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早期政治神话的书写与流变_第1页
隋炀帝早期政治神话的书写与流变_第2页
隋炀帝早期政治神话的书写与流变_第3页
隋炀帝早期政治神话的书写与流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炀帝早期政治神话的书写与流变

中国早期王朝的出生和成长与历代皇帝的任命以及皇帝的任命神话有很大不同。因此,它被解释为一个由皇帝任命的神话。加强新王朝和旧王朝的合法性。不包括隋文帝。隋文帝出生不久便被女尼智仙带走抚养,直到十三岁时离开寺院,史书对其在这段时期的书写极具神话色彩。为方便研究,我们暂且称之为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目前学术界关于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日本学者塚本善隆的《隋仏教史序説——隋文帝誕生説话の仏教化と宣布》一气朝规划郡隋文帝本为北周外戚,于大定元年废黜周静帝而受禅自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作为开国帝王,隋文帝早年出生成长事迹不可避免地被政治神话,所谓:“夫帝王之生,必有休应,岂非天命所属,历数斯在,警生灵之耳目,为天飞之兆朕者乎。”(一)官方文献记载的基础官方文献资料代表着官方认可的态度,其中暗含特定的政治考量,因此它的书写极为慎重,其流变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要求。对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书写肯定是在隋文帝登基之后,隋代内史令李德林、内史侍郎薛道衡和著作郎王劭等人均有相关著述留世,由于他们均为隋代官员,所以其著作可视为隋朝官方认可的文献资料。李德林《天命论》曰:“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唐初修撰前朝史书,其中记载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内容很多。《隋书·高祖帝纪上》曰:“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唐代以后,对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书写具有官方性质的文献莫过于宋代的《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所载内容出自《隋书·高祖帝纪》。《文苑英华》则引自李德林《天命论》曰:“皇帝载诞之始,赤光蒲室,流于户外,上属苍旻。其后三日,紫气充庭,四邻望之,如郁楼观,人物在内,色皆成紫。幼在乳保之怀,忽覩为龙,懼而失抱,帝惊动数旬,方始痊复。又尝寝于其室,家人开户正见一龙,太祖神异也。世塗不测,竅比丘尼智仙保养。智仙禅观灵雅,有玄谶云:‘此子方为普天慈父护持正法,神佛佑助,不须忧也。’帝体貎多竒,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钟鼓,手内有王文及受九锡。王生文加点乃为主,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间,雅望之如神。”由上可知,宋代官方文献资料关于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记载基本转引自唐代史书,它们之间不同的体例安排、内容节选、措辞增删等均带有特定时代的要求。不过,我们可以看出唐、宋两代官方文献主要以传统儒家政治神学的叙述方式,以受命帝王的标准来建构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二)佛教对皇室的影响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中的佛教因素表明佛教与之关系极其密切,因此,佛教文献资料对此进行了大量记载和宣传。隋文帝时期,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就公开宣扬佛教与隋文帝的关系,曰:“我皇帝受命四天,护持三宝,承符五运,宅此九州。故诞育之初,神光耀室,君临以后,灵应兢臻。”总而言之,佛教文献书写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中心人物不是隋文帝而是女尼智仙,它所论述的重点是佛的神力,其目的就是表明佛教必然灭而复兴,具有护教弘法的意图。二长期以来,政治神话的建立《廿二史札记》曰:“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一)传统儒家政治神学的图像描述前面我们提到对于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记载,官方文献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将其纳入传统开国帝王神话的叙事框架之中。传统儒家政治神学在论证开国帝王的政治天命时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描述其容貌异相。《册府元龟》曰:“域中四大,王居其一,《洪范》五事,貌为其首。是知清明在躬,而志气如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自古继天而王,出震应期,莫不体备纯元,器含异禀,实有圣德,焕乎英表。乘天地之正,故其仪可象;参日月之明,故其威可畏。”(二)佛教因素说实际上,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叙事框架虽是儒家话语,但其内容更多的是佛教因素,这在历代帝王受命神话中绝无仅有。因此,对早年政治神话中的佛教因素进行解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与隋文帝政治天命建构之间的关系。1.佛教、佛教、隋唐佛法东传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但征服了中国的上层思想界,也逐渐主宰了中国的民间文化”2.隋文帝为之超神术如果说佛化隋文帝是佛教对皇权主动献媚的话,那么隋文帝利用早年政治神话中的佛教内容,则是他主动利用佛教来增加其政治天命的合法性。隋文帝即位后要想利用佛教为政权合法性寻找依据就必须坐实自己的早年政治神话。智仙尼是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的核心人物,隋文帝称帝后“尊曰神尼,为起金塔”,不断提及她以表明其预言的灵验。据《集古今佛道论衡》记载:“及登位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中来,由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乃命史官为尼作传。”三对古代政治神话中的政治预测的总结在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中,智仙尼“遂令晚得天下”和“儿大当贵从东国来”两个政治预言直接关系隋文帝受命称帝的问题。现对此进行考释。(一)“晚得天下,则日新一般说”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中有“遂令晚得天下”这个政治预言。此话颇为费解,按道理说,隋文帝受命既然是天命注定,又何来晚得天下之说。很显然,其背后可能深藏政治隐情。史书在记载这件事时说道:“后皇妣来抱,忽见化而为龙,惊惶堕地。尼曰:‘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按照常理,隋文帝受禅称帝,其亲属应该积极支持,而事实却是相反。所以,在隋文帝早年政治神话中增加堕地一幕,其实就是为了解释隋文帝亲人“政治不支持”的尴尬。(二)“儿当大贵从东国来”考释智仙尼所谓“儿当大贵从东国来”,即指“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隋文帝受周禅而建隋,应该说是自关中而为天子,怎么说成是自山东入为天子?实际上,“儿当大贵从东国来”这个政治预言与杨隋氏族问题、周隋之际山东政治势力以及北朝佛教有关系。1.杨坚墓志中古社会特别重视门第,新王朝统治者为加强统治的合法性无不自抬门第,攀附郡望。对于隋文帝的家世渊源,《隋书》曰:“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2.古代文化单元关中和山东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地理文化单元曾长期存在,特别是经过北朝的统治,直到唐初亦是如此,《旧唐书》曰:“太宗尝言及山东、关中人,意有同异。”3.北朝佛教与北朝佛教之间的关系智仙尼所谓“儿当大贵从东国来”的政治预言与北朝佛教之间有密切关系。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山东地区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北齐时期,《续高僧传》曰:“属高齐之盛,佛教中兴。”四是一个历史故事政治神话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世俗统治者建立神圣的合法性认同,以便加强其政治统治,而它要想使人们相信就必须存在于一个原型故事之中,同时运用那个时代所流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知识手段加以解释,并把这个所谓的原型故事变成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从而使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