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白居易因上表请求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三千首。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董晋死后,其部下发动叛乱;不久彰义军(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节度使吴少诚也发动叛乱。这两次藩镇叛乱规模很大,时间也很长。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宿县),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主旨感悟】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的情景形象生动,一向为人们所传诵。尾联勾勒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画。【艺术鉴赏】1.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全诗处处紧扣题意,首句仅用“时难年荒”四字就把当时因叛乱造成的民生凋敝、时局动荡的状况揭示出来,因为动乱,祖先遗留下的一点家产也没有了,兄弟们不得不四处流浪,四海为家。这两句借白氏一家的不幸,表现出整个时代的不幸。因此三、四句所表现的田园荒芜、骨肉兄弟颠沛流离的悲惨场面,既是实写诗人一家的不幸,又是表现整个战乱给全体黎民百姓造成的灾难。以小见大,虚实结合,高度概括而又深刻地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2.情景交融。后两联触景生情,写诗人想到兄弟姐妹分居五处,一个个就像离群的孤雁,形影相吊。大雁飞行时排列整齐,因此古人常用“雁行”作为兄弟的代称。孤雁失群,悲苦之情自不待言,而用“千里”二字冠于“雁”前,说明兄弟间的相隔遥远。紧接着写兄弟失散既如离群的孤雁那样孤苦无依,又像离根之飞蓬,飘摇不定,进一步揭示出战乱的祸害深重。同时也是首句“时难年荒”的极好注脚。诗人出以口语,看似轻松客观地记述当时的现象,实则沉痛至极。因此尾联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诗人自己在看月,想象着失散的亲人此时也在看月,他们对着同一个月亮思念故乡,也彼此怀念。圆圆的月亮本来是团圆的象征,失散的兄弟见到它却更易牵动思念之情。(2010年高考江西卷)(原文在《荀子》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解析】
此类题目,要关注“细节”,即选项和原文往往是细节上的出入,要认真比较。B项“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一语,据原文“太后亦寤,卒听公”可知,没有“赞赏”。【答案】
B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背诵有关段落。2.鉴赏、评价庄子运用寓言说理的技巧。3.了解庄子对“至人、神人、圣人”的思考及对人生追求的启发意义;批判地继承庄子的思想观点。1.读准字音鲲(kūn)抟(tuán)坳(ào)蜩(tiáo)枋(fānɡ)舂(chōng)奚(xī)蟪(huì)蛄(ɡū)安鸟(yàn)数数然(shuó)爝(jué)鹪(jiāo)鹩(liáo)俎(zǔ)疵(cī)疠(lì)瞽(ɡǔ)蕲(qí)瓠(hù)呺(xiāo)掊(pǒu)洴(píng)澼(pì)纟光(kuàng)泠(línɡ)3.掌握通假(1)北冥有鱼:冥,通溟(2)而后乃今培风:培,通凭(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5)而征一国:而,通能(6)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7)御六气之辩:辩,通变4.古今异义(1)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例: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例:南冥者,天池也(3)野马:游动的雾气。例:野马也,尘埃也(4)果然:饱的样子。例:腹犹果然(5)众人:一般人。例:众人匹之,不亦悲乎(6)羊角:旋风。例: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5.词类活用(1)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向南飞。(2)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3)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奇异的事(4)我腾跃而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飞(5)不过数仞而下:方位名词作动词,降落6.特殊句式(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邪?其……邪?(选择句)(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反问,哪用……呢)(3)恶乎待哉?恶乎……哉?(表疑问,凭借什么呢)(4)《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5)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6)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7)彼且奚适也?(同上,它将要到哪里去呢?)1.什么是逍遥游?从语言层面上讲,它的含义是讲悠然自得地游;从哲学的层面上讲,逍遥游指悠然自得、适心任性、物我一体的活动,是游于无限的空间,游于无限的时间,游于无限的精神世界;从社会学的角度,是要舍去一切功利,舍弃自我的坚执,舍弃离我而存的虚名。自我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为了讲清这个道理,文中先从反面阐述,向我们指示着什么不是逍遥游。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鹏鸟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气势壮美,但需待六月巨风南飞。山野中蒸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芥草不沉有待杯水。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抢榆枋”而知足,但仍有所待,只是各适其性所待不同而已。不能逍遥游的除必有所待即有所依凭之外,还有所限。鲲鹏有所待,但所待也出乎常人想像的大,因而所游的空间也大,但也仅止北冥南冥之间而已,其他的如蜩与学鸠则更是拘谨了:这是空间的限制。彭祖八百岁,人类视为天外传奇,比起冥灵、大椿,仅仅一小孩;比人更短的朝菌蟪蛄,更是转瞬即逝:这是时间的限制。当智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之后,有人自我感觉良好得像斥安鸟一样:这是精神的限制。有所待、有所限者皆不是逍遥游,哪怕他在自然界雄奇伟丽如鲲鹏,在社会上超脱清醒如宋荣子、半人半神的列子,都不是逍遥游。最后从正面提出了主张,那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一句,如何理解?“天之苍苍”一句,意思比较难以理解。从整体上来看,这是说,人在地上,无法分辨天的颜色是否真的是深蓝色。大鹏虽然飞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但它和在地上的人一样,都无法确认天的颜色是否真是蓝色,也就是说,都不能真正认识天。这里的意思和前文是一致的,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鹏虽然飞得很高,但和我们在地上的人一样,它依然受到了限制,因此它是不自由的。3.《逍遥游》体现了庄子什么样的思想?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文章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4.第二段中“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段中“北冥有鱼”的内容基本相同,该怎样理解?今人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这两段话有个解释:前段话近乎怪诞,并且出自《齐谐》,恐怕让人怀疑它不是出自文献,所以引用汤棘问答来证实。并且两段叙述详略不同,足以明了它的作用。前一段说鹏的背翼几千里,是指它的长度,后段用泰山形容它的高大。旋风难以见到它的形状,后段用羊角来形容。由此可见,后段不是前段的重复,而是对前段的补充印证。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为“小大之辩”。刘说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不懂庄子的心。鲲鹏在本文中连说了三次,每次因其用途不一,故叙述有差。第一次是介绍一种“游”的奇观,故极力写的是它的变化,它的庞大,它的游程。第二次叙述,是描写游的过程,突出“击水”“抟扶摇”“以六月息”等“有所待”的情况,特别引出一个“息”字,以便引出其他两项人们熟知的、也是凭“息”而动的事物雾气、尘埃来类比解释有所待。第三次叙述鲲鹏之事是在第二段,此时作者要进行的是小大之辩的论述,故极力渲染的是鲲鹏扶摇翻动羊角的宏阔气势,与斥安鸟之飞形成鲜明对比,用以证明小大有区别,小不理解大。5.说说三段之间尤其是第二段与第一、第三段之间的论述关系。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以鲲鹏这种意象展现一种伟大的“游”的形态,这种游虽然还不是逍遥游,但也是人的精神能量的一次暴烈而畅快的释放。然后用许多比喻、类比等手法,说明这种游的内涵;以《齐谐》说明鲲鹏飞的两个特点,即①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高度和②对六月之息的凭借。然后以雾气、尘埃类比说明第②点,以下视上的体会类比上视下,想像鲲鹏之高。以水舟关系解释①即为什么要飞九万里之高。随即叙述蜩与学鸠对鲲鹏飞翔之高之远的不理解的嘲笑,作者以行路远近与持粮的关系驳斥了两只蓬间雀的无知见解。总之,第二段围绕鲲鹏展翅一飞,说明并论证了它的游是有所待和所待多么宏伟雄奇。第二段论述小大之辩。这里的小大,包括时间、空间,直至包括对世界的认识。作者想像飞驰,对比举出极大极小的时间观念的对比,又再次采用鲲鹏的故事,与斥安鸟进行空间观念上的对比。这样两个层面上的对比,既是一种论证方法,本身又是一种观点,即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第二段在全文三段中的地位,就如同是一个哑铃中间的握手部分,一头连着自然界的伟大的畅游者鲲鹏,一头连着人类在精神上的超然者和时空上的御风而行者。第二段的论述由蜩与学鸠哂笑鲲鹏顺势而来,通过第二段的论述,得到强化后用来证明人类社会中的人也有小大之辨:宋荣子所笑的人并不值得自喜,而宋荣子及列子尽管已经是社会上难得的精神相对自由的人,但还不是真正的逍遥者。这样,在否定了作者精心赞美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伟大的畅游者之后,站在他们的高度,推出绝对的精神自由者——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游者。第二段除了顺第一段之势证明了小大之辩,造就一架“相对”之梯,在第三段借梯推出逍遥游之外,本身还论述了不能逍遥游的另外的原因,就是“有所限”,即时间和智慧上的限制。第三段,继续证明精神上的“有所限”如功名利禄也是不能逍遥游的原因之一。6.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庄子对他塑造的大鹏形象,原则上是否定的。因为,在庄子看来,大鹏的展翅翱翔,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和绝对的自由,因为它还要凭借海运风起。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斤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7.《鹏之徙于南冥》中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文章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由此生发出关于人应如何生存的思考。本文将人放在永恒的时空背景下,并用可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巨鹏和“八千岁为春”的大椿突出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然而即便大如巨鹏,寿如大椿,它们都是“有所待”,是不自由的,人就更是如此了。这就为作者后文提出“逍遥游”的境界张本,突出了人要超越平庸的生活,获得生命的大快乐,就要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思想主张。8.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可作怎样的理解?这里蕴涵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问题。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有用必须超然物外,优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最好是无用,无用则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就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认识,自然限于一般的理解和困惑。9.庄子是怎样借寓言来说极为深奥的人生哲理的?这一篇谈论人生哲理的文章,除了几处点明意旨的句子之外,几乎全用寓言。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大鹏展翅,展现了磅礴壮观的境界。接着转写蜩鸠之笑大鹏,自鸣得意,相互映衬。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承上启下,“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年寿长短不同;“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活动空间大小不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用“故夫”从自然界引申到社会,由知效一官者到宋荣子再到列子,虽一个比一个超脱,但都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游。因此,文中就是这样借助一个个寓言故事中表达了超然物外,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理想。【答案】
D(A抟:tuán,B决:xuè,C朝:zhāo)2.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奚以知其然也?【答案】
B(是连词)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石之铿然有声者D.野马也,尘埃也【答案】
D(题干与D都是判断句。)4.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春天野马般奔腾的游气,漂浮的尘埃,都是有生命的事物用气息吹动的。B.之二虫又何知?译:蝉和小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C.此小大之辩也。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小的智慧不到大的智慧,短的年寿不到长的年寿。【答案】
D(小智慧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5.选出下列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
)A.彭祖虽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B.是说世人只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企业运营专员聘用合同样本
- 住宅区鸡舍建设合同
- 建筑工程拆迁施工合同范本
- 水上运输水车租赁合同
- 箱包加工合同书
- 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办法
- 智能交通系统招投标申请表
- 租赁设备合同修改
- 保健用品行业售后服务管理规范
- 商业建筑电气安装合同
- 降低会阴侧切率的PDCA
- 第二篇创业机会的识别课件
- 《尿道狭窄切开术》
- 2022版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和答案
- 2023年江苏省无锡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危机概述》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Activity课件1第三章 Activity(3.1Activity基础)
- 新建停车场安全施工方案
-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三级(高级)试题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超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