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欺凌问题的现状与思考_第1页
日本欺凌问题的现状与思考_第2页
日本欺凌问题的现状与思考_第3页
日本欺凌问题的现状与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欺凌问题的现状与思考

在日本的相关报道和日本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欺凌可以被认为是罕见的。受害者不仅遭受身体上的暴行,还受到精神上的侮辱。纵观影片《告白》中出现的欺凌现象,不难发现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影子,甚至可以说集团意识是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主要症状的定义和特点(一).欺凌行为的多样性198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对欺凌的定义。此后,由于欺凌行为的多样性,所以对欺凌的定义几经修改。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关于欺凌的最新定义。该定义明确了欺凌是指在校学生对其他学生施加的身体和心理上有伤害的行为(二)欺凌问题的特点1.学生对小打小闹,不注意到的行为有及其原因欺凌行为刚发生时,多伴随对受害者的恶作剧和嘲笑等行为,校方即便知道这种行为存在,也普遍认为这只是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因而不够重视2村直树与他“受欺凌”纵观日本校园发生的欺凌现象,大家普遍认为受害者都是性格懦弱、内向、或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告白》中被欺凌的对象下村直树就是这样的人。后来,他为了证明自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角之一的渡边修哉却与直树相反,他是一名尖子生,并被冠以“天才少年”之名。由于他性格冷漠不合群,被大家认定为是“杀人犯”而遭受到欺凌。此外,班长北原美月也没能摆脱被欺凌的厄运。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被欺凌对象的广泛性。3.加害者与受害者都是对事实的保护一般来说,在学校发生的欺凌行为都带有隐蔽性的特点,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加害者会假装成和受害者开玩笑的样子,当教师怀疑时,加害者与受害者都会掩护事实本身。受害者之所以会隐瞒,是害怕加害者的威胁42受害者的负面态度在日本发生的欺凌事件中,受害者普遍都秉持着“三不”原则,即不反抗、不逃避、不告状二、日本欺凌行为的现象及具体表现形式(一)欺凌事件的认定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17年实施的关于欺凌事件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认定为欺凌事件的数目高达32万3143件,其中小学有23万7256件,中学有7万1309件,高中有1万2874件,特别支援学校(二).欺凌方式下,男女职高生所受的欺凌行为有根据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在2013年至2015年实施的校园欺凌追踪调查第一,不管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阶段,调查对象中感到“被孤立无视”的女生所占比例较高(小学阶段高达53.9%,中学阶段为44.7%),而男生中学阶段与小学相比有所减少(小学阶段为50.1%,中学阶段为36.0%),即在小学和中学的欺凌事件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被孤立。第二是“受到嘲讽辱骂”的方式也比较严重,特别在小学阶段男生高达50.4%,女生也达到46.8%,中学阶段这种方式有所减少。第三是身体上的伤害,即“被殴打身体”。这种欺凌方式在男生中表现得比女生更明显。调查对象中,男生小学和初中阶段分别为40.9%和31.7%,女生小学和中学阶段分别占29.2%和19.8%。第四是“损坏物品、勒索钱财”。这种行为少于上述三种行为。在小学阶段,男生达到19.5%,女生达14.3%;在中学阶段,男生占12.9%,女生占6.3%。由此可看出,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欺凌行为中,男生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嘲讽辱骂”“被孤立无视”“被殴打身体”,女生排在前三位的则是“被孤立无视”“嘲讽辱骂”“被殴打身体”。那么,《告白》中的受害者又是怎样被欺凌的呢?1美日谩骂,自有主义《告白》中,当寺田老师问到美月有没有昵称的时候,美月随口就说叫“美呆”,引来了大家的起哄与嘲笑。在美月小学的时候,同学都认为“美月是个傻瓜”,所以就叫她“美呆”2.欺凌受害者,以养老心《告白》中的修哉是大家口中的“杀人犯”,他以森口老师爱女为自己发明的实验对象,致使其被电击晕,班级同学认为他没有一点儿反省而对其不断欺凌。比如:用喝剩的牛奶盒打修哉,致使其衣服被弄脏。还有的学生在修哉的课本上涂鸦,写“杀人犯、去死、傻瓜”等带有诋毁性的话语,或在其私物柜里塞满垃圾,令受害者感到精神上的痛苦。3欺凌对象《告白》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修哉被蒙着眼睛带到教室里,当时美月正在被大家欺负,对于这两个受欺凌的对象,同学们都起哄欺负他们二人,然后强迫两人接吻。看着受害者脸上痛苦的表情,那些加害者却异常兴奋,又是鼓掌,又是拍照,这种也是受害者受到伤害比较严重的表现形式。三、第三,欺凌行为中的美月和美月不同的集团特征《告白》中有一个欺凌现象让笔者深思,就是镜头中几次闪过的惩罚分数统计表。这个统计表上记录着同学们对被欺凌的对象修哉的惩罚分数,并且会随时更新。同学们都收到下列匿名短信:“‘杀人犯’终究会得到报应,让我们统计惩罚对他的分数吧”。这无疑是欺凌行为的一个催化剂,使同学们对修哉的欺凌更甚一层,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参与了对修哉的惩罚活动。美月在修哉之后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除了怀疑她向教师告状外,更大的原因是统计表中她给修哉的惩罚分数为零,排在倒数第一的位置。班级同学认为美月没有遵守集团内的规则,违背了集团利益,自然要将她从集团中排除。纵观日本的欺凌事件,可以发现大多数的欺凌事件都有类似的特征:不管事情性质是否合理,只要你没有和大家同步,那么你就会被认为是不顾集体利益的人,从而像美月一样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也可以说,日本的集团主义既有好的一面,但有时会起到负面效果。四、欺凌行为的原因(一)日本文化中的集团主义首先,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国家,没有来自外力的影响和帮助,日本人只能靠自己,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抱团”现象。可以说,集团主义是日本文化的特征之一,欺凌事件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不管是《告白》这部电影还是平时所了解到的欺凌事件,其加害者都是由至少三人以上构成的小集团。其次,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加之泛神论的影响,人们对自然灾害都抱有一种甘心任命的态度。正是这种自然观,使得人们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持有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二)日本对亚洲的统治地位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黑船”反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确立了在亚洲的统治地位,日本人蔑视亚洲的态度逐渐增强,从而产生了在亚洲的优越感(三)日本的伙伴意识第一,日本属于稻作文化圈,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水稻的种植到收割都需要村民的共同作业,因此,在村落中团结协作的精神备受推崇,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举动,都会给全体居民带来麻烦。于是,集体利益优于个人的伙伴意识,即形成今天所说的集团主义第二,江户时期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导致日本人产生了对自我的不确定感,即缺乏主见。国家层面,日本江户时期实行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如大名和下级武士对幕府将军的指令要表示绝对的服从;社会层面,男性家长在“家父长制”五、.家庭方面在《告白》中,森口老师说:“内心脆弱的人,只会伤害更加脆弱的人,受伤害的一方只能选择忍耐,或是选择自杀吗?不,你们所生活的并非如此狭隘的世界,如若现状让你感到痛苦,那就去其他地方避难吧。”民族心理是难以改变的,但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为青少年提供“避难所”,避免使青少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首先,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的“主阵地”,应该设立专门的校园欺凌防护部门,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管控,并倡导教师多关注学生平时的状态,一旦发现有欺凌现象的苗头,应立即找双方谈话,从而将伤害降到最低。此外,学校应多开设心理咨询教室,比如宣讲一些针对学生情感或压力的宣泄方法,而不是通过欺凌弱者来寻找快感。其次,如今校园欺凌相关法律的出台及青少年协调窗口的设立都是遏制欺凌发生的良好措施,法院和警察局等国家机关还应该利用媒介平台加大对校园欺凌行为惩治办法的宣传,从惩治角度震慑加害者。最后,家庭作为孩子的“避风港”,除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外,更应关注其心理健康。父母平时应与孩子多谈心交流,做好孩子坚强的后盾,鼓励孩子勇敢尝试新事物。同时,应该关注孩子平时的细微变化,做好情绪疏导工作,以防止孩子在学校不合群或是像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