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础选择题_第1页
初三化学基础选择题_第2页
初三化学基础选择题_第3页
初三化学基础选择题_第4页
初三化学基础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基础选择题1.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B.C.D.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燥玻璃呼气C.木炭在O2中燃烧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3.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4.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水蒸汽C.氧气D.二氧化碳5.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是()。A.取用固体药品B.取用固体药品并溶解C.取用固体药品、溶解、过滤、蒸发D.溶解、过滤、蒸发6.不属于氢氧化钠俗名的是()。A.火碱B.纯碱C.烧碱D.苛性钠7.要收集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检查装置气密性D.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9.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冰棒融化C.湿衣服凉干D.动植物呼吸1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食物腐烂C.粮食酿酒D.湿衣服晾干12.下列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A.碳循环B.氧循环C.二氧化碳循环D.水的天然循环13.下列措施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生活垃圾B.多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C.提倡用水能、风能发电D.大力提倡发展私家车,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14.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1.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它具有清洁、环保、无噪音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较低,且受天气影响较大。2.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主要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但其燃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3.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化学工业等领域。但其燃烧同样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且石油资源日益枯竭,需要寻找替代能源。4.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主要用于发电、供暖和燃气车等领域。相比于煤和石油,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且储量较大。但其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15.A.氮气用作保护气,其物理性质是惰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用作保护气体。16.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的种类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17.C.笔盒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和氧气在水的存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即生锈。18.B.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19.D.生理盐水是一种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组成。20.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描述燃烧过程和生物生长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和生物变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描述自然现象,属于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描述人类努力工作的过程,属于人工变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描述自然现象,属于物理变化。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21.B.苹果、橘子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可以中和胃酸,有助于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可乐中含有碳酸,饮用过量不利于身体健康;锰钢是一种常用的自行车车架材料,与锰和铁等元素有关,与树木上涂刷石灰浆无关。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22.A.只含有氧元素的气体一定是氧气,属于单质。臭氧不仅含有氧元素,还含有氧原子,因此不符合题意。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31.正确的实验记录是A和C。记录实验过程时应注意单位、精度和准确性。A.在托盘天平上称取12.05g的NaCl固体。B.量筒不适合量取小体积的液体,应该使用分度较小的容量瓶或移液管。C.用pH试纸测得某种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8.8。D.酒精灯应该在使用前检查酒精的余量,不应该加入过多的酒精。32.错误的说法是A。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三氧化二钴。A.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钴。B.金属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Cl3。C.金属钴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Cu和CoSO4。D.氢气能与氧化钴反应生成水和CoO。3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C。量筒读数时应该注意水平面的位置和读数的准确性。A.检验氧气需要使用火柴或其他易燃物质,不安全。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缓慢加入硫酸,不应该倒入大量的水。C.量筒读数时应该注意水平面的位置和读数的准确性。D.过滤操作需要使用滤纸和漏斗,不能直接倒掉液体。3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C。称量固体时应该使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避免误差。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缓慢加入硫酸,不应该倒入大量的水。B.倾倒液体时应该注意安全,避免溅出液体或烫伤。C.称量固体时应该使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避免误差。D.过滤操作需要使用滤纸和漏斗,不能直接倒掉液体。35.该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或者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1。36.正确的有关说法是A。磷酸可待因分子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A.磷酸可待因分子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B.磷酸可待因分子的组成与麻黄碱类似,但是磷酸可待因中没有含有18个碳原子。C.磷酸可待因中各种元素的比例不是18:24:1:8:1。D.一个磷酸可待因分子中的原子核数目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各种元素的同位素。37.正确的说法是C。该原子的电子结构为2,4,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6。B.该原子的电子结构不符合金属元素的特征。C.该原子的电子结构为2,4,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8.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2:1。A.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2:1。B.A试管中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应该是氧气。C.电解水时需要使用电解槽和电源,不能直接在试管中进行。D.电解水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可以通过气体收集瓶收集。39.(2分)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改写:通过蒸馏海水可以得到淡水,这说明水分子可以被分离。40.(2分)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性质验证能达到目的是()A.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都是正确的。改写:制备、检验、收集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都是有效的。41.(2分)自2010年4月1日始,我国对酒后驾驶进行了专项整治。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原理是红色的重铬酸钾遇酒精后生成蓝绿色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改写:这种变化是一种化学反应。42.(2分)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D.氢氧化钠改写:加入氢氧化钠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下降,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43.(2分)把4g硫粉放在给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表中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O2质量(g)SO2质量(g)第一次36第二次48第三次6?B.8改写:根据表格,第三次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为8克。44.(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CaCO3CaO+CO2↑改写: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分解反应。45.(2分)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检查气密性改写: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科学实验中必须遵守的规范操作。46.(2分)(2013·镇江)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D.除去CO中的CO2改写:使用这个装置无法去除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47.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化合反应。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48.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煤完全燃烧后仍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49.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不符合题意的结论。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