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落点——村落。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村落的产生(一)原因:(二)出现:尼罗河流域涅伽达文化两河流域埃利都文化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恒河流域哈拉帕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兴隆洼遗址聚落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围环绕椭园型壕沟,是较完整的原始村落;成批的居室墓葬具有中国史前时期的特殊埋葬习俗,其中有人猪合葬现象

。在兴隆洼遗址118号居室墓内,墓主人右侧葬有一雌一雄两头整猪,占据了墓底近一半位置。兴隆沟遗址的西南部发现有排列密集的灰坑群,其中35号灰坑是最大的一座,平面呈圆形,口径最大值为4.22米,周围有6座略小的圆形灰坑将其环绕,坑底中部相对放置2个猪头骨,东侧的猪头骨及躯体摆放较完整,猪头骨平置,朝西南,尾部朝西北,额顶正中钻有1个圆孔,躯体主要由陶片和自然石块摆放而成

。兴隆洼遗址临潼姜寨遗址同期房址近70座,分5组呈环形分布,每组中有方形“大房子”、方形中型房址、圆形或方形小型房址共10多座组成,门都朝向中央广场,形成围绕中心的分组环列式布局。小型房址面积多在10平方米左右,大型房址面积多在50平方米以上,最大一座达128平方米。与半坡遗址单一中心的布局不同的是,姜寨遗址呈多中心布局。——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三)特点:(四)影响: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墓地中心广场窑场住宅壕沟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以定居、繁衍和防卫1.积极

2.消极

二、集镇的出现(一)条件:(二)雏形:“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古代集镇雏形形成生产力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手工业者聚集商人的出现地域内经济中心筑垒设防形成集镇博压也。博,当作簿,局戏也。压,当作厌,笮也。谓局戏以此镇压,如今赌钱者之有桩也。未知许意然否。引申之为重也,安也,压也。从金,真声。陟刃切,十二部。——《说文解字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发展。古代集镇(三)发展1.原始社会:集镇雏形2.北魏:军镇4.元朝:工商业集镇发展5.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北魏六镇3.两宋:工商业集镇兴起、成为一级行政集镇(四)特点1.经济:商业手工业繁荣3.军事:保护财产,防范外敌2.政治:政府设置机构管理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职能◎明代九边(五)发展趋势1.性质变化:经济功能日益增强3.地域性专业分工逐渐形成2.规模扩大(五)影响①促进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加强城乡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③推动农村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④推动城市化的发展。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春雨如酥润江南,桐油纸伞撑玉兰;小桥流水石皮弄,粉墙黛瓦乌篷船。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三、城市的产生(一)城市的产生1.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关系:村落走向城市,不是人口之堆积,建筑之叠加,而是生产力、分工组织、公共设施及秩序之进步。——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1)关系: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集镇、城市的出现带动村落的发展(2)本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一)城市的产生2.出现: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3.功能: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乌尔城想象图刻在泥版上的乌尔城平面图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祭司像(二)古代中国的城市1.条件:经济、政治、军事、交通2.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3.发展:(1)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朝早中期都城遗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周礼·考工记》周都示意图西周丰镐遗址(二)古代中国的城市3.发展:(1)商朝(2)周朝:周朝城邑各有定制;礼制理想邺都南城这种完全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制,隋唐长安城和元明清的北京城,其布局特点,都渊源于邺都南城。尽管“邺都南城,其制度盖取诸洛阳与北邺”,但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开创了一代都城的新模式。——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二)古代中国的城市3.发展:(1)商朝:(2)周朝:(3)传统特征:“八水绕长安”(二)古代中国的城市3.发展:(1)商朝:(2)周朝:(3)传统特征:长安历代城市平面图(二)古代中国的城市3.发展:(1)商朝:(2)周朝:(3)传统特征:中正对称;礼制精神;(二)古代中国的城市4.发展趋势:(1)城市功能(2)内部布局(3)政府管理(4)城市分布(三)西方古代城市1.古希腊城市:神庙法院市场居住区城墙雅典卫城雅典城市复原图◎雅典城地图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罗马城规模庞大,直到近代才有城市足以与之匹敌;这座幅员广大的首都有许多热闹的市集、酒肆、神庙、拥挤的住屋及贵族府邸。……罗马有超过一百万的居民,比巴比伦等早期的大城市大上两三倍。——(美)乔尔·克特金《城市的历史》罗马城市复原图罗马竞技场遗址(三)西方古代城市2.古罗马城市:(三)西方古代城市2.古罗马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据十二铜表载,所有街道最宽的为4.8米,但实际上有的可宽至6.5米。在城市的其他部分,法令规定街道至少应宽2.9米。

当时从附近的山区向罗马供水的输水道共有13条,每天供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世界建筑史·古罗马卷》古罗马道路系统古罗马道路建设示意图古罗马浴场遗址古罗马输水道遗址克劳狄水渠意大利是城市文明复兴的中枢。罗马时期留下来的基础建设,让意大利在十一世纪初期成了“众城之国都”。——(美)乔尔·克特金《城市的历史》佛罗伦萨Firenze威尼斯Venezia罗马Rome(三)西方古代城市3.中古欧洲城市:(三)西方古代城市3.中古欧洲城市:10-11世纪,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中世纪伦敦平面图中世纪巴黎平面图(三)中国与西方城市差异古代西欧城市古代中国城市

不同点

相同点

经济、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布局较为随意城市规模小,人口少以“市”为主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更突出,兼具其他功能整齐对称、体现王权、礼制、等级城市规模大、人口多以“城”为主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三)中国与西方城市差异四、世界各地的民居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篇》(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1.早期类型:南方巢居、北方穴居。唐三彩院落模型(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梁思成手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2.结构: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明朝时,砖木结构开始普及。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3.布局与理念:山西平遥古城全城现存古民居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3.布局与理念: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四合院(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严场合。——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3.布局与理念: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四合院(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严场合。——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4.明清民居类型: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北方窑洞(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4.明清民居类型:北方的窑洞、四合院,粉墙黛瓦徽派(皖式)民居(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4.明清民居类型: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等。湘西吊脚楼◎二宜楼(一)古代中国民居建筑4.明清民居类型: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等。福建土楼(二)世界其他民居建筑文明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古代中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古印第安木、砖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二)世界其他民居建筑文明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古代中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古印第安黏土、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几户人家房屋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木、砖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二)世界其他民居建筑文明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古代中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古印第安黏土、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泥和木材、椰子叶木、砖庭院、院落有柱廊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古罗马住宅复原图(二)世界其他民居建筑文明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古代中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古印第安黏土、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泥和木材、椰子叶木、砖木、石、砖混凝土庭院、院落有柱廊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希: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罗: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复合式公寓◎古罗马住宅复原图古罗马高层住宅因苏拉模型古罗马高层住宅因苏拉透视◎拱券建筑的集大成之作——罗马万神殿◎上海外滩建筑群◎比萨主教堂◎罗马复合式公寓(二)世界其他民居建筑文明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古代中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古印第安黏土、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泥和木材、椰子叶木、砖木、石、砖混凝土野牛皮、木头庭院、院落有柱廊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希: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罗: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复合式公寓①北美大平原,游猎生活,圆锥形的帐篷②亚马孙雨林中,刀耕火种,迁徙,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马丘比丘遗址1.据《甘肃通志》载:庆阳府人“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下列对材料中的民居判断正确的是()A.是窑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