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尔逊法的浙江省城市职能分析_第1页
基于纳尔逊法的浙江省城市职能分析_第2页
基于纳尔逊法的浙江省城市职能分析_第3页
基于纳尔逊法的浙江省城市职能分析_第4页
基于纳尔逊法的浙江省城市职能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纳尔逊法的浙江省城市职能分析城规07-2班第一小组:吴昭董凯黄斌华王海燕赵然温茗妍提要:本文利用《浙江统计年鉴-2008》的有关数据和纳尔逊分类方法对浙江全省12个城市做了城市职能的分析。浙江城市制造业职能较强,就业比重较大,城市职能随城市规模变化出现一定变化规律。城市职能结构表现在空间上的差异是二三产业职能较强,西南部城市则较弱。关键词:城市职能;纳尔逊分类法1浙江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概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十五”以来,浙江省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促并进的方针,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浙江省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全省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由2000年的1个(杭州)发展到2005年3个(杭州、宁波、温州),50-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原来的2个(宁波、温州)发展到6个(绍兴、台州、义乌、湖州、金华、瑞安),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118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5年的1920平方公里,“三核五级”城镇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口径,全省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48.7%[1]上升到2005年的55%。2研究方法城市职能分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在本文中,我们采用霍华德?纳尔逊分类对浙江全省的十二个城市职能进行分析。纳尔逊分类方法,即计算出每个城市总劳动力中从事每一种职业的此重及所有城市各种职业从业人口的平均比重,求出标准差,以各个城市每种职业与所有城市的差距来划分城市职能类型。达到或超过平均比重加上标准差水平的职业确定为城市的专门化职能,假如城市中没有一种职业达到平均数加标准差的分类标准,这种城市就属于“多样化城市”,即通常所说的综合性城市。纳尔逊分类法的优点是把各个城市放到一定区域的城市总体中加以研究,通过与其它城市职能的比较来确定所属类型,避免了各个城市就其本身职能结构情况划分类型所造成的片面性。而且在同一类型中,可以用高于分类标准的数据反映出城市某种职能的专门化程度。此法存在的问题有:1、照此法划入某种类型的城市,作为归类依据的职业比例尽管与全国或某个区域的城市比较相对较高,但在该市本身劳动力的职业结构中却不定都是突出的,相反,可能还没有其它职业所占的此例大。2、没有把各种类型城市的规模表示出来,以致不能显示职能类型相同的城市职能强弱的差异。3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分析数据来自《浙江统计年鉴-2008》。参考相关文献,我们对数据对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剔除、归并处理等处理。其中,保留了农林牧副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将采矿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归并为能源生产与采掘业;将批发和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归并为商业;将金融业、房地产业归并为金融房产业;将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归并为服务业;将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归并为[2]文教卫体业;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归并为社会管理业。按照上述划分标准,可将浙江省12个城市经济活动的19个行业确定为11种经济活,作为划分城市职能的类别。分别计算出浙江12个城市的11种经济活动的劳动力结构百分比,见表1。计算出所有城市每种经济活动的职工百分比的算术平均值(M)和标准差(S.D),见表2。以高于M+1S.D作为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准,以M+2S.D和M+3S.D来表示该职能的强度。4浙江省城市职能分析4.1浙江省城市职能结构特征2005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为55%。2007年浙江省城市职工就业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占41.96%,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重已占到31.39%,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在第二产业中,浙江的制造业所占比重最高,为41.24%;其次是建筑业,为11.11%;而能源生产与采掘业所占比重很低,仅为1.26%。在第三产业中,文教卫体业所占比重最高,为16.62%;金融房地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为5.43%;而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也分别只占到了[3]4.79%、3.66%。这与我国长期重视物质生产部门发展,而忽视服务业发展有关。改革开放后,虽然商业等行业已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业受国家宏观调控作用较强,外资和私营企业进入较少,没有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很不发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浙江省具有发达的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二三产业具有较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收益等因素,第一产业就业职工比重较低。这反映了浙江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有利于城市化进程。表12007年浙江省12城市的11种经济活动的劳动力结构百分比经济活交通运信息传输计能源生动农、林、建筑输仓储商金融房服务文教卫社会管制造业算机服务和产与采牧、渔业业及邮电业地产业业体业理业软件业掘业城市通信业杭州市0.1241.2411.114.212.521.266.975.316.7612.757.75宁波市0.1443.1619.173.580.511.275.474.913.7211.066.99嘉兴市0.1968.762.891.140.571.853.23.772.639.245.79湖州市0.150.637.532.460.753.734.154.381.9614.2410.07绍兴市0.0637.834.091.510.511.783.362.781.5110.636.01舟山市0.1730.74.358.430.963.747.46.613.7416.7817.13温州市0.1350.4516.712.70.461.433.863.711.5611.827.17金华市0.326.5618.054.270.991.964.745.074.5119.2414.28义乌市0.24.182.198.960.81.596.988.968.5627.329.88衢州市0.4131.757.183.171.12.972.767.522.2121.5419.46台州市0.9424.5427.492.420.882.085.065.83.1417.0210.64丽水市1.719.555.094.071.975.023.476.313.6127.7621.38表22007年浙江省11种经济活动的职工百分比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交通运信息传输能源生农、林、建筑输仓储计算机服商金融房服务文教卫社会管经济活动制造业产与采牧、渔业业及邮电务和软件业地产业业体业理业掘业通信业业平均比重0.3735.7812.993.911.002.394.795.433.6616.6213.05(M)标准差0.4816.8610.252.450.631.201.611.742.136.287.56(S.D)M+1S.D0.8552.6423.246.361.633.596.407.175.7922.9020.60M+2S.D1.3369.5033.498.812.264.808.018.917.9129.1828.16M+3S.D1.8186.3643.7411.262.896.009.6210.6510.0435.4735.72表3浙江省各城市的各类经济活动在该市总体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经济活与农、林、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计动能源生产金融房服务文教卫社会管(M+nS.D)牧、渔制造业建筑业仓储及邮算机服务和商业城市与采掘业地产业业体业理业做差业电通信业软件业0.1241.2411.114.212.521.266.975.316.7612.757.75>(M+1S.D)-0.73-11.40-12.13-2.150.89-2.330.57-1.860.97-10.15-12.85杭州市>(M+2S.D)0.26-1.04-1.15>(M+3S.D)-0.370.1443.1619.173.580.511.275.474.913.7211.066.99宁波市>(M+1S.D)-0.71-9.48-4.07-2.78-1.12-2.32-0.93-2.26-2.07-11.84-13.610.1968.762.891.140.571.853.23.772.639.245.79嘉兴市>(M+1S.D)-0.6616.12-20.35-5.22-1.06-1.74-3.20-3.40-3.16-13.66-14.81>(M+2S.D)-0.740.150.637.532.460.753.734.154.381.9614.2410.07湖州市>(M+1S.D)-0.75-2.01-15.71-3.90-0.880.14-2.25-2.79-3.83-8.66-10.53>(M+2S.D)-1.070.0637.834.091.510.511.783.362.781.5110.636.01>(M+1S.D)-0.79-14.8410.85-4.85-1.12-1.81-3.04-4.39-4.28-12.27-14.59绍兴市>(M+2S.D)0.60>(M+3S.D)(9.65)0.1730.74.358.430.963.747.46.613.7416.7817.13舟山市>(M+1S.D)-0.68-21.94-18.892.07-0.670.151.00-0.56-2.05-6.12-3.47>(M+2S.D)-0.38-1.06-0.610.1350.4516.712.70.461.433.863.711.5611.827.17温州市>(M+1S.D)-0.72-2.19-6.53-3.66-1.17-2.16-2.54-3.46-4.23-11.08-13.430.326.5618.054.270.991.964.745.074.5119.2414.28金华市>(M+1S.D)-0.55-26.08-5.19-2.09-0.64-1.63-1.66-2.10-1.28-3.66-6.320.24.182.198.960.81.596.988.968.5627.329.88>(M+1S.D)-0.65-48.46-21.052.60-0.83-2.000.581.792.774.409.28义乌市>(M+2S.D)0.15-1.030.050.65-1.881.72>(M+3S.D)-2.30-1.69-1.48-5.840.4131.757.183.171.12.972.767.522.2121.5419.46衢州市>(M+1S.D)-0.44-20.89-16.06-3.19-0.53-0.62-3.640.35-3.58-1.36-1.14>(M+2S.D)-1.390.9424.5427.492.420.882.085.065.83.1417.0210.64台州市>(M+1S.D)0.09-28.104.25-3.94-0.75-1.51-1.34-1.37-2.65-5.88-9.96>(M+2S.D)-0.39-6.001.7019.555.094.071.975.023.476.313.6127.7621.38>(M+1S.D)0.85-33.09-18.15-2.290.341.43-2.93-0.86-2.184.860.78丽水市>(M+2S.D)0.37-0.290.22-1.42-6.78>(M+3S.D)-0.11-0.984.2浙江省各城市职能分类依据纳尔逊分类方法,我们对表1和表2再做进一步处理:把浙江全省12个城市的每种经济活动的职工百分比与所设定的城市主导职能标准及职能强度标准做一下比较,我们可得出每个城市的每类经济活动在该市总体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见表3。依据表3,浙江省12个城市中符合分类标准的有以下9个城市:农林牧副渔业:台州市、丽水市;制造业:嘉兴市;建筑业:绍兴市、台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舟山市、金华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杭州市、丽水市;能源与采掘业:湖州市、舟山市、商业:杭州市、舟山市、义乌市;金融房地产业:义乌市、衢州市;服务业:杭州丽水市;市、义务市;文教卫体业:义乌市、丽水市;社会管理业:义乌市、丽水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各城市的专门化程度比较高。(1)12个城市有9个城市归入专门化职能类型,余下的宁波市、温州市和金华市都属于综合性城市。(2)合乎分类标准的9个城市,只有4个是单一职能: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和衢州市,而杭州市、舟山市等7个城市则有2种以上职能。(3)9个合乎分类标准的城市中,只有杭州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杭州市的建筑业,义乌市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房地产业、商业、社会管理业和丽水市的农林牧副渔业、能源与采掘业的职工比重平均比重加2个标准差,其余5个城市[4]都是仅够上分类标准。浙江省有3个城市的制造业职工占本市职工总数的50%以上,2个城市占40%一50%,3个城市占30%一40%,并且除义乌市和丽水市之外的城市的制造业职工都超过其它部门的职工比重,如不作城市之间的对比,很有可能把其中多个城市划为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