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网络搭建基础交换机配置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实现路由器配置与应用项目1CONTENTS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综合案例实训项目3项目5项目2项目4项目6网络搭建基础项目1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了解不同传输介质的特点和应用掌握OSI网络模型的特点和功能掌握TCP网络模型掌握OSI网络模型与TCP网络模型的区别了解TCP/IP中所包含的网络协议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安装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功能掌握CiscoPacketTracer的使用方法知识目标熟悉网络的基本知识会使用CiscoPacketTracer7.1会访问网络设备技能目标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丰富的体验和美好的享受。本项目重点学习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网络模型、TCP/IP、IP地址、CiscoPacketTracer的安装与使用等网络搭建的基础知识。网络搭建基础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
小张是鹏博公司的网络设备调试员,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与网络传输介质,并熟悉相关设备和介质的特点。本节内容使用到的主要设备有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涉及的网络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情景描述(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①集线器集线器的英文为hub。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图1-1所示为一款通用型集线器。图1-1集线器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②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也称交换式集线器,是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图1-2所示为一款交换机。图1-1交换机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③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图1-3所示为一款思科企业路由器。图1-3路由器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
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有哪些呢?①双绞线双绞线的英文名字是twist-pair,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它分为两种类型:非屏蔽双绞线(见图1-4)和屏蔽双绞线(见图1-5)。双绞线采用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图1-4非屏蔽双绞线图1-5屏蔽双绞线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2)认识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知识点拨双绞线常见的有三类线、五类线和超五类线,以及最新的六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
(1)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
(2)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4Mb/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3)三类线: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s的数据传输。
(4)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6Mb/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网络。知识点拨
(5)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五类线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6)超五类线:超五类电缆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小的时延误差。超五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s)。
(7)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250MHz,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线的带宽。六类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线,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s的场合。双绞线常见的有三类线、五类线和超五类线,以及最新的六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在国际上有两种应用最广泛的双绞线标准,分别是ANSI/EIA/TIA568B和ANSI/EIA/TIA568A。这两个标准最主要的不同就是芯线序列的不同。ANSI/EIA/TIA568B的线序定义依次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和棕,其标号如表1-1所示。
ANSI/EIA/TIA568A的线序定义依次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和棕,其标号如表1-2所示。
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2)认识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表1-2EIA/TIA568A的线序说明表1-1ANSI/EIA/TIA568B的线序说明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2)认识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568B和568A线序示意图如图1-6所示。根据568B和568A标准,RJ45连接头(俗称水晶头)各触点在网络连接中,对传输信号来说它们所起的作用分别是: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和7、8是双向线。对与其相连接的双绞线来说,为降低相互干扰,标准要求1、2,3、6,4、5和7、8必须是相互绞缠的对线。图1-6568B和568A线序示意图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2)认识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②同轴电缆(coaxialcable)
同轴电缆也是局域网中最常见的传输介质之一,如图1-7所示。它用来传输信息的一对导体是按照一层圆筒式的外导体套在内导体(一根细芯)外面,两个导体间用绝缘材料互相隔离的结构制选的,外层导体和中心轴芯线的圆心在同一个轴心上,所以称为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之所以设计成这样,也是为了防止外部电磁波干扰正常信号的传输。图1-7同轴电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2)认识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③光纤。光纤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以玻璃或有机玻璃等为网络传输介质。它由纤维芯、包层和保护套组成,如图1-8所示。光纤可分为单模(singlemode)光纤和多模(multiplemode)光纤。图1-8光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2)认识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网络传输介质除了有线介质外还包括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微波卫星红外线和激光010203知识储备知识储备
无线传输介质有哪几种呢?
本小节主要认识了常见的网络设备与网络传输介质,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载体。熟知常见的网络设备与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的第一步。学习小结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1.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质1.1.2了解OSI网络参考模型OSI网络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了解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组成与特点,是网络设备管理员的必备知识。鹏博公司内部的局域网在搭建过程中采用的也是OSI模型,需要网络设备调试员掌握OSI网络参考模型的基础知识。情景描述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OSI的七层结构如图1-9所示。图1-9OSI的七层结构1.1.2了解OSI网络参考模型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认识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由低到高分别为: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①应用层直接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②表示层主要负责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③会话层负责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1.1.2了解OSI网络参考模型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2)了解每一层的特点与作用④传输层负责常规数据传输,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⑤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节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⑥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动作。⑤物理层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1.1.2了解OSI网络参考模型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2)了解每一层的特点与作用知识点拨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主要用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本小节讲解了OSI参考模型的结构与各层的特点。OSI模型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迁移运用到学习中去。学习小结1.1.2了解OSI网络参考模型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TCP/IP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的总和。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该协议家族的两个核心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是该家族中最早通过的标准。TCP/IP是网络搭建的基本原理,小张作为鹏博公司的网络管理员,了解TCP/IP是进行网络维护与调试的基础。情景描述1.1.3了解TCP/IP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
TCP/IP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OSI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而TCP/IP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这4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连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①应用层②传输层③互连网络层④网络接口层1.1.3了解TCP/IP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认识TCP/IP的结构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即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可以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IP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为:IP头部+TCP数据信息(IP头部包括源和目标主机IP地址、类型、生存期等)。1.1.3了解TCP/IP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2)认识IP1.1.3了解TCP/IP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3)认识TCP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信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只能用于端到端的通信。TCP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为:TCP头部+实际数据(TCP头部包括源和目标主机端口号、顺序号、确认号、校验字等)。知识储备TCP/IP协议族除了最重要的TCP和IP两个协议,还包括:01UDP02ICM03通信端口
本小节讲解了TCP/IP的整体构架和基本组成,为后续讨论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打下基础。学习小结1.1.3了解TCP/IP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
IP地址是赋予网络上的计算机的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计算机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们可以把个人计算机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小张是鹏博公司的一名网络维护与调试专员,现在需要对公司新增设的品质部和国际业务部两个部门进行网络规划,公司要求给这两个部门各设计100台网络终端设备。情景描述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是IP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IP地址从逻辑上讲,是由网络位和主机位两部分组成的,如图1-10所示。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了解IP地址的概念图1-10IP地址结构IP地址可以表示为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它通常被分割成4个8位二进制数。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的十进制整数。举例来说:点分十进制IP地址(),实际上代表的是32位的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了解IP地址的概念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其中,A、B、C三类(见表1-3)由Internet组织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表1-3A、B、C三类IP地址的汇总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2)掌握IP地址的分类方案一:原则上需要202个IP(100+100+2),给品质部和国际业务部各分配一个C类地址。例如,给品质部分配,给国际业务部分配。那么实际可用IP有254×2=508个,所以此方案中浪费的IP有306个。方案二:利用子网划分。一个C类地址可提供28-2=254个主机地址,如图1-11所示。图1-11普通C类地址的网络位与主机位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3)方案初步设计借一位主机位为网络位,如图1-12所示。图1-12将C类地址主机位借一位为网络位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3)方案初步设计可提供主机地址将为:27-2=126个,且比101大,因此符合设计要求;若借2位,可提供主机地址将为26-2=62个,比101小,不满足设计需要。因此,划分后的IP地址如图1-13所示。图1-13两部门IP地址分配示意图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3)方案初步设计
在品质部中可规划如下:网络地址:0000000()广播地址:1111111(27)可用主机地址范围:~26(共126个)子网掩码为:28(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在国际业务部中可规划如下:网络地址:0000000(28)广播地址:1111111(55)可用主机地址范围:29~54(共126个)子网掩码为:28(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相比较,方案二比方案一的IP地址利用率更高。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3)方案初步设计
本小节讲解了IP地址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子网划分与网络地址的计算。掌握这些内容是进行网络配置的基础,有了一一对应的地址,才可以进行准确的信息传输。学习小结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
目前,计算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网络的使用也越来越方便。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在日常应用中更好地查看网络连接情况呢?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管理命令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小张作为鹏博公司的网络维护与调试专员,在进行网络测试时会经常用到网络命令,如ping、ipconfig、route、tracert等。情景描述1.1.4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
ping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网络命令,主要用于确定网络的连通性。这对确定网络是否正确连接,以及网络连接的状况十分有用。简单地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缩小问题的范围。ping命令格式有以下三种:①ping主机名②ping域名③pingIP地址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练习ping命令图1-14列举了“pingIP地址”的运行结果。图1-14ping命令运行实例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1)练习ping命令
ipconfig命令可用于显示当前TCP/IP配置的设置值。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是否正确。如果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了解到计算机是否成功地租用到了一个IP地址;如果已经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得到的是什么地址,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①ipconfig:当使用不带任何参数选项的ipconfig命令时,结果显示每个已经配置了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值。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2)练习ipconfig命令②ipconfig/all:当使用all参数选项时,ipconfig能为DNS和WINS服务器显示它已配置且所有使用的附加信息,并能够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如果IP地址是从DHCP服务器租用的,ipconfig将显示DHCP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租用地址预计失效的日期。图1-15所示为ipconfig/all运行结果。图1-15ipconfig/all运行结果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2)练习ipconfig命令
arp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重要协议,即地址转换协议,主要用于确定IP地址对应的网卡物理地址。按照默认设置,arp高速缓存中的项目是动态的,每当向指定地点发送数据且此时高速缓存中不存在当前项目时,arp便会自动添加该项目。arp-aarp-aIParp-sIP物理地址arp-dIP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3)arp命令大多数主机一般都是驻留在只连接一台路由器的网段上。当网络上拥有两个或多个路由器时,用户就不一定想只依赖默认网关了。route命令就是用来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的。routeprint:用于显示路由表中的当前项目。routeadd:使用本命令,可以将路由项目添加到路由表中。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4)route命令nslookup命令的功能是查询任何一台机器的IP地址和其对应的域名。在本地机上使用nslookup命令查看本机的IP及域名服务器地址可以直接输入命令,系统返回本机的服务器名称(带域名的全称)和IP地址,并进入以“>”为提示符的操作命令行状态;输入“?”并按Enter键,可查询详细命令参数;若要退出,则输入exit并按Enter键。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5)nslookup命令tracert是tracerouter的缩写,为路由跟踪命令,主要用于显示将数据包从计算机传递到目标主机的一组IP路由器,以及每个跃点所需的时间(跟踪数据报传送路径),可以测试网络连通性问题。
tracert命令的基本用法是,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tracerthost_name”或“tracertip_address”。图1-16所示为tracert命令运行结果。图1-16tracert命令运行结果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6)tracert命令网络命令是进行网络诊断的快捷方式,因为Windows系统中内嵌cmd命令程序,可以对当前设备进行初步的参数检测,大部分网络发生问题时都能在这些命令检测中找到端倪。学习小结1.1.5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任务1.1鹏博公司由于业务规模扩大,需要扩展公司的网络,为此购置了多台思科公司的网络设备,但该公司的网络管理人员对思科设备并不熟悉。如果直接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可能会造成网络故障或设备的损坏。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管理员决定使用CiscoPacketTracer模拟器来学习思科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情景描述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双击PacketTracer7.1的安装程序,进入软件安装界面,如图1-17所示。图1-17PacketTracer7.1的安装界面(1)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2)选中“Iaccepttheagreement”单选按钮,再单击“Next”按钮,出现图1-18所示的界面。图1-18PacketTracer7.1的安装界面(2)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3)可以选择PacketTracer的安装路径,这里使用默认安装路径,直接单击“Next”按钮,出现图1-19所示的界面。图1-19PacketTracer7.1的安装界面(3)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4)可以设置CiscoPacketTracer在“开始”菜单中的文件夹的名称,这里继续使用默认设置,直接单击“Next”按钮,出现图1-20所示的界面。图1-20PacketTracer7.1的安装界面(4)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5)根据需要选中“Createadesktopshortcut(在桌面建立快捷方式)”或“CreateaQuickLaunchshortcut(在快速启动栏建立快捷方式)”复选框,单击“Next”按钮,出现图1-21所示的界面。图1-21PacketTracer7.1的安装界面(5)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6)图1-21显示了在安装CiscoPacketTracer时所设置的安装路径、菜单名称和快捷方式,直接单击“Install”按钮,等待安装完成。图1-22PacketTracer7.1的安装界面(6)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7)安装完成后,会出现图1-22所示的界面,提示要使用CiscoPacketTracer需要先关闭浏览器或重启计算机,这里可以直接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Finish”按钮。图1-23PacketTracer7.1的注册界面(8)初次使用CiscoPacketTracer,需要在图1-23所示的界面中输入在思科网络学院官网注册的账号和密码,最后单击“LogIn”按钮就可以开始使用CiscoPacketTracer了。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知识储备
CiscoPacketTracer是由思科网络公司开发的一款非常实用的网络设备模拟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并提供学习帮助,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网络课程。该软件从7.0版本开始,需要输入在思科网络学院注册的账号和密码才能使用,或者使用“访客”模式登录,但在“访客”模式下,只能保存10次。知识储备GNS3DynamipsGUIHCLeNSP其他模拟软件
本小节讲解了CiscoPacketTracer7.1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CiscoPacketTracer对硬件的要求不高,非常适合个人学习使用或安装在学校机房中作为网络课程学习的辅助工具。最后,对CiscoPacketTracer和其他模拟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每款模拟器都有其优缺点,CiscoPacketTracer最适合初学者使用,在有了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后,可以尝试其他模拟器,以便丰富网络学习经验。学习小结1.2.1安装CiscoPacketTracer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
网络管理员已经安装好CiscoPacketTracer,但管理员对这款模拟软件也不熟悉。要想充分利用CiscoPacketTracer模拟器帮助自己学习思科网络配置技术,就要先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界面和功能。情景描述1.2.2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界面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启动CiscoPacketTracer7.1中文版,进入软件界面,如图1-24所示。图1-24CiscoPacketTracer7.1软件界面1.2.2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界面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
(2)在主界面的左下角区域中,有许多种类的硬件设备,该区域的上方从左到右依次为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组件、连接(线缆)、杂项和多用户连接;该区域的下方根据上方类别的选择而变化,如在上方选择网络设备,则下方显示的就是网络设备的类别,从左到右依次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无线设备、安全(防火墙)和WAN仿真。1.2.2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界面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
(3)在主界面的右下方区域,显示的是左下方各类设备的细化选项,具体到某类设备的某个型号。例如,选择网络设备,再选择路由器,则右下方会显示多种型号的路由器设备。用鼠标拖动右下方区域中的某个设备到中心工作区就可以模拟出硬件设备。图1-25所示为在工作区添加一台2911路由器。图1-25添加一台2911路由器1.2.2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界面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4)主界面的功能区也可以称为设备编辑区,从上到下依次为选择、标签(放置说明)、删除、检查(检查设备的特定信息)、绘制图形、调整大小、简单的PDU包、复杂的PDU包。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bit),又称“位流”,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报文(message)。1.2.2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界面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知识储备
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bit),又称“位流”,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报文(message)。本小节主要讲解了CiscoPacketTracer7.1的界面,其菜单栏和快捷工具栏与常见软件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功能区中,有一个PDU包测试工具,PDU就是学习网络最终所要研究的对象。学习小结1.2.2了解CiscoPacketTracer的界面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鹏博公司的网络管理员虽然具备网络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但一直不了解网络具体是如何通信和数据是如何传输的,因为这些是不可见的。不过,CiscoPacketTracer可以模拟数据的传输过程,使网络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更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网络协议和数据在网络中是如何运作与传输的。情景描述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启动CiscoPacketTracer7.1,进入软件界面,如图1-26所示,前面的时钟图标为实时模式,后面的计时器图标为模拟模式。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26CiscoPacketTracer7.1时钟模式选择知识点拨
实时模式就是即时模式,是真实模式。例如,当主机A在ping主机B时,瞬间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与真实环境中是一样的。而在模拟模式中,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PacketTracer会模拟这个过程,使数据及通信过程可视化,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及数据内容的变化。
(2)单击“终端设备”→“终端设备”→“PC”,在工作区放置两台PC设备,如图1-27所示。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27在工作区放置两台PC设备
(3)单击“连接”→“连接”→“交叉线”,然后单击PC0选择FastEthernet0,再单击PC1同样选择FastEthernet0,将两台PC设备连接起来,如图1-28所示。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28连接两台PC设备
(4)分别为两台PC设置IP地址,PC0:,PC1:。例如,单击PC0,在图1-29所示“桌面”选项卡中单击“IP配置”。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29PC0设置界面
(5)弹出图1-30所示界面,在IP地址和子网掩码处进行相应设置,然后关闭IP配置窗口。使用同样的方法为PC1设置IP地址。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30PC0的IP配置界面
(6)准备捕获并查看PC0到PC1的ICMP报文,进入模拟模式,单击“编辑过滤器”按钮,设置为只显示“ICMP”,如图1-31所示。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31模拟模式设置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32PC0的命令窗口
(7)在图1-30所示界面中,单击“桌面”选项卡中的“命令提示符”,打开PC0的命令窗口,如图1-32所示。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33模拟面板捕获信息显示图
(8)在命令窗口中输入ping并按Enter键,然后切换到PacketTracer主界面,单击模拟面板中的“自动捕获/播放”按钮。此时,在模拟面板中会显示出已经捕获到的数据信息,如图1-33所示。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图1-34PC0的PDU信息窗口
(9)单击其中一个数据中信息列下的彩色正方形,打开PDU信息窗口,可以通过“OSI模型”和“出站PDU详细信息”选项卡来查看当前数据的详细内容及数据结构,如图1-34所示。
本小节主要讲解了CiscoPacketTracer的两种工作模式:实时模式和模拟模式,以及在模拟模式下如何使用数据跟踪功能检查和分析网络数据传输。最后,介绍了本例中所用到的ICMP。学习小结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2.3模拟模式与协议分析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2.4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对比
鹏博公司在组建网络时想用集线器连接计算机终端,因为价格比较便宜。而设备供应商建议使用交换机,但交换机的价格要贵一些。因此,公司让网络管理员测试一下集线器与交换机有什么区别,于是管理员准备使用CiscoPacketTracer进行模拟对比。本节内容使用集线器1台,Cisco2960交换机1台,PC6台,直通双绞线6根。小型局域网拓扑如图1-35所示。情景描述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2.4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对比图1-35小型局域网拓扑结构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2.4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对比
(1)分别为6台PC终端设置IP地址为:PC0()、PC1()、PC2()、PC3()、PC4()、PC5()。知识点拨
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将PC3~PC5的IP地址设置成与PC0~PC2相同的IP地址。因为黄色区域与蓝色区域是两个独立的局域网,不会出现IP地址冲突的现象。
(2)使用CiscoPacketTracer的模拟模式,分别使用PC0pingPC2,PC3pingPC4,查看集线器与交换机在转发数据时有何不同。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2.4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对比
(3)如图1-36所示,经过模拟可以发现,集线器每一次转发数据都会将数据发送到每一个接口,然后,只有正确的目的接口所连接的终端才会接收数据,其他接口则会将数据丢弃。这样就造成了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网络传输效率的降低。而交换机只有在开机后第一次传输数据时会像集线器一样将数据发送到所有接口,但之后所有的数据只会发送到正确的目的接口,从而节省了网络资源,也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这是因为交换机具有MAC地址表,并采用了CSMA/CD技术。图1-36小型局域网在PacketTracer中的模拟
本小节主要讲解了使用集线器与交换机组网的区别。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发现交换机的功能优于集线器,主要原因是交换机具有CSMA/CD技术。同时,也讲解了本次实验所引出的几个概念,即冲突域、广播域、CSMA/CD等。学习小结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2.4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对比使用CiscoPacketTracer任务1.21.2.4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对比
集线器与交换机组网的区别是什么呢?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1通过Console访问网络设备
鹏博公司为了扩展公司的网络所购买的设备已经到货,网络设备出厂时一般不做任何配置,有些则会做一些初始配置,目的是方便远程管理。新设备或没有做过远程登录配置的设备都需要用Console接口进行接入。网络管理员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测试验收,但是,管理员决定在测试之前,先用CiscoPacketTracer进行初始配置练习,以免损坏新设备。本节内容使用Cisco2911路由器1台,PC1台,Console线1根。情景描述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1通过Console访问网络设备
(1)打开CiscoPacketTracer,在工作区放置一台Cisco2911路由器和一台PC,如图1-37所示。图1-37在工作区放置Cisco2911路由器和PC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1通过Console访问网络设备
(2)单击选择线缆中的第二种线缆,即配置线(Console线),如图1-38所示。图1-38配置线缆
(3)使用配置线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接口和PC的RS232接口(COM接口),如图1-39所示。图1-39接口连接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1通过Console访问网络设备
(4)打开PC上的终端(terminal)软件,并设置串口的通信参数,如图1-40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图1-40串口通信参数设置
Console接口(串口)默认参数为波特率9600位/秒、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位、流量控制无。知识点拨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1通过Console访问网络设备
(5)弹出图1-41所示的路由器控制台界面(控制台会话又称CTY行),证明终端软件已经可以和路由器进行通信了。图1-41路由器控制台界面
本小节主要讲解了通过Console访问路由器的方法,此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网络设备,该方法也称为网络设备的带外管理方式。另外,介绍了本次实训中所用到的Console和RS232的概念,以及在配置网络设备时必不可少的终端软件。学习小结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1通过Console访问网络设备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
鹏博公司新购置了一台Cisco2911路由器,并将该设备安装在中心机房的机柜里,而此处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地点较远。因此,为了方便管理,网络管理员决定为该设备配置远程管理功能。本节内容使用Cisco2911路由器1台,Cisco3650交换机1台,PC1台,笔记本电脑1台,直通双绞线6根,Console线1根。远程管理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42所示。情景描述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图1-42远程管理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
(1)网络管理员进入中心机房,使用笔记本电脑通过Console线缆连接路由器,并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Router>enableRouter#configterminalRouter(config)#hostnameR1!更改路由器名称R1(config)#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进入路由器的gigabitEthernet0/0接口R1(config-if)#ipaddress!配置接口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R1(config-if)#noshutdown!开启接口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2)配置路由器的Telnet远程登录。(3)配置进入路由器特权模式的密码。R1(config)#linevty04!进入vty进程模式R1(config-line)#password123!配置vty登录密码R1(config-line)#login!开启登录检查R1(config)#enablepassword321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4)配置PC的IP地址,如图1-43所示。图1-43PC的IP地址配置信息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
(5)打开PC上的“命令提示符”,使用ping命令测试PC与路由器的连通性,返回结果如图1-44所示。图1-44ping命令测试PC与路由器的连通性结果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
(6)经测试,PC与路由器已经连通,在“命令提示符”中使用telnet命令远程登录到路由器上,以下是telnet的执行过程。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如图1-45所示,PC已经通过telnet远程登录到路由器。图1-45远程登录测试结果
因为Telnet是一种远程登录,所以必须为其设置登录密码及路由器的特权密码。而且在进行登录时,出于安全考虑输入的密码是不可见的。
知识点拨知识储备
1.Telnet: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使用TCP的23号接口,是网络中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能够使用户在本地计算机上通过TCP连接并登录到远程设备,就像在控制本地主机一样。这种登录方式称为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
2.VTY:VTY虚拟终端是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服务器可以应对多个用户同时发起的连接,并能够为每一个连接请求建立一个进程,此时,每个用户被称为一个虚拟终端(VTY)。例如,在本节中使用了“linevty04”这样一个命令,其中“04”表示从0到4共开启了5个进程,也就是最多允许5个用户同时远程登录到这个设备上。
本小节主要讲解了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的方法,该方法也称为网络设备的带外管理方式,并介绍了Telnet的概念和VTY虚拟终端及其进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小结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2通过Telnet远程访问网络设备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
在管理配置网络设备时经常使用Console接口,但频繁插拔Console线很可能造成网络设备的Console接口损坏。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鹏博公司决定为网络中心机房中的一台Cisco2911路由器安装异步模块,并采购一根8爪线,将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本节内容使用Cisco2911路由器4台,Cisco3560交换机2台,Cisco2960交换机3台,PC1台,Console线1根,八爪线1根,连接拓扑如图1-46所示。情景描述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图1-46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拓扑结构示意图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1)首先单击终端服务器路由,在“物理”选项卡中单击路由开关,关闭路由器。然后,单击左侧模块列表中的HWIC-8A模块,并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动到路由器空闲的插槽中,最后打开路由器电源,如图1-47所示。图1-47终端路由设置知识点拨
为网络设备安装或拆卸模块时,必须关闭网络设备的电源,否则,在真实的环境中可能烧毁模块或网络设备。如果要拆卸模块,在网络设备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单击模块并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动到左侧的模块列表中即可。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
(2)使用Console线缆,将PC的RS232接口连接到终端服务器路由的Console接口。(3)使用八爪线缆,将8台网络设备的Console接口连接到终端服务器路由的Async0/0/0~7接口,如图1-48所示。图1-48线缆选择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接口连接见表1-4。表1-4接口连接1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
(4)线路连接完成后,便可以配置终端服务器,以便通过TTY方式访问8台网络设备。①终端服务器路由的基本配置。②配置环回接口。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③查看当前路由器的TTY线路编号。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④配置TTY线路。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
⑤使用TTY访问网络设备,并不是在本机上进行操作,所以也需要配置VTY线路。
TTY登录可以采用主机名和IP地址的形式,但IP地址太长不便于记忆,建议使用主机名的方式登录,在配置时需要将主机名映射到对应的线路编号上。注意,线路编号是线路的端口号加2000,命令格式为“iphost[主机名][线路编号][环回接口IP地址]”。另外,为了方便管理,可以在八爪线上贴上设备名称的标签。知识点拨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
⑥将网络设备与TTY线路进行映射。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查看映射结果
TTY的主机名与线路的映射区分大小写,在进行登录时需要注意。
知识点拨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5)接入终端服务器。TTY登录有多种方式,具体格式如下:①telnet环回接口IP地址][线路编号]。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②telnet[主机名]。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
③主机名。
本小节主要讲解了通过TTY终端接入的方式访问网络设备的方法,介绍了TTY的概念及其解决方案的优点。另外,本小节应用到了路由器的模块,引出了模块化路由器的概念,并做了简单的介绍。学习小结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3通过终端服务器访问网络设备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4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
鹏博公司规模在扩大,业务也在增多。有时员工在和客户洽谈业务时,经常要跑回自己的工位,使用计算机查看资料,而来公司的客户也有上网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安装无线网络,使员工能够通过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连接网络,实现移动办公的目的,也能够满足客户上网的需求。因此,公司采购了一批CiscoWRT300N无线路由器,需要网络管理员对该路由器进行安装和调试。本节内容使用CiscoWRT300N无线路由器1台,笔记本电脑1台,直通双绞线1根,拓扑图如图1-49所示。情景描述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4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图1-49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拓扑图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4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
(1)根据拓扑图,使用一根直通双绞线将笔记本电脑的网卡接口与无线路由器的Ethernet1接口进行连接。
无线路由器具有两种接口,即WAN口和LAN口。一般WAN口只有一个,LAN口有4个,WAN口用于连接广域网,LAN口用于连接局域网。在配置无线路由器时,需要将计算机终端连接到LAN口上。无线路由器都有DHCP服务,且默认是开启的。可以为连接到该路由器的设备分配IP地址。在图150中可以看到,笔记本电脑从无线路由器的DHCP服务中获取到了IP地址00和一个网关地址,这个地址也是无线路由器的地址。知识点拨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4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
(2)单击“笔记本电脑”,在“桌面”选项卡中单击“IP配置”,将IP地址设置为通过DHCP服务自动获取,如图1-50所示。图1-50IP配置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4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
(3)在笔记本电脑的“桌面”选项卡中单击“Web浏览器”,然后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再单击“跳转”按钮访问路由器的Web管理界面。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51所示。图1-51认证界面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4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
(4)图1-52所示为CiscoWRT300N无线路由器的图形化管理界面。图1-52CiscoWRT300N无线路由器的图形化管理界面
本小节主要讲解了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网络设备仅支持CLI或仅支持GUI,这两种界面各有优缺点。另外,在知识储备中,对DHCP的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学习小结访问网络设备任务1.31.3.4通过Web访问网络设备项目扩展
某网络实训室购置了一批网络设备和PC用于搭建一个网络,其中包括4台Cisco2911路由器,1台Cisco2960交换机,4台PC,拓扑结构如图1-53所示。图1-53项目扩展拓扑结构示意图项目扩展接口连接如表1-5所示。表1-5接口连接2项目扩展配置要求如下:
(1)配置终端服务器路由,使其通过TTY方式访问并管理拓扑中的其他网络设备。(2)将IP地址/24这个网段进行子网划分,并将划分后的IP地址分配给各PC和各路由器的g0/0接口使用。要求:PC0与终端服务器的g0/0接口在一个子网内,PC1与R1路由器的g0/0接口在一个子网内,PC2与R2路由器的g0/0接口在一个子网内,PC3与R3路由器的g0/0接口在一个子网内。(3)测试各PC与对应路由器的g0/0接口的连通性。感谢您的聆听THANKYOUFORLISTENING交换机配置与应用项目2掌握交换机的基本模式及基本配置命令掌握交换机命令及参数的查询、补全和缩写方法掌握交换机设备的登录密码和特权密码的设置方法了解交换机设备的密码恢复方法掌握交换机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方法了解交换机VLAN划分的方法掌握单交换机VLAN划分的方法知识目标掌握多交换机VLAN实施的方法了解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的区别掌握三层交换机使VLAN通信的方法掌握链路聚合的作用及配置方法掌握VLAN中继协议(VTP)的作用及配置方法掌握生成树协议(STP)的作用及配置方法掌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作用及配置方法掌握热备份路由协议(HSRP)的作用及配置方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交换机的VLAN配置掌握交换机的常用技术配置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交换机有多种分类标准,一般可以分为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识别数据的MAC地址,从而完成数据的定向转发;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最重要的功能则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转发,并加入了路由功能。本项目重点学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的划分,以及链路聚合协议、生成树协议等常见的交换机技术。交换机配置与应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鹏博公司为了组建公司内部局域网,购置了多台Cisco2960交换机用于设备的接入,在接入设备之前,公司的网络管理人员需要熟悉新购置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和配置命令。本节内容使用Cisco2960交换机1台,PC1台,Console线缆1根,拓扑图如图2-1所示。情景描述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图2-1项目2拓扑图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1)按照拓扑图,使用Console线缆连接计算机的串口(RS232接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口。(2)单击PC0,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桌面”选项卡,再单击“终端”,如图2-2所示。图2-2PC的“桌面”选项卡实现步骤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调整参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3所示。图2-3超级终端参数配置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4)此时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等待交换机加载系统文件后,按Enter键即可进入交换机的普通用户模式,该模式的提示符为“>”,交换机的默认名字为Switch。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6)使用enable命令,进入特权模式,该模式的提示符为“#”,在该模式下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以及对交换机进行测试和调试。Switch>enableSwitch#
(5)使用“?”查看当前模式可以使用的命令,在该模式下可以查看交换机的硬件和软件等信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7)在该模式下同样可以使用“?”来查看当前可以使用的命令,也可以查询某一个命令的参数,如想知道show命令如何使用,可以输入“show?”来查看。
当使用“?”获取命令提示后,底部出现“--More--”表示命令列表未完全展示,可以按空格键继续显示内容。知识点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8)使用“configterminal”命令,进入全局模式,该模式的提示符为“(config)#”,在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进行绝大部分的配置。因为命令可以简写,所以这里也可以输入“configt”或“conft”,命令简写的标准是该命令可以被唯一识别,如输入“co”交换机是无法识别的,因为以“co”开头的命令还有connect和copy。知识点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9)使用“interfacefastethernet0/1”命令,进入0/1号端口的配置模式,interface表示进入端口配置模式,fastethernet表示快速以太网,0/1表示具体的端口号,此款交换机拥有24个快速以太网端口,分别为0/1~0/24,在端口模式下可以设置相应端口的参数。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Switch(config-if)#
(10)使用exit命令可以返回上一级,使用end命令可以直接返回特权模式,使用disable命令可以返回普通用户模式。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11)在全局模式下,使用hostname命令更改交换机的名字为SW1。可以使用“no”加配置使配置失效。例如:也可以再次使用命令,更改其他参数,会自动覆盖之前的配置。例如:知识点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12)在特权模式下,使用“clockset”命令,设置交换机系统时间为2018年10月11日14:00:00,设置好后,可以使用“showclock”命令进行查看。(13)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Cisco2960交换机属于二层交换机,而二层交换机一般不识别IP地址,但默认有一个vlan1,可以为该VLAN配置接口IP地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14)在特权模式下使用“showrunning-config”命令,可以查看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
当命令或参数过长时,可以使用Tab键进行补全,如在输入“showrunning-config”时可以输入“showrun”再按下Tab键,系统会自动补全命令为“showrunning-config”。知识点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15)在特权模式下使用“write”命令,保存当前配置。知识点拨
交换机有两个配置文件,即running-config和startup-config。Running-config文件保存在DRAM中,相当于内存,当交换机重启或掉电后,配置文件会丢失。Startup-config文件保存在交换机的NVRAM中,即使关机或重启也不会丢失,write命令的作用就是将当前配置文件running-config保存到startup-config中。也可以在特权模式下使用命令“copyrunning-configstartup-config”,作用与write命令相同。当输入错误的配置命令时,交换机有时会自动联网翻译命令,出现如下提示:Translating"XXX"...domainserver(55)%Namelookupaborted这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可以按Ctrl+Shift+6快捷键,结束交换机翻译过程。1.交换机的配置方式与配置模式配置交换机的方式有许多种,分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初次配置交换机时需要使用带外管理方式,用配置线缆连接计算机的串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具体方式可以参照项目1任务1-3的内容。
交换机有多个配置模式,如普通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模式和端口模式等,各个模式间有层次关系,不同的模式可以完成不同的配置。知识储备2.二层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配置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并不具备识别IP地址的功能。要想访问二层交换机,可以在二层交换机的默认VLAN上配置IP地址,此IP地址仅用于终端访问管理,且二层交换机仅可以在其默认VLAN上配置IP地址,其他VLAN不具备这个功能。知识储备
本小节讲解了交换机的配置模式及基本配置命令,以及给交换机更换名字,设置系统时间和IP地址,配置网关和保存配置文件等。前期学习可以经常使用“?”来完成命令及命令参数的查询,便于熟悉各个命令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配置模式的切换及命令的查询是重点,可以为日后的提高打下基础。学习小结2.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2交换机的密码设置与恢复
设备及网络的安全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至关重要,鹏博公司的网络管理人员为了避免新购置的交换机被人随意登录修改,需要对交换机的登录及设置配置相应的密码,同时需要学习掌握当遗忘交换机密码时如何进行恢复。本节内容使用Cisco2960交换机1台,PC1台,Console线缆1根,拓扑图如图2-4所示。情景描述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2.12.1.2交换机的密码设置与恢复图2-4项目2拓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食品经营许可知识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计划考核试卷
- 出租车行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研究考核试卷
- 停车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培训考核试卷
- 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策略匹配考核试卷
- 合规监管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安全行为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考核试卷
- 风电机组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曲靖户籍管理办法
- 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堆料场、碎石加工及生活区场地临时用地项目 环评报告
- 咯血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ARP协议简介》课件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之形式逻辑常识(初级)
- 超声波管道壁厚检测
- 注射用头孢比罗酯钠-临床药品应用解读
- 体系证书使用授权委托书
- 营销策划服务合同:免修版模板范本
- 便道砖铺设施工方案
- 星火英语3500(整理)
- QCC应用技巧及工具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