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归回去去来助词兮语气助词辞一种文体意思就是:回去吧!了解文题——归去来兮辞文体特点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辞具有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押韵和句式自由,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常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以四、六字句为主,多按三拍读。贰知人论世5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字元亮,陶潜(或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南朝宋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没落官僚地主喝酒读书写作耕田作者档案姓名:字号:生卒年月:朝代:家庭出身:身份:个人爱好:地位: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6

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务农。29岁开始入仕,从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做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陶渊明集》,其中包括诗、文、辞、赋,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闲情赋》等。经历:著作:写作背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29岁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后再也没有为官。

据《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叁研读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理解内容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我家境贫困,仅靠耕田植桑不能供给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粮缸里常常没有余粮。又没有什么维持生计的本领。亲友大都劝我出去做个县丞,县尉一类的官,我因而没了忧虑却有了做官的念头,想求取官职却苦于没有门路。正赶上有出使外地的职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贫苦(就把我推荐了去),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当时战乱还没有平息,(我)心里害怕去远方服役。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官田的收获足够酿酒之用,于是我就求做彭泽的官职。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没过多久,我便思念田园,有了辞官回家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天然如此,不是造作勉强所能(拘束),挨冻受饿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违背自己意志(则会导致)身心都感到痛苦。我曾经出仕,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于是怅然感叹,觉得这实在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想着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入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八月到冬天,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之事顺遂心意,写了这篇名为《归去来兮》的文章。乙巳年十一月。小序作用:叙述了作者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小序陶渊明为何接受官职?1、维持生计“家贫”“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孟子:“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2、亲故劝说3、有施展抱负之可能“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4、合适的地点“彭泽去家百余里”5、嗜好的满足“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五柳先生传》:“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小序陶渊明为何会辞官?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苏轼:“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不为五斗米折腰”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4、“程氏妹丧于武昌”辞官原因:(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4)“程氏妹丧于武昌”根本原因

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他发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便弃官归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学习第1段】助词,无义荒芜为什么

既然被为什么连词,表并列关系挽回补救对,正确错误漂流摇荡的样子船缓缓前进怨行人用光线微弱写作者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归田时的欢快心情使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为什么(还要如此)惆怅而独自伤悲?我明白过往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如今)觉悟到今日(归田)为是、以往(出仕)为非。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微风飘飘地吹动着我的衣襟。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不由得)怨恨晨光微弱依稀。思考探究

喟叹开篇,直抒胸臆,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快舒畅。“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作者本性的召唤。引出下文,表明其心意已决。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句话有什么用?

既然“心为形役”缘何又“惆怅而独悲”?

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没有什么好惆怅悲伤的,但内心为形体所役使却是不能忍受的,这是本性使然。

如何理解“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

这几句是自慰之语,“悟已往之不谏”,过去的已成为事实,不可改变,后悔之意溢于言表。“知来者之可追”,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让自己有了一点儿慰藉。用今“是”而昨“非”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恨”字如何理解?表现了作者归途的欢快之情。先乘船,后陆路,“舟遥遥”“风飘飘”,其愉快之情尽显其中。“恨”字点明作者归家的迫切之情。“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自责自悔自醒

自我安慰2.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1.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学习第2段】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简陋的房子孩子们近于满树使愉快来举、端候于门的省略语助词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日光无意

峰峦拄着拐杖远举傲世之情深知游玩,游览使…安适昏暗的样子徘徊这一段描写初进家门时的情景和归家后的生活情趣

于是看见了自家简陋的房屋,(我)满心欢喜地向前飞奔。仆人高兴地迎接,孩子们都等在家门。院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废弃,松树和菊花却幸而犹存。带着孩子们进入屋里,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举壶端杯自斟自饮,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展开笑颜。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心安。每天在园中游赏自成佳趣,家门虽设却常关。拄着拐杖出去走走歇歇,常常抬头向远方观览。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出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归还。日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仍抚着那孤松流连盘恒。亲情之乐: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饮酒之乐: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赏菊之乐:松菊犹存游园之乐: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到家后诗人享受了有哪些田园乐趣?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怎样深刻地内涵?“三径”是隐士住处的代称,“松菊”象征高洁、脱俗、正直。“松菊犹存”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未被世俗所染。这两句话既表达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恨自己不早谋归的感叹。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用典、夸张。“审容膝之易安”用典。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陈仲子者,齐人也,……楚王闻其贤,欲以为相,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于是出谢使者。遂相与逃去,为人灌园。”后以“容膝”言居室之狭小。对比。即“寄傲”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审容膝之易安”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鲜明的对比突出傲世的情怀。结驷列骑:高车骏马连接成队,形容高贵显赫拟人,把云和鸟人格化,说明出仕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倦飞”,是因为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形象地表现了“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如何理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明确:从“室中之乐”到“园中之乐”

创造了一个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意境,也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隐士情怀。在这一段里,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怀?【学习第3段】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追求什么

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以…为悦知心话弹琴,读书划指耕种之事介词,把幽深的样子羡慕将要终结助词写定居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归去吧,让我断绝那世俗的交游。(既然)这尘世和我的情志彼此违背,还要驾车出去把什么追求?喜爱亲人间的知心话,乐于弹琴读书来消愁解忧。农人们告诉我春日已至,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耕作奔走。(我)有时坐着覆帷小车,有时划着一叶孤舟。有时探寻曲折幽深的沟壑,有时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泉水涓涓开始涌流。(我)羡慕万物恰逢时令,生机勃勃,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终休。(1)悦亲戚之情话;——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2)乐琴书以消忧;——弹琴消忧的生活之乐

(3)告余春及,有事西畴;——与乡邻交往之乐

(4)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有人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作者乐尽哀来之悲。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由春来万物复苏,体会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生出人生短暂之伤感。但正是因为作者意识到自然万物之美好与生命之短暂,才会有后文“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之”的豁达慨叹与清醒认知。这两句虽有些沉郁,但基调还是静谧而愉悦的。【学习第4段】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寄托身体天地间为什么随心所欲指生死到仙境期求培土除草倚杖美好的时光爱惜向阳的高地到生命的尽头姑且什么助词连用顺随自然卒章显志:顺其自然、乐天安命

算了吧!人寄身于天地间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所愿,生与死都顺随自然?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到哪里流连?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仙境也无法期求。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游赏,有时倚着棍杖除草培苗。(我)登上向阳的高地放声长啸,面对清澈的溪流吟咏作诗。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疑虑什么?作者感叹人生苦短,余生不多,强调顺其自然,这是作者率性洒脱的人生观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另外一种形式的反抗。1.“曷不委心任去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怀良辰以孤往

悠游山水或植杖而耘籽

躬耕田园登东皋以舒啸

独抒性灵临清流而赋诗

寄情诗赋

2.面对短暂的余生,陶渊明决定怎样度过?生活追求精神追求

高洁的志趣和质朴的情怀。3.面对如此惬意的生活,作者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叹?

顺应自然、不复强求的思想,这也是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是积极的思想还是消极、悲观的思想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从积极入世的角度:这是一种避世隐遁的消极思想。但对于个人而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在隐逸中自得其乐,甚至从中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真义,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

陶渊明早年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的机会。

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出仕与归隐”的情状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从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达3次,做官时间总计不过四五年。这种矛盾的情状一直贯穿一生。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肤浅地打上消极二字。陶渊明的思想确实消极了一些,我们不宜提倡。但我们应该深入一层地理解。官场的庸俗,平民生活的质朴自由,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