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_第1页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_第2页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_第3页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_第4页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第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有助于临床治疗(抗生素、干扰素等)为控制病毒学疾病的流行提供实验依据(疫苗等)2第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病毒感染的检查3第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病毒感染的检查检测内容查病毒查特异性抗体病毒颗粒病毒抗原(如血凝素)病毒核酸(PCR)病毒酶类:如逆转录酶电镜直接观察光镜检查包涵体分离培养(如IgM、IgG)4第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基本与细菌相似,但应注意:

1.标本用“双抗”(2000-10000U)或两性霉素B(2ug/ml)处理

2.低温保存,尽快送检(冰块,CO2)

3.血清学诊断采双份血清(发病初,2-3周)5第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鸡胚接种(egginoculation)

动物接种(animalinoculation)6第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般程序:标本无菌处理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细胞培养指标阳性指标阴性

病毒鉴定

盲传2~3代指标阴性病毒阴性7第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1.细胞培养(简述)

单层细胞培养(monolayercellculture)

分类悬浮细胞培养(suspendedcellculture)原代细胞(primarycell)细胞种类二倍体细胞(diploidcell)传代细胞系(continuouscellline)8第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病毒的细胞培养细胞培养瓶单层细胞9第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细胞培养(1)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组织

组织块

分散的单个细胞单层细胞

剪碎

培养基(原代细胞)单层细胞(次代细胞)传代培养蛋白酶

10第1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特点:①对多种病毒敏感②生长能力有限(20代),获取成本高③可携带潜伏病毒(EB)1.细胞培养(1)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11第1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二倍体细胞培养

体外分裂50~100代仍保持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可用于病毒分离和疫苗生产。特点:①对多种病毒敏感

②不带异种蛋白(人源性)

③不带病毒,无致瘤潜能

④可传50-100代左右1.细胞培养12第1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传代细胞培养特点:①对多种病毒敏感性高

②繁殖能力高,传代时间长

③有致癌危险,不能用于疫苗生产

(由肿瘤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来)1.细胞培养13第1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鸡胚培养

采用孵化9~14天的鸡胚

绒毛尿囊膜(allantocherion)痘苗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尿囊腔(allantoiccavity)接种部位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羊膜腔(amnioticcavity)流感病毒的初次分离卵黄囊(yolksac)

嗜神经病毒

14第1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尿囊腔15第1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鸡胚培养优点:易管理,不带微生物,成本较低缺点:操作程序复杂16第1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7第1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8第1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动物接种

应用:尚无敏感细胞的病毒培养(HCV等)

动物:兔、鼠、黑猩猩、猴等

优点:结果易观察,可建立动物模型缺点:有饲养条件要求,费用高,动物体内常带有潜伏病毒,安全性要求高19第1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病毒增殖鉴定

(1)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

CPE)

①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等(多数病毒);

②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称融合细胞(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③在培养细胞中形成包涵体(狂犬病病毒、麻疹病毒等)。

(二)病毒的鉴定

20第2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第2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1)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22第2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细胞②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称融合细胞(1)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23第2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③形成包涵体(inclusionbody)(1)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24第2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腮腺炎病毒感染细胞(2)红细胞吸附(hemadsorption)病毒囊膜表面血凝素(HA)+红细胞表面HA受体25第2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干扰现象(interference)风疹病毒+人胚肾细胞病毒增殖,CPE(-)埃可病毒+人胚肾细胞病毒增殖,CPE(+)+人胚肾细胞风疹病毒?埃可病毒(+)CPE(-)—风疹病毒(+)埃可病毒(-)CPE(+)—风疹病毒(-)埃可病毒(+)26第2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细胞代谢改变

细胞代谢变慢

pH改变(adenovirus)27第2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病毒形态学鉴定电子显微镜:设备、操作复杂,应用受限光学显微镜:可见大病毒(痘类病毒),对一般病毒检测意义不大28第2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病毒血清学鉴定

鉴定病毒种、型、亚型

(1)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test)—正粘病毒型与亚型鉴定

病毒+鸡红细胞=凝集(血凝试验/血凝效价)

病毒+特异性抗体+鸡红细胞=不凝集

(血凝抑制试验)

29第2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0第3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免疫标记法(FIA、EIA/ELISA、RIA)——多种病毒鉴定(3)凝胶免疫扩散试验(gelimmuno-

diffusion

test)

——多种病毒鉴定3.病毒血清学鉴定31第3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抗原变异病毒基因的鉴定核酸扩增核酸杂交基因芯片基因测序32第3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病毒数量与感染性测定1.血凝试验:病毒总量(活病毒+死病毒)2.蚀斑形成试验

(plaqueformationtest)

3.50%组织细胞感染量

(50%tissuecultureinfectiousdose,

TCID50)感染性病毒量(PFU)33第3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4第3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CalculateTCID50.Formula:

TCID50/100ul=[(%positivevalue>50%)−50%]/[(%positivevalue>50%)−(%positivevalue<50%)]*logDilutionfactor#

+(logdilution>50%)

#:10-folddilution,itis1.35第3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新病毒的鉴定核酸类型的测定(PCR)理化性状的检测(如对干、热、酸、脂溶剂的敏感性等)形态学鉴定(电镜)血清学鉴定(中和试验)基因测序和生物对比(序列同源性分析)36第3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应用于:①采取标本分离病毒为时已晚②目前尚无分离此病毒的方法或难以分离的病毒③为证实所分离的病毒的临床意义④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等37第3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中和试验(neutralizingtest)病毒+中和抗体

病毒失去感染性

特点:特异性高,抗体维持时间长应用:人群免疫情况的调查临床诊断少用38第3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补体结合试验

(complementfixationtest)

用已知病毒可溶性补体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的补体抗体

特点:特异性低,抗体出现早,消失快

应用:近期感染指标。39第3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数小时内出结果病毒颗粒病毒成分(抗原或核酸)早期抗体检测(IgM)40第4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形态学检查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包涵体)41第4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病毒成分检测1.病毒蛋白抗原检测免疫标记技术2.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扩增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测序42第4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病毒引物43第4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4第4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5第4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早期抗体检测可诊断急性感染

特异性IgM抗体:孕妇感染风疹病毒

EA早期抗原抗体(急性感染晚期方可检出)EB病毒VCA衣壳抗原抗体(IgG急性感染期较早出现,终身可保持高水平;IgM仅于急性感染期出现)EBNA核心抗原抗体(IgM并非所有病人都有)

46第4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生物制品动物免疫血清(biologicalproducts)

免疫细胞细胞因子

防治和诊断感染性疾病47第4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灭活疫苗(inactivatedvaccine)活疫苗(livingvaccine)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carriervaccine)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化学提取或人工合成疫苗重组疫苗(recombinantvaccine)核酸疫苗(nucleicacidvaccine)一、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生物制品48第4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生物制品

免疫球蛋白血清丙种球蛋白

(紧急预防)

细胞免疫制剂

(病毒、肿瘤的治疗)

IFN-α、β、γ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CSF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

49第4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治疗

核苷类药物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其他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中草药

基因治疗剂

治疗性疫苗

抗病化学制剂反义寡核苷酸干扰RNA核酶(ribozyme)

50第5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苷类药物作用机制之一

HSV/VZV

无环鸟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