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11篇)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通用11篇)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1
《领导梯队》这本书很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能在中间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对号入座,看到自己的过去,甚至预见自己的未来,相信每个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仅从研发中心、技术研发部、我个人的角度来谈谈读这本书的感悟。
《领导梯队》是一种领导力发展阶段的理论学说,类似于发展心理学中各家对人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尽管《领导梯队》中明确了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但这些阶段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没有个体发展阶段那么密切,如果能够快速转变自己的观念,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历练,70后,甚至80后成为首席执行官都有可能,因此《领导梯队》它的实操性和指导意义更强。
《领导梯队》中,虽然将管理人员分为7个层级,6个发展阶段,但不同的企业并不是严格按照对应的层级来安排人员,尤其是如今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就意味着在许多公司并没有7个层级,那么对每个层级的要求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即使你在某家企业处于一线经理的岗位,但你仍可能需要具备部门总监的领导力。下面,我将以自己为例,提出我所在的层级、需要的工作理念、领导技能、时间管理(我认为工作理念最为重要,最先阐述),以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被任命为研发中心的协调人并协助管理技术研发部的日常事务。年初立项的时候,领导并没有给我分配很多研发项目,我能感觉到领导有意想让我多做一些管理工作。虽然没有直接的说,但是我想人并不是在某个岗位上才要承担某些责任,而是当你主动承担起某些责任的时候你才会被放在这个位子上,而且这个时候的研发中心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角色去做一些工作。现在看了《领导梯队》这本书,我想这应该算是一次工作理念的转变吧。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要给自己定位,找准自己的方向,哪些事情要管,哪些事情要抓,哪些事情要放,在做事之前,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按照《领导梯队》的模型,我应该处于一线经理的位子,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按照目前的情况,我仍需要做一些个人贡献者的事务,以及掌握一些部门总监的技能。不光是自己的定位,我还要帮助团队找到部门的定位,让成员知道自己的责任,我把今年的技术研发部定位为战略执行者、产品创造者、形象塑造者(专业形象),明年我们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两项,就是变革引领者和知识传递者,技术研发部能不能挑起这个担子,发挥更大的价值,今年是打基础的一年,对大家都非常重要,甚至对研发中心的未来发展都非常重要。
在找到了个人和团队的定位之后,就要调整自我的工作理念。我清楚地知道团队的力量,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技术研发部才能得到发展,研发中心才有存在的价值。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每个人都能说团队重要,但是你是不是真心想去发展一支团队?我觉得与其担心辛苦培养的人才流失,不如担心留在部门的不是人才。有些人会认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想说能被饿死的师傅是停滞不前的师傅,是早晚会被淘汰的师傅。技术研发部从我做起,所有人都要无私地去带人,教人,去辅导,因为我们都必须具备一颗开放的心态。如果你的下属无法掌握你掌握的技术或能力,无法完成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得不到上级的信任,那你就永远无法去做更重要的事,获得更大的成长,因为在上级没有找到可以取代你的人之前,你就永远要做手头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帮助下属提升能力,获得上级信任,对下属,对你都有好处,是共赢的关系,不是竞争的关系。一个人的格局是要让今天的你超越昨天的你,可以是无限的超越,不要把自己的最大能量限制住,让下属去逼迫你成长,不要想着一劳永逸,要有不断进步的自信和决心。如果一个人能够转变工作理念,让自己更开放,不管他身处在哪个层级,他都是自己的领导者,都会具备领导力。
除此之外,要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团队意识,这个也要从我做起,接到的任务,不管合不合理,是不是你应该做的,既然到了你手上,你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因为我们在团队中一直灌输这样的理念,你不代表你自己,你代表研发中心,如果你把事情做砸了,别人不会说是你没把事情做好,会说你研发中心不行,你有没有这个勇气让研发中心所有人帮你背黑锅,所以现在我们部门的人做事会有压力,会有责任心,团队成员间也会互相帮助,会有向心力,觉得我们是荣辱与共的。
另外,研发中心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也非常多,和集团产品部、市场部,各分子公司的销售、顾问,应该说很难找到和我们不相关的部门。对于各部门你是否能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到了年末的时候,各个分子公司都会来协调人,我们也很累,也有很多的任务,怎么去平衡好这些关系,也是一个考验。首先,我要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所以研发中心的每个人都希望各个部门都很强,都很厉害,我们要齐头并进,要共同成长,所以我们也会尽力去协调时间,做好支持性的工作。
在工作理念方面,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部门中总有一些人是你自己挑选的,可以说是你一手培养的,你是否能平等对待所有人,而不是偏向所谓的自己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讲究尊尊和亲亲,就是长幼有序,差序格局,这些在领导的传承上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作为基层管理者,有些人是自己招进来的,就变成了自己的嫡系,你有没有亲亲的想法,对于别的部门转过来的人,你是不是另眼相看了,这样优秀的员工就会灰心,会觉得没有希望,甚至不专注于把事情做好,而是开始学会拍马屁,或者建立自己的小团队,培养所谓自己的人,风气就坏了。如果只用和你亲近的人,时间久了,一个部门的人都同质化了,这样也就危险了,因为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我们要的是和而不同,要能讲实话,能把风险说出来的人,做研发的千万不能藏着掖着,产品有风险,我们要说出来,内部讨论,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办法总比问题多。
在领导技能方面,其实对一个初级管理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团队中树立你的威信,尤其是一个新组成的部门,大家年纪都差不多,智商也没有特别高,只因为你早做一年研发就要听你的?显然这不是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我也时常在想,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能够领导比自己技术好的人,要能够吸引最好的员工到你的团队中,到底依靠的是什么?我可以找一个很牛的技术,让大家都信服于我,但是知识经验技能太容易被更替,那些吸引人的优势显然在冰山以下。我隐约感觉我要看得更远,更有大局观,控制自己的情绪,具备同理心,正直诚信,勇担责任,客观审慎。最近我看到了一个词,或许能够概括出之前我做的一些努力:开放意识。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开放意识是一种大有裨益的注意力,它指的是你能够广泛地注意到周遭发生的事,但并不沉溺其中或者被细节牵着鼻子走。在运用开放意识的时候,我们不会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做任何评判、批评或抵制,只是单纯地感知一切。保持开放意识的人虽然能注意到这些人,但不会受其干扰,而且他们能注意到更多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在开放意识上,我还做的远远不够,还要做很多努力。
关于辅导和培养,我的一般做法是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自流,不过这里也有个度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就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管得太多,别人会觉得你太罗嗦,不信任他,如果支持太少,又会觉得没有归属感,没有成长,特别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对这些特别敏感。所以既不能过之,又不能不及。这个度也要因人而异,有些人基础差一些,那你就说的多一些,但这个说什么也有讲究,如果时间允许,我一般不会告诉他们任何在百度或者谷歌上找的到的知识,在这些地方能够找到的东西你来问我,说明你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或者说你想走捷径,对我有依赖,那不行,我会说,那些东西你自己去查,如果你问的是经验、技能,是冰山下的东西,我很乐意跟你分享,我希望你是自主的独立的,有主观能动性的。好在技术研发部的同事都还是很好学的。现在技术研发部成立将近一年,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队,明年入职的新员工都会安排老员工来做带教人,要提高老员工的管理能力,这对他们做好研发工作很有好处,一个没有领导和管理经验的人如何为企业管理层研发针对性产品和服务呢?一个靠悟性,当然也要靠经验,要让他们亲身去体会,去感同身受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管理者的难处。有些员工可能会对管理人员有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做管理就能指挥别人干活,自己就能轻松下来,等他们真的带人了会发现,指挥别人干活比自己干活更累,因为你要对结果负责,所谓的授权就是看着别人把自己擅长的事情搞砸,还要耐心的指导,你能做到吗?
对于任务的分配,也首先要对下属的能力水平有了解,给他们的任务最好要略高于他们的能力水平,需要他们努力一下才能完成,但又不是遥不可及,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是遥不可及的任务就要辅导,要给资源,不能见死不救,不能让下属产生习得性无助,甚至产生逃避的心理。事实上,我们现在有些项目是超出能力范围了,那就只能鼓励大家,共同探讨,突破自己。
对于团队氛围的打造,我们既要紧张也要活泼,关键是要激发工作热情、管理情绪,调整心态。研发工作要求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每个研发项目都不同,同样的知识结构不可能胜任所有研发项目,因此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我们尤其要强调学习能力,这个学习能力更多地要体现在学习的主动性上。我们的团队是开放、分享、合作、学习。我想任何人都有善和恶的一面,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和好的环境,把大家善的一面激发出来,所以团队氛围一定要好。当然,我在部门管理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在与同伴进行分享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是在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另外,还有代际差异的问题。当高层开始面对80后的时候,你已经开始面对90后了,你做好准备了吗?《领导梯队》中说,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方式,一线员工获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大量信息,他们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去创新,影响运营结果和服务客户。但由于一线经理的半军事化管理理念,员工们不会利用这种自由。今天,员工希望获得过去被认为是少数人才知道的信息,希望可以参与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同时,他们也希望在工作方式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知道也需要自由。确实如此,新生代员工对于自由的渴望的同时,又需要适当的指导,因为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他们能够为自己的能力自豪,而当事情不那么顺利的时候,他们又希望把压力释放出去,这时候没有系统的培训和适时指导就成为了理所应当的借口。因此,有限制的自由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而一线经理在这件事上,除了要有极大的宽容去承受员工的指责,同时又要帮助员工去改变心态,让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中的优秀者也会成长为一线经理,适当的让他们了解你的处境,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培养。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于一线经理来说,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员工,90后员工已经与80后员工有较多的差异。他们更盲目,又更自信,对于挫折也容易产生情绪,如何管理他们,成为又一大挑战。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2
中央政治局在近20__年时间内集体学习70多次,为全党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和地方党委的领导干部帮学带学促学蔚然成风在学习成为时代追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以表率作用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深入开展,践行中央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根本途径的要求。
重视全党的学习,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法宝。从毛泽东当年号召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到邓小平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如果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易庸俗,成为变质起点,再到指出,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不仅是个人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更是一种政治责任、岗位要求;不仅事关个人进步、党性修养,更关系国家发展、事业成败。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面对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国际形势,如何把握时代风云、坚定理想信念?身处知识爆炸时代,能否掌握最新知识、走在时代前沿?面临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怎样走过改革深水区、把握战略机遇期
这些新挑战、新矛盾、新实践,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新考验。也因此,中央领导一再强调,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履行好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也是检验党性有没有、强不强的重要指标。
风成于上,习化于下。领导干部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对全党全社会也是一种行动导向和风气引领。老百姓常说,群众盯着党员看,党员瞄着干部看,基层比着高层看。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学,才可能在形势任务发生变化、重大决策部署出台时,及时领会、准确引导群众,才能以实际行动成为学习典范,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激发党员群众的学习热情。
今天的领导干部,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必须看到,领导干部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或是认为自己现有知识差不多了,不用学习也能应付;或是以为干比学重要,懂不懂理论无所谓;更多人则强调工作太忙,没时间顾不上。说到底,这些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还是因为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第一需要。
常思能力不足,才会重学好学,在学习中坚定信念,拓宽视野、把握规律;常怀本领恐慌,才会勤学苦学,拿出挤劲钻劲韧劲,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常找学习差距,才会广学博学,求得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常念为民解忧,才能学以致用,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现实难题。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充分认识到学习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就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避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我们担负的使命光荣艰巨,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各级领导干部都当经常自勉:始终走在学习的前列,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3
我国自古就有崇尚读书、热爱学习的传统。从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悟,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经验之谈无论是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毛泽东在谈论全国解放后,干部要多读点书,善于学习新事物时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学习,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古语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读书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能够怡情养性、提升境界,远离低级趣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并赋予官员一个宁静的心态、理智的头脑以及开放的胸怀。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好各种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就必须在学习上下更大的气力,花更多的工夫,带头做多读书、读好书的表率。要坚持在读书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坚持在学习中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要用学而不厌的毅力,力戒浮躁、减少应酬,挤出时间看书,如饥似渴地阅读;用学而乐思的精神,认真琢磨,反复思量,总结心得,汲取营养;用学以致用的态度,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如此,才会有工作中的胜任,也才能变得自信和从容。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而信心更是一种气质,需要文化的力量来浸润。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爱读书无疑是一种最值得提倡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正如同志在中央党校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所说,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真诚地希望读书学习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4
IBM首席执行官郭士纳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以及优秀的领导能力。
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业绩,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求真务实的人才。《领导梯队》一书共分14章,分别从每一个领导力发展阶段,各阶段成功所需要的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以及如何运用领导梯队模型解决企业内部领导力方面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技术,预防领导梯队建设缺陷,创建了培养计划,使领导者绩效能更有效的得到提高。该书系统的就公司各个层面的人员必须具备掌握各项管理技能以及各个阶段该如何运用进行了阐述,仔细阅读后颇感受益匪浅。
近期关于华为接班人的传闻与讨论日趋激烈,传闻华为创始人、现任总裁任正非欲将儿子列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一意愿,在《华为往事》一书中有所披露,书中写道:任总再伟大,也逃脱不了中国传统的父业子承的观念。在他的心中,他一手创建的华为帝国,最理想的继承人就是他的儿子任平。而年初华为高管正式澄清:任正非亲属不会接班。
《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第2版)告诉我们:在全球化和十倍速变革的大背景下,那些二代们并不靠谱,外部招聘也只是临时抱佛脚,建设企业内部领导梯队模型才是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我认为,相对于决策层被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中基层管理者的定位应该是做事正确;相对与一线员工做事正确的定位来说,作为执行层的中基层管理者的定位又应该是做正确的事,要弄清楚自己在各个环节中的层级。
卓越的企业不仅业绩出众,更重要的是人才辈出。一位伟大的企业家曾说:判断一个企业家是否伟大的标志绝不仅仅看他在任是的业绩,更重要的是他离任后公司的发展,而这主要取决于他对各级领导人才和未来接班人的培养。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直被认为是管理者的美德,被津津乐道,却不知犯了越俎代庖的管理理念错误,阻碍了蜀国人才的成长,最终导致了蜀国无大将的局面,领导梯队的断裂也使一统天下的理想化为泡影。领导者要学会做自己层级上该做的事,学会做自己层级上最重要的事。这样的理念尤为关键。
以上是对本书一些章节浅薄的学习认识,其实第一次翻阅全书的时候在许多章节还是感觉到晦涩难懂的,特别是在读自己没有经历过的领导阶段。在撰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又不断的进行查阅翻看,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阅读了本书以后,觉得有两点可以马上进行实施融入到个人的平时工作中:一、根据书中所学建立自己所处层级的领导模型,把自己需要掌握的工作理念、时间管理和领导技能逐一进行罗列,找出自己的绩效短板。在根据模型了解了绩效缺失以后逐一进行克服,从而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使自己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平台。
二、运用新学习的教练辅导框架,通过沟通的方式,和部门的三个一线经理一起确定他们现在需要掌握的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在一对一的辅导中通过针对性的交流迅速提升部门管理人员的三大技能,弥补绩效缺口,从而提升整个部门的战斗能力。
当然,更多的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消化才能加以融合,通过参阅本书,更深刻体会了变既是不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改变,只有通过不断的改变,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走在时代、社会的前沿。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5
《教育领导学》作者张俊华博士以一种广阔的国际视野与浓郁的本土情怀,详尽的阐述了古今中外对领导者的素质理论。中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冶国之道、冶世为道、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其中文化道统特别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修就是修养心性,提高个人的素养、品质和境界。素质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也是发现人的价值,培养、使用和评价人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概念。
儒家倡导的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也就是仁和礼,在孔子看来,一个仁君,一个要以德冶国的明君,应该要具有尊重、宽厚、诚实、勤敏、恩惠这些素质和品质。
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宽厚行事,海纳百川,胸襟宽厚,就会得到别人的拥护和爱戴;诚实守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赖和认可;做事勤敏,少说多做,提高工作效率,就容易成功;施惠于人,就能得到别人的效力。
道家所主张的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四无,即无私、无争、无为、无我。其中核心词是无私。因为无私所以无争,因为无私所以无为而冶,因为无私才能超越自我,达到不以权谋私,淡泊名利的无我境界。领导者就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为乐而乐。
法家认为领导者应具备法、术、势素质。执法力度决定国家的兴衰,领导艺术决定领导的效能,权势要依法合理运用。领导者是法和术的结合。一个国家要依法冶国,一个学校要依法冶教,教育领导者要知法、守法、普法和执法,要带头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严格执法。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6
《领导梯队》中提到: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职业发展方向上,今天的大多数员工比过去的员工更加务实和清醒。他们知道真正的工作保障是具备生存的技能,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因此,他们渴望职业发展机会。这个现象是否在中国也真实存在?也许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职业发展路径还很迷茫,但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是否更加清晰?无论员工职业路径是否清晰,对一线经理来说都是一个机会,都是激励和引导员工的契机,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摸清员工的状态。对于已经有清晰职业发展路径的员工来说,寻找到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找到共同的利益诉求点,将是非常有利的局面。而对于尚未有清晰职业发展路径的员工来说,帮助他们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路径,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提升职业稳定性,以及企业的战斗力。
在时间管理方面,是我需要重点提升的。我时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分身乏术。今年我有意识地抓一些重点项目,在一些我认为不是特别重要的项目上,基本上只把最后一关。但是有很多时间还是放在技术上,和外部沟通的时间较少。明年,随着部门成员能力的提升,我有机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更有突破性的项目上,放到团队的发展方向上。
最后,我想说,集团组织大家学习《领导梯队》,从研发中心角度上讲无疑是一个利好。一个只追求短期财务目标的企业是不会关注领导力发展,更不会投入研发,通过这次学习,也能更加坚定研发中心的发展,稳定研发中心的军心。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阅读《领导梯队》不要只关注自己的层级要做的事,更要了解高层级领导者的关键技能,一方面它可能代表了你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一方面会帮助你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如果你知道越高层级需要越有全局意识,需要统筹各方利益,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那你就能理解为什么领导不会永远护着你,因为他需要关注各部门的共同发展。那么,你在做决策或者创建团队氛围的时候就要更加关注成员的跨部门合作性、开放性,做好成员的心理建设,让团队成员有心理准备,这样团队才能稳定。
《领导梯队》将个人的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如果每位管理者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领导力的转变,企业的综合能力无疑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7
读到同志的《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篇文章针对性的提出了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完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想法颇多,自身渐渐地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要爱读书,理论结合实践,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将学习运用到工作之中。求知的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学习,二是向前人请教学习,三是从书本上学习。在这三种方式中,读书学习是基本也是最佳的方式。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海量的时代,只有不断的从书本中获得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前进的步伐。读书学习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奠基石,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一种精神德境界,一种自身的追求,自觉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零星学向系统学转变,从一般学向深入学转变,真正形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自觉把学习融入工作,融入生活,做到少一些应酬多一些阅读,少一些娱乐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践。我们应该充分地挤时间学、下苦功学,坚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发扬挤劲、钻劲、韧劲,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的精神干劲。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业务技能,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能手、业务精英。尽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业务技能,精通统计知识,使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更好地满足服务单位多层次的需要。这既是我们的工作责任,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义务,更是我们满足社会的根本和前提。
二、要读好书,增强工作能力,努力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我喜欢读一些经典著作,觉得那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享受,是一种与古今中外。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8
在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全球经济格局、经济增长模式、全球化人才标准、领导者角色和工作内容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也正从市场驱动型成长、创新驱动型成长发展到领导力驱动型成长。如何在企业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地培养领导人才,成为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本书提出了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的领导梯队模式,将领导力发展分为6个阶段:从管理自己到管理他人,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从管理职能部门到管理事业部总经理,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从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
领导的每一次晋升,都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转型:
第一,领导技能。培养胜任新职务所需要的新能力,提升领导力。
第二,时间管理。重新配置时间精力资源,决定如何高效工作。
第三,工作理念。更新工作理念和价值观,让工作聚焦重点。
学以致用,一直是我读书的一个原则,目前自己已经完成从自我管理到管理他人的角色转变,并走在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的路上,只有后续的4个阶段,还没有触及到,只是略读,留待以后再细读。下文的读书笔记也是重点对于与前两个阶段的要义进行汇总记录。
人才的培养70%来自岗位锻炼,20%来自人际学习,10%来自课堂培训。MBA院校培养不出领导者,真正的领导者产生于工作实践中,如果有了MBA的系统课程学习背景,领导者会更快成长!
第一阶段,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新员工工作的最初几年是个人贡献者,对他们的能力要求主要是专业化和职业化。他们通过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任务来做出贡献,通过不断拓展和提升个人技能,在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从而获得组织的提升。在得到提升车成为一名一线经理后,最大的挑战是工作理念的转变,他们必须坚信,把时间用在帮助他人、制定计划、教练辅导和类似的工作,是他们的职责,而且他们必须把通过他人完成任务作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二阶段,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与第一阶段工作最大的不同是,第二阶段是纯粹的管理工作,在第一阶段,经理人员仍然要承担一部分个人贡献,但在第二阶段,他们不再需要直接作出个人贡献,他们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包括选拨人才担任一线经理,分配管理工作,评估下属经理以及教练辅导。同时,他们必须学会超越部门利益考虑全局战略性问题,并积极地给予支持!
现阶段,建立一个人才辈出的领导梯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有三项:
公司未能及时地觉察到,领导者在错误的工作理念驱使下,努力地做本应下属做的工作,虽然他们比下属做得又快又好,但这会导致他和下属的领导能力都得不到发展。
公司并不要求各级领导者培养下属,尽管每位领导者都希望能这样。
公司高管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今天的产出上面,而没有着眼未来,这将导致公司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的阶段,实际上,第一次担任经理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他们的工作成果不再是通过自己亲自做去获得,而是通过下属和团队的努力去获得。转型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界定和布置工作,包括与上司、员工沟通,需要他们做什么,以及工作计划、组织结构、人员选拔和工作授权。
通过督导、指导、反馈、获取资源、解决问题和交流沟通,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从而高效开展工作。
建立与下属、上司和相关部门坦率交流与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9
今天早上一家人在石龙购书中心看书,我看了《每天学点领导学》一书,简要记录如下:
一。领导要弱化自己,强化下属。
二。管理者就是管人治事,靠制度来管理。
有一故事《七个人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这样粥算基本上分得比较公平了,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早就过了大半天,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就是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管理就是管头管脚。管头就是布置什么人,做什么事,管脚就是去检查督促。
四。领导与下属的沟通,用说服还是命令呢?对不成熟者,用命令;对初步成熟者,用说服;对较成熟者,用建议;对成熟者,用布置,放心让他去干。
五。最好的沟通语言:一个字是你,二个字是谢谢,三个字是麻烦你,(一直到5个字,但忘记了,瞧,我这记心。)
六。亲和力就是领导力。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10
《领导梯队》这本书很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能在中间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对号入座,看到自己的过去,甚至预见自己的未来,相信每个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仅从研发中心、技术研发部、我个人的角度来谈谈读这本书的感悟。
《领导梯队》是一种领导力发展阶段的理论学说,类似于发展心理学中各家对人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尽管《领导梯队》中明确了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但这些阶段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没有个体发展阶段那么密切,如果能够快速转变自己的观念,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历练,70后,甚至80后成为首席执行官都有可能,因此《领导梯队》它的实操性和指导意义更强。
《领导梯队》中,虽然将管理人员分为7个层级,6个发展阶段,但不同的企业并不是严格按照对应的层级来安排人员,尤其是如今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就意味着在许多公司并没有7个层级,那么对每个层级的要求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即使你在某家企业处于一线经理的岗位,但你仍可能需要具备部门总监的领导力。下面,我将以自己为例,提出我所在的层级、需要的工作理念、领导技能、时间管理(我认为工作理念最为重要,最先阐述),以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被任命为研发中心的协调人并协助管理技术研发部的日常事务。年初立项的时候,领导并没有给我分配很多研发项目,我能感觉到领导有意想让我多做一些管理工作。虽然没有直接的说,但是我想人并不是在某个岗位上才要承担某些责任,而是当你主动承担起某些责任的时候你才会被放在这个位子上,而且这个时候的研发中心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角色去做一些工作。现在看了《领导梯队》这本书,我想这应该算是一次工作理念的转变吧。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要给自己定位,找准自己的方向,哪些事情要管,哪些事情要抓,哪些事情要放,在做事之前,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按照《领导梯队》的模型,我应该处于一线经理的位子,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按照目前的情况,我仍需要做一些个人贡献者的事务,以及掌握一些部门总监的技能。不光是自己的定位,我还要帮助团队找到部门的定位,让成员知道自己的责任,我把今年的技术研发部定位为战略执行者、产品创造者、形象塑造者(专业形象),明年我们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两项,就是变革引领者和知识传递者,技术研发部能不能挑起这个担子,发挥更大的价值,今年是打基础的一年,对大家都非常重要,甚至对研发中心的未来发展都非常重要。
在找到了个人和团队的定位之后,就要调整自我的工作理念。我清楚地知道团队的力量,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技术研发部才能得到发展,研发中心才有存在的价值。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每个人都能说团队重要,但是你是不是真心想去发展一支团队?我觉得与其担心辛苦培养的人才流失,不如担心留在部门的不是人才。有些人会认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想说能被饿死的师傅是停滞不前的师傅,是早晚会被淘汰的师傅。技术研发部从我做起,所有人都要无私地去带人,教人,去辅导,因为我们都必须具备一颗开放的心态。如果你的下属无法掌握你掌握的技术或能力,无法完成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得不到上级的信任,那你就永远无法去做更重要的事,获得更大的成长,因为在上级没有找到可以取代你的人之前,你就永远要做手头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帮助下属提升能力,获得上级信任,对下属,对你都有好处,是共赢的关系,不是竞争的关系。一个人的格局是要让今天的你超越昨天的你,可以是无限的超越,不要把自己的最大能量限制住,让下属去逼迫你成长,不要想着一劳永逸,要有不断进步的自信和决心。如果一个人能够转变工作理念,让自己更开放,不管他身处在哪个层级,他都是自己的领导者,都会具备领导力。
除此之外,要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团队意识,这个也要从我做起,接到的任务,不管合不合理,是不是你应该做的,既然到了你手上,你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因为我们在团队中一直灌输这样的理念,你不代表你自己,你代表研发中心,如果你把事情做砸了,别人不会说是你没把事情做好,会说你研发中心不行,你有没有这个勇气让研发中心所有人帮你背黑锅,所以现在我们部门的人做事会有压力,会有责任心,团队成员间也会互相帮助,会有向心力,觉得我们是荣辱与共的。
另外,研发中心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也非常多,和集团产品部、市场部,各分子公司的销售、顾问,应该说很难找到和我们不相关的部门。对于各部门你是否能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到了年末的时候,各个分子公司都会来协调人,我们也很累,也有很多的任务,怎么去平衡好这些关系,也是一个考验。首先,我要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所以研发中心的每个人都希望各个部门都很强,都很厉害,我们要齐头并进,要共同成长,所以我们也会尽力去协调时间,做好支持性的工作。
在工作理念方面,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部门中总有一些人是你自己挑选的,可以说是你一手培养的,你是否能平等对待所有人,而不是偏向所谓的自己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讲究尊尊和亲亲,就是长幼有序,差序格局,这些在领导的传承上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作为基层管理者,有些人是自己招进来的,就变成了自己的嫡系,你有没有亲亲的想法,对于别的部门转过来的人,你是不是另眼相看了,这样优秀的员工就会灰心,会觉得没有希望,甚至不专注于把事情做好,而是开始学会拍马屁,或者建立自己的小团队,培养所谓自己的人,风气就坏了。如果只用和你亲近的人,时间久了,一个部门的人都同质化了,这样也就危险了,因为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我们要的是和而不同,要能讲实话,能把风险说出来的人,做研发的千万不能藏着掖着,产品有风险,我们要说出来,内部讨论,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办法总比问题多。
在领导技能方面,其实对一个初级管理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团队中树立你的威信,尤其是一个新组成的部门,大家年纪都差不多,智商也没有特别高,只因为你早做一年研发就要听你的?显然这不是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我也时常在想,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能够领导比自己技术好的人,要能够吸引最好的员工到你的团队中,到底依靠的是什么?我可以找一个很牛逼的技术,让大家都信服于我,但是知识经验技能太容易被更替,那些吸引人的优势显然在冰山以下。我隐约感觉我要看得更远,更有大局观,控制自己的情绪,具备同理心,正直诚信,勇担责任,客观审慎。最近我看到了一个词,或许能够概括出之前我做的一些努力:开放意识。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开放意识是一种大有裨益的注意力,它指的是你能够广泛地注意到周遭发生的事,但并不沉溺其中或者被细节牵着鼻子走。在运用开放意识的时候,我们不会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做任何评判、批评或抵制,只是单纯地感知一切。保持开放意识的人虽然能注意到这些人,但不会受其干扰,而且他们能注意到更多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在开放意识上,我还做的远远不够,还要做很多努力。
关于辅导和培养,我的一般做法是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自流,不过这里也有个度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就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管得太多,别人会觉得你太罗嗦,不信任他,如果支持太少,又会觉得没有归属感,没有成长,特别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对这些特别敏感。所以既不能过之,又不能不及。这个度也要因人而异,有些人基础差一些,那你就说的多一些,但这个说什么也有讲究,如果时间允许,我一般不会告诉他们任何在百度或者谷歌上找的到的知识,在这些地方能够找到的东西你来问我,说明你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或者说你想走捷径,对我有依赖,那不行,我会说,那些东西你自己去查,如果你问的是经验、技能,是冰山下的东西,我很乐意跟你分享,我希望你是自主的独立的,有主观能动性的。好在技术研发部的同事都还是很好学的。现在技术研发部成立将近一年,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队,明年入职的新员工都会安排老员工来做带教人,要提高老员工的管理能力,这对他们做好研发工作很有好处,一个没有领导和管理经验的人如何为企业管理层研发针对性产品和服务呢?一个靠悟性,当然也要靠经验,要让他们亲身去体会,去感同身受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管理者的难处。有些员工可能会对管理人员有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做管理就能指挥别人干活,自己就能轻松下来,等他们真的带人了会发现,指挥别人干活比自己干活更累,因为你要对结果负责,所谓的授权就是看着别人把自己擅长的事情搞砸,还要耐心的指导,你能做到吗?
对于任务的分配,也首先要对下属的能力水平有了解,给他们的任务最好要略高于他们的能力水平,需要他们努力一下才能完成,但又不是遥不可及,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是遥不可及的任务就要辅导,要给资源,不能见死不救,不能让下属产生习得性无助,甚至产生逃避的心理。事实上,我们现在有些项目是超出能力范围了,那就只能鼓励大家,共同探讨,突破自己。
对于团队氛围的打造,我们既要紧张也要活泼,关键是要激发工作热情、管理情绪,调整心态。研发工作要求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每个研发项目都不同,同样的知识结构不可能胜任所有研发项目,因此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我们尤其要强调学习能力,这个学习能力更多地要体现在学习的主动性上。我们的团队是开放、分享、合作、学习。我想任何人都有善和恶的一面,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和好的环境,把大家善的一面激发出来,所以团队氛围一定要好。当然,我在部门管理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在与同伴进行分享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是在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另外,还有代际差异的问题。当高层开始面对80后的时候,你已经开始面对90后了,你做好准备了吗?《领导梯队》中说,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方式,一线员工获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大量信息,他们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去创新,影响运营结果和服务客户。但由于一线经理的半军事化管理理念,员工们不会利用这种自由。今天,员工希望获得过去被认为是少数人才知道的信息,希望可以参与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同时,他们也希望在工作方式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知道也需要自由。确实如此,新生代员工对于自由的渴望的同时,又需要适当的指导,因为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他们能够为自己的能力自豪,而当事情不那么顺利的时候,他们又希望把压力释放出去,这时候没有系统的培训和适时指导就成为了理所应当的借口。因此,有限制的自由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而一线经理在这件事上,除了要有极大的宽容去承受员工的指责,同时又要帮助员工去改变心态,让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中的优秀者也会成长为一线经理,适当的让他们了解你的处境,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培养。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于一线经理来说,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员工,90后员工已经与80后员工有较多的差异。他们更盲目,又更自信,对于挫折也容易产生情绪,如何管理他们,成为又一大挑战。
领导梯队的读书心得篇11
近期,我怀着一种虚心向学的心态拜读了(美)詹姆斯&M&库泽斯和巴里&Z&波斯纳的畅销著作《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一书。虽离领悟该书精髓的十之七八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己还需进一步细细品读、认真思考方能真正明白书中所述最佳领导的行为艺术与哲学。但是我想这并不影响我作为第一次拜读者所获得的几点小小的、不成熟的心得。下面我就该书的结构、主要观点、不足以及基于它对现实的思考的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首先,讨论一下该书的结构问题。该书共有12章,首章和末章属于总括性的,首章主要是引出论题即当你处于最佳领导状态的时候,你会做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作者通过对140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佳领导的五个行为习惯,分别是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这五个行为习惯下包括明确价值观、树立榜样等十种具体的领导行为。就首章提出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来说,末章既是总结,但似乎又不是总结。说它是总结,是因为末章呼应了首章最佳领导的行为艺术这一问题。说它不是总结,是因为该章似乎在高度宣扬一种思想,一种领导是每个人的事的思想,一种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最佳领导的思想。看到这里,其实我是兴奋的、愉悦的,有一种拨开乌云终见日,除却阴霾现晴天的感觉。从第一章开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则主要针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旁征博引,详细阐述、论证。这个阶段的阅读过程是一种遨游在实例中,从实例提炼观点,消化观点,进而接受观点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以少,但是这个过程会让读者觉得和书中的所述内容、实例相距甚远。直至第十二章提出了领导是每个人的事这一观点,这让读者心中一亮,方才真正地从心里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和实例和自身的联系一下子
拉近了许多。这就是一种思想升华,这一章才是最能抓住读者心理需求的文字。
人们常说要想看见黎明的光明必须先熬过漫漫的长夜,这个比喻或许有点不太恰当,但是从一开始读本书直至最后,我真不得不说是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好的东西从来都不是突然到来的,需要一个过程。当然,读者也可以先看最后一章,直接给自己的大脑传递领导是每个人的事这一信号,但是我想那是不能引起心中波澜的,是没有营养的。唯有在细细了解了前文所述之后,方才会觉得这个观点是那么能慰藉读者那遨游了很久之后有点累意的心灵。我佩服作者在文章结构上这一巧妙的、融入了生活哲理的,又能抓住人们心理需求的安排,而没有直接把这一章的内容放在著作的前面。
其次,讨论一下该书的主要观点问题。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当你处于最佳领导状态时,你会做什么?这个问题,我的理解就是最佳领导的行为艺术。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这五个行为习惯。这五个行为习惯中的每个行为习惯对应两种具体的行为,分别是明确价值观,树立榜样、展望未来、感召他人、寻找机会、尝试并承担风险、促进协作、增强他人的能力、认可他人的贡献、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最后的一个观点是:领导是每个人的事。
在谈论主要观点之前,我想得先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领导,另一个是领导力。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说法,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的人,我比较赞同这种说法。领导和一般员工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思想和思维。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的话普通员工想的是明天,中层管理者想的是下个月,而高层领导想的则是明年乃至今后的五年、十年。不同的人的战略眼光和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深度不同,这也就基本明确了领导的主要职责:明确方向、确定战略、用对员工、实现目标。再说领导力,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促使领导能高效履行职责,最终实现目标的各种感性和理性的渠道和力量。一切有利于帮助领导定方向、定战略、用对人进而实现目标的正当的因素都应该是领导力的分子。
阐述完领导和领导力的概念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书中提出的五种行为习惯和十种具体行为。先说五种行为习惯,他们本身存在着非常严密的逻辑性,这个逻辑是从个人到群体、从思想到行动的逻辑。以身作则是自我修身,是属于潜移默化的个人形象和思想影响。共启愿景是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从这里开始,从个人到了群体。影响别人不应该是先从行动上去要求别人怎么做怎么,而是应该先从思想上去影响,让受影响的人从思想层面先接受某种行为,树立某种价值观,之后再要求他们执行某个动作也就不难了。以身作则和共启愿景均是属于思想层面的影响。再到挑战现状,这是在思想的驱使和指引下的产生的行为。挑战现状是实现超越的肥土,没有挑战和改变现状的勇气永远不会有超越。好比一个下滑的企业,有没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与改革,永远无法停住下滑的脚步,往上走的愿望更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到这里,行为习惯已经从思想蔓延到行为。之后是使众人行。这里遵循了一个人的社会化原则,也就是人不可能单独存在,也不可能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强调人的力量是有限。领导很多都是思想的巨人,但是这些思想的落实需要他也变成行动的巨人,但是单单是他自己还不行,他还必须找到那些被他以身作则和共启愿景之后,愿意和他一起挑战现状的人一起行动,也就是他必须要由他的团队。而此时衡量他是否是真正的行动的巨人,并不是看他自己做了多少,而是他的团队做了多少,实现了多少,他创造了什么条件如提升团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和能力等让他们实现全部的目标。最后是激励人心。激励人心是一种创造持续动力的行为,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书中作者提出了认可成绩和庆祝成功两种方式,这实际上是满足人的一种心理和精神的需求,也就是一种思想上的满足。一样以来,又回到了思想的影响层面了。不难看出这五种行为习惯各有各的哲学和亮点,他们的逻辑链条是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产生思想影响&&行为执行&&思想影响&&行为执行,然后永无止境地发展下去。
五种行为习惯之后是书中所提到的十种具体行为。明确价值观要求自己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何为正确的价值观?这里所指的并不仅仅包含那些由一系列褒义词如正直、诚信等等组成的价值观,也不仅仅指领导者个人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包含了一个团队里面所有人的实际需求,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的家乡叙事课程设计
- 弦乐小夜曲课程设计
- 中西医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6
- 矿井灌浆设计课程设计
- 站姿坐姿课程设计
- 花艺烘焙课程设计
- 药品验收入门课程设计
- 互联网行业安全管理实践
- 领导班子与教学院校协调计划
- 火灾中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培训
-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GB/T 1094.7-2024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 电大西方行政学说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2024年度中国PE、VC基金行业CFO白皮书
- 2023年南京市江宁区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中国民族史》重点笔记(期末)
- 中南大学《物联网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抓斗课件教学课件
-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准入与考核制度
- 基于Python的去哪儿网酒店数据采集与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