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1.gif)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2.gif)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3.gif)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4.gif)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128b973963c952d1ae8ecfa83326a09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环境的美化一、教学目标:让生了解美化环境的意义、养成美化环境和保持环境美化的习惯。二、教材分析:重点:掌握美化环境的意义。难点:养成美化环境和保持环境美化的好习惯。三、教学过程:1、美化环境的意义: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清洁、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美化和清洁能使人保持轻松的心情,消除身体疲劳,有利于学习和生活也有利于身体健康。2、美化环境、要注意几项具体工作:(1)定期清扫,搞好卫生、清除垃圾废物,保持环境清洁。(2)清理卫生死角,填平臭水沟,防止苍蝇,蚊子孳生。(3)大搞绿化、多种花草树木。(4)爱护益虫鸟。(5)根据条件搞好园林规划。3、在注意、美化环境建设的同时,要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保护好环境的美化:(1)培养公德心,人人自觉保护环境。(2)制定规章制度,保护环境者奖,破坏环境者罚。(3)加强管理,持之以恒,保持环境美化。四、作业:1、环境美化有什么好处?2、美化环境需要做什么工作?第二课:眼球的构造与功能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正常的眼球结构和功能。二、教材分析:重点: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难点:了解眼睛的屈光原理。三、教学过程:首先用人的眼球构造图,结合照像机原理,讲解眼球的构造。眼睛近似球状,叫眼球。眼球壁像一只鸡蛋壳部分,最外层为眼外膜,其透明而又最突出前端的部分为角膜,稍内层为乳白色不透明的巩膜,亦即“眼白”部分;中间圆孔叫瞳孔,俗称瞳仁;这一层膜富有血管和色素。眼球壁内层为眼内膜,即视网膜,是感受光刺激的神经组织;其神经纤维形成束,称为视神经,反外来的光刺激传到大脑,产生视觉。眼球内部由三部分组成,最前端为前房,充满房水;次为晶状体;后房空间为玻璃体,充满玻璃体物质。眼球的功能,主要是屈光功能。眼球的屈光功能正常,那这个人的视力就是正常。眼球有一套屈光系统,包括了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四种介质,还有四个屈光面:角膜的前、后表面,晶状体的前、后表面、这套屈光系统,就像照相机的镜头,起透光和折光作用。把外界通过透光和折光的形象聚焦成像并落在视网膜上,再由视网膜通过神经传至大脑视觉中枢,让人产生感觉,即视觉。这样,人就知道看见的是什么东西。四、眼球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第三课:近视眼的形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近视眼发生的原理、引起近视的原因。二、教材分析:重点:近视眼发生的原理。难点: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态。三、教学过程:1、眼睛的作用:心灵的窗口。2、眼睛的特性:眼睛在看6米以外的东西时,不用加强屈光度便能看清楚,但看6米以外的东西时,就必须加强屈光才能看清。3、近视眼的形成:(1)看近距离的东西持续时间太长,中间又无适当休息,就会使眼睛因长时进行调节活动而疲劳。久而久之,收缩的肌肉便不能自然放松,使眼睛只适合看近物面出现近视状态。(2)学生不注意读书写字姿势、字迹模糊色浅,在光线太强太弱的环境下看书写字,躺在床上、走路、坐车看书等等不良习惯。都易使屈光调节活动加强、使眼肌持续地紧张收缩而且由于过度特久地调节活动,造成了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剌激眼肌加强收缩。(3)缺乏某种营养素,也容易高近视。(4)遗传近视眼。四、作业:1、发生近视眼的原理是什么?2、你有哪些不良的看书写字习惯,能指出和纠正吗?第四课:看电视的卫生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看电视时应怎样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二、教材分析:重点:让学生了解看电视与视力的关系。难点:让学生掌握看电视时的用眼卫生。三、教学过程:1、电视画面的形式:是由90万个闪动的小光点组成。2、看电视的距离:距离应是荧屏对角线的5倍,最小不少于2米距离。3、造成眼睛疲劳的原因:(1)近距离看电视时,光点更明显,眼睛受影响更大,调节屈光的强调也加强,眼睛更易疲劳。(2)电视画面的亮度同周围环境的亮度相差悬殊时,眼睛也容易疲劳。(3)躺着看电视,头颈部肌肉特别紧张,眼睛处于由下向上观看状态,易使眼睛疲劳。(4)时间太长,又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对视力、血液循环、关节和肌肉都有不良影响。4、看电视的卫生:(1)保持看电视的合适距离。(2)晚上看电视时屋内应开一盏灯(8瓦以下)置于观看者后上方;白天看电视应用有色窗帘挡住门窗,将亮度和对比度调整到合适的状况。(3)眼睛平时以向前下方及正前方观看居多,尤其以向前下方观看最为舒适。电视机应放置观看者的前下方。(4)看电视注意“劳逸“结合。四:小结五:布置作业:怎样看电视才符合用眼卫生标准?第五课: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功能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二、教材分析:重点: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难点: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三、教学过程:3、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2、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功能。(1)鼻:鼻甲和鼻中隔丰富的血管网使吸入的空气加温以及使吸入的空气湿度增加,减少干燥,寒冷空气对肺的刺激;鼻毛可阻隔空气中的尘埃。鼻腔分泌物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细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2)喉、气管:喉的下部是气管,气管向下分左、右两侧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气管壁内面覆盖带纤毛的粘膜,纤毛不停向咽喉方向摆动,把气管、支气管及肺内的粘液及附在粘液中的灰尘,细菌及各种异物推向喉部,并通过咳嗽吐出,这就是痰。(3)支气管和肺:支气管在肺内像树枝分叉一样,不断分叉分细,直至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弥散到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又通过肺泡壁弥散到肺泡中,再通过呼气排到体外,这个过程就是肺部交换气体过程。3、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氧气,呼吸系统执行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体的这种气体交换,就是靠呼吸系统进行。四、作业:呼吸系统包括哪些器官?第六课:呼吸系统的保健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保健的重要性并做好呼吸保健的有关事项。二、教学分析:重点:呼吸系统与少年儿童健康的关系。难点:坚持做好呼吸系统保健有关事项。三、教学过程:1、呼吸系统与少年儿童健康的关系。(1)儿童,少年的呼吸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组织十分娇嫩,呼吸道粘膜容易损伤、呼吸道的屏障作用出不如成年人,呼吸系统的功能相对较弱。(2)灰尘,各种细菌、病毒对儿童、少年的危害更大,后果更严重。(3)儿童,少年新陈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比成人大。综上的述,要保证儿童,少年身体健康发育成长,注意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2、保护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方法:(1)室内通风换气。(2)保持空气的清洁,注意防尘。(3)注意个人卫生。(4)不吸烟,吸烟对呼吸、心血管系统有损害作用,对少年儿童损害更为明显。(5)衣服要适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6)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增强体质。作业:少年儿童为什么要注意呼吸系统的保健?第七课:感冒与流行性感冒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方法。二、教材分析:重点:感冒和流感的预防方法。难点:感冒和流感的不同点。三、教学过程:1、感冒(1)感冒的定义:(2)主要症状: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部干痒,头痛等,一般不发烧或发低烧。(3)特征:大约持续3—4天,最多7天经治疗和休息后痊愈。2、流感(1)定义(2)症状: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3)特征:传播迅速,容易流行,体质弱者还容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3、感冒与流感症状的区别:流感起病急,发高烧,全身酸痛明显,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于上呼吸道,无高烧及全身酸痛,4、感冒与流感的预防方法:(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注意睡眠和营养,增强身体的耐寒力和病毒,病菌的抵抗力。(2)注意保暖,预防病毒、病菌的入侵。(3)不用感冒和流感病人用过的行活用品。(4)在流感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病人,并经常用药物对住房、课室的空气进行消毒。布置作业:1、“感冒”与“流感”有什么不同?4、如何预防感冒与流感?第八课脊柱异常弯曲一、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脊柱异常弯曲是如何发生的,引导学生采取预防措施。二、教材分析:重点:脊柱的作用和异常弯曲的原因。难点:纠正不良习惯,预防脊柱异常弯曲。三、教学过程:1、脊柱的作用:它处于身体的中轴位置,是躯干的支柱,上接颅骨,下接骨盆(盆骨),起到支持躯干、头颅的作用。2、脊柱的生理特征:脊有四个生理弯曲,称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3、脊柱生理弯曲的作用:与人体结构和直立行走相适应,能缓冲各种动作产生的震动力。有保护内脏和头部的作用,也适应于保持身体平衡。4、学生时期造成脊柱异常弯曲的主要原因:(1)缺乏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量不足。(2)课桌椅的高低与学生身高配置不当(不符合标准)、造成学生写字坐姿不良形成脊柱异常弯曲。(3)习惯用某一只手提物,或单肩背书包或侧卧睡,引致经常性单侧肌肉紧张。对脊柱异常弯曲及时矫正及不良姿态的及时纠正,是防止学生脊柱异常弯曲的重要条件。作用:1、脊柱异常弯曲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预防脊柱异常弯曲?第九课:龋齿的预防一、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懂得发生龋齿的原因,孰悉防治方法,防止龋齿的发生。二、教材分析:重点:怎样预防龋齿。难点:龋齿的病因,危害。三、教学过程:1、龋齿的形成: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被口腔里的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另一方面,牙齿的主要成份是钙质。同样也会被口腔细菌产生的酸所溶解,在医学上称之为“脱钙”。牙齿一旦脱钙,牙釉质就发生变化,牙齿就不那么坚固耐磨,甚至产生龋洞。这样,随着口腔细菌不断繁殖生酸、牙齿龋洞由小变大,如任其发展,牙冠将全部蚀光,只残存牙根,这就是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2、儿童、少年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1)儿童的牙齿发育尚不成熟,含钙质少,抗龋能力低,较易患龋齿,体弱多病儿童发病率更高。(2)儿童喜吃糖果、糕点等零食,特别是睡前吃零吃、更易发酵生酸、腐蚀牙齿。(3)口腔卫生不良、偏食等、都容易发生龋齿。3、龋牙的危害:(1)龋牙一旦发生,可引起各种牙髓质变、坏死。(2)可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骨炎。(3)因龋牙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不良、影响正常生长发育。(4)可造成错牙或牙领畸形。4、龋齿的预防:(1)养成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经常保持口腔清洁。(2)少吃糖果、糕点等零吃,不偏食。(3)低氟地区可用仿氟牙膏刷牙。第十课:正确的刷牙方法一、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达到预防龋齿和牙齿保健的目的。二、教材分析:重点:让学生了解刷牙的目的。难点:培养正确的刷牙方法。三、教学过程:1、刷牙不但可以清洁牙齿,减少牙菌斑的发生,不对牙床起到按摩作用,促进牙龋的血液循环,改善其营养及氧的供应,有助于组织代谢、增强抗病力,使牙齿更加坚固。2、正确的刷牙方法:(1)早晚各刷一次。白天唾液多,可冲刷并抑制细菌生长;晚上口腔唾液少,细菌大量繁殖,产酸破坏牙齿。所以、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2)坚刷,又叫顺刷,就是顺着牙缝刷牙。3、横刷法的弊端:(1)不但不能刷净牙缝,有时不可能将食物残渣推入牙缝。(2)往往用力不均匀,造成牙龈,口腔粘膜擦伤,出血,牙龈萎缩等疾病。作业:1、刷牙对牙齿有什么作用?样的刷牙方法才是正确的?健康教育教案——疾病预防第1课预防龋齿教学内容:预防龋齿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乳牙和恒牙。恒牙是永久牙。2.使学生知道换牙的卫生,知道怎样保护牙齿。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描述牙齿的重要作用和牙齿不健全所带来的不便;引导启发总结学生回答的关于牙齿的保护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兄弟生来白,队伍排整齐。饭菜全切碎,活儿干得快。你若猜不出,张口他就来。2.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牙齿,发现了些什么?总结讲述我们从6—7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长出乳牙,到12岁左右又长出恒牙。二、学习新课: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我们的牙齿的作用?(切断,研磨食物,帮助发音。那么我们没有了牙齿会怎么样呢?)2.了解牙齿,了解我们的乳牙和恒牙。3.既然恒牙和我们这么密切又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来保护它呢?4.①不要咬硬东西。咬硬东西,一是不得力,因为牙还没有长牢,容易造成牙齿错位,影响咀嚼和美观。②不要用手抠和用舌头舔。在牙刚长出时,有点痒,如果用手抠或者用舌头舔,很容易造成牙齿的松动和变形,长得会七扭八歪,形成畸形。③要注意牙齿的卫生。三、巩固新知:1.组织学生表演牙齿和蛀牙的节目(节目内容是一个小朋友开始时牙齿很好,但是它不注意牙齿的卫生,经常吃零食,还特别爱吃甜食,结果造成牙齿有了蛀虫,经常牙疼,疼痛难人忍。最后他去了医院,医生帮他治好了牙疼,终于他痛下决心,该掉了乱吃东西的坏习惯,并且经常刷牙,注意牙齿的卫生,慢慢地他终于又长出了新牙。看他多开心啊!)。2.组织学生到黑板前面来复述牙齿包括的种类和保护牙齿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发言大胆积极,果敢,声音洪亮,语言流利,锻炼自己发言的能力。)第2课预防蛔虫病(1)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蛔虫病的一般症状,以及蛔虫引起的各种疾病,知道蛔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教学重点学生了解蛔虫病的一般症状,以及蛔虫引起的各种疾病,知道蛔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教具(课前准备)挂图,蛔虫的标本.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有个小朋友,一日三餐都吃得不少,可就是面黄肌瘦,还时常喊肚子痛,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讲述: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人体内有了这种寄生虫,就是得了蛔虫病.二,学习新课蛔虫病的危害.(1)谈话:你有没有得过蛔虫病得了蛔虫病有什么不适吗(2)讲述:(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蛔虫在人体内主要生活在小肠里面.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的地方,蛔虫在小肠里跟人抢食营养,这样,人体得不到足够多的营养,就会面黄肌瘦.蛔虫除了与人抢食营养外,还排放出大量的蛔虫毒素,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蛔虫在人体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到处乱钻.钻到胆道里,人就会得胆道蛔虫病;钻破肠子,人就会得腹膜炎;大量的蛔虫聚集在肠子里,会产生肠梗阻.这些都会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第3课预防蛔虫病(2)一,复习旧知二,学习新课1,预防蛔虫病(1)谈话:蛔虫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讲述:蛔虫病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可以预防.蛔虫的繁殖有一个循环过程,就是蛔虫在人体内产卵后,卵随着人体的粪便排出体外,这些卵随着人体粪便有的进入泥土,有的粘在了瓜果蔬菜上.我们吃了这些带有蛔虫卵的东西,就会把蛔虫卵带进人体,进入小肠.蛔虫卵在小肠里孵化成幼虫后,进入人体血管内长大后又进入小肠吸食营养.如果我们把握好"入口"这一关,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的可能性.(3)讨论:1,预防蛔虫病的关键在哪里2,得了蛔虫病怎么办(4)齐读课文中的儿歌.(5)小结:蛔虫病的危害很大,但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就能预防蛔虫病.第4课防治腮腺炎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流行.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到腮腺炎并不可怕,要增强预防措施,达到防病的作用.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医生用的听症器等物.学生准备表演的台词.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小品表演2,激思释疑:你们想知道小品中的小朋友患的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学习新课1,了解腮腺炎极其传播途径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此病谁能说说当时的感受.2,生议论,谈感受3,教师讲述: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得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健康人吸入在腮腺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入空气—患病4,讨论:我们班里有人得了腮腺炎,我们该怎么办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同学得了此病,其它同学极易被传染.6,预防腮腺炎的方法7,全课小结.板书设计:10,预防腮腺炎流行和发病季节:冬,春季,传播途径:飞沫传播预防,治疗:不去公共场所,带口罩,卧床休息等第5课预防和救护意外伤害事故(1)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关注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和保护问题。?(过程与方法)2、学会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如何自护、自救,养成安全保护意识。(知识与技能)?????3、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知识与技能)????4、通过实践体验,了解小学生安全常识,有效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意外伤害事故,如何进行自护、自救。????2、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教学难点:???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关注其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2、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注意观察生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3、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平安出行,快乐生活。?二、活动准备????1、课前请学生分组对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进行了解,并填写好意外事故调查记录表。?????2、设计一张“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调查表。??3、收集相关资料,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呢?如果有,请你说一说你经历过或看见过的一些事例,有些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意外伤害发生时”的一些情况,了解哪些是生活中的意外伤害。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回有收获。?(二)思考与交流?1、想一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哪些意外伤害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比如说……?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师:其实,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但是这些意外事故却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因为意外事故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三)反馈调查情况?1、小组交流:把自己调查的意外事故记录表在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调查结果。?2、全班反馈(四)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生活中的意外事故有了很多的了解和认识,如何有效避免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应该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思考,希望你带着问题,认真地想一想,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板书设计?意外?伤害??事故第6课预防和救护意外伤害事故(2)?一、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意外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2、学会一些生活中的自救自护安全常识,懂得如何进行自我救护和救护他人的方法。?3、当意外伤害发生时,知道正确拨打报警电话。二、活动准备:????1、通过网上查询有关意外事故发生时如何逃生的自救常识。????2、了解如何处理身体伤害,记录“自救与自护”常用方法。????3、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或自然灾害。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很多同学都了解了不少生活中的意外事故,由于意外事故发生时突然而且紧急,如果你在外出或上学的路上遇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你会怎么做呢????2、学生自由说一说。?小结:当意外和险情来临之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尤为关键,如何能做到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巧妙地远离危险,就需要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二)模拟表演???1、请几组同学模拟生活中突发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全班同学观看。???2、说说自己的看法:以上同学的处理方法正确吗?为什么?你是怎样做的??(三)讨论交流???1、分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意外事故发生时的自救方法。???2、集体反馈:说说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如火灾、地震、溺水时等应怎样想办法逃生????3、思考:如何正确拨打报警电话?(四)观察记录???1、阅读小资料: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2、讨论完成:“自救与互救”常用方法调查表。????3、展示交流。(五)拓展应用???1、说说你经过学习都学会了哪些自救互救方法????2、大家谈谈:你所了解的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或自然灾害。???3、讨论:在重大灾害或险情发生后,我们应从中学习人们在抗击险情表现出来的哪些优秀品质?(六)总结?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很多生活中的自救互救的方法,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当意外事故不幸发生时应懂得如何进行自救,有效避免伤害的发生,珍惜生命。?板书设计119???????要求??????地震????火灾????雷击第7课??谨防中暑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夏季怎样预防中暑教学重点:了解谨防中暑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谨防中暑的重要性。教具准备:挂图。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谨防中暑一.揭示课题二.展开学习1.自学2.??讨论1)夏季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度2)中暑会有什么症状口渴头昏耳鸣心跳加快胸口不适浑身发烫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3.怎样对待中暑静卧通风心静渴清凉饮料4.怎样预防中暑三.教学小结第8课??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会知道肝炎严重,怎么样预防疾病教学重点:了解病毒性肝炎预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病毒性肝炎预防的重要性。教具准备:挂图。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一.揭示课题二.展开学习1.自学课文2.????讨论1)常见的肝类有几种?2)早肝病毒是怎样传播的?3)乙肝病毒是怎样传播的?怎么样预防?4)得了肝炎早期有哪些措施?三.教学小结第9课??中耳炎的预防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中耳炎的危害,怎样预防中耳炎教学重点:了解中耳炎预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中耳炎预防的重要性。教具准备:挂图。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中耳炎的预防教学过程一、中耳炎是怎样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数由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引起的。这是因为:鼻咽部粘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当用力擤鼻涕时,细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引起发炎。另外,用不洁的东西,如火柴棒、发夹、竹签等挖耳朵,或者污水进入耳朵,也容易使细菌侵入,导致中耳炎。二、中耳炎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抵押贷款合同季度范本
- 临街店铺购买合同范本
- 二次供水设备采购合同
- 专业服装管理软件经销合同书
- 上海市股权转让合同标准范本
- 二手房销售代理合同协议
- 中外合作种植战略合作合同
-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据保密合同
- 返聘人员协议书
- IT行业员工培训劳动合同范本
- (2024)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标准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癫痫病人的护理(课件)
- 企业资产管理培训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医院培训课件:《如何撰写护理科研标书》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