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中考【北师大版】中考文言文阅读《游高梁桥记》复习课件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中考【北师大版】中考文言文阅读《游高梁桥记》复习课件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中考【北师大版】中考文言文阅读《游高梁桥记》复习课件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中考【北师大版】中考文言文阅读《游高梁桥记》复习课件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中考【北师大版】中考文言文阅读《游高梁桥记》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十、游高梁桥记知识梳理第一部分高梁桥的基本介绍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liè)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1.词语解释(1)京师最胜地也胜:优美的(2)窈窕绿树中窈窕:(3)而西山之在几席者几席:座席原意指体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建筑物的秀雅2.句子翻译(1)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2)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佛寺星罗棋布,红楼珠塔,亭亭玉立在绿树中。在座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变幻着色彩让游人赏心悦目。3.句子朗读节奏(1)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2)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第二部分游高梁桥的所见所闻所感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fū)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1.词语解释(1)茗饮以为酒以为:当作(2)喧嚣怒诟诟:(3)了不相属了:属:(4)少顷少顷:骂全过一会儿关连2.句子翻译(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把鸟的飞翔,鱼的潜泳,人物的来来往往,当作演出观赏。(2)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3)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3.句子朗读节奏(1)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2)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下,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跟领略山水的情意,全不相关,有什么乐趣?//【全文中心】本文作者通过对游高梁桥时的所见所闻,以茶代酒、以山水佐酒、芸芸众生不解其乐的世俗相的描写,揭示了世俗中人不解山情水意的可悲,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全文理解【文意理解】1.作者游高梁桥时,看到哪些景色,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作者看到的景色有“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作者做的事有“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