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重点复习案例课件_第1页
宋代历史重点复习案例课件_第2页
宋代历史重点复习案例课件_第3页
宋代历史重点复习案例课件_第4页
宋代历史重点复习案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历史重点复习案例》灵武市英才学校张志程《宋代历史重点复习案例》灵武市英才学校1从分裂走向统一宋元时期政权更替演变907西夏蒙古十国五代辽(契丹)金北宋元8919791127127613681125120612711038111512341227南宋916960北南宋朝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宋元时期政权更替演变907西夏蒙古十国五代辽(2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实1、有限统一——大一统2、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中书门下;相权一分为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4、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王安石变法

1、农业: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手工业:①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定窑、哥窑、汝窑、官窑、钧窑)②(棉)纺织业(黄道婆)3、商业:①交子(益州)②打破坊市界限,瓦肆③市民阶层兴起④开封、杭州(临安)、泉州⑤海外贸易(瓷路)1、理学、心学2、科技: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外传3、文化①市民文化:宋词、②书法:宋四家、③山水、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总况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突出;科技文化成就高,影响欧洲。宋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有限统一——大一统1、农业:1、理学、心3在宋代历史整体掌握基础上,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再整合和运用知识训练(1)制度上的引领(2)经济上的引领(农村租佃关系的普及、不抑土地政策下的土地高度集中、城市经济发展)(3)科技创新上的引领(4)商品经济新表现引领(5)对外贸易上的引领(6)学术相对自由的引领在宋代历史整体掌握基础上,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再整合和运用知识4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5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皇帝二府三司制财政行政军事三司二府度盐户中枢(三衙)侍殿侍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二府6一、制度上的引领1、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对宋代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提出观点(一):提出观点(二):2、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对中国以后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与影响。一、制度上的引领1、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奉行“文7

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对宋代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

宋建立初,鉴于唐末、五代地方武将势力过大之失,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由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设转运使,地方赋收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强干弱枝,内外相制。以后的历代皇帝将沿用这一政策,虽然造成军事上的空前羸弱。但这并不影响宋代成为真正的黄金时代。宋代奉行这一政策,使士人也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应该说,唐之后的宋非但没有走下坡路,反而以其繁荣的经济、科技、文化,上升至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顶峰。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时,所以大都关注某一时期的真实成就。当时的文明为世界做出过辉煌贡献,所以他们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当然,宋代的辉煌虽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以“重文轻武”“文以靖国”这一理念,使北宋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们的创新积极性,给宋朝社会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昌盛、艺术高深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政治环境。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世难比及的高度。宋朝还发展起一门新科学,技术科学。宋代文人就是在这种“文以靖国”治国理念影响下,地位得到提高,文人士大夫物质生活十分宽裕,生活富足,调动了他们的创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在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散文、诗、词,继承唐五代的成就,继续有所发展。话本、戏曲、说唱文学更为元明以来小说、戏曲的繁荣准备了条件。所以,“重文轻武”“文以靖国”的治国理念,使北宋社会有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提高文人志士社会地位,从而使文化出现多元化繁荣局面,并为后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8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对中国以后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与影响。

宋建立初。鉴于唐末、五代地方武将势力过大之失,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由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设转运使,地方赋收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强干弱枝,内外相制。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效地巩固了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一改历史上地方势力强大分裂统一国家的局面,从此后历代王朝都从宋代这一措施中吸取经验,经历元、明、清王朝统治,再未出现过分裂中央和威胁中央统治的群雄割据局面,宋代的这一措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经过元、明、清的统治,奠定和扩大了中国的疆域,有力地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说,宋代这一政策具有开创性积极意义。

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对92、商品经济新表现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提出观点: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繁荣,商品发展中出现新表现,城市的经济职能有了进一步加强,使商品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商品经济新表现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10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在宋代,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那种传统的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出现了临街设店的景象;四川商人首先推广了“交子”(纸币),“交子”的出现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史》记载,宋朝时期全国著名的经济都会总数不下四、五十处,征收商税国家生活中占相当比例,比如南宋商税成为国库重要财源。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许多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已逐步演变为政治、经济职能并重的城市,城市类型开始多样化。专业化城镇增多,这种类型的城市通常出现在农业生产和商品生产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它们既可以利用周围农村提供的原料发展手工业生产,又可以吸收周围乡村集市的商品和自身生产和商品来发展商业贸易。例如,成都在北宋时期,既是成都府治,又是历代全国的纺织生产基地,蜀锦乃为全国著名的丝织品,在南宋时,国都临安(今杭州)、平州(今苏州市)、常州、湖州等地已成为当时全国最主要的丝织业中心。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市场上的商品既有来自国内各地的百货,也有来自国外的各种商品。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城内另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市内还出现了“瓦舍”(或称“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成为娱乐的中心。宋人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城市商业繁荣的艺术反映。

草市在北宋时更加发展。在草市贸易中,农产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占大宗,也有一些生产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草市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和乡村商品经济的繁荣。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在宋代,由113、科技创新上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提出观点:宋代是当时世界上科技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3、科技创新上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提12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1)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出现在宋代,如管形火器如火铳、梨花枪的出现;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南广泛应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的这三大发明可以说具有世界性的意义。(2)宋代是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时期。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景德镇、官窑(河南开封)、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汝州)、定窑(河北曲阳)和哥窑(浙江龙泉),是北宋五大名窑。宋瓷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3)同时这也被称为是数学家的时代,出现了以沈括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科学家。有史料记载,宋朝中央太学所供奉的画像中,就有蔡伦的像。一个非文人的宦者,仅因为有造纸的发明就被如此尊崇,而且宋代包括沈括在内的许多科学家,本身也都是官场中人,这说明宋代的文人和儒家已经不把科技发明看作“奇技淫巧”,而是自己都在重视科技并对发明产生巨大的兴趣,亲身去实践创造了。(4)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北宋定都开封,东南漕运十分重要,船只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加之海外贸易兴盛,便促进了造船业的进步。南宋时期,造船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泉州、广州等是造船业中心,仍然制造大型海船。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日本、朝鲜、印度、东南亚,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区,蔚蓝的海面上常年行驶着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国和世界,把中国出产的陶瓷、丝绸和其他物资运往世界各地,也把灿烂的中华文明运往世。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1)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134、居民身份变化上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提出观点:宋代不抑土地的政策和不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口成分的变化和多种产业的兴起和发展。4、居民身份变化上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14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

宋代统治者采取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加之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宋代土地政策间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因为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部分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形成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工商、采矿、纺织、加工业等行业,从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从宋代户籍的称谓可以看出行业的增多,有官户与民户;分别居住乡村和城市的,有乡村户和坊郭户之别;有主户和客户之别。从事盐业者,称畦户、亭户、灶户、井户和铛户;产茶以至种桔、养花者,都可称园户;从事酒业者,可酒户、坊户、槽户、拍户和扑户;从事采矿和治炼者,称坑户、冶户、矿户、炉户和炭户;烧制陶瓷者,称陶户和窑户;工匠称匠户;从事纺织、印染、刺绣等,称机户、绫户、锦户、染户和绣户;拥有船只者称船户,而从事远洋经商者称舶户;城市的商铺称市户、行户、铺户和店户;从事造纸者,称纸户;包揽代纳赋税等类称揽户;山中打石者称宕户;如此等类,其名称之多,难以悉数。从侧面可以看出宋代农耕经济虽然是主体,但经营其它行业的人数在增多,说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说明宋代不抑土地的政策和不抑商政策对传统农耕为主经济产生的冲击,人口的大量自由流动和多种经营,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大量专业城镇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宋代统治者155、商业化城镇增多和经营方式变化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提出观点:宋代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职能增强,出现大量专业化城镇,有力地推动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传统农耕经济注入活力。5、商业化城镇增多和经营方式变化的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16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在宋代,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有了进一步加强,随着大运河的疏浚,经济重心南移,出现商业型城市。在大运河沿岸,一些较大的政治中心城市如临安、汴京(今开封)等一跃成为全国的重要商业城市,其规模之大,人口之众,商业之繁华,在当时是其它城市望其项背的。据《宋史》记载:在北宋元丰年间,东京(即汴京,今开封)的工商业者及其他服务行业共约有15000多户。坊、市制度已被打破,工商业者临街开店。主要商业区,终日车马杂沓,交易繁忙。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开封城中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真实写照。这些商业区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晓市。长江沿岸交通发达地区也出现了许多商业性城市。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在宋代,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17出现了手工业型城市。它的起源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交通枢纽,它主要是依赖于手工业或矿业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这主要是宋朝时期在纺织、陶瓷、造纸、印刷、造船、兵器、冶金、制盐等的生产规模、品种、数量和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使手工业型城市排除了原有政治方面的因素而独立发展起来。这一时期造纸技术已进入了相当成熟的时期,因而都城开封、浙江杭州、福建、四川成都和眉山等都发展成为印刷业的中心,而吴江府的粉笺、温州的蠲纸、台州黄岩玉版纸、杭州的藤纸、绍兴府的竹纸、宣州的宣纸等,在当时也都是非常著名的纸制品。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都是专门手工业城镇。出现了手工业型城市。它的起源既不是政治中心,18草市大量涌现、草市向商业集镇演变和商业集镇向手工业专业镇转化。到了北宋,由于城市建设彻底冲破了坊、市之间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从而导致了城市内部集市的产生。与此同时,许多城市由于规模的扩大,限于城垣以内的范围已不够使用,商业区域不断向外扩展,与农村中的草市相呼应,从而加快了草市的大量兴起。北宋时代,黄河流域的市镇发展占有明显的优势,四京尤为突出,东京开封府有31镇,西京河南府有22镇,北京大名府有20镇,南京应天府有13镇。南宋时代,随着江南经济的飞速发展,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可见,经有宋一代,草市不仅发展成集镇,而且数量增加也相当迅速。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如江西景德镇,当时陶瓷生产就相当兴盛,分工也相当精细,已有陶工、匣工、土工、利坯、车坯、釉坯、印花、画花、雕花等工种及工艺程序类别。可见,有宋一代,随着市镇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分工与生产进一步扩大,在原有商业性集镇的基础上,又涌现了一批具有手工业专业倾向色彩的市镇。这批市镇的出现,不但显示了宋代经济作物、手工业与商业的高度发达,同时还标志着草市、镇的经济自身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草市大量涌现、草市向商业集镇演变和商业集镇向手工业专业镇转化19港口城市大量出现。宋朝时期,宋海外贸易比之盛唐时期还要繁荣一些。海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是印度、中南半岛、东南亚各岛屿,以及阿拉伯半岛等地区的一些国家。宋朝向各国输出丝织品、瓷器、茶叶、工艺品、金、银、铜、铁、锡等,输入的物品主要有香料、珠玉、犀角、象牙、珊瑚、苏木等。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在东南沿海地区海港城市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广州、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市)、泉州、秀州(今浙江嘉兴市)、密州(今山东胶县)等,在当时都是重要的外贸港口城市。为了加强管理,宋朝还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温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除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外,长江以北的通(江苏南通市)、楚(江苏淮安市)、海(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镇)诸州,长江以南的越(今浙江绍兴市)、福(今福建福州市)、漳(今福建漳州市)、潮(福建潮州市)、琼(今海南省)等州,以及镇江、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两府也都是通航的海港。

港口城市大量出现。宋朝时期,宋海外贸易比之盛唐时期还要繁荣一206、丰富多彩的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提出观点:宋代城市生活中出现了更多的茶坊和酒肆,大量的瓦子娱乐场所,市民文艺更丰富多彩。6、丰富多彩的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引领(提出观点并运用知识进行21

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

宋代城市不但打破了坊市界限,还出现大量休闲娱乐场所。茶坊、酒肆不仅是士大夫聚朋交友的地方,同时往往还有说书、评话、讲史、小唱……所以茶坊酒肆也是市民娱乐、休憩和消遣的场所。酒肆茶坊里聚集了市民阶层中三教九流的人物,各种市民关心的话题消息在其中流传,这里成为观察市民的各个层次的万花筒,反映着市民的众生相。酒肆茶坊的兴起就说明市民的消闲意识和文化趋同的意识的出现。市民文艺包括说话讲史类、杂技、杂剧、影戏与傀儡戏、音乐舞蹈……等众多内容。民间的百戏、曲艺等文娱活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规模、内容、形式、场地以及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作为城市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话本和戏曲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流传下来的话本推动了明清白话小说的发展高潮。百戏,是多种伎艺的总称,内容广泛。宋代百戏主要有杂技、相扑、魔术、踢钟、吃针、烧火、踢瓶等等。瓦子,又叫“瓦肆”、“瓦舍”,是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的需要,进行娱乐和商业的场所,瓦子内有“勾栏”,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瓦子里的摊位有卖饮食的、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剪头、相面、算卦的。宋代瓦子的兴盛,与坊市制度的崩溃、附郭草市、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特征,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它也是宋代城市发展的结果的集中体现。宋代诗词里都能反映出当时宋代村民进城过节娱乐狂欢,苏轼等文人学士诗里反映出农民一年大部分时间除了播种、收获时候,其他时间都可以说是闲暇的时光,所以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到城市中游玩,尤其是城市过节或开办花市、灯市、蚕市的时候。宋代农民更是纷纷踊跃到城市中游玩、赏乐一番。我们阅读《水浒传》,虽说成书于明清之际,但能从侧面反映出北宋城市娱乐功能的多样性特征。

运用知识进行历史阐述论证:

宋代城市不但打破了坊市界限,22二、高考试题感知体会:27.(2017年全卷2)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二、高考试题感知体会:27.(2017年全卷2)明初朱元璋严2327.(2018年全车卷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27.(2018年全车卷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24三、命题思路猜想和创新试题训练三、命题思路猜想和创新试题训练25从城市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1、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芉市。又东十字大街,回从行裹角,劳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裹市子”。说明A.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占主体地位B.市坊界限被打破,商品交易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C.作者主观臆断,来可信D.北宋时出现了专门商业城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芉市。又东十字大街,回从行裹角,劳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裹市子”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作者生活在北宋时期,记述的应是所见的情况,不是主观臆断,C项错误;出现专门商业城市在唐代就有,材料内容不是说明商业城市的,D项错误。从城市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26从古代经济政策出现及作用、评价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2、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恩说:“帝王也是经济人,也需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下列政策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西周实行井田制B.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与形成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结合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小农经济的影响,农耕文明的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与形成,正是这种特定环境下的理性选择,所以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思想不是经济;D项是制度,不是政策。不符合题意。从古代经济政策出现及作用、评价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认识27从农耕经济变化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3、宋代时期,户籍中除了有佃户、庄户、农户外,还出现了茶户、桑户、花户、漆户、蚕、等许多称谓。这说明A.当时土地兼并十分严重B.传统农耕经济衰落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市坊界限被打破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出现了茶户、桑户、花户、漆户、蚕、等许多称谓。”可以看出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而是从事生产商品或是把农产品变为商品的人,所以C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当时土地兼并十分严重,A项错误;出现诸多别的称谓,不能说明传统农耕经济衰落,B项错误;没有体现市坊情况,D项错误。从农耕经济变化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28从传统思想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4、朱熹曾说过:“仁义是人心固有的天理,物欲是人心自私的表现,只要遵循天理,不为物欲与私欲左右,虽未追求利益,却能得到最大的利益。”这一观点A.是对人性的压制B.有利于培育人的正当的义利观C.把天理与人令人欲对立起来D.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朱熹在这里强调遵循天理是仁义,不是别的,强调在仁义支配下去对待物欲和人欲,有利于培育人的正当的义利观,所以B项正确;材料信息里没有体现对人性的压制,也没有体现把天理与人令人欲对立起来,所以A项、C项均不符合题意;材料所体现的内容不能说就是科学的价值观,D项错误。从传统思想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29从制度设置的影响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有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5、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从西周后期到宋代以前,都往往出现地方分裂中央的割据叛乱,但从宋代建立以后,虽经历过王朝更替,但再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地方分裂中央的割据叛乱这样的情况,这主要得益于A.从北宋开始收回地方武将的兵权财权B.从北宋时开始提高中书门下地位C.从北宋开始实行不抑制土地兼并政策D.从北宋开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答案A;解析:北宋建立后,鉴于地方军镇权力过大,采取用文官做地方知州,又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此使地方失去割据分裂的军事和物质基础。并被后来王朝不同程度效仿,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中央体制的变化,不是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所以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不能说明后来王朝也实行这一政策,所以D项错误。从制度设置的影响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有运用知识,辨别历30从用人制度的发展变化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A.两宋时中国经济政治重心转移到南方B.两宋时科举制才普及到南方C.两宋以后南方人文化比北方人高D.两宋以后南方读书人比北方读书人多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在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统治中心也向南方转移,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个人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中心倍受统治阶级重视,宰相籍贯分布在政治中心尤为密集的南方就很自然了。所以A项符合;B、C、D项均不符合史实,也从表中得不出来。6、下表是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江苏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西汉114712117唐6349672144272010两宋208284821981514明792841571961012分析表格,结合当时历史,可以得出准确的历史信息是从用人制度的发展变化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31从相权与皇权演变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合理的解读,运用知识,正确认识历史结论)7、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但也有与此背离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是A.汉中外朝制 B.唐三省六部制C.宋二府三司制 D.元一省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废除三省制,只保留中书一省,这不是权力的分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从相权与皇权演变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对有效信息合理的解32从封建土地发展变化的角度猜想命题思路(考查了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认识历史)8、袁行霈在《中华文明史》中说: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是A.两宋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 B.土地兼并严重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宋与西夏、辽、金之间的战争频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北宋时实行不抑土地兼并政策,这是造成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主要原因,所以B项正确;两宋以来商品经济发展与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