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朝华夷民族认同思想的形成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的一个多民族所形成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夷民族认同与统一的思想观念对推动民族融合和增强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前身———华夏民族共同体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时期。先秦以降,儒家关于华夷民族认同的思想遗产,成为北朝君臣提振和推动北朝民族认同向前发展的可资汲引的思想营养、理论依据和力量源泉。本文拟在学界对我国古代儒家的民族观、正统观和统一观等民族思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绎北朝君臣得以汲引的民族认同思想之源及其在北朝的存在形态,并通过考察北朝君臣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体认这些思想的丰富内蕴及其对北朝民族认同的演进和鲜汉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一、华夷民族认同思想渊源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源头先秦儒家针对如何看待华夏族及他族的民族性、如何看待民族互化和融合、如何看待少数族进入(入主)中原等一系列现实民族问题的立论,逐渐形成“天下中国观”、正统观、“大一统”观等互有交叉的一系列概念、思想和理论。其中蕴含的华夷民族认同观,即他们对华夏族、“四夷”成员的民族认同对象或民族归属感能否发生变迁、趋同以及如何变迁、趋同的观点和看法,亦即当时民族认同的理念和标准,影响深远,成为历史上中国民族之间认同与融合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源头。不同的民族认同观会对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一)“华夷”观、“大一统”观和国家意识:“华夷”观和金一统”观中国古代关于世界秩序的核心理论———“天下中国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华夷”观和“大一统”观是“天下中国观”的两个向度,正统观则是“天下中国观”在治统意义上的衍生观念。1.“天下之中小大若一”说在先秦儒家“天下中国观”的认知中,天子统有天下,疆域外及四海。儒家的“华夷”观有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先秦时期,在表现为“部落中心主义”的民族主义偏见支配下公羊学说宣称“太平世”(“所见之世”)将实现“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ue583瑏瑡的“大一统”观,主张治统一元。董仲舒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ue583瑏瑢。《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所说的“《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侯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解释了这种大一统之下的华、夷区分在于更好地执行自近至远的认同方略。2.“华”是“天下共主”的体现正统观包含民族正统、政治正统和文化正统三种内涵,三位一体。从先秦传统的“天下中国观”又衍生出传统正统观,即华夏(族)正统观,“华”居于中心、领导、统治和正统地位,是“天下共主”,而不是对立存在的诸国中的一个,各国与它的往来都是“万方来朝”。以上这些观念共同组成一套关于整个世界的华夷等级秩序和规范,是先秦思想家针对边疆民族不断进入中原、甚至与华夏族争夺中原地区统治权的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反映了华夏族与四夷的对立与调和的关系。(二)儒家“华洋”思想中的华洋民族认同思想、观念和特点1.“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提出和内涵儒家传统“华夷”观是一种主张民族有别的意识和观念,主要包括两种典型的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一是明“华夷之辨”,主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ue583瑏瑣,倡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2.开发农村地域先秦儒家主要以是否认同和具备华夏礼乐文化作为华夷的分际和夷狄是否进至于华的标准,强调的是文化而非狭隘的血统、种族或地域;只要夷狄接受华夏的礼乐文化、生活方式等,即认同其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并没有把华、夷绝对化、固化。孟子对于舜、周文王两位所谓出身东夷、西夷之人,并不拘泥于他们的出身地域,而看重的是他们的治国理念与制度安排,即他们的文化选择,东夷、西夷的出身地域并无碍于他们成为圣王和华夏文化的代表。3.和平的民族统一观儒家的以夏变夷思想,包含华夏族与各少数族民族一体性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民族统一观,而这种民族统一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招携以礼,怀远以德”(三)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大一统观的纽带先秦儒家用上天主宰世界的“天命论”解释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与合法性、正统性,即认为统治权来自于上天的授命,统治者受天命而接续治统,并用五德终始学说来解释天命的变化无常,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至西晋前期,我国的民族分布总体上并未打破“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格局。公羊学说宣称的“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也蕴含着“以夏变夷”的华夷民族认同思想。“大一统”的第一层含义是国家认同、天下大同,另一层含义就是民族认同、民族一统,即用华夏族的礼乐文明改造少数族,在大一统的旗帜下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大一统”所指向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一统,是一种对华夏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大一统观有益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民族进步。汪高鑫认为,何休所谓“太平”之世,已经是一个没有夷夏之别的天下一统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但道德文明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而且政治、种族、文化也实现了空前的统一。二、统一全国,凝聚人心十六国后期崛起的拓跋鲜卑主要凭藉鲜卑铁骑的威力,继苻秦之后再次统一北方。而如何稳固对北方广大地区的统治,避免重蹈强大的苻秦迅速瓦解的覆辙,并凝聚人心,统一全国,考验着统治者的政治智慧。通过鲜汉双方文化的交流互动、思想的碰撞交融,北朝统治阶层的民族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北朝君臣从我国先秦两汉以来的民族认同思想中汲取营养,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发挥,使其成为其指导和推动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的思想理论基础。(一)以“夏,夷”加速民族认同与民族融合要理解北朝统治者的民族认同思想,需要先了解其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定位的变化。拓跋鲜卑统治者一方面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文化与汉文化的差距,另一方面,又把自己树立为移风易俗的推动者,进而标榜自己为“诸华”之一员。如道武帝诏书中“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熙平中,蠕蠕主丑奴遣使来朝,抗敌国之书,不修臣敬。朝议将依汉答匈奴故事,遣使报之。(张)伦表曰:“臣闻古之圣王,疆理物土,辨章要甸,荒遐之俗,政所不及。故《礼》有壹见之文,《书》著羁縻之事。太祖以神武之姿,圣明之略,经略帝图,日有不暇,遂令竖子游魂一方,亦由中国多虞,急诸华而缓夷狄也。”张伦之表奏,亦将拓跋鲜卑归于“诸华”之一员。北周诏书中,已自我认同为华夏:“皇帝若曰:‘列将,汝惟鹰扬,作朕爪牙,寇贼奸宄,蛮夷猾夏,汝徂征,绥之以惠,董之以威。刑期于无刑,万邦咸宁。俾八表之内,莫违朕命,时汝功。’”史臣曰:孔子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是以周纳狄后,富辰谓之祸阶;晋升戎女,卜人以为不吉。斯固非谬焉。自周氏受命,逮乎高祖,年逾三纪,世历四君。业非草昧之辰,事殊权宜之日,乃弃同即异,以夷乱华。捐婚姻之彝序,求豺狼之外利。北朝诸帝通过“文治”、“移风易俗”、“德化”来推进各民族文化水平的共同提高,以此促进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孝文帝每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北魏元氏宗室也将移风易俗或“德化”作为自己为官的职责所在。如《元璨墓志》所述元璨在荆州的施为:君讳璨,字孟晖,河南洛阳都乡敷义里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孙。……荆郢蛮邦,化导匪易,自非朝英宗彦,莫膺兹授,除君荆州长史,招来遐服。君器等瑚琏,出处多艺,首赞幕府,流品斯允,旨行州事。既专裁禳蕃,化被南裔,志同灌苽,节慕羊陆,恩若春风,爱均冬景,蒲鞭苇杖,再光江沔。又如元鉴在齐州。《魏书·元鉴传》载:车驾南伐,以鉴为平南将军,除左卫将军,出为征虏将军、齐州刺史。时革变之始,百度惟新,鉴上遵高祖之旨,下采齐之旧风,轨制粲然,皆合规矩。高祖览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顾谓侍臣曰:“诸州刺史皆能如此,变风易俗,更有何难。”北魏持续推行迁徙和离散部落的政策也可以视为一种为“以夏变夷”、加速民族认同与融合创造条件的举措。如除将部分柔然、高车等归降部落安置于边镇外,还将许多归属部落离散、徙置于中原。《魏书·杨椿传》载:初,显祖世有蠕蠕万余户降附,居于高平、薄骨律二镇。太和之末,叛走略尽,惟有一千余家。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镇将郎育等,求徙置淮北,防其叛走。诏许之,虑不从命,乃使椿持节往徙焉。椿以为徙之无益,上书曰:“臣以古人有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荒忽之人,羁縻而已。是以先朝居之于荒服之间者,正以悦近来远,招附殊俗,亦以别华戎、异内外也。……徙在中夏,而生后患。愚心所见,谓为不可。”时八座议不从,遂徙于济州,缘河居之。杨椿不赞成将蠕蠕降户徙在中夏,根据自己对时势的判断,秉持“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民族观,但没有得到八座的认同,叛走剩余的一千余家蠕蠕降户仍被徙于济州,反映了北魏朝廷致力于实行“以夏变夷”和“德化”政策的努力。(二)并推行儒学政治十六国时期,汉族士人仍然以晋为正朔,如王猛就认为东晋乃“正朔相承”汉族士人为“以夏变夷”理想的实现付出了巨大代价,崔浩“国史之狱”是北魏前期汉族士人遭遇惨酷打击的典型例子。周祖谟认为崔浩很想采取用夏变夷的办法:启用汉人,抵制胡人,提倡汉族文化,排斥外族文化,因此在政治上他主张推行儒家政治,在宗教上竭力反对佛教。进入中原的许多其他少数族人也在汉族士人的扶持、奖掖下逐渐汉化。如蛮人田敬宣“年十四五,便好读书。既为阍寺,伺隙便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视古人节义事,未尝不感激沈吟。颜之推重其勤学,甚加开奖。后遂通显”通过“德化”怀服远人,也成为普通民众的认知和愿望。侯旭东认为,北朝造像记中有“八表归化”、“八方归顺”、“四方归服”、“四夷归化”等语,表明“这些民众与当政者一样,自视身居中土,文教昌明,希望边鄙夷人仰慕文化而归服”在民族认同思想的指导下,鲜汉双方的以夏变夷的努力汇聚成一种合力,推动了北朝民族认同的演进。三、高浚国政权的设备与武帝神兽所代表的北魏国家德会中人的国家认同观北朝时期的正统之争主要存在于南北之间,南朝汉族政权的存在一直是北朝确立正统地位的巨大挑战。如韩显宗向孝文帝上言中有云:“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且以招诱边民,故侨置中州郡县。”进入中原的北魏统治者以华夏大国之主自居,采取定国号、按五行帝德推演行次、服色以及行华夏旧制等一系列措施树立正统形象。在国号的议定上可见其良苦用心。“登国元年(386)春正月戊申,(道武)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夏四月,改称魏王。”三皇五帝之立号也,或因所生之土,或即封国之名。……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是以登国之初,改代曰魏。又慕容永亦奉魏土。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徵验,利见之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道武帝从之。下诏曰: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宜仍先号,以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道武帝意在接续华夏大国曹魏,为诸华之主,而以司马氏为僭伪。十二月己丑,又诏百司议定行次,准崔玄伯等奏,从土德,服色尚黄。ue583瑏瑠也表明自己接续曹魏,承汉火德,是汉文明的继承者。同时,又依照汉魏的套路,以黄星和祖先传说中的神兽为土德祥瑞。ue583瑏瑡高闾的正统观及其民族认同思想走得更远。孝文帝时集议北魏行次,高闾议曰:秦之未灭,皇魏未克神州,秦氏既亡,大魏称制玄朔。故平文之庙,始称“太祖”,以明受命之证,如周在岐之阳。若继晋,晋亡已久;若弃秦,则中原有寄。推此而言,承秦之理,事为明验。故以魏承秦,魏为土德,……又秦赵及燕,虽非明圣,各正号赤县,统有中土,郊天祭地,肆类咸秩,明刑制礼,不失旧章。奄岱逾河,境被淮汉。……伏惟圣朝,德配天地,道被四海,承乾统历,功侔百王。光格同于唐虞,享祚流于周汉,正位中境,奄有万方。今若并弃三家,远承晋氏,则蔑中原正次之实。……臣愚以为宜从尚黄,定为土德。高闾承认十六国政权匈奴前赵、慕容燕、苻氐前秦的正统性,以赵承晋,燕承赵,秦承燕,都将其视为治统相继的中国正统王朝。秦为火德,则北魏为土德,这一点同于道武帝时所议定的结果,但其对十六国政权正统性的肯定超迈前人。高闾的正统观是对传统的儒家民族思想的发挥,其实质是只要异族政权遵行华夏礼义文化,且立国中原,即可认同其为华夏正统。高闾以北魏承前秦,正视拓跋鲜卑边疆民族的身份,肯定其入主中原的合法性、正统性,其正统观正是夷可主夏的正统观和中原地域正统观、华夏文化正统观的混合。从高闾的正统观可以看出,北魏民族认同思想的发展、统治阶层胡汉之间的合作以及汉族士人对北魏政权的认同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孝文帝后来从李彪等议,以“赵、秦、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为由,抛开了前赵、二燕、前秦等少数族政权,“越近承远”北魏统治者在五行帝德推演上数次变改,煞费苦心,但无论是承晋、续魏,还是直接追溯到黄帝少子昌意,都是在寻找治统的接续,都是北朝政权表达正统和标示自己诸华身份和寻找与汉民族历史文化认同路径的积极表现,都蕴含着拓跋鲜卑与汉族民族认同的因子,反映了北魏民族认同已经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孝文帝迁都后,在洛阳建四夷馆,“一曰金陵,二曰燕然,三曰扶桑,四曰崦嵫。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吴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已后,赐宅归正里”入主中原后的拓跋鲜卑统治者一方面“宣告四海,令方外僭窃,知天命有归”学者高度评价北魏诸帝塑造正统、运用民族认同思想理论指导鲜汉一体化实践的积极意义。陈金凤认为,北魏为了确立与巩固自己的统治,承十六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积极地推行正统化运动,使北魏的正统形象得以确立。孝文帝迁都洛阳,宇文泰定都长安,都依据了中原地域正统观,利用了据有秦汉古都的文化地理优势,而以中原正统自居。高欢都邺,也在中原范围内。由迁都前孝文帝引留守之官朝议中与燕州刺史穆罴的辩论,可知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之一是彰显北魏政权的华夏正统地位。《魏书·东阳王丕传》:高祖曰:“今代在恒山之北,为九州之外,以是之故,迁于中原。”罴曰:“臣闻黄帝都涿鹿。以此言之,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高祖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太和十四年议定德次时,北魏高闾曾言:“臣闻居尊据极,允应明命者,莫不以中原为正统,神州为帝宅。……伏惟圣朝……正位中境,奄有万方。”需要注意的是,中原地域正统观和华夏文化正统观包含有汉族中心主义和中原中心主义的观念四、孝文帝和儒家对统一全国之心的态度《魏书》有言:“夫帝皇者,配德两仪,家有四海,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者也。”孝文帝更有“南荡瓯关,复礼万国”ue583瑏瑤的宏图大志和变风易俗的不凡作为,加以谦尊而光的圣贤品质,被汉族士人誉为“四三皇而六五帝”ue583瑏瑥。建立中华一统的正统政权,实现民族统一,做大一统中国的皇帝,是孝文帝的政治理想。迁都洛阳,原因之一就是洛阳在当时乃是统一帝国的都城首选,孝文帝正是看中了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ue583瑏瑦孝文帝因江南未平,拒绝了高闾封禅泰山的提议。ue583瑏瑧(劝封禅本身也是汉族士人对孝文帝作为中华皇帝的身份和功业的认同)孝文帝南征沔汉之暇,与大臣唱和,“乐作酒酣,高祖乃歌曰:‘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ue583瑏瑨自喻白日普照,鲜明地表达了统一全国的宏大气魄和殷切心愿;自赞道风大行,阐明其武力统一全国背后依凭的是文化力量。孝文帝改制布政,大兴儒家的王道与德化,将儒家民族认同思想,自觉用于指导统一的实践。如太和十八年冬十月庚午,诏曰:比闻缘边之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