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寓言四则》导学设计课题22.《寓言四则》教材分析知识与地位这四则寓言故事有中外寓言各四则,这些短小的文字中蕴含着无尽的做人的道理,或讽刺自以为是,或嘲弄得意忘形,或阐述说之难,或说明流言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可谓短小精悍,发人深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是学习的重点教学重点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考点分析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是考试内容。学情分析知识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教学目标学科维度知识与能力1.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培养思维发散能力。2.分析故事情节,学习寓言写法。过程与方法能进行语言编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第一课时故事导入,明确目标1.学生讲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及寓意。2.明确目标。二、了解作者及作品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自学指导一默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狮子和蚊子》思考这两则寓言有什么寓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讽刺、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狮子和蚊子》寓意: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2.两文都用了什么写法?三、对比学习、写法研读自学指导二:快速阅读两篇寓言,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学习两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怎样以神喻人来刻画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现出深刻哲理的?(提示:根据赫耳墨斯的两次心理活动分析)想知道……”----------自命不凡、爱慕虚荣三问价钱中的心理-----进一步表现他的小人之心和自高自大《蚊子和狮子》是怎样运用对比刻画形象来表现哲理的?(提示:两次战斗的细节描写)吹着喇叭冲过去勇敢善斗唱着凯歌得意忘形蚊子和蜘蛛“却”、粘住败得很惨“不料”至死不悟3.小结四.探究寓意。明确:这两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第一则:人不应该爱慕虚荣,不自量力,狂妄自大,应该有自知之明。第二则:每个人都有着长处,都有短处,不要沾沾自喜,否则骄兵必败。小结: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做为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寓言故事大多情节简单,但虽然情节简单却内藏寓意,那我们应如何进行寓言创作呢?一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二是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进行描写,藏寓意于故事中。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说说其寓意六、达标检测课堂板书赫耳墨斯与雕像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询问宙斯雕像的价格eq\o(→,\s\up7(一个银元))又问赫拉雕像的价格eq\o(→,\s\up7(还要贵一些))再问自己雕像的价格eq\o(→,\s\up7(算“添头”))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蚊子向狮子挑战eq\o(→,\s\up7(蚊子向狮子冲过去))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eq\o(→,\s\up7(蚊子战胜狮子))蚊子飞走时被蜘蛛网粘住了eq\o(→,\s\up7(它叹息自己战胜了强大的狮子,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教学反思《寓言四则》导学设计课题22.《寓言四则》教材分析知识与地位这四则寓言故事有中外寓言各四则,这些短小的文字中蕴含着无尽的做人的道理,或讽刺自以为是,或嘲弄得意忘形,或阐述说之难,或说明流言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可谓短小精悍,发人深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是学习的重点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领悟所蕴含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考点分析掌握并积累文言词语;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学情分析知识能力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积累文言字词。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教学目标学科维度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2.积累文言字词。3.分析故事情节,学习寓言写法。过程与方法能进行寓言编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前两则语言的的寓意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明确目标。积累文言字词;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寓意,学习寓言写法。了解作者及作品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2.《列子》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三.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自学指导一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2.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小组交流,大组汇报)3.重点字词归纳。(1)掌握下列字词。溉汲:打水浇田。及:待,等到。道:讲述。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亡:无,没有。若:你。晓:告知,开导。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四虚:四方。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2)一词多义:之: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得一人之使:助词,的。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四、探究寓意自学指导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小组讨论,大组汇报。)明确:《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拓展与延伸练习概括寓意燕子与乌鸦燕子与乌鸦争吵谁最美丽。乌鸦对燕子说:“春天才能看到你美丽的外貌,我的身体却可以抵御冬季的严寒。”明确:健康的身体是最漂亮的外貌。六、达标检测课堂板书eq\a\vs4\al(穿井,得一人)eq\b\lc\{\rc\}(\a\vs4\al\co1(起因:丁家穿井告人:穿井得一人,误传: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真相: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eq\a\vs4\al(凡事认真,思索、不轻,信传言)eq\a\vs4\al(杞人,忧天)eq\b\lc\{\r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