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4页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温州是东部沿海开放城市,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自2011年以来,温州市进口机电产品数量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主要以成套设备和机床为主。进口区域不断扩大,已从日韩发展到德国、美国等国家。2016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温州将与宁波、舟山共建宁波都市圈。该规划对温州的定位,不仅是“宁波都市圈”的一员,还是长三角13座大城市之一。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和《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精神,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温州“国际智造名城”建设,特制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方案。随着智能制造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2019年政府报告指出温州市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966.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家数为427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14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在汽车、电动车、摩托车、模具、阀门的制造领域中,我市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应用示范,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原则,着力于装备产品智能化提升,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着力于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着力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智能化集成创新,推进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着力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二、组群逻辑(1)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温州,中国长三角经济圈城市之一。北邻宁波,南连温州,位于浙东沿海中部,上海经济区的南翼,是中国黄金海岸线上新兴的组合式港口城市,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摇篮,中国重要工业生产出口基地。温州具有九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微型家用轿车之都,中国摩托车之都,中国医药之都,中国缝纫机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料制品之都,中国工艺礼品之都,中国阀门之都,中国罐头食品之都。每个产业都具有大量生产设备和自动化设备,智慧制造专业群涵盖各个产业所需要的数控加工、自动化控制、模具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加工制造类人才。(2)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聚焦《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和《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精神,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温州“国际智造名城”建设。以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紧缺人才为基础。以岗位群能力需求为起点。构建专业群关联主线,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动态调整、协同发展的智慧制造专业群(3)群内专业的逻辑性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全部属于加工制造大类。在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都有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共同开设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维修维护、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相关课程,以满足企业自动化生产(机器换人)中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名称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相关就业岗位群产品设计(三维建模、逆向工程、增材制造)、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数控加工、mes系统、夹具设计、工业机器人、电加工等设备应用操作与维护)、模具检测、模具装调与成型、制件测量三维建模、逆向工程、增材制造、高端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护、智能制造、产品检测、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维护与应用、机床维修工、电气工程师、PLC程序员、三维建模、逆向工程、质量检测、零部件设计与增材制造共性岗位(技术)三维建模、逆向工程、增材制造、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对应产业汽摩零配件、阀门、模具等产业三、建设基础(1)与省内外标杆专业群的差距与省外已立项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群以及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标杆专业群的龙头专业为省一流品牌专业、全国示范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多位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建设多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以及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2)优势和特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本校的传统、拳头专业,前身为机械专业,创办于1979年,2002年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示范专业,随着温州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企业层次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升级,学校在2003年开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04年10月被确认为浙江省“机械师资培训和教研基地”。2005年评为浙江省首批“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2007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数控专业)实训基地,2011年评为数控专业被评为温州市精品专业,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2013年成立“临海原点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本专业工作室被评为温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数控技术应用2017年评为浙江省三门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立项专业。(3)成果和支撑条件近五年获得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的国家级奖项6人,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获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颁发奖项31项,其中一等奖7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3人。共有专任教师39人,兼职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40人,比例达到100%,技师及以上教师36人,比例达到92.3%,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7人,浙江省技术能手4人,省五一奖章2人,温州市首席技师3人。全国优秀教练1人。本专业建有现代化实训基地,建筑面积4831平方米,总投资1980万元,具有实习工位510个,设备共计850台(套)各类专业场室14个,走在温州前列。本专业实训基地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现已成为温州数控人才培养、竞赛选拔基地。四、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2)建设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工作方案(2019)》、《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区域先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深化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德育工作机制,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结合温州的产业情况和用人需求,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2023年前把专业群建成省内行业高度认可,省内一流的专业群。2023年底前建成“1+X”证书工业机器人项目资格培训考证中心1个,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实训室1个工业机器人实训室1个、自动化控制实训室1个、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实训室1个、AI智慧实训室1个,温州市以上名师、大师1人以上,开发“1+X”工业机器人项目教学资源1套,出版教材2本,完成省级课题2项。2035年把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群。帮助地方企业基本实训机器换人,工业自动化生产改革升级。五、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1)课程改革和课程资源以思政课程为指导,打造课程思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文化、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专业群课程建设中,同时将智能制造业当前主流技术等亦编入课程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构建新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资源开发,开发精密测量、工业机器人、3D打印课程等智能制造专业群核心课程资源库;以增强就业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2)专业信息化增强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构建选修课教学资源库。应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手段构建虚拟仿真(VR)教学环境,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开发网络学习课程、AR立体教材,建立AI智慧教室,充分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AR/VR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以CAD机械绘图、公差测量等基础课程培养为核心,配套相应的教材、教学资源及软件等,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向甬台温临港工业产业带及全省的先进制造企业,不断深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立足浙江省工业现代化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对接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深化“校企协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选择性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1+X”证书制度试点,深入开展“校企协作”和“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强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努力成为省内数控专业领头羊,进而辐射长三角地区。(4)师资队伍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为主线,高标准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以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大师工作室成员为牵头,打造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技能、高职业素养的专业教学团队,使之适应“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和选择性课程建设。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产学研能力。从教学能力(微课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等)、技术实践(设备操作、工艺等)、社会服务能力(技术支持、理论提升等)三方面实现系统性提升,培养学科技术带头人,建立优质“双师型”教学团队。(5)实训基地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文化为指导思想,构建实训中心技术文化、职业素养文化、工匠文化等内容的文化建设。改建原有实训场室,使实训室与学校“互联网+”教学平台接轨,开发网络课程、AR立体教材,微课,建设微格教室,实现AI信息化技能实训教室。新建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实训室,满足“面向人人”技能竞赛的需求。新建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室和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推进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的机器换人的发展方向,增加学生选修课的多样化选择性。(6)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由学校为核心企业、社区共同参与的多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过程监控,课程评价,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评价等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监控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并通过反馈机制,随时掌握教学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能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调整,使专业教学随时能跟上社会发展。(7)产教融合构建当地政府、机械行指委等相关部门为指导单位、高新技术企业为技术提供方、学校作为技术人才培养方的三方产教融合共同育人机制,政府、机械行指委等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专家指导等,学校投入资金、师资、场地等,企业投入服务、资金、工程师、设备等方式,以达到共同培养中国未来工匠的目标,在师资培养、学生培养、实训室建设、技能大赛、课程资源等各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8)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社会技能培训,与多家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共同成立技术服务平台、结构组织和人员团队,分工协作。下设技术服务部,开展企业技术服务、面向全社会的技能技术培训、组织学校技能竞赛、技术沙龙等活动。争取在建设周期内升级技术服务中心为:温州市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主要开展以下社会服务: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密测量、数控加工、产品设计、逆向工程、3D打印、新产品开发设计等技术服务项目;引企入校:在政策机制允许下,构建混合所有制,实现经济效益共享;组织开展温州或浙江省的院校、企业(含在职员工、职工转岗)、农民工、退伍军人等技术培训项目;不定期开展相关技术、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开发、企业服务项目、评价标准的研讨和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微客、创客及相关技术技能竞赛等;(9)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建设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委员会工作章,总结专业群发展建设情况。建立人次培养质量保证机制,完善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机制六、预计取得的成效与标志性成果专业群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群影响力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1)课程资源信息化①专业群共性课程资源库开发: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2门课程资源库,含电子教材、PPT、动画、视频、试题库等。②专业群特色课程资源库开发: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1套、电子电工技术基础1套、多轴数控加工技术1套、加工中心VR虚拟软件1套、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套(正式出版)、模具认知与拆装AR立体课程1套、模具认知与拆装VR虚拟软件1套、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1套(正式出版)、3D打印机认知与拆装VR软件1套、VR虚拟智能制造生产线1套。通过项目开发至少申请软著10个以上。③专业群对接“1+X”证书课程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门。④专业群资源库网站1个(2)师资培养①打造技能大师领衔的教学团队1个,温州市级以上名师、大师1人;②“1+X”证书考评员2人;③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建立30人以上的企业兼职教师库1个;④科研:省级课题两项及以上、实用新型专利5个及以上;⑤大赛:指导学生各类比赛获奖;(3)人才培养①教学:聘请多家企业工程师作为外聘教师,建设周期内争取所有学生均与企业工程师签订“传、帮、带”等协议,以贯彻落实现代学徒制。②教育:建立完成智能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