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人高惠通为秦皇岛李女伤感吗刀人高惠通并非秦王李世民的女侍卫兼论刀人的身份与地位_第1页
刀人高惠通为秦皇岛李女伤感吗刀人高惠通并非秦王李世民的女侍卫兼论刀人的身份与地位_第2页
刀人高惠通为秦皇岛李女伤感吗刀人高惠通并非秦王李世民的女侍卫兼论刀人的身份与地位_第3页
刀人高惠通为秦皇岛李女伤感吗刀人高惠通并非秦王李世民的女侍卫兼论刀人的身份与地位_第4页
刀人高惠通为秦皇岛李女伤感吗刀人高惠通并非秦王李世民的女侍卫兼论刀人的身份与地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刀人高惠通为秦皇岛李女伤感吗刀人高惠通并非秦王李世民的女侍卫兼论刀人的身份与地位

葛成勇先生在《唐朝秦王李世民女修道士墓志初步调查》中。鉴于葛先生的观点影响较大,所以以专文辨析并阐释“刀人”这一名词的确切涵义,正本清源,还原刀人高惠通的真实身份和地位,寻绎葛先生立论欠审慎和推理欠严密之由,当非无益之举。不当之处,还望葛先生及学人师友批评指正。先迻录墓志全文如下:太尉秦王刀人高(惠通)墓志铭刀人字惠通,渤海人。其先高辛氏之胤也,祖成,并世著英声,门传冠冕,金玉交映,青紫相晖。父世达,隋密州高密县令。制锦有方,不假询于子产;弦歌远播,遂得之于子游。刀人立性温恭,禀质柔顺。三从既备,四德无亏。武德五年六月五日被选入内。以为刀人。睹洛神之词,嗤宓妃之娇态;观鹊巢之咏,慕后妃之令淑。秋风未发,悲兰蕙之早凋;寒霜靡零,嗟桃李之先落。武德九年四月十日,寝疾卒于公馆,春秋卅。即以其月十四日葬于长安县龙首乡。乃为铭曰:洪源眇眇,华胄绵绵。公侯世及,冠冕相传。诞生淑懿,绝后光前。兰桂竞馥,桃李争妍。始陪华馆,翻悲逝川。草低晓露,松没朝烟。如何匣玉,永閟幽泉!一、“刀人”的定义和正确的身份1.从身份上看,可分为名分、自然、机械阶段和女官史籍中虽有多处“刀人”的记载,但只有《隋书》所载为初始史料,后出史籍所载皆本于《隋书》。《隋书》卷三六《后妃传·序》载:“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已下。”葛先生引用了《隋书》的这两则史料,但他的解读是:“由此可知,南朝以来宫廷中就设置有身穿黑裳以赤边装饰衣服的刀人,作为女性禁卫武官守护皇宫。隋朝沿袭此制度,但唐朝似乎无‘刀人’一职的设置,史书中没有记录。”这段话的问题出在前半部分。依据上述两条史料,只能看出南朝以来皇宫里有“刀人”之设,“刀人”是宫人的一种名号,跟刀人地位相似的是“承衣”,两者的职使均为“趋侍左右”。仅凭这两条史料,并不能把“刀人”与“女性禁卫武官守护皇宫”联系在一起。以刀人在后宫制度架构中的位次来考察把握,方可对其身份与地位有更切实的认知。《隋书》卷三六《后妃传·序》叙隋炀帝所制定的后妃名号制度甚详:炀帝时,后妃嫔御,无厘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帝又参详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寢。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已下。这是隋炀帝依《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古制而制订的后妃名号制度。而在一百二十名有名号的后妃嫔御以及“承衣、刀人”之外,隋朝后宫还设置有完整、庞大的为皇帝及后宫服务的机构,其管理者被称为“女官”,官品有别,各司其职:时又增置女官,准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一曰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钥。二曰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三曰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六尚二十二司,员各二人,唯司乐、司膳员各四人。每司又置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品从第五;司二十八人,品从第六;典二十八人,品从第七;掌二十八人,品从第九。尚、司、典、掌四级“女官”管理着无职务和品级的受役使的低级宫人。“女使流外,量局闲剧,多者十人已下,无定员数。联事分职,各有司存焉”。从名分、品级、葬地几个侧面,将皇宫刀人与后妃、女官和普通宫女作一比较,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刀人的真实身份与地位。首先,从名分上看,隋朝皇宫内的“承衣、刀人”不在隋宫后妃嫔御“总一百二十”之中,算不上名正言顺的后妃,其地位甚至不及女御中等级最低的采女,没有资格“叙于宴寝”,只能“趋侍左右”。“承衣”和“刀人”其实都是皇帝的贴身女侍,能否称为“嫔御”,尚存疑问。其次,从品级上看,隋宫内刀人的品级为“视六品已下”,属于不入流的视品,且其视品的级别亦较低。虽然从衣着和印绶上看,承衣、刀人与采女无别,但在品级上不仅不能与“品正第七”的采女相提并论,也不能与属于流内的后宫女官相比。再次,从葬地来看,隋宫内的刀人的“待遇”也不及采女、御女与女官。已发现的隋代宫人墓志中有两方采女墓志、一方御女墓志,均被冠以“宫人”之称。“采女”“御女”与六局诸司的尚、司、典三级女官(尚未发现最低一级的“掌”级女官墓志)死后是葬于一处的。赵万里先生认为,这“正说明‘采女’、‘御女’跻于嫔御之列,然职位卑下,与‘六局’诸司相当,故卒后亦与六局诸司同葬。至三夫人九嫔辈,当别有园寝在京师,非‘采女’御女’可比矣”。综上三点,隋宫内的刀人的身份、地位之低可见一斑。就唐代而言,因为秦王府有刀人,皇宫中也设有刀人的可能性极大。但史籍无载。《旧唐书》卷五一《后妃传上·序》:唐因隋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其余六尚诸司,分典乘舆服御。并无关于刀人的记载,或因唐宫刀人地位低微而缺载。而秦王府的刀人,相对于隋唐皇宫中的刀人,其身份与地位自然更低。2.“刀人”的身份北魏有“千牛”一职,其得名与“人主防身刀”有关。《贞观政要集校》卷二“千牛”下附元代戈直注曰:“后魏官名。隋有千牛刀,人主防身刀也。其职本掌御刀,盖取《庄子》‘庖丁为惠文君解牛,十九年所割者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硎石’,言此刀可以备身,因以名官。唐制,左右千牛卫将军,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仪仗左右,执弓箭宿卫于殿庭。”与“刀人”一词经常一起出现的是“承衣”。“承衣”本义或为“亲承衣履”。《隋书》卷六《李谔传》有“妾虽微贱,亲承衣履”之语。《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刀人”一词,并引《隋书·后妃传》,“炀帝时,后妃嫔御,无厘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已下”,将其释为“隋宫的嫔御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刀人是隋唐时期的一种宫人名号(或始于南朝宋),并不属于古礼之“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行列,也不同于管理性质的女官、服役性质的宫女以及专供饮宴享乐和应酬之需的宫伎。将其视为嫔御虽无不可,但称其为贴身女侍、贴身宫人或更近其本质。刀人的身份,或可这样界定,即介于最低级的嫔御与最亲近的宫女之间,其职责是侍奉皇帝或王的宴寝起居。刀人的这种“灰色”的身份,表明其实质上处于受压迫受役使的低贱地位,本质上还是宫仆。所以,葛先生的结论是错误的。作为女侍的刀人高惠通与女侍卫其实是不搭界的。高惠通仅仅是秦王李世民为数众多的后宫宫人之一。其尴尬的身份、卑微的地位,以及低贱的职使,使其与通常意义上跟随主人左右,负责侍奉、保卫主人的敏捷强健、精通武艺、英姿飒爽的“女侍卫”,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否定高惠通的秦王女侍卫的身份,并不等于说唐代皇帝或者王的身边就没有具有武艺的女性。杜甫《哀江头》诗中“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的描写,应该是具有写实成分的合理想象。二、观观观之咏,慕妃之令妇之令妇葛先生将墓志中的“睹洛神之词,嗤宓妃之娇态;观鹊巢之咏,慕后妃之令淑”指向“女侍卫”的推理和论证是错误的。这两句骈文,前者指向的是身姿之美,后者指向的是德行之美,均与“女侍卫”无关。1.《婚约》曰:“吾令丰隆乘云,求充填也。”洛神,神话传说中洛水的女神,即宓妃。许多著名文学作品都极写宓妃的娇媚之态及作者对她的向往爱慕之情。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ue1ce以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高惠通所睹“洛神之词”,应即这些描绘“宓妃之娇态”的文学作品。所不同的是,屈原、司马相如、张衡、曹植等对宓妃的“妩媚2.是发挥女性之德“鹊巢之咏”,典出《诗经·召南·鹊巢》。该诗描写了国君婚娶的场景,极写婚事的隆重,衬托新娘的高贵:“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建好房屋,准备婚娶。鸠,鸤鸠(今名布谷鸟,一说八哥),传说鸤鸠的天性是自己不筑巢,而居喜鹊已筑好之巢。《毛诗序》曰:“《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可见,“鹊巢之咏”,正是赞美“后妃之令淑”。“此诗本咏婚姻,而以鸤鸠起兴……此诗言鸠居鹊巢,只作妇归夫室之喻,并无深意”。高惠通作为“刀人”,可以归于低级嫔御之列,即使作为贴身宫人,同样也是皇帝的性对象,其仰慕后妃之令淑,并非非分之想,不为僭越违礼。“慕后妃之令淑”之语,说明墓志书写者将高惠通视为后宫嫔御。这一点可以作为“刀人”属于或近于“嫔御”或“后妃”的证据。“鹊巢之咏”的这两个墓志用例,意义清晰,都没有女性从事男性的“佩刀持剑”的侍卫工作之义。所以,高惠通墓志之所以“用这样的文学手法来渲染墓主人高惠通的温柔敦厚”“柔心弱骨、温恭媚顺”,正是突出其富有后妃之德,表里如一。志文中并未描写“黑裳褖衣、佩刀持剑、英姿飒爽”的女侍卫风采,更没有也不可能隐喻李世民已存异志,潜怀不轨,戒心常备,需要配备女侍卫以备不测。厘清了高惠通卑微的“趋侍左右”的贴身女侍的身份,则志文中对其“睹洛神之词,嗤宓妃之娇态;观鹊巢之咏,慕后妃之令淑”的心理和行为描写,就妥帖恰当,表现了高惠通德容俱佳,其中并无任何隐晦、费解和矛盾之处,因为墓志中的赞誉之辞本来都是指向贤淑的后妃,而不是指向其实并不存在的英武的“女侍卫”的。三、《编年史》中的一些问题和编年史的主要价值1.高惠通的“被识别法”高惠通能够成为秦王李世民的刀人,与其出身和自身条件密切相关。高惠通出身“世著英声,门传冠冕。金玉交映,青紫相晖”的渤海世族高氏,其父高世达曾担任隋朝密州高密县令。而她本人“立性温恭,禀质柔顺。三从既备,四德无亏”,能够“睹洛神之词”“观鹊巢之咏”,说明她是一位受到过良好教育的知书达礼的世族女性。但其进入王府,却应该是由一场她所遭遇的重大变故直接导致的。尽管都属于渤海高氏,高惠通家族未必与隋末起义领袖高士达有什么牵连,其居住地也未必就在其籍贯地渤海郡,却很有可能处于高士达、窦建德控制之下。从时间上看,在武德五年(622)六月高惠通入选王府成为“刀人”的前一年,正是窦建德为救援王世充,在虎牢关被李世民击败俘获后送长安处死的那一年。高惠通可能是作为战败者的妻女而被掳入秦王府的。唐代墓志记载有这样的例子。如刘武周被平定后,郝氏就有被掳入宫后来又被放出宫的经历。唐《雍州万年县大明府校尉刘氏妻(郝氏)之墓志铭》:“往以要垒多虞,武周枭镜,肃将诛讨,兰艾俱焚。被召入宫,寻蒙挽擢。……去贞观廿三年,蒙简出宫,乃归于刘氏。”当然,原窦建德控制区被唐军占领后,秦王李世民也可以通过从良家女子中征选等多种方式占有民间女子。但是,从年龄上看,高惠通的“被选入内”又颇为可疑。所谓“被选入内”,恐怕只是如上引之《郝氏墓志》“被召入宫”一样的粉饰之辞。高惠通进入秦王府时年已26岁,此前尚未婚配的可能性极微,也早已超过了受选年龄,因此不太可能是由民间征选入府或者由高氏族人推荐入府的。高惠通更可能是因其父兄或丈夫战败,沦为罪属和战俘,而没入秦王宫的。隋唐后宫制度承接南北朝,皇宫或者王府宫人中有一部分挑选自良家,但也有许多宫人是“罪入掖庭”的,这部分宫人身份极其低微。个别人后来蒙受恩宠,“作合宗王”或者得到皇帝宠幸,身份地位才得以提高。如《隋书·后妃传·宣华夫人陈氏传》:“及陈灭,配掖庭,后选入宫为嫔。”李世民未即位之时即已广纳妃妾,其中不乏寡居者及身为罪属者。如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占领洛阳后所纳年约24岁的韦珪。韦珪的前夫,是隋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友珉。李子雄追随杨玄感反叛隋炀帝失败后,父子均被杀,韦珪以罪属之身被“籍没”。韦珪归于李世民时的寡妇身份,因其与李友珉所生女儿(被李世民封为定襄县主)的夫婿阿史那忠的墓志出土,才透露出点滴信息:“夫人渤海李氏,隋户部尚书雄之孙,齐王友珉之女,母京兆韦氏……夫人又纪王慎之同母姊也。”所以,高惠通更可能是在26岁之年,因受亲人的牵连而失去自由,不得不成为本质上为奴仆的“刀人”,从此被深锁宫禁,永别亲人。其际遇只是众多宫女悲剧人生的重复,只有斑斑血泪,哪有特别之处和浪漫色彩?只是比起那些“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的在寂寞、由以下数字可见唐宫宫人之多。贞观二年(628),李百药上封事云:“窃闻大安宫及掖庭内,无用宫人,动有数万。……幽闭之冤,足感和气。”“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不幸中有幸的是,高惠通虽然生前沦落无助,但死于李世民即位前,留下了一方带有隋代宫人墓志特点的墓志,2.“民事不偏讳”葛先生怀疑高惠通之父高世达就是《隋书》中的起义领袖高士达,史官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将“世”改为“士”。这一假设并没有相应的史料可资确证。古人避讳,一般讲究“二名不偏讳”,如东魏杜弼不小心犯了权臣大丞相高欢的家讳,引《礼记·曲礼上》之“二名不偏讳”作辩解,高欢闻而对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