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级(士)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历年高频考题带答案难题附详解_第1页
2023年初级(士)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历年高频考题带答案难题附详解_第2页
2023年初级(士)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历年高频考题带答案难题附详解_第3页
2023年初级(士)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历年高频考题带答案难题附详解_第4页
2023年初级(士)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历年高频考题带答案难题附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初级(士)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历年高频考题带答案难题附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点(共50题)1.一名冠心病患者经过6周跑步锻炼后,12min跑达1850m,但第7周发生病毒性感冒,此时他的运动强度应A.维持不变B.改为12min跑1500mC.改为12min跑1000mD.停止锻炼,对症治疗E.以上都不对2.正常成人的主要呼吸形式为A.胸式呼吸B.上胸式呼吸C.下胸式呼吸D.腹式呼吸E.胸腹联合呼吸3.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为A.运动时低血压B.心动过速,120/minC.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压力阶差2.7~6.7kPa(25~50mmHg)D.安静血压大于26.7/14.7kPa(200/110mmHg)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脓疱疮早期首选的物理治疗是A.超短波B.热敷C.红外线D.激光E.紫外线5.穿横条衣服使人身体变胖,墙壁上装镜子使房间变得更大,这是A.视差B.惯性C.补偿D.错觉E.感觉6.下列有关心理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倾听患者的叙述,观察其表现,帮助分析,给予指导、劝解、鼓励、安慰和疏通,使患者能正视问题,面对现实,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B.针对患者的病态心理、不良行为和异常表现,通过强化良好行为,抑制其不良行为,建立新的正确行为C.任何人都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D.需要其他康复治疗的配合E.对疾病终末期的患者给予精神支持,足够的关怀,尽量减轻患者悲观情绪,转为平静,直到临终7.认知治疗应着眼于患者的A.错误认知B.情绪变化C.行为变化D.正确的认知E.主观体验8.下列哪项不属于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A.为进行主动运动做准备B.牵张挛缩或粘连的肌腱和韧带,维持关节活动度C.放松痉挛肌肉、促进主动运动D.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E.消除肿胀,缓解疼痛9.在耐力训练中,与耐力大小有最明显正相关的因素为A.肌力B.肌纤维的类型C.肌红蛋白的储备D.某些酶的作用E.运动强度10.腕关节桡偏的正常参考值是A.0~15°B.0~30°C.0~25°D.0~40°E.0~55°11.进行脊柱结构性侧弯的矫正体操时,其治疗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起即时矫正作用B.缓和畸形发展,避免手术C.改善脊柱的柔韧性D.防止凸侧肌肉劳损E.增强软弱的肌肉12.偏瘫下肢屈肌协同动作和伸肌协同动作中均存在的部分为A.髋伸展B.髋内收C.膝屈曲D.踝内翻E.以上都不对13.颈椎牵引的治疗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解除肌肉痉挛B.增大椎间隙C.水肿的神经根制动休息D.使纵韧带松弛E.颈椎管纵径延长14.下列有关假肢穿脱训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穿假肢前应在残肢和接受腔壁间涂上滑石粉B.有内衬套的假肢应先穿上内衬套,再将假肢穿入接受腔C.有悬吊和固定装置的大腿假肢,应先调整吊带的松紧带,再束紧腰带D.站起时,假肢应在前,健肢在后,双手压住大腿下部E.在平行杠内练习步行时,应先进行健肢站立,假肢的迈步练习15.偏瘫患者上下台阶时A.上台阶时患足先上B.上台阶时健足先上C.下台阶时健足先下D.可在患者发病早期进行训练E.可闭眼进行训练16.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A.脑瘫患者B.卒中患者C.周围神经损伤患者D.帕金森患者E.脑外伤患者17.对于平衡能力差的病人宜选用A.T形单足手杖B.三足手杖C.问号形单足手杖D.四足手杖E.T形双足手杖18.偏瘫患者进行床一轮椅之间的转移时轮椅放在健侧,与床成夹角是A.<30°B.30°~45°C.40°~45°D.45°~50°E.50°~60°19.早期蜂窝织炎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首选无热量超短波B.抗菌药物离子的导入C.抗生素药物治疗D.中频电疗E.小剂量微波治疗20.Bobath方法中,与反射性抑制模式同时应用的为A.对称性与非对称性颈反射B.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射C.紧张性迷路反射D.紧张性腰反射E.联合反射21.有关运动想象疗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想象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有3种方式:听录音指令、自我调节及观察后练习B.目前公认的“运动想象”疗法改善运动学习的最有力的解释是脑的可塑性C.适应证为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截肢等D.一般是在每次功能训练后进行E.训练时间以12~15min/次为宜22.可增强患者兴奋性的作业训练方法是A.书法B.绘画C.插花D.钓鱼E.游戏23.不宜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的是A.帕金森病早期B.脑性瘫痪恢复期C.创伤急性期D.周围神经损伤恢复期E.骨关节炎稳定期24.正常人行走中摆动相约占步行周期的A.30%~35%B.45%~55%C.30%D.40%E.35%~40%25.超短波电容电场法,调节作用深度的正确方法为A.改变调谐B.调节输出功率C.调节输出电流D.调节荧光灯管亮度E.改变皮肤与电极间距离26.小儿麻痹症患儿肌力恢复的速度一般以几个月为一基数(即每几个月可增高一级徒手肌力)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27.偏瘫恢复早期存在痉挛的情况下,上肢屈肌协同运动中最强成分和首先出现的动作为A.肩胛骨后缩或抬高B.肩关节外展外旋C.肘屈曲D.前臂旋后E.腕和手指屈曲28.在协调练习中,下列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A.简单到复杂B.单个肢体到多个肢体的联合协调C.不对称协调到对称性协调D.先缓慢协调到快速协调E.下肢协调练习以正确的步态为主29.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明显改变,但张力不产生变化的运动,称为A.等速运动B.等长运动C.等张运动D.用力运动E.放松运动30.平衡训练中,当旋转患者头部,由于颈部受刺激,患者出现胸、腰和下肢的转动属于A.平衡反应B.翻正反应C.保护性伸展反应D.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E.紧张性迷路反射31.进行徒手肌力测定应注意以下事项但不包括A.正确的测定姿势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C.左右对比检查D.应配合其他功能评定,如评定前的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必要的步态分析等E.抗阻检查时如果出现疼痛,在疼痛不严重的情况下可继续完成检查32.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时,帮助帕金森病患者发起运动的手法技术为A.节律性稳定B.节律性发动C.反复收缩D.控住-松弛E.收缩-松弛33.在Berg评估中,若患者的总分45分,则A.提示患者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B.提示有跌倒的危险C.提示患者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D.提示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E.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家人监护下步行34.痉挛型脑瘫最主要的康复治疗原则是A.改善协调、平衡功能B.提高肌力C.改善脑部循环D.增加机体摄氧量E.降低肌张力,诱发正常运动35.失语症训练中,患者出现错误反应时,应当A.转换课题B.及时矫正C.分析错误D.反复刺激E.增强刺激36.患者,男,69岁,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现痰多,难咳出,现进行排痰训练,不包括的方法是A.胸部按摩B.胸部叩击C.胸部震颤D.咳嗽训练E.体位引流37.慢性韧带紧张症的主要病因以下哪项除外A.背肌疲劳B.腰骶关节不对称C.脊椎不稳D.骨质疏松E.腰骶部畸形38.四肢肌肉耐力测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需借助等速运动装置完成B.以秒为单位测定和记录四肢关节肌群的收缩时间C.通常选用耐力比值测定D.等速耐力测定时,协同肌和拮抗肌需分别测定E.测定通常以最大等长收缩开始到衰减至30%为终止点39.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伸手取物时或未达该物而抓空,或伸手过远将物品碰倒。患者可能有A.图形背景分辨困难B.空间定位障碍C.视空间失认D.结构性失用E.地形定向障碍4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将解剖学中立位的肢体位置定为0°B.如果患者不能从解剖0°位运动,则应准确记录实际开始位的角度C.应先测量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后测量主动关节活动范围D.当患者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度伸展等现象时,可采用“—”表示过度伸展情况E.正常情况下可进行双向运动的关节因病变而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可记录为“无”41.步行训练原则中错误的是A.以步态分析为依据B.以异常步态为基础C.注重关节、肌肉及其他运动训练D.适当使用E.考虑手术矫治42.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中,下肢双侧2型伸展性对角螺旋运动模式可表示为A.D2FUEB.D2ELEC.D2FLED.UD2ELEE.UD2FUE43.以下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偏瘫痉挛阶段的协同与反射在人发育早期也是异常的B.偏瘫痉挛阶段的协同与反射为偏瘫运动功能恢复顺序的异常部分C.Brunnstrom方法通过本体感觉刺激等方法抑制协同与反射动作D.Brunnstrom评定包括紧张性反射、联合反应、基本的肢体协同、遇到功能恢复阶段以及各种感觉等E.以上都不对44.关节被动活动正常,但主动活动受限最可能为A.神经麻痹B.关节内粘连C.皮肤瘢痕挛缩D.肌肉痉挛E.关节强直45.有关肌纤维数目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在新生儿期以后就不再增加B.在发育以后就不再增加C.在成人以后就不再增加D.通过药物可以增加E.通过体力锻炼可以增加46.训练盆底肌的运动是A.散步B.登山C.蹲起D.跳绳E.提臀47.莫伯格(Moberg)矫形器用于A.桡神经损伤B.尺神经损伤C.胫神经损伤D.腓神经损伤E.股神经损伤48.关于肌耐力的概念,正确的是A.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B.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C.肌力的大小指标D.肌力训练时发展肌力的速率E.肌力训练时的负荷量49.直流-感应电检查中部分变性反应的判断要点,错误的是A.神经对感应电刺激无反应或兴奋性增高B.神经对直流电刺激有反应C.病理基础是支配肌肉的神经轴突部分受损D.肌肉对感应电刺激与直流电刺激均有反应E.神经对感应电刺激无反应或兴奋阈降低50.失认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A.视力正常但看不到东西B.对所见物品不能分辨但用手触摸后则能回答C.听力正常但听不出是什么声音D.不能按指令表演刷牙动作E.弄不清手指的名称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点1.参考答案:D一旦发生病毒性感冒,就应休息,并对症治疗;否则会使原来病情加重。2.参考答案:E正常男性和儿童主要为腹式呼吸,女性主要为胸式呼吸,实际上该两种呼吸运动均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3.参考答案:D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4.参考答案:E紫外线多用于较浅表炎症,如脓疱疮、痈、蜂窝织炎等。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A[解析]认知治疗的着眼点:治疗时,着眼于患者的错误认知,而不仅仅针对其异常的情绪和行为。8.参考答案:E[解析]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促进主动运动;同时牵张挛缩和粘连的肌腱和韧带,维持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为进行主动运动做准备。9.参考答案:A在耐力训练中,与耐力大小有最明显正相关的因素为肌力。10.参考答案:C11.参考答案:A矫正体操时,其治疗作用:改善姿势;增加柔韧性;增强腹肌在维持中作用;矫正肌力不平衡;改善呼吸运动。12.参考答案:D偏瘫下肢屈肌协同动作:骨盆上提+后缩;髋外展外旋;膝屈;踝背屈、外翻。伸肌协同动作:髋内收内旋;膝伸;踝屈内收。13.参考答案:D颈椎牵引的治疗作用: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14.参考答案:C[解析]有悬吊和固定装置的大腿假肢,应先束紧腰带,然后调整吊带的松紧带到适当拉紧的位置,再走几步逐步调整到合适位置。15.参考答案:B[解析]偏瘫患者上下台阶应在具备了一定的功能条件下进行,上楼梯时应健足先上,下楼梯时应患足先下,目的是合理负重,保证正确的重心转移,安全地上下台阶。16.参考答案:C[解析]徒手肌力评定主要适用于肌肉本身、运动终板和下运动神经元疾患所引起肌力变化(尤为肌力低下)的程度及范围,若上运动神经元疾患(如脑瘫、继发于脑血管意外的偏瘫等)引起的肌力变化,性质则不相同,此时虽存在肌力低下,但由于反射活动的变化和整个肌肉协同运动的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况时,除非完全弛缓阶段或肌肉功能已恢复至自主随意收缩,否则不宜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方法。17.参考答案:D四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的患者。18.参考答案:B[解析]轮椅放在健侧,与床成30°~45°夹角,刹住车轮,移开足托。19.参考答案:D急性炎症不能使用中频电疗,因为其可使炎症扩散,加重病情。20.参考答案:BBobath方法中,与反射性抑制模式同时应用的为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射。21.参考答案:B[解析]目前公认的“运动想象”疗法改善运动学习的最有力的解释是心理神经肌肉理论(psychoneuromusculartheory,PM理论)。PM理论是基于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已储存了进行运动的运动计划或“流程图”的概念,假定在实际活动时所涉及的运动“流程图”,在“运动想象”过程中可被强化和完善,因为想象涉及与实际运动同样的运动“流程图”。想象通过改善运动技巧形成过程中的协调模式,并给予肌肉额外的技能练习机会而有助于学会或完成活动。22.参考答案:E增强兴奋性的作业训练:观看或参加竞技比赛、游戏等。23.参考答案:C由于PNF技术涵盖基础与特殊手法,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所以在临床操作时,对于患者合并所治疗部位有开放性损伤或皮肤感觉障碍、皮肤感染、骨折或骨折未愈合、听力障碍、对命令不能准确反应的婴幼儿、无意识、骨质疏松、血压不稳定等情况时,不宜采用此技术。24.参考答案:D正常人行走中摆动相约占步行周期的40%。25.参考答案:E超短波电容电场法操作时,电极贴近皮肤时电场线密集于表浅部位,作用较浅;电极与皮肤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时电场线较分散,作用较均匀、较深。26.参考答案:B小儿麻痹症患儿肌力恢复的速度一般以2个月为一基数(即每几个月可增高一级徒手肌力)。27.参考答案:C偏瘫患者上肢易于发生的痉挛模式是屈肌痉挛。28.参考答案:C两侧轻重不等大的,先从轻侧开始。29.参考答案:C30.参考答案:B[解析]翻正反应是为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此反应常被运用在翻身、转移和平衡的训练中。31.参考答案:E[解析]在评定过程中患者不应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抗阻检查采用制动试验时,阻力应缓慢增加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和疼痛迹象,一旦发生,应立即中止继续增加阻力。32.参考答案:A节律性稳定不仅适用于头、颈部肌力不平衡者,也用于四肢、躯干肌力弱者。目的:刺激主动肌模式的随意运功;增强肢体平衡。33.参考答案:D[解析]在Berg评估中,0~20分:提示患者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21~40分:提示患者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提示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34.参考答案:E康复治疗原则是降低肌张力,诱发正常运动。35.参考答案:D失语症训练中,对患者错误的反应,不要设法纠正、揭示,而要重复给予刺激,直至患者应答正确,治疗师给予赞许和肯定。36.参考答案:A37.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