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1978年高考语文试题有一道题是:翻译划线的句子: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引子:秀才买柴荷薪者过来。其价几何?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担柴的那个人过来。它的价格是多少啊?外表实在但内里空虚,烟多火焰少,请减少(降低)价格。古人云,今人说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阅读下面《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话,能找出古今相殊的哪些方面?
古今词义:修→修长形→形体貌→容貌服→穿衣衣→衣服镜→镜子其→他的妻→妻子之→的自→自己
相关知识: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大多已变成双音节词,比如“修”“形”“貌”“衣”“镜”“妻”“自”等。有些古汉语词只在某种情况下使用,一般用另一个词代替了,比如“其”“之”等。有些古汉语的词的某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如“服”。古人云,今人说
阅读下面《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话,能找出古今相殊的那些方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君美甚。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您漂亮极了。古人云,今人说
阅读下面《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话,能找出古今相殊的那些方面?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与坐谈。(邹忌)跟(他)一起坐下来交谈。不若君之美。不如您漂亮。相关知识:
古今句式的不同最典型的情况是有些句子结构现在已不复存在,比如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文言文中有一些固定句式现在已经消失,比如“孰与……”“所以……者”等,但有一些还在书面语中使用或在成语中存在,如“之所以”“为……所……”“唯……是……”等。古人云,今人说
阅读下面《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话,能找出古今相殊的那些方面?工具箱
填空:
1.声调的变化。
现代汉语有四个调,
、
、
、
汉语也有四个调,
、
、
、
。古汉语的
字已经消失。
2.韵母的变化。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入声平上去入汉语语音的演变声调的变化阴平阳平上去【一】语音篇2、韵母的变化。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语音篇2、韵母的变化。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工具箱
1.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2.词语的消长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会随之改变,旧的词语消亡或新的词语产生。
3.词语的替换变化。
表示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词发生了变化。
4.词语的引申变化。
指词语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词义的引申造成的。
二、汉语的演变:词汇母亲母《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贫穷贫荀子《天论》:“天不能使之贫。”而且且《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1、汉语的词形变化
词语的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1)原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鼠──老鼠;兔──兔子;斧──斧头
(2)在原单音词前或后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3)原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
伐──攻打;川──河流;股──大腿。
偏义复词由两个音节构成,只有一个音节表达意义,另一个音节只起陪衬作用。体肤“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耳目“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笑蕖》贪婪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婴儿
《玉篇》:“男曰儿,女曰婴。”糟粕
《释名》:“酒滓曰糟,浮米曰粕。”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常常是两个单音词:单音偶合两个单音节的词语放在一起刚好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形式相同,但意思不同的情况。如“然后”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顺承关联词,但在文言文中却是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短语,应解释为“这样以后”;不要误将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当作现代的双音词: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古义]于是/写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示更进一步,连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种树郭橐驼传》
[古义]那/实际上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古汉语词汇的纵向观照古用今废的历史词左司马左尹瞋目竖子啖古今通用的传承词古今义同珍宝怒壮士兄古今义异亡去不义再拜持剑盾步走阅读古文的
拦路虎沟通古今的桥梁阅读古书的三岔口2、词语的消长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1)社会生活方面:(a)政治方面:和谐社会、三农问题、保先教育
(b)经济方面:经济特区、红色旅游、
白领、牛市、熊市
(c)文化方面:素质教育、超级女生、
拜金主义与时具进的词语现象纳米、电脑、数码、克隆、黄金周、严管街、商品房、民工潮、模仿秀、回头看、无车日、零首付、新世纪、克隆羊、空调车、绿卡热、钟点工、人气旺、新千年、大抽奖、会员卡、电子书、三错层、双错层、一错层、太空水、纯净水、追星族、双休日、跨世纪、动情点、实名制、贺岁片、太空船、格格热、“买办、土豪、知青、人民公社、大跃进、解放军、”(3)科学技术方面: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的领域,给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
(4)国际用词方面:
词汇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反恐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新的城市名称。“韩国首都“Seoul”的中文名称2005年1月19日正式从“汉城”改为“首尔”,叫了这么多年的“汉城”,就要从中国的文件中消失了。”【二】词汇篇1、词形的变化。单音节向多音节(主要为双音节)转变2、词义的变化:①词义的扩大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的色彩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词义扩大
今古古义:长江古义:黄河后起意义:泛指一般的江后起意义:泛指一般的河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禹贡》以河为境。
《韩非子·有度》江河今义:
一切动植物的表层组织古义:兽皮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兽皮皮-带毛的革-去毛的人皮肤皮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后起意义:既指打瞌睡,更指躺下睡觉《说文》:“睡,坐寐也。从目垂。”段玉裁注:“目垂者,目睑垂而下,坐则尔。”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史记··苏秦列传》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注:中古以后,睡=寐睡=寝情态不同-寝、卧、睡…躺在床上,不一定睡着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公羊传·僖公二年》引几而睡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孟子·公孙丑下》坐着打瞌睡将吏被介胄而睡。
《治安策》闭上眼睛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眠。
《庄子·德充符》睡着卧寝睡眠寐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缩小
古今古义:
金属
后起意义:
黄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上》其味甘,其臭香。
《礼记·月令》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后起意义:坏的气味,
读chòu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礼记·大学》臭古义:护城河、池塘今义:
池塘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池古义: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后起意义:亲属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亲戚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词义转移今古后起意义:女子的配偶上古义:成年男子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战国策·赵策》丈夫古义:热水后起意义:菜汤、米汤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汤后起意义:鼻涕古义:眼泪臧叔入,哭甚哀,多涕。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涕泗滂沱。《诗经·陈风·泽陂》涕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上古义:带汁的肉食中古以后:汤类的食品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王建《新嫁娘词》羹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庄公十年》古义: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今义: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牺牲古义:外交使者后起意义:出门时带的包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行李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史记·秦本纪》子为父死亡所恨。
《汉书·苏武传》古义今义怨恨恨憾古:怨>恨今:怨<恨怨?恨?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要么由“褒”变“贬”,要么由“中性词”变“褒义词”或“贬义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古义:得力助手(褒义词)后起意义:比喻坏人的帮凶(贬义词)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越语》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汉书·李广传》爪牙古义: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后起意义:品德低下
(贬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卑鄙下流多谤议。
《报任安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报孙会宗书》古义:地位或处境低下的人(中性词)今义:品质卑鄙(贬义词)下流古义:迎接(中性词)后起意义:奉承、拍马屁
(贬义词)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孔雀东南飞》逢迎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齐策》上古义:背后议论或批评别人的短处(中性词)今义:毁谤(贬义词)谤4、词语的替换变化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避讳:世--代,元--原,
丘—邱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信差——邮递员
语言表达(语言系统内部调整):足-脚,之-的,面-脸,甘-甜,舍-房,寡-少,目-眼工具箱
1.语序的变化。
如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句式的变化。
有些句式的表现形式不同,如判断句,被动句。把字句是汉语发展到近代才逐渐形成的。
3.词类的变化。
古代有一些词类活用现象,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消失了。
三、汉语
的演变:语法三、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2、句式的变化3、词类的变化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三、语法的变化——(1)语序的变化主谓倒装例:(1)甚矣,汝之不惠!(3)美哉,我少年中国。特点: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谓语,把他放在主语之前。规律:常出现在感叹句。规律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焉、奚、恶、曷)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如:A、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B、何以知之?
C、子何恃而往?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宾语前置规律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否、莫、无)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如:A、莫我肯顾。B、忌不自信。C、未之有也。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规律3
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此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宾)+之+(谓)”“(宾)+是+(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规律4
固定句式1、唯……是……,(“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可译为“只”。)2、……何……之有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
C、何后之有?D、唯余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①王问:“何以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介词宾语前置(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②一言以蔽之。(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C、安得广厦千万间。D、弗之怠A、其间旦暮闻何物?B、君何以知燕王?C、莫之或止D、未之多见也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CA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BA、城中皆不之觉。B、唯余马首是瞻。C、惟利是图。D、马之千里者D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A、吏二缚一人诣王。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C、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D、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状语后置(介宾结构)2、文言文里,用“如(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边。如:A、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B、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
C、则治之如所言。①尝射<于家圃>。
——尝[于家圃]射②苛政猛<于虎>也。——苛政[于虎]猛也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骚人,多[于此]会。⑤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太守与客来[于此]饮。请翻译下列句子。三、语法的变化——(2)句式的变化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常翻译为“……(不)是……”。
古代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同时借助一些虚词来帮助判断。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者”表停顿,“也”表判断。(1)……者,……也(2)……
,……也。(3)……者,……
(4)……者也。(5)“是······也”(6)“此······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4、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被动句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1、为……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为……所……
术怒攻布,为布所破3、……于……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4、……见……
信而见疑5、……见……于……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
忠而被谤7、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
词类活用的概念
1、一般动词2、名词作状语3、使动4、意动二、动词活用1、活用为名词2、作使动三、形容词活用1、活用为名词2、活用为动词3、使动4、意动四、数词活用一、名词活用类型二、如何判别词类活用?1、划分句子成份,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形容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2、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如:左右欲刃相如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2、攘其奸凶,兴复汉室3、大行不顾细谨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包括介词的宾语)。可观察其是否被定语修饰。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前边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它大部分能带宾语,它经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
如果一个句子中的名词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的语法特点,反而具备动词的语法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转用作动词了。名词用作动词1、名词后面紧跟代词(1)驴不胜怒,蹄之。(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名词后面紧跟名词,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1)范增数目项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3.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①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②(冯婉贞)驰而前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②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③二月草已芽。④不蔓不枝。5.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作补语①晋师军庐柳。②秦伐韩,军于阏与。③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6.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①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7.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①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②左右欲兵之。③寡人欲相甘茂,可乎?1.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2.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3.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4.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1、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4、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6、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谓语动词“使宾语怎么样”1、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使动用法
①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涉及其他对象,如:坐、站、走,不及物动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带宾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可以带宾语用作使动动词。例: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使动用法。这时句子的宾语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倒成了动作的施行者,是主语使宾语发生这个动作行为。例: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鸿门宴》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2、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就是用作动词形容词表示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即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怎么样”。1、春风又绿江南岸。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5、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①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筑室百堵,西南其户。3、名词的使动用法1.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意动用法的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的种类:(1)形容词的活用(2)名词的活用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啤酒酿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不动产的金融评估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医用细胞产品供应链分析
- 药用黄精项目营销计划书
- 与计算机连用的打印机的出租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T恤衫刺绣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芭蕾舞软鞋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加油站发油泵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电子音频设备减振器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包扎用填料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一元二次方程(50道计算题)(无答案)
- 村卫生室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 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湖北省宜都市马家台矿区电石用、建筑石料用、水泥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 DLT 817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规程
- 工程设计管理岗位面试问题
- 尿管滑脱不良事件分析
- 盘扣脚手架搭设方案及交底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