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_第1页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_第2页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_第3页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_第4页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

程翔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1我教学生涯中的变化:

缺乏学理向往学理探索学理拥有学理研究学理运用学理

我教学生涯中的变化:2什么是学理?

原理和法则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3教育的原理和法则:1.教师的天职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2.尊重学生的生命、人格和个性。3.“培养什么样的中国人”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一把双刃剑,警惕“过度教育”,

防止“教育

异化”。教育的原理和法则:4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原理和法则:1.激发兴趣,实现从不愿意学到愿意学的转变。2.参与、体验、内化、生成,实现从不能学到能学的转变。3.引导、启发,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实现从不会学到会学

的转变。4.教师要有一双语文的眼睛,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原理和法则:52023/9/3

语文教学本身的原理和法则:

我国古代没有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没有“语文”这个名称。“语文”学科是中国近代史的产物,伴随屈辱挨打与救国图强而来。2023/8/2语文教学本身的原理和法则:61842年英国迫使清朝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但广州地方官咬定条约上开放的是“港口”,英人只能在港口做生意,不能进城。英人则认为,所谓“口岸”(port),不限于港口设施,范围包括广州城在内。这一争执与导致英国借助“亚罗号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一定联系。战争结束,英国又迫使清朝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其中第五十款规定:“自今以后,遇有文辞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英国敦促中国加强英语教育。清王朝也在惨败中吸取教训,开展“洋务运动”,开办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于是有了“洋语”“洋文”,指外国的语言文字,简称“洋语文”。1842年英国迫使清朝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7“语文”一词最早见于1887年6月14日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呈《创设水陆师学堂折》,中有“肄习西洋语文、算法”“其水师则学英国语文”“其陆师则学德国语文”的内容,这时的“语文”并不是学科名称。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82023/9/32023/8/29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开办新学堂。此前,张之洞等人拟制《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首次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读经讲经”单独设科,规定了具体课时数,占全部课时的四分之一。至此,国文课程才有了严格的学科意义。

10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出现了“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最终是白话文战胜了文言文。同年,《新体国语教科书》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0年,民国教育部正式颁令,将小学“国文”学科名称改为“国语”,白话文著作进入教科书,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起来,读、写、听、说并重,语文的实用价值得到重视,标志着古代语文脱胎换骨走向了现代语文。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11

12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意思是书面为文,口头为语。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又一次提议改革“语文”科,被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便成了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使用“语文”作为学科名称取代“国语”“国文”。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国统一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高级中学语文课本》。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13

142023/9/3

语文,不单单是一门学科,其内涵十分丰富。统一的语言文字,历来就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母语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丢掉了母语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一国有一国之语言文字,其语文亡者,则其国亡;其语文存者,则其国存。”

——邓实“我十分爱我们的文字,几千年中国的统一靠的就是汉字。”——杨绛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2023/8/2语文,不单单15语文教学有育人功能:

1.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传承以母语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其奠定运用语言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在学生的心灵、精神、人格成长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语文教学有育人功能:16

语文教学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

听、说行为属于自然习得,即第一语言习得。读、写行为属于学习所得,即第二语言学得。

对母语的习得贯穿人的一生;对母语的学得则是有阶段性的,而中小学阶段尤为重要。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17

阅读教学的学理包括:第一、汉语学原理第二、阅读学原理第三、文艺学原理第四、语言学原理第五、教学论和课程论原理阅读教学的学理包括:18

我经常自问: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个内容?我怎样教这个内容?我为什么这样教?——有没有学理依据?

学理使人变得严谨。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之基。

19《荷塘月色》:

让学生拥有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依据。《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学生不会的时候。

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202023/9/3

什么是“课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中国石拱桥》

一篇文章从“自然文本”变成“教学文本”,必然承担一定的语文功能,体现“课文”的本质特点。教材不仅仅是个例子。经典名篇的文化价值: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最佳精神食粮。《报任安书》2023/8/2212023/9/3《雷雨》与“话轮转换”的理论

“对话”语体的特点:

对话篇、对话段、对话组

对话双方:主动方、被动方

主动方和被动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换2023/8/2《雷雨》与“话轮转换”的理论222023/9/3

主动方为何挑起话题?被动方为何会变成主动方?

“话轮转换”理论是教话剧的学理依据

推荐《汉语语体概论》《话剧语体论》2023/8/223普通语言学原理:

“语言”与“言语”

“所指”与“能指”

“历时性”与“共时性”

2023/9/3普通语言学原理:2023/8/2242023/9/3

解释学原理如何解读文本?有无规律可循?怎样对待一元理解和多元理解?“作者意”和“读者意”“虚心涵泳”“莫先立己意”“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文本结构”“香草美人”“比兴寄托”“移情理论”“前理解”“阅读期待”“对话理论”等等

2023/8/2解释学原理25文学原理: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区别

比较:

例句①想死你们了!(冯巩)例句②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

例句③愁死我了!(你我)例句④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2023/9/3文学原理: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区别2023/8/226“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焦循《雕菰集·毛诗郑氏笺》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272023/9/3

读者反应理论

读者在文本面前不是被动的,可以超越文本从“作者意”走向“读者意”

高考阅读理解试题: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

阅读的现实意义批判性阅读

2023/8/2读者反应理论282023/9/3批判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1.判定版本的质量2.区分事实和观点3.鉴定作者的资格4.指出作者的偏见5.了解信息传播途径及可信程度6.辨别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7.发现文本的语言问题和逻辑漏洞2023/8/2批判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292023/9/3解读举例《背影》:感性与理性《琵琶行》:艺术与生活《红楼梦》:原型理论

推荐阅读《读解学引论》2023/8/2解读举例302023/9/3

阅读教学的学理有多少?需要追寻一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2023/8/2312023/9/3

写作教学的学理:

第一、写作学原理

第二、文章学原理

第三、文体学原理

第四、叙事学原理2023/8/2写作教学的学理:322023/9/3

写作原理:

1.写作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最显著的特点。

2.写作是一项宏大的事业,在传播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3.写作是心灵的表白、情感的宣泄、思想的展示、个性的体现,最能体现创新思维和个性特点。我写故我在。4.写作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技能,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8/2写作原理:332023/9/3

5.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思想”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养成“整理思想”的习惯。

6.写作的篇数不求多,但是要写一篇成一篇,注重修改完善,数量目标服从质量目标。7.写作要表达独立见解,切忌千篇一律;写作要体现思辨力和逻辑性,

切忌写流水账。2023/8/25.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思想”的342023/9/3

8.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写作过程体现语言运用能力,要在语言表达上狠下功夫。9.写作不是肤浅地歌功颂德,而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要简单地用是否“思想健康”来评价学生作文。要警惕“被立意”式的假写作。10.故事性和象征性是记叙类和文学类文体的特点;思想性和逻辑性是议论

类和说明类文体的特点。11.写作知识既要有陈述性知识,也要有程序性知识。后者更为重要。12.写作应独立设课:有独立教材,有专任教师,有专门课时,有评价标准。2023/8/28.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写作过程体现35中学写作教学一直处于混沌状态,既无独立教材,也无独立课时,更无独立师资,可谓“三无产品”。

尝试:内容、文体与技法结合起来,形成“三维写作体系”。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36写作内容从小学到高中依次应该是:“物、事、人、情、理”。小学阶段重点写“物”和“事”。初中阶段增加“人”和“情”的内容。高中阶段再增加“理”(意)的内容。写作内容37文体原理:

以文体为训练主线的写作教学模式由来已久,并形成“三大教学文体”。但是高考写作淡化文体、不限文体,造成写作教学不重视文体,学生作文不伦不类。文体是不能绕行的,文体与思维规律、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密切相关。

写作教学要超越“三大教学文体”。推荐《文体分类学》《中国古代文体概论》文体原理:38写作:审美的与实用的1.善于写故事是写好记叙类文体的基础2.善于分析是写好议论类文体的基础3.会写实用类文体是写作的基本要求4.写作意图支配写作内容和文章结构5.根据需要组织已有材料是写作的基本功6.学会咏物——寄托情感的绿洲7.与心灵对话8.应试作文——你无法绕行写作:审美的与实用的39古人非常重视文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大量文献资料。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40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启超、陈望道、叶圣陶、夏丏尊、阮真等人在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做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教学文体的概念。比如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中说道:“我们这一种文体分类法,是作文法上的分类法,并不是文章作品上的分类法。”可以说,现今语文教学常用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教学文体就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说源自美国学者希尔《修辞学原理》“四分法”),概念互渗,称说交错,既是古、今文体结合的产物,也是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结合的产物,还是中、外文体融合的结果,是专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所拟制的特殊文体名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启超、陈望道、叶圣陶、夏丏尊、阮41宋代真德秀《文章正宗》是最早进行教学文体划分的著作,他将选文分为辞命、议论、叙事、诗赋四类,比较接近今天的教学文体分类,在我国写作教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42表达方式不同,语体风格和构思规律也不同。可以这样说,所谓文体,就是在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和书写格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文本特征。这些文本特征已经成为客观存在,是一种范式,成熟、稳定、有用。中学生写作,主要不是创造新文体,而是按照已有文体的特点进行书面表达,就像下象棋,马有马的走法,象有象的路数。中学生的写作训练应该适应规范,即梁启超所说的明“规矩”,然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表达方式不同,语体风格和构思规律也不同。可以43技法原理:程序性写作知识

举例如下:1.脉络句构篇法4.选取空间立足点2.分歧式构思法5.捕捉动情点3.联想·分类·层进法6.寻找寄托心灵的绿洲技法原理:程序性写作知识442023/9/3·学生作文·

我的老师

教师节的时候,我去看望我以前的老师,我就会想起小学时我的班主任。我已经两年没有在教师节回到我原来上的小学,但小学时的班主任在我的脑海中依然那么清晰。

喧闹的声音回荡在楼道里,教室中的同学都在默不作声地写着作业,偶尔有一两个同学回过头和后面的人窃窃私语。“嗒,嗒”,清脆的脚步声从楼道中传来。每个人的神经似乎都紧张起来,紧盯着面前的作业,一笔一划工整地写着。随着脚步声越来越大,紧张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直到老师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里,紧张的气氛终于达到了顶峰,教室中只有“沙沙”的笔划过纸页的声音,似乎呼吸也要屏住了。2023/8/2·学生作文·我的452023/9/3“所有中队委,起立﹗”尖锐的话音刺入我的耳中,大家似乎睡醒一般,把头抬起来。

“你说说刚才看到有谁说话了?”老师指着一个中队委问道。

“这个……”

“好,下一个。”老师还没等他说完,又把那咄咄逼人的目光转向另一个中队委。“你刚才看到谁说话了?”“你呢,你看到谁说话了?快点儿,你身为中队委就应该为集体做贡献,你有责任监督同学,你知道不知道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再不说,你就出去﹗”

老师的脸上肌肉绷紧,显出让人难以抗拒的威严,她锐利的目光直刺在那个中队委的脸上。“×××说话了。”站在那里的中队委终于说出一个名字,其实那个同学一直在老老实实地写作业。2023/8/2“所有中队委,起立﹗”尖锐的话音刺入462023/9/3那个被点到名字的同学动了动嘴唇,但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可这也没有逃过老师的目光。老师走到他身边,一把抓住他的衣领,拖着他向教室门口走去。

“你还狡辩,学习的时候你还说话,你现在不好好学,到考试的时候给大家拖后腿,你有集体荣誉感么?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你知道吗?你给我出去﹗”“砰”的一声传入我耳中,是门关上的声音。

“这次期末考试咱们班语文平均分才年级第三,你们都是怎么考的?××,你才考了30多分,你反了你。”老师说着,将考了30多分的同学拽了起来。“你平时不好好学,现在给我考一个30多分,拉全班的后腿,你怎么学的?你还知道不知道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2023/8/2472023/9/3

老师也并不总是批评同学,她也向同学道过歉。那是在本该听广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抄词,结果我们班被点名批评。“对不起,”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向大家道歉,是我不对,损害了集体的利益。”老师的话似乎有些哽咽。为什么又是集体的利益?为什么?也许现在我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将“集体的利益”放在这么高的地位,不明白她心中“集体的利益”究竟是什么,但这就是我的老师。2023/8/248

我不认识她段植川

上了高中,男女生交往可谓再常见不过了,有时语文老师也会拿类似的话题开个玩笑,可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每至此时,我便会想起我最好的朋友。她是个有着明亮大眼睛的女孩,还在一年级时我们便是最好的朋友,无论到哪里总是形影不离,有时我会帮她做值日,有时她会帮我打饭,总之很快乐。转眼便到了六年级这个敏感的阶段,由于对恋爱这个话题初步接触,同学们都对此好奇而又兴奋,这也引得老师们十分激动,老师们像猎人一样寻找着班中所谓不安定分子,鼻子随时嗅着空气中的一丝丝躁动。于是我和她也不能幸免地被老猎人盯上了。

49

不需要调查,老师便得到了她想要的情报。老师的眼线——班干部乐此不疲地向老师汇报着我们的动态,有时与她一同放学总会感觉有一两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十分不自在。老师终于耐不住寂寞,决定亲自出马了,一节自习课上,随着班干部的集体失踪,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涌上心头,第二天我与她就迎来了同学们奇怪的眼神与疏远。开始我们都很生气,可渐渐的开始不知所措,甚至恐惧,终于从朋友口中得知了缘由。老师说了,要帮助班中思想有问题的同学清醒一下。我突然间迷茫了,潜意识中开始觉得和她在一起是一件丢人的事。于是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开始自己打饭,而她开始自己做值日,只有放学回家才会偷偷凑到一起说两句话。可这还是未能逃脱猎人敏锐的视线,更大的暴风雨向我们袭来。主题班会课的题目是“同学间的关系”虽是如此,可却并未讨论什么关系,反而像是个批斗会。不需要调查,老师便得到了她想要的情报。老师的50“A,B,你们两个给我站起来!”老师大声说道。

我顿时明白过问题来,偷偷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她,她的眼中充满了迷茫与惊恐。我开始祈祷下课铃赶紧打响,同时幻想着老师的消失。可是当老师用尖锐的声音念着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知道梦想破灭了,我羞辱地站了起来,不敢去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眼神,心里不知怎的对她开始产生了怨恨,好像一切都是她造成的。放学后,当她拦住我时,我顿时将委屈一股脑发泄在了她身上,一把推开了满脸歉疚的她,大步地离开了。“A,B,你们两个给我站起来!”老师大声说道。51

从那以后,我们的话更少了,她看向我的眼神中少了快乐多了伤悲。可老师就是死不罢休,终于,家长被请到了学校。当我被叫到办公室中时,她正努力地解释着我们仅仅是普通的朋友,当她意识到我的到来时,向我投来了恳求的目光。可是看着老师与家长满脸的怒容,我不知怎地说出了一句令我后悔不已的话:“我不认识她。”

52

这句话像闷雷般炸响在办公室中,我呆住了,她也呆住了,想改口却也来不及了。她第一次哭了,泪水遮住了她明亮的眼睛,一滴滴泪水落在了地上,同时像一滴滴王水滴在了我的心里。她哭着跑开了,而我却呆呆地站着办公室看着老师脸上那会心而满意的微笑。

从此以后,她对我的目光彻底变成了冰冷,上了初中,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53

她在我心上留下了一道不可治愈的伤疤,每每回想起来都又愧疚又后悔。当语文老师问:“谁被老师伤害过?”我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可要是有人问她:“谁被一个自私的男孩伤害过?”她会不会举起手呢?

无论她有没有原谅我,都已是不重要的事了,我只是期望老师们别再这么无聊,我再也不想当一个自私的男孩了。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课件542023/9/3

学理观照下的成果:课堂作品

1.体现对教材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科学)

2.体现精心的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艺术)

3.体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全身心投入(情感)

推荐:《于漪教案选》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探索》2023/8/2学理观照下的成果:课堂作品552023/9/32023/8/2562023/9/32023/8/257探索有学理的语文教学之路:路基:教育教学原则(承载)路面:语文教学实践(行进)路标:语文教学学理(方向)2023/9/3探索有学理的语文教学之路:2023/8/258探索有学理的语文教学之路:路基、路面2023/9/3探索有学理的语文教学之路:路基、路面2023/8/2592023/9/3

学理:路标2023/8/260

探索语文教学学理之路,自觉积累课堂作品,是语文教师职业觉醒的表现。教师有了职业觉醒,才能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才会自觉走向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才会把提升自我变成自觉行为,才能享受语文教师的幸福人生。

2023/9/32023/8/2612023/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