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权统治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原罪)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布鲁诺火刑待审的“女巫”禁欲苦行麻木顺从愚昧迷信请你用几个词汇描述一下中世纪欧洲人主要的精神状态。
有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上平生第一次遇见了一群漂亮的姑娘。父亲是个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不许儿子去看一眼姑娘,吓唬说,她们叫“绿鹅”,全是祸水。谁知儿子却说道:“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尽管这个青年第一次进城,但是他却本能地觉得,在这一天接触的许许多多新鲜事物中,最美、最动人的就是“绿鹅”了。老头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然的力量远比他的宗教戒规要强多了。薄伽丘----《十日谈·一对父与子的故事》人性的复苏——
走近文艺复兴12寻访文艺复兴审思文艺复兴3感悟文艺复兴1寻访文艺复兴文学馆但丁文艺复兴先驱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著作。《神曲》《歌集》1寻访文艺复兴文学馆但丁(1263—1321)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1寻访文艺复兴文学馆彼特拉克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人文主义者。是当时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首先提出用“人学”来对抗“神学”,因此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1寻访文艺复兴文学馆
《十日谈》叙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正如《神曲》为意大利诗歌奠定了基础一样,《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薄伽丘1寻访文艺复兴文学馆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薄伽丘《十日谈》(1)材料歌颂了绮思梦达的什么精神?(2)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冲破封建教条,追求爱情幸福的精神。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
《十日谈》为什么又被称为《人曲》?
《十日谈》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笔法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反对神性和神权,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提倡人类平等,因其关注点是人,所以称之为“人曲”。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其思想核心是
A.追求人的快乐是人的权利及社会发展动因
B.人有征服自然、建立公正社会的自由权利
C.讴歌爱情与美好生活是人类的最高情感
D.倡导人文价值观,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1寻访文艺复兴戏剧馆莎士比亚Shakespeare莎士比亚(1564—1616)代表作:《哈姆雷特》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