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禹锡陋室铭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2.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3.学习本文类比和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1、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本文韵脚:名ing,灵ing

,馨in,青ing,丁ing,琴in,经ing

,形ing,亭ing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grútáidú调素琴tiáo3、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陋室西蜀茅庐shǔ

lòulú在:在于;名:出名、有名

斯:这;

惟:只;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蔓到;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功名的人。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都是有功名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劳:使……劳累(形容词使动用法)

案牍: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课堂检测: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动词,在于;出名,有名神异只;动词,长到、蔓到;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1)有仙则名:

(2)苔痕上阶绿:(3)无案牍之劳形: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词类活用

(4)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梳理文章层次本文铭特点显著,篇幅简短。全文共81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

):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第二层(

):从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特点。

第三层(

):总结全文,通过“诸葛庐”和“子云亭”类比表现自己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1-3句4-7句8-9句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陋室不陋。精读课文,完成问题2.文章写到“陋室”,那房屋是怎样“陋”呢?①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②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窗前门旁长满青草。3.陋室的“不陋”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自然环境清幽宁静: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看出。②室内生活情趣高雅: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看出。③超尘脱俗的胸襟: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看出。4.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并指出该句照应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入”两个字化静为动,句式整齐、音乐和谐、节奏鲜明地写出了陋室环境的优美清幽,表现出作者不以陋室为陋的高尚情操、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5.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①作者借诸葛庐、子云亭来类比自己的陋室。②,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表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③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④为下文写孔子“何陋之有”做铺垫。6.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来类比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达怎样的心境?表达作者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7.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①引用孔子的话,运用引用和反问的手法说明陋室不陋,更具有雄辩的力量。②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③呼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总结全文。8.本篇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①托物言志②类比③反问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课堂练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项脊轩志明·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又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