6N。

将物块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尸2=1.6N,水深八=12cm,如图所示已知

水的密度p次=1.0x1。3卜9/加3,g取iO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块A受到的浮力;

(3)物块A的体积;

(4)物块4的密度。

20.小敏想探究小球滚上斜面的最大高度与斜面倾角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将两个斜面力。与

对接成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让质量为5g的小球,在斜面A。上高”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点滚上斜面OB测

量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改变斜面02的倾角。,重复实验:

②用质量为7g的小球重复上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小球在斜面AO上斜面OB小球在斜面OBt

实验序号小球质量m/g

释放高度H/czn的倾角。的最大高度/l/CTH

140°9.0

251030°8.6

320°8.0

440°9.0

571030°8.6

620°8.0

(1)比较实验1、2、3(或4、5、6),说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斜面有

关;

(2)比较实验(选填序号),说明小球在斜面。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质量无关;

(3)如果斜面没有摩擦且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斜面O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cm,你这

样判断的理由是;

(4)如果斜面没有摩擦且不计空气阻力,使OB面成为水平面,则小球将在OB面上做运

动。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o

甲乙

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

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

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民。

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为尸6。

(1)图乙中(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④

中,金属体下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压力?底=(用测力器的字母来表示)。

(2)图乙中(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在图③中,

金属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嗫=(用已知量p次、g和测力器的字母来表示)。

(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尸6(选填“>、=、<”),

图⑥中盐水密度:p意次=(用已知量p次和测力器的字母来表示)。

22.如图所示,U形管内装有适量清水。通过下列实验,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

部压强因素”。

图1图2图3

(1)U形管压强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

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_(选填

“漏气”或“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可通过(选填序号)方法进行调

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在实验中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实验次数液体液体深度九/on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4/i/cm

15.04.9

2水10.09.7

315.014.6

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

或“减小”)。

(4)在(3)实验基础上,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小明把金属盒分别

浸入到A、B两种液体中,如图2所示,小明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较大。你认为他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o

(5)某同学通过将上述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3,来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

下:

①将压强计另一端也用橡皮管连接一个探头,连接好后,当两个探头处于空气中时,U形管

两边液面相平。

②将左边的探头放入已知密度为Pi的液体中,距离液面心深处,然后再将右边的探头放入右

边未知液体中,直至,记录探头到液面深度九2。

③则未知液体密度P2=。

答案和解析

I.【答案】D

【解析】解:A、小轩质量约为50kg,所受重力约为G=mg=50kgxl0N〃g=500N,游泳时

要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F=G=500N,故A不合理;

B、因为p=f,所以水的质量m=pV=1xlCPkg/mS*2663=2.6xlOVg,故8不合理;

C、沿楼梯登上教学楼3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皿=6/1=500%*3771乂2=3000],故C不

合理;

D'运动时间t=3m讥20s=200s,平均速度〃=:=貌=4皿/5,故。合理。

故选:D。

根据对实际情况的掌握进行合理的估计,然后进行计算、分析答题。

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根据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的估计,然后应用G=mg、密度公式、功的

公式、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正确解题。

2.【答案】B

【解析】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

面积。

A、纪念碑的基座建得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8、注射器针头做的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故8正确;

C、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增大了书包带的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故C错误;

。、坦克装有较宽的履带,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瓦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对选项

中涉及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进行准确分析,然后分析出压强的变化。

此题考查改变压强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压强的变化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变化有关。

3.【答案】C

【解析】解:

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Co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

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

杠杆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

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4【答案】A

【解析】解:4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图中各孔喷出水的远近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

深度有关,故A正确;

B.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错误;

C.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从山脚到山顶大气压会降低,又因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

所以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使管内水柱上升,故C错误;

。.高压锅使水沸点升高,食物更容易熟,故。错误。

故选:A。

(1)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生变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

从瓶内外的气压差来分析;

(4)液体沸点会随液体表面上的空气压强增大而升高。

本题考查了对液体压强、大气压、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A、羽毛球拍手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手与球拍之间的摩擦,故A错误;

3、羽毛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8错误;

C、羽毛球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而不能说在惯性的作用下,故C错误;

。、羽毛球被球拍拍击回去,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正

确。

故选:Do

(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用滑动代替滚动;

(2)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的作用;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

本题以羽毛球运动为背景,考查了多个力学知识点的应用,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解:

A.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九=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xlm=3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00NX3nl=1200/,拉力做功的功率P=?=5罂=120W,故A

错误;

w

B.拉力做的有用功加有=Gh=900/Vx1m=900/,则此滑轮组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4=廿乂

100%=愣100%=75%,故B错误;

C.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尸=,(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nF-G=3x400N-900N=

300M故C正确;

D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更重的货物时,由尸=;(G+G动)可知,绳子拉力会变大,

由叩=jx100%=君%*100%=KSLX100%=—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G+G/G+G动晚

TG

变大,故。错误。

故选:Co

⑴根据图示滑轮组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温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

出拉力做的总功,利用P=/求出拉力做功的功率;

(2)根据W=Gh求出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正追x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尸=;(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4)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更重的货物时,根据F=;(G+G动)判断绳子拉力的变化,根据〃=

学x100%=,r^.,x100%=益lx100%=x100%判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变化。

嗅(G+G护G+G动白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和做功公式、功率公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拉力公式的应用,

明确滑轮组绳子有效股数是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药液,要先把滴管橡胶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药液就被压进滴管里;

A、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

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

紧地压在皮肤上,所以这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8、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因为化纤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与

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磁铁具有磁性,它能吸引钉子、大头针等铁制品,不是大气压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当列车驶进铁轨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而内侧(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大、

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吸”进铁轨,易出现危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由于大气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故大气会对地球表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压在生活中有很广

泛的应用,如:吸饮料、钢笔吸墨水、吸盘式挂钩等等;

(2)由于摩擦而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磁铁的性质:磁铁具有磁性,它能吸引铁、钻、锲等;

(4)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此类题举出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

关的生活现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8.【答案】。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时,补给舰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

由于补给舰的重力增大,所以浮力增大

【解析】解: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减小,

故A不符合题意;

8、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前后轮船都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故3

不符合题意;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液体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变,

故C不符合题意;

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时,补给舰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

等,由于补给舰的重力增大,所以浮力增大,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时,补给舰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由于补给

舰的重力增大,所以浮力增大。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浮=pg嗫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

(2)根据漂浮条件?浮=G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以及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等方式判断浮力的变化。

9.【答案】A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物体对

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受到的水平推力为:&=

「2;

由图像可知"用<〃Z,由P=?=m=F”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匕<「2

【解析】解:由图像甲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D用=老=等=2m/s;

t甲

由图像乙可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z=4UI/S;

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

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受到的水平推力为:居=尸2;

由图像可知及用<"2,由P=/=?=F。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Pi<「2,故A正确;

故答案为:A;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物体对

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受到的水平推力为:&=

由图像可知“尹<94,由P=?=?=FD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Pi<P2。

(1)根据图像确定物体两次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其运动状态得出推力和摩擦力的关系,再根据摩

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得出两次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进而得出两次推力的大小关系;

(2)利用由P=9=?=尸。比较其功率关系。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像问题的分析能力,能从图像中得出相关的信息,然后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和

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解,是中考的热点考题。

10•【答案】连通器相平的

【解析】解: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可

知,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的水面和壶身的水面总是相平的,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

出来。

故答案为:连通器:相平的。

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对连通器的认识和理解,茶壶是个连通器。了解连通器的概念可顺利解答。

11.【答案】相互静止增大减小

【解析】解:燃烧后生成的高温气体以很高的速度从火箭尾部喷出,火箭给气体一个向后的力,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所以火箭会升空;

卫星与火箭脱离之前,卫星与火箭的速度相同,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静

止的;

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位置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和

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增大;

从近地点到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卫星的速度变小,质量不变,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相互:静止;增大;减小。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

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位置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势能统称机械能。

本题考查了相对运动、动能和机械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一道综合

题,难度不大。

12.【答案】1.7x108

【解析】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天龌号”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4S

?浮==mtijg=1.7xIOx103kgxlON/kg=1.7x1ON.

故答案为:1.7x108。

知道“天鲤号”满载时的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所=G排=小期求满载时受

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知道轮船满载时排水量的含义是关键。

13.【答案】34

【解析】解:(1)0〜k内木箱没有动,此过程中,木箱受平衡力作用,因此人对木箱的推力等于

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推力为3N,则摩擦力为3N;

(2)根据图丙可知,1s〜2s内,木箱做加速运动,2s〜3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做匀速直

线运动时,木箱受平衡力作用,根据图乙可知2s〜3s内木箱受到的推力为4N,此时木箱受到的

摩擦力等于推力4N,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加速运动过程中,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都不变,因此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4M

故答案为:3;4。

由图像丙可以判断出在各时间段木箱所处的状态,由图像乙可以求出物体所受推力大小;最后物

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判断推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以

及木箱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像问题的分析能力,能从图像中得出相关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解:因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为平衡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

力(即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的作用,然后根据二力

平衡的条件对受力物体进行分析,并确定人的重心,最后表示出人所受的力。

本题考查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和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注意牢记重力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15.【答案】解:连接。4,然后过A点作垂直于04、方向斜向上的最小作用力尸.如图所示:

【解析】已知力的作用点,连接支点与力的作用点(即最长的力臂);根据力臂越长,作用力越小

的思路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以及阻力的作用画出最小力的方向。

本题考查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以及力的示意图画法的掌握情况,知道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为

最长的力臂。

16.【答案】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应从定滑轮

开始绕线,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解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

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

通过比较提升物体绳子条数的多少确定最省力的绕法。

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省力程

度也不同,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

17.【答案】解:(1)手上的水变干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惯性,当手甩动时,手停止运动,而水珠由

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原因之二是由于蒸发,当手甩动时,加快了手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

注意甩手时不要将水甩到别人身上,这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

(2)天窗前闭后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加大了空气的流速,使天窗开口处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

压,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解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2)依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解答,即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其压强越小。

本题以汽车为例,考查了汽车当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难度不大。

18.【答案】解:

(1)公交车行驶的速度u=15m/s,时间t=40min=2400s,

则研学基地到学校的距离:s=vt=15m/sx2400s=3.6x104m»

s

(2)公交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G=mg=1.5x104kgxlON/kg=1.5x10N,

则这辆公交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噜啰=5X105Pao

rS0.3m,

(3)行驶过程中,公交车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牵引力尸=/=0.1G=0.1X1.5X105N=I.5X

104W,

公交车所受牵引力做的功:W=Fs=1.5x104/Vx3.6x104m=5.4x1087,

公交车所受的奉引力做功的功率P=y=桨挈=2.25x1。5/。

答:(1)这次的研学基地离学校3.6X

(2)这辆公交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x105Pa.

(3)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2.25x105lVo

【解析】(1)根据s="得出研学基地到学校的距离。

(2)根据F房=G=mg得出公交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根据p=等得出这辆公交车对水平地面的压

强。

(3)行驶过程中,公交车处于平衡状态,根据F=f=0.1G得出所受的牵引力,根据W=Fs得出公

交车所受牵引力做的功,根据P=f得出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速度、压强、功率的有关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19.【答案】解: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p水gh=1.0x103kg/m3xION/kgx0.12m=1.2x103Pa;

(2)由题知,物体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i=2.6N,则物块重力G=n=2.6N,

将物块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0=1.6N,

物块A受到的浮力F浮=G-F2=2.6N-1.6/V=IN;

(3)物块浸没在水中,由尸浮=。液9稀可得,物块4的体积:

V—V挑―———-------~~--------=1x10-4m3;

琲P疤1.0x10skg/m3xlON/kg

(4)由G=mg和p=£可得物块密度:

P=A=10N屋;2厂33=26*^kg/m\

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x103Pa;

(2)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1N;

(3)物块A的体积为1xKT4nl3;

(4)物块A的密度为2.6x103kg/m3。

【解析】(1)利用p=pg/i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根据称重法可计算物块A受到的浮力;

(3)由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即物块A的体积;

(4)由重力和密度公式计算物块A的密度。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计算、称重法算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浸没

时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体积相等。

20.【答案】斜面倾角1、4或2、5或3、610机械能守恒匀速直线

【解析】解:(1)由表中实验序号为1、2、3(或4、5、6)的实验可知,在小球质量一定的情况下,

斜面倾角越小,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小,由此可知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斜面

的倾角。有关•

(2)由表中实验序号为1、4或2、5或3、6的数据可知,在斜面倾角一定时,小球质量不同,小

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由此可知:小球在斜面08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质量无关。

(3)小球的释放高度为10。〃,如果斜面没有摩擦,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在斜面OB能达到的

量大高度是10c/。

(4)如果斜面没有摩擦且不计空气阻力,使08面成为水平面,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将在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斜面倾角(2)1、4或2、5或3、6;(3)10;机械能守恒;(4)匀速直线。

(1)物体在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自由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在发生着转化,从高处向低处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低处向高处的运动过程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由

于斜面的摩擦,有一部分机械能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斜面没有摩擦力,则小

球在发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答题;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小球在斜面上静止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在斜面A上释放时的高度相同;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在分析过程中,应从实验目的入手,根据实验目的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若不计摩擦力,则机械能守

恒,若计摩擦,则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将减少,但总的能量是不变的,即遵循能量

守恒定律。

21.【答案】①②③©居一七①④⑤比色>2?3次

p水gFiF二次

【解析】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需要控制

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图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根据称量法知,在图④中,金属

体所受到的浮力尸浮=&一耳;

(2)要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

深度,图①④⑤符合题意;

在图③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F1-F3=p水gV排,

则金属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七%=口二巨;

排p次g

(3)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物体在盐水中的浮力大,根据称量法/浮=G-F知盐水中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小,即尸5>尸6;

图⑥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盐水=F1-F6,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尸痣水=P成水嗫g=&-尸6,

盐水密度:P/次=与鬓=水。

故答案为:(1)①②®④;&-凡;(2)①④⑤;生乌;(3)>;乎学・p次。

p次g卜1一六5小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解答;

浮力大小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