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_第1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_第2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_第3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_第4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高中政治第三板块《文化生活》第六课(灿烂)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79.一.1.(1)]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p80.一.3.(2)]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p80.二.3.(2)(3)]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79.一.1.(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知识点: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p80.一.3.(2)]知识点: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往,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p80.二.3.(2)(3)]知识点:(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81.一.2.]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82.一.3.(1)]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p82.二.1]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p82.二.3.(1)]

考点:第七课(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81.一.2.]知识点: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E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82.一.3.(1)]知识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p82.二.1]知识点:

烽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p82.二.3.(1)]

知识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中华文化经历衰微的表现的是()①圆明园被焚毁②与外国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署③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④洋务运动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B立意: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经历衰微表现的理解程度。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选项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史书——《史记》,被列为正史之首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

立意:检测学生对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

清代盛行“北碑南帖”之说,此说创自阮元。他曾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文,轰动一时。他认知历代书法可分南北两派,南派由钟路、卫措传给王益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等;北派由钟路、卫璃传给索靖、崔悦、欧阳询、请遂良。并说,北派书家长于碑榜,南派书家长于启犊。“北碑南帖”之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以下特征()A.源远流长,历史悠久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博大精深,实用性强

B立意:检测学生对中华文化区域性特征的把握,即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省教研室政治科编写第三单元测试练习注:除练好市教研室编写的练习外,还要注意以下练习。1·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人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以上给予我们的启示是A.要注意运用先进民族的文化逐步替代本民族文B.要善于运用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去影响教育其他民族C.必须加强文化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文化发展D.必须注意吸收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C一、单项选择

2.台湾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抵达广州,开始名为“民族之旅”的访问行程。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感到很骄傲。这表明A.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中华文化是丰富多彩的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D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之丰厚举世公认。古代由于交通和信息的不便,只有马可·波罗等少数西方人能一窥中华文化之美妙。改革开放后,中国敞开胸怀欢迎五洲四海的朋友,京剧有了洋票友、武术有了洋弟子,中国莱有了洋厨师。持续一年多的“中祛文化年”活动,令法国人也越来越青睐汉语和中国文化。上述材料说明A.中华文化已成为加深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B.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各民族所通用的文化C.文化的交流是世界各国合作交流的根本动力D.改革开放是中华文化具有巨大魁力的根本原因A

4.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会谈时强调,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的福拉,基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主张,共同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两党交往的政治基础,也是两党的共同主张。这说朋①国共两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②国共两党共同致力于民族的团结统一③祖国的统一大业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④“台独”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的福祉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D

5.2005年4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民族的“精神能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注人了新的内涵,这就是我们党的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以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人格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A.相对的特殊性、稳定性B.深厚的民族性C.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D.彻底的革命性、阶级性C6.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凭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壮举,在今天,我们仍要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这是因为A.有了长征精神,就一定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进程B.长征精神仍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精神火炬C.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D.长征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B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4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培育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A.青藏铁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社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作支撑C.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实践D.青藏铁路建设的辉煌成就,是青藏铁路精神作用的结果C8.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特征的是A.包容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先进性A9.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有利于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吸收外来一切文化③增强对自身文化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④全面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D10.“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六君子”“我以我血荐轩辕”。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格太后方才醒悟,于是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变法,其中包括采用了一些“六君子”的主张。这给我们的文化方面的启示是

A.要继承优秀文化遗产

B.要注意借鉴外来文化的先进文明成果

C.发挥传统文化的主心骨作用

D.文化必须与时俱进D11.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三所孔子学院。据了解,中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一百所中外合作的孔子学院,以推广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一百所孔子学院的背后,是海外三千万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热潮。海外掀起学习使用汉语的热潮说明①.中华文化已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②.中国的和平发展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魅力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B1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多元一体的,就是说不只有一个源头。比如,长江上游的宝域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的良精文化,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江口文化。这说明①.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②.各种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③.古老辉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④.文化的源头越多,越有利于自身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B1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B.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尊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D.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14.清华大学向来访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赠送了题有清末诗人、外交家黄遵宪诗句的书法作品,诗的内容是:“寸寸河山寸寸金,培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赠送此诗反映了A.不忘历史苦难,自强不息,追求繁荣富强的民族愿望B.中国人民盼望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愿望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共同的价值追求D.中国仍面临着强大外敌人侵的威胁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D15.电影《东归英雄传》》反映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返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