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市赛获奖_第1页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市赛获奖_第2页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市赛获奖_第3页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市赛获奖_第4页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5章第4节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开放性,即要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命系统开放性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所以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热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其他章节关系

本节内容以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叶绿体”等知识为基础,与本章第二、三节内容,从能量的直接来源到能量的主要来源到能量的根本来源,共同构成了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完整知识体系,并且为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学生情况

初中阶段,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性实验,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已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必修一前面内容学习,学生的探究能力,如确认变量、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本节内容将在该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上进行。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重点、难点

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教材内容处理

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

本节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这三部分内容都很重要,45分钟的时间里讲完没问题,都讲透很难!所以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我重点突出了光合作用的过程。采取动眼、动手、动嘴、动脑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递进式突破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等问题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1、说明光合作用。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学案导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师利用学案、多媒体课件等方法,预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过程式”教学方式为思路,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重视知识的重现过程,让学生通过“过程”的体验,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生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

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以学案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的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情景剧”导入自主探究评价小结训练拓展课上进行课下进行(一)情景剧“菜农老李的烦恼”导入新课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

贴近生活的情境+诙谐幽默的语言+创造性的“自我介绍”,不仅拉近了我与学生间的距离,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站”在“学以致用”的高度上来学习新知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学习就在这样目的明确但不乏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问题时期和事件实验分析1、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是什么?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而没有考虑到植物是否从

中得到什么2、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仅是土壤中的水吗?1771年普里斯特利实验实验结论:植物可以

空气3、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1785发现空气的组成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

,吸收的是

4、1939鲁宾和卡门研究方法: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于

5、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1779年英格豪斯实验植物只有在

下,只有

才能更新空气6、绿叶中的什么结构进行光合作用呢?1880年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的场所是

7、1845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

储存起来了8、1864萨克斯实验通过对照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9、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探明了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被称为

循环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但由于时间有限,弱化处理后只体现其一方面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及能量转化等问题。故在设计学案时,打乱了时间顺序,以“问题”为线索分别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及能量转化等问题,并由此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和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光合作用的大概!设计反思:学案的引导性强,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强,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用时少,教学效果明显,还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鉴别、选择信息的能力!(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动眼”看光合作用的过程(动画展示)+“动手”贴光合作用的过程(小组活动)+“动嘴”说光合作用的过程(小组汇报)+“动脑”填光合作用过程(学案导学)。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动眼”看过程“动脑”填过程“动手”贴过程“动嘴”说过程

通过动画展示光合作用全过程,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全过程。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动眼”看过程“动脑”填过程“动手”贴过程“动嘴”说过程

虽是动手“贴”过程,但“动”的却不仅仅是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热火朝天的小组活动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动眼”看过程“动脑”填过程“动手”贴过程“动嘴”说过程“说”过程中会“说”出很多错误或不足,趁机引导学生自我纠正,会使学生达到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的较高层次的认知境界!此过程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动眼”看过程“动脑”填过程“动手”贴过程“动嘴”说过程

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动眼”“动手”“动嘴”基础上,“动脑”形成概念体系!项目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场所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联系1.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和_______。2.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___和___。3.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缺一不可的

。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二)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设计反思:多角度、多层次、递进式突破了本节课重点、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动眼”看过程“动脑”填过程“动手”贴过程“动嘴”说过程(二)自主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

经典习题: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分析曲线图并回答:(1)AB段表明在这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其原因是:7-10时

不断增强,这表明在适宜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是随着

而加强的。(2)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14-17时

(3)C点表明在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此时光照强度很强,那么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

。其原因是:此时

很高,

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导致

的供应减少,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用经典习题巩固知识的同时,“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因素。(二)自主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三)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1、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

反应生成的

多少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2、CO2浓度:主要通过影响

反应

速率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3、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反应中

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提高

、提高

、提高

的等方法,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这是提高作物产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二)自主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教学设计:该部分内容与光合作用应用、与细胞呼吸、与细胞结构等知识联系较为密切,内容较多,但这节课的学习只能是停留在初步尝试探究层次,并且探究内容也要围绕“光反应”“暗反应”这个重点、难点来进行。主要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最后由“老李”同学总结,首尾遥相呼应。设计反思: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初步探究这些问题,并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知识的理解。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小组评价语设计:这节课大家表现非常好,都能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听讲,尤其是某某小组得到的对号最多!为了表扬某某小组为我们树立了团结合作的的好榜样!也是为了鼓励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鼓掌吧!要相信只要不断的努力,一定不停的收获!(三)评价设计反思: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能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教法(四)小结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中,我们感叹科学家们巧妙的实验方法的同时,我们还体会到了科学态度还有科学精神!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法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