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机械管理_第1页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_第2页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_第3页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_第4页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

1管理依据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市建委《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03】184)号市安全总站《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建安发【2003】25号)2一、建筑起重机械的范围1、塔式起重机(含:行走式、固定式)2、施工升降机3、物料提升机(含:龙门型、井字型)4、电动吊篮3二、全市建筑起重机械备案情况1、塔式起重机(固定式):5495台2、施工升降机:319台3、物料提升机:563台4、电动吊篮:1155台4三、备案登记管理1、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新购置起重机械备案登记的要求

(1)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购买建筑起重机械产品的有关规定(2)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备案登记的有关要求

2、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备案登记届满后,重新备案登记的要求5

四、安装前的书面告知1、安装单位的职责要求(1)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设备安装专业承包资质(2)作业人员岗位证书(3)与有关单位签订安全责任合同(4)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安全措施(5)安装前应检查所安装的起重机械有关资料是否齐全、有效,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和规范要求(6)对塔机基础质量进行检查验收6

四、安装前的书面告知2、安装前书面告知要求(1)告知负责监督该工程项目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2)提交如下资料:

a、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书面告知书

b、安装企业的资质证书和安装人员的资格证书

c、根据作业对象和环境编制和审批合格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7五、使用登记的要求1、安装单位安装完毕后,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2、自行组织验收合格后,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检测单位进行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检验检测合格后30日内,向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办理《使用登记》8六、使用管理的要求1、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应首先核验安装单位的安装资料及使用登记证办理情况,核验合格后并报本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才能投入使用2、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证书,并在有效期内从事相应的岗位作业3、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4、定期对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须的安全作业知识9六、使用管理的要求5、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周围环境及季节、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建筑起重机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6、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与安装单位或产权单位,按照合同的约定,对使用中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建立使用中的安全技术档案7、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安装附着、顶升安装标准节时应遵守的有关要求10七、监督管理1、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监督检查,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安装、拆卸和使用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2、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安装、拆卸和使用单位实施安全监督管理时,有权采取的工作措施3、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接到建筑起重机械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发生现场组织施救,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追究事故责任11谢谢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总站12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及管理要求一、塔式起重机二、施工升降机三、物料提升机四、电动吊篮13塔式起重机相关规范文件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9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技术规范》(DB50/5021-2002)返回141、塔式起重机的分类a、行走式塔吊:轨道工行走塔吊、汽车式行走塔吊、履带式行走塔吊、轮胎式行走塔吊;b、固定式塔吊:一次式固定塔吊,自升式固定塔吊,内爬式固定塔吊;返回152、塔吊的基本安全装置(1)四限位:起重力矩限制器、行走限位器、幅度限位、起升高度限位(2)两保险: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3)有关保险装置:回转限制器、小车断绳保护装置、风速仪返回163、有关部件的要求(1)吊钩(2)钢丝绳(3)制动器返回17

4、塔吊接地要求

塔吊接地线的截面:当使用扁钢时,截面面积≥150mm2;使用铜芯线时,截面面积≥10mm2,用焊接法连接,并按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起重机上任何一点的接地电阻均不得≤4Ω。返回185、塔机的定期检验a、正常工作的起重机,每两年进行一次;b、经大修、新安装及改造后的起重机,在交付使用前;c、闲置时间超过一年的起重机,在重新使用前;d、经过暴风、大地震、重大事故后,可能使强度、刚度、构件的稳定性、机构的重要性能等受到损害的起重机。返回19

6、施工现场多台塔机作业时的要求施工现场交塔作业或相应施工现场的塔机,在相距范围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a、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吊在相靠近的轨迹上或在同一条轨道上作业时,应保持两机之间的最小距离;b、移动或塔吊。任何部位(包括吊物)之间距离不小于5m;c、固定式塔吊。低位塔臂的端部与高位塔身不小于2m;高位塔吊的吊钩与低位塔吊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d、当施工现场因作业场地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同时采取两种措施;组织措施。对塔吊作业及行走路线进行规定,由专设的监护人员进行监督执行;技术措施。应设置限位装置、缩短臂杆、升高或下降塔身等措施,防止塔吊因误操作而造成的超越规定的作业范围,发生碰撞事故。返回20施工升降机相关规范文件《施工升降分类》(GB/T10052-96)《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10053-96)《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GB/T10054-96)《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96)定义:

施工升降机是一种用吊笼载人、载物沿导轨架作业、下运输的施工机械返回211、施工升降机的分类a、齿轮齿条式施工升降机。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的施工升降机;(编号为:SC型)b、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采用钢丝绳提升的施工升降机;(编号为:SS型)C、混合式施工升降机。一个吊笼采用齿轮齿条传动,另一个吊笼采用钢丝绳提升的施工升降机。(编号为:SH型)返回222、施工升降机的技术性能要求a、施工升降机在工作或非工作状态时,均应具有随各种规定载荷而不倾翻的稳定性,并在最大独立高度时的抗倾翻力矩不应小于该工作时载荷最大倾翻力矩的1.5倍;b、施工升降机应能在环境温度:-20g+40℃条件下正常工作;应能在顶部风速不大于20m/s下正常作业,并能在风速不大于13m/s的条件下进行架设和接高导轨架作出;c、施工升降机的减速器和液压传动系统,在额定载荷、额定提升速度状态下,按电动机所用了作制,工作1h对蜗轮蜗杆减速器油液温升不得超过60k,其它减速器和液压系统的油液温升不得超过45k;施工升降机的传动系统不允许压现滴油(15min内有油珠滴落为滴油);返回232、施工升降机的技术性能要求d、施工升降机的吊笼在额定载荷运行时,当停留在某一工作高度,不应出现下滑现象;在空中再起动上升时,不允许出现瞬时下滑现象;e、SS型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的提升吊笼钢丝绳不得少于两根,且应是彼此独立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12,钢丝绳直径≥9mm;f、施工升降机吊笼内净高≥2m,吊笼的门开启高度≥1.8m,吊笼底平面承载能力≥2.5kn/m2,吊笼的顶面应能承受0.5kn的均布荷载;返回243、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a、安全器和安全钩b、安全开头c、极限开关d、防松绳开关返回25物料提升机相关规范文件《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返回261、物料提升机的分类(1)按形状分类:a、龙门型 b、井字型(2)按提升高度分类: a、低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0m) b、高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1m-150m)返回272、安全防护装置及要求(1)安全停靠装置

(2)重量限位装置(3)断绳保护装置(4)上部极限限位装置(高度限位器)(5)缓冲装置(6)吊蓝安全门(7)楼层口防护栏杆(门)(8)底层进料口防护栅(9)物料提升机严禁使用脚手架钢管加扣件搭设(10)物料提升严禁载人上、下运行返回283、基础、附墙架、缆风绳及地锚(1)基础(2)附墙架(3)缆风绳(4)地锚返回29电动吊篮定义

吊篮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的外墙装修作业,用型钢预制成吊篮平台,通过钢丝绳悬挂在建筑物顶部的悬挑梁(架)上,吊篮可随作业要求进行升降,其升降形式有两种:一是电动葫芦、二是手动葫芦返回301、基本要求a.吊篮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应符合《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及《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当使用厂家生产的产品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有关资料;b.吊篮脚手架的吊篮平台的宽度为:0.8—1.0米,长度不宜超过6米,平台荷载使用安全系数:K≥2,钢丝绳K=10、葫芦K≥2;平台四周必须安装防护栏杆具体要求为:靠建筑一方高度不底于0.8米,其它三方高度不低于1.2米,并在四周设置高度不低于0.15米的挡板。返回312、吊篮脚手架的安全装置a.保险卡(闭锁装置)b.安全锁c.行程限位器d.制动器e.保险措施返回323、悬挂机构及配重的要求a.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必须选用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结构材料制造,应采用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装前对受力构件进行质量检验,保证达到设计要求;b.悬挂机构施加于建筑物或构筑物支承处上的作用力,都应符合建筑结构的承载要求;c.吊篮的悬挂机构必须按设计配置配重,配重应准确、牢固地安装在配重点上,在吊篮使用前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合才能使用;d.悬挂机构的抗倾覆系数等于配重力矩比前倾力矩,其比值不得小于2。返回334、升降操作要求a.吊篮升降作业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专门负责,吊篮升降作业时,非升降操作人员不得停留在吊篮内;在吊篮升降到后未固定之前,其他作业人员不准进入吊篮内;b.单片吊篮升降(两个吊点)时,可采用手动葫芦,两人应协调动作控制防止倾斜,但多片吊篮同时升降时,必须采用电动葫芦,并有控制的同步升降装置,使吊篮同步升降不发生过大变形(同步水平差不应超过50㎜)。返回345、架体稳定及使用荷载的要求a.吊篮升降到位必须确认与建筑物固定拉牢后方可上人操作,吊篮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当吊篮晃动时,应及时采取固定措施,人员不得在晃动中继续作业;b.无论在什么过程中还是在吊篮定位状态下,提升钢丝绳必须与地面保持垂直,不准斜拉。若吊篮需横向移动时,应将吊篮下放到地面,放松提升钢丝绳,改变屋顶悬梁位置并固定后,再起升吊篮;c.吊篮脚手架属工具式脚手架,其施工荷载为≥1KN/㎡,吊篮内堆料及人员不应超过规定,堆放材料及设备不得过于集中,防止超载运行。返回356、吊篮安装完毕后的检验a.吊篮脚手架在现场安装完毕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手动吊篮),并进行期空载安全运行试验,对安全装置的灵敏可靠性进行检验;b.抽10%(但不少于2台)进行荷载检验,动载检验按使用100%荷载进行上、下升降检验,合格后作超荷载的静载检验,静载按使用荷载125%进行检验合格;c.每次吊篮升、降到位固定后,应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上人作业。返回36谢谢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总站37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和自动控制第三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管理复习思考题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压缩空气在船舶上的应用:

1.主机的启动、换向;

2.辅机的启动;

3.为气动装置提供气源;

4.为气动工具提供气源;

5.吹洗零部件和滤器。

排气量:单位时间内所排送的相当第一级吸气状态的空气体积。单位:m3/s、m3/min、m3/h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空压机分类:按排气压力分:低压0.2~1.0MPa;中压1~10MPa;高压10~100MPa。按排气量分:微型<1m3/min;小型1~10m3/min;中型10~100m3/min;大型>100m3/min。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容积式压缩机按结构分为两大类:往复式与旋转式两级活塞式压缩机单级活塞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膜片式压缩机旋转叶片式压缩机最长的使用寿命-

----低转速(1460RPM),动件少(轴承与滑片),润滑油在机件间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损及泄漏,使空压机能够安静有效运作;平时有按规定做例行保养的JAGUAR滑片式空压机,至今使用十万小时以上,依然完好如初,按十万小时相当于每日以十小时运作计算,可长达33年之久。因此,将滑片式空压机比喻为一部终身机器实不为过。滑(叶)片式空压机可以365天连续运转并保证60000小时以上安全运转的空气压缩机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凸凹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螺杆式气体压缩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紧凑型、坚实、运行平稳,噪音低,是值得信赖的气体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气路系统:

A

进气过滤器

B

空气进气阀

C

压缩机主机

D

单向阀

E

空气/油分离器

F

最小压力阀

G

后冷却器

H

带自动疏水器的水分离器油路系统:

J

油箱

K

恒温旁通阀

L

油冷却器

M

油过滤器

N

回油阀

O

断油阀冷冻系统:

P

冷冻压缩机

Q

冷凝器

R

热交换器

S

旁通系统

T

空气出口过滤器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发并问世的高科技压缩机,由于结构简单、零件少、效率高、可靠性好,尤其是其低噪声、长寿命等诸方面大大优于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已经得到压缩机行业的关注和公认。被誉为“环保型压缩机”。由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节能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主要运动件涡卷付,只有磨合没有磨损,因而寿命更长,被誉为免维修压缩机。

由于涡旋式压缩机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环境安静,又被誉为“超静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零部件少,只有四个运动部件,压缩机工作腔由相运动涡卷付形成多个相互封闭的镰形工作腔,当动涡卷作平动运动时,使镰形工作腔由大变小而达到压缩和排出压缩空气的目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外形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工作循环:4—1—2—34—1吸气过程

1—2压缩过程

2—3排气过程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

压缩分类:绝热压缩:1—2耗功最大等温压缩:1—2''耗功最小多变压缩:1—2'耗功居中功=P×V(PV图上的面积)加强对气缸的冷却,省功、对气缸润滑有益。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1.不存在假设条件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1)余隙容积Vc的影响Vc不利的影响—残存的气体在活塞回行时,发生膨胀,使实际吸气行程(容积)减小。Vc有利的好处—

(1)形成气垫,利于活塞回行;(2)避免“液击”(空气结露);(3)避免活塞、连杆热膨胀,松动发生相撞。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表征Vc的参数—相对容积C、容积系数λv合适的C:低压0.07-0.12

中压0.09-0.14

高压0.11-0.16

λv=0.65—0.901)余隙容积Vc的影响C越大或压力比越高,则λv越小。保证Vc正常的措施:余隙高度见表6-1压铅法—保证要求的气缸垫厚度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2)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吸气过程压力损失使排气量减少程度,用压力系数λp表示:保证措施:合适的气阀升程及弹簧弹力、管路圆滑畅通、滤器干净。λp

(0.90-0.98)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3)吸气预热的影响由于压缩过程中机件吸热,所以在吸气过程中,机件放热使吸入的气体温度升高,使吸气的比容减小,造成吸气量下降。预热损失用温度系数λt来衡量(0.90-0.95)。保证措施:加强对气缸、气缸盖的冷却,防止水垢和油污的形成。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4)漏泄的影响内漏:排气阀(回漏);外漏:吸气阀、活塞环、气缸垫。漏泄损失用气密系数λl来衡量(0.90-0.98)。保证措施:气阀的严密闭合,气缸与活塞、气缸与缸盖等部件的严密配合。5)气体流动惯性的影响当吸气管中的气流惯性方向与活塞吸气行程相反时,造成气缸压力较低,气体比容增大,吸气量下降。保证措施:合理的设计进气管长度,不得随意增减进气管的长度,保证滤器的清洁。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上述五条原因使实际与理论循环不同。4)漏泄的影响5)气体流动惯性的影响1)余隙容积Vc的影响2)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3)吸气预热的影响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3.排气量和输气系数理论排气量Vt----单位时间内活塞所扫过的气缸容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