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_第1页
2023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_第2页
2023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_第3页
2023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_第4页
2023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2024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常作业及答案

2024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常作业(一)(第一讲、其次讲)

一、填空(2×10=20分)

1.青海省位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

2.青海省因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3.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青海境内,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将全省分割成青南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个大的地里区域,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

4.青海省总人口为557.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256万,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仅次于西藏和新疆,占全国第三位。

5.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江河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那就是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南部高原。6.昆仑山是世界闻名大山,享有“亚洲脊椎”的美称,自新疆起直奔西藏、东跨青海、四川,绵延2500多公里。

7.青海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有不少是国家的艺术精品。例如1973年在大通上孙家寨1995年在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8、为了巩固汉朝在河湟地区的统治和为长期经营作准备,赵充国上奏朝廷,在河湟地区罢兵屯田。

9、唐代,饮茶成为青藏高原吐蕃等民族普遍的饮食习惯,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因此这时在农牧交易活动中茶马互

市慢慢兴起,并成为一般民族贸易的代名词。

10.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青海历史从今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名词解释(4×6=24分)

1.湿地: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被给予“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等多种美称。例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

二大的内陆咸水湖,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七大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2.河湟谷地:河湟谷地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的黄河龙羊峡河段以下流域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是青海

东部达板山与积石山之间一片肥沃的三角地带,主要由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两个河流冲击平谷构成。谷地范围包括省会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全部。

3.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于1924年首次发觉于甘肃广河齐家坪,距今约4000——36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青海省境内齐家文化遗址有430多处,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殊是民和、乐都两县最为密集。

4.小北京“丹葛尔”:雍正初年,清朝政府在平定青海蒙古贵族罗布藏丹津叛乱后,选定日月山东侧的丹噶尔

作为农牧区间产品交易的“市口”,丹噶尔由此进展成为青海地区最大的农牧产品集散市场。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丹噶尔四周的日月山就是唐代的赤岭,是青海农牧两区的自然 分界线,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三、推断题(8×1=8分)

1.青海草原是全国出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2.青海西北干旱区主要是指青海湖盆地和和河湟谷地。(×)

3.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4.祁连山的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是煤、石棉、沙金。(√)

5.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被称为“青藏分水岭”。(√)

6.齐家文化处于原始氏族时期,在墓葬中可以明显看出规模大小及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

7.在青海西宁城西区,有一个突兀而起的巨大土台,民间称之为“虎台”,传奇为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王国的点将台。(×)

8.明代金牌制下的茶马征发,完全属于赋税征收的性质。(×)

三、简答题(4×8=32分)

1.目前青海省的辖区共有哪些?

青海省目前共辖有1个地级市、1个地区和6个民族自治州,即西宁市、海东地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州,下辖46个县(市、区、行委),其中县3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2个,县级行委3个,青海省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之一。

2.日月山在地理上的特别地位是什么?

河湟谷地最西部的日月山是一座因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而著名遐迩的山,其实这座山在自然地理学界具有更为重要的特别地位,它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了青海省境内农业与牧业的分界线。所以,日月山以东的湟水谷地在大的地理区域上属于黄土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是青海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也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能吹到的最西界。由于这种缘由,日月山东西两侧自然景观迥异,形成特别巨大的对比反差。日月山以西是一望无边的茫茫草原,以东则是一派生气盎然的田园风光。

3.简述丝绸之路“青海道”

丝绸之路南道又叫“羌中道”、“青海道”,它作为丝路南道与河西走廊段北道相辅而行,都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贸易通道。吐谷浑时期,经过寅、伏连筹、夸吕几代可汗的努力,吐谷浑王国渐渐掌控了丝绸之路的南道。这一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烽火连绵,丝路北道不再是畅通无阻的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沟通受到了阻碍。于是,在吐谷浑王国的推动下,丝绸之路的南道开头复兴,并一度取代河西道成为丝绸之路的主干道,连续了中国自汉朝以来的中西文化沟通。当时,通过丝绸之路“青海道”通贡南朝的西域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龟兹、于阗、渴盘陀以及中亚的滑国(今阿富汗境内)、西亚的波斯等。直至7世纪至8世纪间,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沟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简述三江源自然爱护区的特点

第一,三江源自然爱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爱护区。整个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一半,而被划入爱护区面积的达15.2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21%,其次,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自然 湿地。整个三江源地区的海拔3450~6621米之间,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地区,这里不仅是“中华水塔”,而且还是“亚洲水塔”。

第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区内国家一级爱护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爱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种,国家重点爱护动物有69种,国家二级爱护植物有虫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嵩等3种,省级重点重点爱护动物32种,爱护植物34种。

第四,三江源地区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四、论述(16分)

试述青海省主要的农业、畜牧业、野生动植物和矿产资源?

1、农业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10.8亿亩,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耕地面积仅占0.81%,比较闻名的农作物有马铃薯、油菜、蚕豆、青稞、线辣椒、紫皮大蒜、枸杞等,尤其是青海是一个马铃薯种植大省,其马铃薯以个大、皮薄、质沙、味美而著称,其蚕豆也以硕大丰满、皮色光亮、富含养分而驰名全国。

2、畜牧业资源: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宽阔的自然 牧场,具有面积大、类型多、草质好的特点,具有进展牧业的先天优越条件。青海省的自然 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非常之一,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居于第四位。从经济区划角度而言,牧区面积占到了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4.76%,牦牛和藏系羊是最为重要的畜牧品种。

青海草原是全国出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始终保持在500万头左右,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藏系羊是青海草原上另外一种重要牲畜,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其肉、毛以及皮张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3、野生动植物资源:青海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一个公认的野生动植物王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列为国家重点爱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有257种,其中分布于青海境内就有69种。其中野骆驼、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白唇鹿、麝、雪豹、黑颈鹤、藏雪鸡等都是以青藏高原为主要栖息地的特有物种,具有重大的生物生态价值。为了有效地爱护好这些野生动物,国家和青海省已批准建立了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湖鸟岛、玉树隆宝滩等闻名爱护区,将青海省一半以上的区域划入爱护范围,比例之高,全国罕见。

4、野生经济植物:青海的野生经济植物也非常丰富,共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75科、331属、947种。其中冬虫夏草、青海大黄、蕨嘛、沙棘等是在全国占有巨大优势的闻名品种,以产量大、品质高而成为经久不衰的土特产品。

5、矿产资源:青海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现已发觉各类矿产127种,潜在经济价值17.25万亿元,在已探明矿藏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4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是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池盐、溴、碘、石棉、鉻铁矿等8种矿藏;另外还有石油、自然 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和部分金属矿产。目前,矿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全省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石油自然 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都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而另一个支柱产业水电开发则是矿产资源开发的能源保障。

2024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常作业(二)答案

一、填空

1.明朝时期,青海渐渐形成了以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和撒拉族6个民族为主体的较为稳定的多民族格局。

2.回族一般都有经名和“官名”两个名字,“官名”是汉式姓名,体现了汉族文化和回族文化的交融。

3.“彩虹的使者”之誉的土族,有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纳顿”节。

4.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北官话,受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海方言大体分为三部分。

5.蒙古族的一生中,有三大礼仪是必需完成的,就是洗礼、敖而波礼和婚礼。

6.《格萨尔》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进展史的两个重大历史时期,横向包涵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史诗内涵宽阔,结构雄伟,主要分成降生、征战、结束三部分。

7.热贡艺术在创作传统上采纳了兼容并蓄的手法,因而其艺术风格独特,在佛像造型方面具有俊美秀丽、端庄安详的特点。

8.一般来说,纳顿在农历七月十二开头跳起,因此民间也称之为七月会,活动始终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场面隆重,加上参演者极尽狂欢之态,因而被一些学者称作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9.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卓舞”舞外,玉树地区还流传着风格更为奔放豪迈的伊舞。

10.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有两个重要系统,一个是发源于西部的昆仑神话,一个是受昆仑神话影响而形成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蓬莱神话。这两大神话系统后来相互融合,形成了楚辞中的中原神话。

二、名词解释(4×6=24分)

1.纳顿节

土族的节日较多。但7月至9月的“纳顿”最出名。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各地进行纳顿的挨次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纳顿节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2.寺坊

“寺”即清真寺,是回族社区的核心、标志和灵魂;“坊”是社区的整体和构成。

3.唐卡

唐卡是热贡艺术作品之一,又叫唐嘎、唐喀,为藏文音译,是刺绣或绘制在布、绸、绢上的彩色卷轴画。唐卡最

初是写在织物上的文告,后来渐渐演化为宗教绘画,主要流行于藏区。唐卡绘制内容繁多,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神话传奇、人文历史、社会风俗等诸多内容,被誉为是了解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4.卓舞

“卓”舞,玉树歌舞之一,又被人们称为“果卓”,在康巴地区被汉语音译为“锅庄”,翻译成汉语就有“旋转之舞”或“围绕之舞”的意思,也有人将其译成“圆圈舞”

三、推断题(8×1=8分)

1.燃灯节是汉族的节日。(错)

2.“家西番”是河湟农区藏族汉化的一部分群体。(对)

3.青海回族的丧葬仪式完全按伊斯兰教教义完成。特点是土葬、速葬、薄葬。(对)

4.撒拉族被称为黄河骄子。(对)

5.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奇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周天子西巡与王母娘娘相见于昆仑瑶池的内容。(X)

6.“花儿”的唱法与曲调无关,由于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令”。(√)

7.纳顿节的正会由跳会手舞、跳面具舞、跳“法拉”三部分组成。(√)

8.在众多的热贡艺术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堆绣。(X)

三、简答(4×8=32分)

1.“骆驼舞”是哪个民族、怎样的一种舞蹈?

答:“骆驼舞”是撒拉族的舞蹈,在撒拉族进行婚礼的时候,以前根据传统的习惯要表演“骆驼戏”,这种嬉戏多在庭院月光下进行,以还念其民族的迁徙史。

2.为什么土族被誉为“彩虹的使者”?

答:土族被称为“彩虹的使者”。青年妇女的“七彩袖”已成为土族的文化象征:黑色象征对土地的眷恋;绿色象征生气、生命连续;黄色是对丰收的渴望;金色是财宝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幸福;白色代表圣洁、纯净、和善;红色代表光明、驱走黑暗以及对太阳的仰慕;蓝色象征土族性格直率,正如蔚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紫色象征灵魂不灭。

3.简述热贡艺术的风格特点?热贡艺术又被称为“同仁艺术”、“吾屯艺术”。其作品以反映藏传佛教内容为主,技法上集中体现了藏式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风格,故又被称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或“热贡藏族艺术”。这种艺术是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产生、进展、融汇和演进的,其内容基本上是宗教信仰的物化形象。

4.简述史诗《格萨尔》载体——说唱艺人的种类?

《格萨尔》得以流传至今,其传承的惟一载体是说唱艺人,这些说唱艺人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神授艺人”,他们大都是目不识丁的牧民,他们认为自己的格萨尔故事是从天而降的,突然之间就能说唱几十部甚至上百部史诗故事了:其次类为“闻知艺人”,他们承认自己是听到别人传唱或看到史诗文本后会唱的;第三类是“掘藏艺人”,他们主要靠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