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口蹄疫_第1页
禽流感口蹄疫_第2页
禽流感口蹄疫_第3页
禽流感口蹄疫_第4页
禽流感口蹄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禽流感口蹄疫第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什么是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第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第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感染禽流感潜伏期

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

-但不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第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感染禽流感的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通过粪-水-口途径)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第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临床表现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第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禽流感流行强度

禽流感是禽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可发生大面积,跨区域流行,一般情况下,禽流感较难传染给人

近几年禽流感特别是H5N1亚型禽流感传染给人的情况累有发生,感染人数有增加趋势人群的发病与人和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流行的病毒亚型及其变异情况有关第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效举措: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第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公众的健康教育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等。

6、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第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口蹄疫(FMDV)定义: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偶蹄动物是指四肢中有双数着地蹄的动物)第1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猪感染口蹄疫---症状猪潜伏期1一2天,病猪以蹄部疱为主要特征,主要症状是跛行。病初体温升高至40一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粘膜(包括舌、唇、齿龈)形成小水疤或糜烂。蹄冠、蹄叉、蹄锺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一周左有痊愈。第1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羊感染口蹄疫---症状羊潜伏期一周左有,病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牛低,山羊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膜炎,水疱发生于硬腭和舌面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第1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猪口蹄疫第1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鼻镜边缘水泡第1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左:舌粘膜溃疡右:齿龈出血、溃疡第1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牛口蹄疫:蹄叉水疱第1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口蹄疫的传播最易感染的动物: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第1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麝的基本资料原麝,又名香獐子,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型偶蹄类食草动物。麝以森林和森林灌丛为主要栖息地,原麝主要分布在海拔600至1000米以上人迹罕至的针阔混交林带。属于中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第2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口蹄疫的传播途径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毒是主要传染源。间接地接触传染包括:分泌物、排泄物、畜产品、污染的空气、饲料等传给易感动物。

口蹄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以及完整皮肤。第2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口蹄疫的传播途径本病除通过直接接触和被污染的物品机械传播外,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本病常可发生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据多次大流行的气象分析表明,本病的传播方向与本病发生时风雨的方向等紧密相关。第2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本病暴发具有周期性特点,每隔一二年或三五年流行一次。由于本病传播因素较多,一旦发生,很难根除。死亡率虽不高,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许多国家均把本病列为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口蹄疫的传播第2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感染口蹄疫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人口蹄疫的特征:

突然发热,口、咽、掌等部位出现大而清亮的水疱,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这些症状经2-3周后可自然恢复,不留疤痕。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大第2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感染口蹄疫患者在数天后痊愈,愈后良好。但有时可并发心肌炎。患者对人基本无传染性,但可把病毒传染给牲畜,再度引起畜间口蹄疫流行第2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人感染口蹄疫第2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人感染口蹄疫第2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人感染口蹄疫第2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如何防护口蹄疫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口蹄疫列为最重要的动物检疫对象,中国把它列为“进境动物检疫一类传染病”。口蹄疫很少感染人类,但人类接触或摄入污染的畜产品后,口蹄疫病毒会通过受伤的皮肤和口腔黏膜侵入人体。第2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如何防护口蹄疫在口蹄疫流行时必须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非工作人员不许与病畜接触,防止感染和散毒口蹄疫病毒不怕干燥,但对酸碱敏感,80℃至100℃温度也可杀灭它。通常用火碱、过氧乙酸、消特灵等药品对被污染的器具、动物舍或场地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