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淀粉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_第1页
罗氏沼虾淀粉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_第2页
罗氏沼虾淀粉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氏沼虾淀粉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0东南亚umrandiii研究意义上:罗氏沼气虾产于东南亚国家。由于其生长速度快、口感好、肉长得、不必要的特点,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1材料和方法1.1资料采集和分析5月龄罗氏沼虾由广西南宁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提供。以肝胰腺为素材,进行AMY基因克隆;分别选取7尾雌/雄罗氏沼虾采集样品,包括腹神经节、胃、心脏、鳃组织、性腺、肝胰腺、肌肉和肠道共8个组织,用于AMY基因表达分析;同时采集生长快速家系(FG)和生长慢速家系(SG)中体重和体长极端性状的雌性罗氏沼虾肌肉组织(1.2rna浓度和完整性检测采用TRIzol提取罗氏沼虾样品总RNA,利用NanoDrop2000和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浓度及其完整性,再以PrimeScript1.3知识产权pcr扩增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罗氏沼虾AMY基因EST序列(KM886337.1),利用AMY-1引物扩增AMY基因CDS序列,PCR反应体系15.0μL:2×TaqMasterMix7.5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cDNA模板1.0μL,RNase-freeddH1.4亲/疏水性及结构预测利用ExPASyProtParam(/protparam/)分析罗氏沼虾AMY基因编码蛋白理化性质;采用ExPASyProtScale(/protscale/)进行亲/疏水性预测;运用SignalP-5.0(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预测其信号肽;使用SMART(http://smart.embl.de/)进行结构域预测;利用MLRC(https://npsa-prabi.ibcp.fr/NPSA/npsa_mlrc.html)和SWISS-MODEL(/)分别进行编码蛋白的二、三级结构预测;并以DNASTAR中的MegAlign和Lasergenev8.0分别进行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1.5所见的人类基因的发现分析基于克隆获得的AMY基因CDS序列,以18SrRNA序列(DQ642856.1)为内参基因(2结果与分析2.1李氏沼虾amy基因cds序列及测序结果PCR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获得1条明亮清晰、大小约2000bp的特异性条带(图1),与预期结果相符。测序结果显示,罗氏沼虾AMY基因CDS序列全长2121bp,共编码706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与NCBI已发布罗氏沼虾(GenBank登录号KM886337.1)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达99.9%,仅是第251位碱基由A→G,导致第84位酪氨酸(Tyr)突变为半胱氨酸(Cys)(图2)。2.2罗氏沼虾amy蛋白亲水性及结构域分析结果罗氏沼虾AMY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为76.87kD,理论等电点(pI)为4.63。罗氏沼虾AMY蛋白的甘氨酸(Gly)含量较高,占总氨基酸数的12.60%;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Arg+Lys)为83个,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Asp+Glu)为42个,不稳定系数为33.17(属于不稳定蛋白),脂肪数为59.80;AMY蛋白亲水性平均值为-0.398,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图3),与ExPASyProtParam预测得到的亲水性平均系数(GRAVY=-0.398)一致,故推测罗氏沼虾AMY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SMART的结构域预测结果表明,罗氏沼虾AMY蛋白存在信号肽,且信号肽是由AWA-YD组成,其剪切位点分别在第18位和第19位氨基酸残基间。罗氏沼虾AMY蛋白还包含2个典型的淀粉酶结构域,即domainA(2.3生磷酸化位点及氨基酸位点分析罗氏沼虾AMY蛋白不存在糖基化位点;其磷酸化位点预测结果(图4)显示,在AMY肽链中可能发生磷酸化且分值在0.5以上的氨基酸位点有80个,其中,苏氨酸(Thr)磷酸化位点29个,丝氨酸(Ser)磷酸化位点37个,酪氨酸(Tyr)磷酸化位点14个。由于AMY肽链是以丝氨酸磷酸化位点为主,故推测罗氏沼虾AMY蛋白是以丝氨酸为主、苏氨酸为辅的磷酸化修饰调控其生物功能。2.4卷/链-延伸链占比罗氏沼虾AMY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图5)显示,以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占64.73%),其次是延伸链(占21.39%),α-螺旋仅占13.88%。利用SWISS-MODEL预测罗氏沼虾AMY蛋白可能存在的三级结构,结果如图6所示。2.5资料同源性比对分析根据NCBI已公布的AMY基因EST序列,可知罗氏沼虾AMY基因CDS序列编码706个氨基酸残基。针对罗氏沼虾(AKL71614.1)、斑节对虾(AME17649.1)、凡纳滨对虾(AIJ02079.1)、太平洋牡蛎(CAA69658.1)、褐虾(AWU67110)、合浦珠母贝(AGN55419.1)、克氏原螯虾(AXC43909.1)、大珠母贝(AEI58897.1)及中华绒螯蟹(ANG56301.1)的AMY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分析,结果(图7)显示,罗氏沼虾与克氏原螯虾的相似性最高(62.6%),与大珠母贝的相似性较低(48.9%)。基于AMY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图8)显示,罗氏沼虾与克氏原螯虾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中华绒螯蟹的亲缘关系较远。2.6相对表达量如图9所示,AMY基因在雄性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以肝胰腺最高,其次是胃,鳃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在雌性罗氏沼虾中以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胃,而肌肉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对比相同组织不同性别个体的AMY基因相对表达量发现,罗氏沼虾AMY基因在雌性个体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1,下同),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5),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雄性个体,而腹神经节、胃、心脏、性腺和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AMY基因在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存在性别差异性和组织特异性。2.7等生长性状表型值差异为探究罗氏沼虾AMY基因在不同生长速度家系个体中的表达规律,以体重和体长等生长性状表型值差异极显著的FG和SG个体为供试材料,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生长速度家系个体肌肉中的AMY基因表达情况。由图10可知,罗氏沼虾AMY基因在FG个体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SG个体的相对表达量。3肠道组织中肝胰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AMY是甲壳类动物体内主要的消化酶类,对其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等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罗氏沼虾AMY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发现AMY基因在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存在性别差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具体表现为:雌性个体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个体,而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雄性个体。AMY基因在雄性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排序为肝胰腺>胃>腹部神经>肠道>精巢>心脏>肌肉>鳃组织,在雌性罗氏沼虾中则表现为肝胰腺>胃>肠道>卵巢>腹神经节>心脏>鳃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