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院感考核细则_第1页
医疗机构院感考核细则_第2页
医疗机构院感考核细则_第3页
医疗机构院感考核细则_第4页
医疗机构院感考核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分值检查与评分方法得分四、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75分)组织管理1.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⑴建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负责制,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实行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一年至少两次召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讨论医院感染相关问题,把医院感染纳入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及考核范围。有会议记录和考核情况。⑵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承担医院感染管理、业务技术咨询和定期指导临床消毒隔离和控制感染病例等的情况记录。⑶院内相关科室配合开展相应工作情况。有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的岗位职责并知晓。⑷每个临床科室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内医院感染监测、控制与管理工作,有本科室感染控制病例的事件或情况记录。4现场查看查看资料2.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⑴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具可操作性,内容包括有:“医院感染控制方案”“清洁消毒与灭菌、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职业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和消毒药械管理制度”等。⑵各重点科室和重点部门有自己的管理制度。⑶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监测项目质控标准等;定期对所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质控标准和采取的控制措施、监测资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及时改进,避免无效工作。⑷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进行评估,每年至少一次;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履职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每年至少一次。4现场查看查看资料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⑴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须按要求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要求每年不少于6学时。⑵有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和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持续改进。3现场查看查看资料基础措施基础措施基础措施基础措施基础措施基础措施1.布局流程。⑴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⑵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等布局合理,分区明确。⑶对不符合医院感染的流程与设施能进行必要的整改。⑷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1现场查看查看资料2.院容院貌⑴院容整洁,无卫生死角,医疗通道畅通。⑵诊疗及办公场所清洁卫生,保洁设施齐全,无肉眼可见灰尘,物品摆放整齐,由专人负责,每日定时清扫并随时巡视;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示,医疗场所无人员吸烟。⑶诊疗场所采光、照明、通风、防寒、降温、给排水、温湿度、空气清洁度等符合要求。⑷卫生间清洁、卫生、无异味、防滑,有专供残疾人、行动不便患者及儿童使用的设施。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清洁用具(如拖布等)分区使用,标记明确,分开悬挂,定位放置。每次使用后清水清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2现场查看查看资料,一项不符合扣0.5分,扣完为止。3.消毒隔离执行情况3.消毒隔离执行情况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100%。⑴诊疗工作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并做好防护工作。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367-2012)有关规定执行。⑵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治疗车上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⑶压脉带:一人一根一用一消毒,处理方法:搓洗→晾干(有污染时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晾干)。⑷血压计:平时每天用清洁抹布擦抹外表面,然后每周1次用75%酒精纱布擦外表面,布袖套每周清洗1次。听诊器: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纱布擦外表面。体温计: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备用,冷开水和消毒液每日更换,盛消毒液容器每周灭菌2次。传染病病人和特殊感染病人专人专用。⑺电动吸引器及引流瓶: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抹吸引器外表面。管道及引流瓶清洗→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晾干。⑻氧气湿化瓶管芯、雾化瓶、呼吸机管道:清洗→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有效7天。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24小时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收容。吸氧湿化瓶内用无菌水。⑼B超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道、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的须做好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⑽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⑾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⑿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做好每日评估,及时撤管。⒀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巾一刷一消毒,毛巾消毒清洗凉干备用。⒁病室床头柜一桌一抹布,抹布使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⒂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枕芯、棉被、床垫定期消毒,遇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更换。⒃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8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不达标扣8分。现场查看并抽查10名以上了解医护人员执行消毒隔离情况,一项不符合扣0.5分,扣完为止。0.54.无菌操作执行情况⑴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禁在感染处穿刺,严格消毒做到一人一治疗盘、一治疗巾。⑵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⑶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高压灭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常温下7天)。⑷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距离地面≥20cm,距离墙壁≥5cm)。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号、灭菌标志(3M胶带)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消毒包内有化学灭菌效果监测指示卡,不能用系绳打包法。从无菌容器中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从无菌容器(包装)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入无菌容器(包装)内,应重新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无菌持物钳罐(干罐)4小时更换1次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⑺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⑻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⑼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6现场查看并抽查10名以上了解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情况,一项不符合扣0.5分,扣完为止。5.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执行情况⑴制定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采购、验收、存放、使用及用后处理等。⑵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选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安全有效的产品,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证明文件,并进行质量验收,建立出入库登记账册。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进口产品有相应的中文标识等,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不得使用。使用中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离地面≥20cm,距离墙壁≥5cm。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2现场查看查看资料,一项不符合扣0.5分。6.消毒剂执行情况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的种类,所用的消毒剂必须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具体选择原则和适用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367-2012)“附录C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的要求选节。2现场查看查看资料,抽查5名以上医护人员了解使用消毒剂等执行情况。7.抗菌药物使用情况⑴协助药事委员会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药事委员会成员。⑵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严格遵循“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⑶有“围手术期”用药制度,并按规定落实.⑷限制性药物和联合用药有使用指征.⑸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提高送检率.病历中写明给药剂量、途径,并且书写规范.4查阅医院感染管理科资料,现场查看临床科室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查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定期为临床提供耐药菌的趋势与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信息反馈等相关资料,无规章制度或制度不健全扣1分,防控措施一项落实不到位扣1分8.手卫生制度落实情况⑴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特别是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有关规定执行。⑵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有洗手图。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⑶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⑷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写开启日期,易挥发性速干手消毒剂开启后使用期限为30天,不易挥发性速干手消毒剂开启后使用期限为60天,掌握7步洗手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流动水洗净,每个步骤重复揉搓5次,整个洗手过程不小于2分钟。医务人员掌握卫生洗手指征和手消毒指征,回答有条理、基本要点包含在内。4现场查看手卫生设施配备,是否有效、齐全、使用便捷,有无宣教、图示;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抽查10名以上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达100%、执行率100%;手术部(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00%、正确率达100%,一人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9.医院感染监测⑴医院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有关要求,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调查分管(领导)部门,参与调查处理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制定并执行医院感染暴发及突发事件报告与控制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应急处理预案。⑵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监测,具可操作性。医务人员应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规定的时限内逐级上报至医院相关部门、主管领导、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和CDC。(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医院感染病例要完善各项的辅助检查,确诊后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有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医院感染病例及时登记,报告资料至少保存3年;医院感染漏报率≤10%。4⑴查阅相关正式文件;询问临床科室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知晓情况,一项做不到扣1分⑵查阅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测资料,随机抽取重点科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查看有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核准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漏报、瞒报单项否决。是否依据报告程序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做不到扣2分。查看医院应急预案启动情况、采取措施情况和分析总结情况,针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监测,是否针对暴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工作结束后是否有分析报告及总结,监测不完整扣1分,10.消毒灭菌效果监测⑴空气、物品表面、医护手卫生、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微生物半年监测一次(重点部门除外),监测合格。⑵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有登记,且每周用70-80%酒精擦拭2次,移动式消毒机是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紫外线灯管每季度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进行辐照度值测试一次,更换灯管时有更换日期,资料保持3年。⑶定期开展对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剂进行有效浓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⑷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的种类。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一次监测,(消毒浓度试纸),戊二醛每周监测一次,并有监测记录。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包括工艺监测(B-D试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锅、每包进行并做好记录。监测包括工艺监测(B-D试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2现场查看查看资料,一项不符合扣0.5分,扣完为止11.医疗废物及污水管理⑴针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具体环节,分别制订相应的管理或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针对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有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职责。⑵根据医疗废物管理过程各环节相关人员的工作特点,开展岗位针对性的法规学习、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安全防护、紧急事件处理等知识的培训。⑶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收集,损伤性医疗废物置利器盒,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医疗废物置双层黄色包装袋。其他感染性废物置一层黄色包装袋。置于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周转箱内,并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交接登记,记录单至少保存3年。⑷自行处置的医疗废物能够焚烧的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可采取消毒并毁形后填埋处理。医疗废物暂存处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防蝇、防蟑螂、防盗等安全措施,易于清洁和消毒。基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应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相关要求进行,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设备运行正常,药品按时投放、定期进行监测,登记项目齐全,资料保存完整,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年度环保部门检测达标,以市环保局检测报告为准。3现场查看查看资料,一项不符合扣0.5分。12.职业暴露⑴有职业暴露培训内容和落实措施。⑵医务人员知晓发生锐器伤的初步处理流程。3查看资料,访谈10名以上医护人员,一项不符合扣0.5分,扣完为止。重点部门重点部门重点部门重点部门分区明确、流程合理,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的原则;清洗、消毒、包装与灭菌等设施与设备符合要求。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按步骤要求洗手和手消毒。⑷器械的清洗、包装与灭菌方法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规定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并使用压力蒸汽灭菌C“5.8.1.压力蒸汽灭菌”节选有关规定执行。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距离地面≥20cm,距离墙壁5cm)。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号、灭菌标志(3M胶带)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消毒包内有化学灭菌效果监测指示卡,不能用系绳打包法。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内容查。⑽开展各种监测是否规范、项目是否齐全、记录是否完善,有无持续质量改进措施。5现场查看查看资料有相对独立的业务用房,如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设有医务人员和病人分别使用的单独通道和出入口,通风良好,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标识明确,有实际的隔离屏障。诊疗工作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并做好防护工作。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按步骤要求洗手和手消毒。需使用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双层密封。现场查看(不打分,但要通报)3.手术室⑴手术室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⑵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⑷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各类包符合要求,包外标示齐全,无过期物品。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各类设备、物品整洁卫生,空气,物表体表、消灭剂、消毒剂,手卫生监测合格,并有监测、监督、检查及整改措施与记录。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按步骤要求洗手和手消毒。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符合标准,清洁工具专管专用,用后消毒。现场查看(不打分,但要通报)4.产房、人流室⑴区域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地面和墙面光滑无裂缝,有良好排水系统,有切合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与非限制区,区域之间标志明显(限制区内设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室;半限制区内设有刷手间、待产室和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非限制区内设有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处置室、卫生间和车辆转接处等);医务人员的洗手与手消毒符合要求;建议产房(人流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0m2。⑵各类设备、物品整洁卫生,空气,物表体表、消灭剂、消毒剂,手卫生监测合格,并有监测、监督、检查及整改措施与记录。凡进入产房(人流室)人员应更换产房专用衣、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有呼吸道及皮肤感染者不得进入。⑷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接送病人平车定期消毒,产妇拖鞋用后刷洗消毒,工作人员拖鞋每日刷洗,每周集中所用拖鞋彻底洗刷消毒2次。冲洗会阴用的便器一用一消毒,每次接生后,清洁消毒产房,污物及时倾倒,污物桶保持清洁干净。预防,对传染病、疑似传染病产妇、急产妇待产、分娩、产后过程中增加额外预防措施(如接触各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等);对传染病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如产妇产前做的HBV、HIV、HCV等传染指标监测为阳性者,应采取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按消毒隔离制度及规程进行助产,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分娩结束后,分娩室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人流室参照产房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袋锐器盒符合规范要求,一次性使用。垃圾出室交接登记资料齐全。胎盘及死婴按相关医疗废物处置。5现场查看,一项不符合扣0.5分。5.母婴同室⑴母婴同室应与产房、新生儿室接近毗邻、相对独立,环境清洁、安静、安全、无污染源,地面和物体表面每日进行湿式清洁,定时通风;有切合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母婴同室内每张产妇床位使用面积不应少于5.5m2;婴儿床位占地面积1m2。⑵母婴出院后,母婴床单元、保温箱等要进行终末消毒。母婴同室的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接触不同婴儿之间应进行手卫生,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他传染病者,应暂离母婴室,禁止与婴儿接触。⑷婴儿用的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不得交叉使用,育有感染流行时,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的母婴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3现场查看,一项不符合扣0.5分。6.口腔科⑴布局合理,房间大小满足工作要求,光线充足,有良好进水和排水系统;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应分开设置,并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诊室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安装合理,室内的其他物品放置有序,配有洗手设施、干手设施(用品)和速干手消毒剂等;保证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每台综合治疗台的使用面积为6m2,两台综合治疗台的间距不小于1.9米。⑵开展拔牙、口腔外伤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手机、车针、拔牙器械、根管治疗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等诊疗用品配置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符合,使用防虹(回)吸手机。⑷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根据诊疗需要和消毒灭菌原则,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在进行可能造成粘膜破损的操作时,所用器械必须灭菌。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清洁消毒。防护用品齐全,标准预防到位,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袋锐器盒符合规范要求,一次性使用。垃圾出室交接登记资料齐全。现场查看(不打分,但要通报)7.中医临床科室⑴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室内配有洗手设施、干手设施(用品)和速干手消毒剂等。⑵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