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

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

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

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

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

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

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

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

响、相得益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

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

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

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

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

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

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

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

典等都被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

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

明对话与融合方式。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

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

神。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

核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

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

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

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

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

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

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

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

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

话了。

B.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

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

天还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

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

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

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

经》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

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D.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

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

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

合。

B.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方式融入之外,还因佛教

自身具有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C.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

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D.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

义上,中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

参考答案:

1.B("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范围扩大。原文为“公元2世纪到7

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2.C(强加因果“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

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与“佛教进入中国是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不

存在因果关系)

3.A(“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有误,属无中生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美国军方工程师着手研究昆虫飞行器,希望将来借助它不必冒生命危险就能侦

察敌情和执行更危险的任务。

这项研究在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赖特一帕特森空军基地实施,实际以寻求

“微缩版”无人驾驶飞机为目的。美联社21日报道,研制工作现处于设计阶段。

这种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名为“微型飞行器”,黄蜂大小,能在不受察觉的情况下

飞入建筑物内拍照、录音甚至袭击武装人员和恐怖分子。军方说,它因能更精确识

别和攻击敌人,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平民伤亡。

战场上一旦搜集敌方可靠情报遇到困难,昆虫飞行器将大显身手。

智囊集团列克星敦研究所防务分析师洛伦・汤普森说:“如果我们能进入他们

(敌方)所活动的建筑内部或房间内,就可得到击败对方所需的情报。”

“我们是这样设想的:派出一大群这样的飞行器,”协助主持这项研究的格雷

格•帕克说,“如果我们知道某一栋建筑内可能有坏人,那我们如何确定?我们认

为这(项研究)将能提供答案。”

帕克和他的同事打算先于2015年成型鸟状飞行器,再到2030年推出昆虫飞行

器模型。

按照他的设想,鸟状飞行器能飞入市内,“栖息”在房檐或电线上侦察敌情。

它的翅膀虽能拍打,却只是伪装,飞行需借助一套独立的推进系统。

“我们认为,拍打翅膀更不会引人注意,”帕克说,“他们以为那是只鸟。”

但他介绍,后续昆虫飞行器可能需要拍打翅膀才能飞行。工程师希望它的翼展

为2.54厘米,机翼可能由弹性材料制成,配备的传感器能帮它避免撞到建筑或其

他物体。不过,一旦撞上,微型飞行器应能经受撞击。

“如果你看看昆虫,它们能撞到墙后弹回继续飞,”帕克说,“你不能让大飞

机做到那样,但我觉得我们没有理由让小飞机无法做到。”

空军一段解说视频显示,昆虫飞行器可能会在袭击中携带化学制品或炸药。

研制出的样机将在赖特一帕特森空军基地新建的微型飞行器综合应用研究所接

受飞行试验。

虽然研究人员的设想引人入胜,但一些专家认定,研制难度不小。

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安全政策研究机构防务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菲利普•科伊尔

说,这项研究一大难题在于如何让飞行器承受照相机和窃听器的重量。

“如果你造出的飞行器小得像黄蜂,还要它承载一台摄影机和其他一些东西,

它可能飞都飞不起来,”科伊尔说。

不过,另一些专家对这项技术表示乐观。

“这种技术确实是未来浪潮,”汤普森说,“越来越多的军事研究着眼于探究

小型、精确的对象,高度集中于(执行)特定任务或活动上。”

(摘自新华网2008年11月24日科技频

道)

5.下列对“昆虫飞行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飞行器有黄蜂大小,是一种仿生武器,能像黄蜂那样精确地感知周围

物体,飞行时不被碰撞。

B.昆虫飞行器可以用来侦察敌情、袭击恐怖分子,借助它可减少或避免平民

伤亡。

C.昆虫飞行器的翅膀长2.54厘米,它需要拍打翅膀才能飞行。

D.帕克和他的同事研制出了样机,这种样机将在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新建

的微型飞行器综合应用研究所接受飞行试验。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帕克计划,将于2015年以前成型鸟状飞行器,再到2030年推出昆虫飞行

器模型。

B.帕克设计的鸟状飞行器,翅膀只是伪装,飞行需借助一套独立的推进系

统。

C.昆虫飞行器可能会在袭击中携带化学制品或炸药。

D.另有专家认为,研制小得像黄蜂一样的飞行器,还要承载照相机和窃听器

是不可能的。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帕克设想的昆虫飞行器能精确识别和攻击敌人,所以,它若成功研制和使

用,将是清剿恐怖分子的利器。

B.昆虫飞行器需要电子制动才能飞行并完成给定任务。

C.这种飞行器适宜近距离的、特定对象的侦察,而对远程打击、远距离作战

并不适用。

D.这种飞行器用于间谍活动,将使人防不胜防,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

人研制昆虫飞行器,也会有人研制反制它的武器。

参考答案:

5.B(A“仿生武器”错,C原文是“希望”“可能”,D并未研制出)

6.D(绝对化,不合文意)

7.C(原文无根据)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中华灿烂文明的复兴国家文化主权的张扬(节选)

艺衡

①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模式还主要是一种经济模式。我们能否在文化

模式上有自己的建树,能否向世界提供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和文化理念,这是

对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运动的严峻考验。因为中国现代化如果没

有能够在文化上为21世纪世界新的文明样式注入全新的价值理念,中国文化没有

能够在普遍性文化意义上提供崭新的文化经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就可能落空,

我们的现代化就不能说是成功的。这一深远的历史任务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真

正的精神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自信。

②文化的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现代化来解决中国文化传

统问题。所谓通过现代化来解决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通

过积极引入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文明价值的思想理念,不断激发中国文化传

统中活的因子,通过创造性转化形成新的中国文化传统;其次是通过对传统文化本

身的批判和反思从传统文化的内在理路来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复活传统文化中最具

文明价值的思想因子。所以我们现在谈到中华文化的时候,既要把儒家文化作为当

代中国文化向前推进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又要充分观照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

动对于今天的意义不能因为重提传统文化而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

给我们带来了科学、民主、人权、法治这些成果,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制度与精神的

文明形态,而且它们恰恰是我们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

③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基本共识。“人

文”的内涵很复杂,涉及到对“人文”、“人文主义”以及“人文精神”理解。人

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诉求,但是中西方文化在表述

上是不同的,对“人文”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人文”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与

“天文”相对应。《周易•贲•彖》指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

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哲学中的“人文”,即

是指“以文明之道(伦理道德)来教化天下”。在西方哲学中,“人文”相对应的

英文则是“humanism”,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兴起的一种人文主义思潮,主

张思想启蒙,倡导自由和个性解放,以“人道”、“人本”来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

“神本”的神学主义思想相抗衡,“人道”相对“神道”,“人本”相对“神

本”,“人权”相对“君权”。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正是在“人文主义”理念的

指引下,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呼吁“自由”、“平等”、“博爱”,张扬个

性,倡导人权,推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由此看来,儒家文化中的“人文”与西方文化中的“人文”可以说是大异其

攫,论域不同,涵义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分别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生长起

来的价值理念。但是,儒家因其对人的关切,其人文内涵和意蕴非常深厚。正如张

岱年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这

是儒家的特点,因为儒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传统文化的

特点。

⑤儒家思想,历朝历代都在谈,我们认为人是儒学的原点。儒家思想的核心就

是人的自觉。仁义礼智信就是儒家提倡的人的核心价值。儒家以人为本位,必然有

人的自觉。张岱年先生指出,“仁”的根本意义是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在通常

的情况下要对别人有同情心,这种古代的人道主义在反对暴政方面有其积极的意

义;“义”的根本意义是尊重公共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包含尊重人们的所有

权的意义,也包括尊重人的独立人格;“礼”的根本意义是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应遵

守一定的规矩;“智”的根本意义是肯定是非善恶的分别,代表了人的道德觉悟;

“信”的意义是对别人应当遵守诺言,信与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的基本原则。

⑥从以上我们的解读可以看出,这五个字结合在一起,就是大写的整全的

“人”字!这五个字凝聚在一起,就是大写的“和”字!这就是我们对儒家文化进

行重新发掘,特别是对传统文化人文价值重新发掘得出的结论。

⑦中华文化,至今仍是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

同。在国际关系的理论中有“文化中国圈”的地缘政治概念。中华文化五千年生生

不息、绵延不断,她有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和通达的智慧。我们应当与时俱

进,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发展中国的文化,同时我们也要非常珍

惜、发扬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在中国经济崛起、政治影响扩大的背景

中,重新认识和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中国现实的软实力,

在进一步与全球普世价值的融合中,不断增进中国的文化认同,通过国家文化主

权,逐渐扩展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价值体系的主导的地

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为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文学本一书代序,见2010-09-15《深

圳商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儒家提倡的人的核心价值的两项是()(5分)

A.黑皮肤跟白皮肤一样美。

B.同性恋与异性恋没有本质区别。

C.跟政敌在新年晚会上握手是种耻辱。

D.为好朋友帮忙,无论干什么都不过分。

E.市场价格虽下跌了,仍需按合同价格成交。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能否复兴关键看经济能否搞上去。

B.中华文化的创新主要靠引入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文明价值的思想理

念。

C.要振兴儒家传统文化,就必须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

D.海外“文化中国圈”仍属于中华传统文化。

14.为什么说儒家文化中的“人文”与西方文化中的“人文”可以说是大异其趣

的?(4分)

15.今天复兴中华灿烂文化有何现实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2.CD(C项不符“礼”,D项不符“智”。)(5分)

13.D(A项关键看文化而非经济;B项“主要靠”错,只是其中之一;C项不能否

定五四新文化运动)(3分)

14.①从时间上来说,“人文”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与“天文”相对应;西方则

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2分)。②从哲学涵义上来说,中国是指“以文明之道

(伦理道德)来教化天下”;西方则是主张思想启蒙,倡导自由和个性解放,以

“人道”、“人本”来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神本”的神学主义思想相抗衡(2

分)。(4分)

15.①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中国现实

的软实力;②在进一步与全球普世价值的融合中,不断增进中国的文化认同;③通

过国家文化主权,逐渐扩展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④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价值

体系的主导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点,共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步瀛,字麟洲I,陈氏先世居歙,公曾祖讳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祖讳应陛。

考讳士益:。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费,生四子,而公为季。公长益

贫,精厉为学,闵杰于文词,中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榜第一,选庶吉士。散馆,改兵部

主事,再擢至武选司郎中。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

南陈州府知府,再擢至甘肃按察使,潮狱平。值平凉府盐茶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郡,人心

皆耸。为逆者聚于通渭石峰堡,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贼,西往靖远,独留公扼陇上为

守御。公亦愤发,不避险难,尽拘为逆者之家,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

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

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

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咀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

埒。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恩,

督吏赈恤,防捕盗贼,全护疲困,自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

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

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于族

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

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

筹粮馈入险蛆/皆给。

B.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

筹粮馈/入险蛆皆给。

C.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

筹粮馈入险咀/皆给。

D.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

筹粮馈/入险蛆皆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避讳名字,指对君主、尊

长避开不直称。文中是作者指称死后的尊长陈步瀛,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庶吉士,亦称庶常。明、清翰林院短期职位。在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

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是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C.恩科,始于宋代,明、清亦用此制。清代在于正常科举外,逢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

特地开科考试,也称“恩科”。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

D.服阕,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古代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时间越长越表明守丧

当事人对已故人的崇敬,和不忍对方离去的心情,三年为最长服丧期。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步瀛不善经营。陈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这一辈,他考上了文学科,由于乐善好

施,他家的财物全都散尽了。

B.陈步瀛行事果决。平凉府回民作乱的时,陈步瀛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

抓住了分散居住在其他县里的内应。

C.陈步瀛善于用兵。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运筹帷幄,虽然没有亲自出阵杀敌,但建

立的功劳却足以和出阵杀敌相比,被皇上赐予花翎。

D.陈步瀛生活节俭。他不但自身把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在陈州的时候,他全家还

曾以稷谷粗粮为饭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

(2)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

参考答案:

10.B11.C12.A

13.(1)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

的神色;但是能(仔细)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

(2)(但他)对于家庭亲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

间断,他所住的官家宿舍,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

中“以为”是固定结构,可译为“认为”,“知兵”是“懂得用兵”的意思,“以为知

兵”的主语应是“上”,而不是“公”,据此可知CD断句错误,当排除。再比较AB两

项,“命”是“命令”的意思,是“上”的行为,故"以为知兵命”断句错误,可排除A

项。答案应为B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

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

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

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说法不正确,会试笫

一名称“会元”。“鼎元”是殿试第一,是“状元”的别称。故此题答案为c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

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

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不善经营”无中生有,文中没有相关

信息。“他考上了文学科,由于乐善好施,他家的财物全都散尽了"不正确,原文为''至

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费”,“公考”,意为“陈公的父亲”,“考”原指父亲,

后多指已死的父亲;“为文学”,是“致力于文学”的意思。”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

尽亡其赞”的意思是“到了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

了”。故此题答案为A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

关键词句有:(1)“坦白”,襟怀坦白;“和易”,平易近人;“虽”,即使;

“于”,对待;“矜容”,骄矜的面容;“厉气”,严厉的神色;“然”,但是;

“审”,审察;“能否”,古今异义词,是否有才能;“进退”,提拔官职;“当”,符

合;“其”,代词,他们。(2)此句是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他”,翻译时当补出。

“于”,对于;“故旧”,故交朋友;“助恤”,帮助救济;“厚”,优厚;“馈”,馈

赠;“问”,慰问;“无间”,不间断;“所”,助词,加动词再加名词构成“所字结

构”,“所在官舍”,意思是“所住的官家宿舍”;“者”,……的人。

【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

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

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

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

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

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

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陈公,讳名步瀛。陈氏家族早年居住在歙县,陈步瀛的曾祖父陈时宾迁居江宁,于是

就成了江宁人。祖父陈应陛。父亲陈士家里先前经商,到了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

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了,生了四个儿子,陈步瀛是老四。陈步瀛长大后,

家里更加贫困,他精勤奋勉地做学问,在文章方面很杰出,考中了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

的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他在庶常馆考试后)散馆(为官),改任兵部主事,又提拔

至(兵部)武选司(担任)郎中。

陈公(步瀛)在兵部任职的时候,操办的事情,(严谨清楚),(属下)官吏不能做

违法的事情。守丧期满除服,兵部尚书奏请(皇上)补授(兵部)车驾司郎中的官职。两

年后,被授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次提拔,为甘肃按察使,审问案情公平。正遇上平凉府

盐茶厅回民叛乱,数个郡县的叛民结起伙来,人心惊动不安。叛乱的人在通渭石峰堡聚

集,总督李侍尧就假托追赶逃跑的贼寇,往西到靖远县躲避去了,只留下了陈步瀛,扼守

陇上作为防御。陈步瀛也发怒了,不避危险艰难,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拘押起来,又抓

住了分别在其它县作为内应的人。第一次交战官军失利了,陈步瀛推测贼兵趁着胜利一定

会向东进犯陕西。因为隆德,平凉阻挡住了下陇的险要位置,可是防守保卫的力量单薄弱

小,就调回了原先的军队分兵把守,然后把消息上奏给朝廷。后来,贼兵果然向东进犯,

(被阻挡住)不能通过。陈步瀛奏报皇上,皇上认为他懂得用兵,命令大臣率领军队赶来

(增援)。并且下诏让大臣凡事都跟陈步瀛商议。陈步瀛推算叙说当前形势,事情道理没

有不穷尽的。又筹措粮食给养,使军队进入险峻的山区都能及时补给。一个多月过后,贼

兵被平息,陈步瀛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功勋足以相比。皇上就提拔他做了布政使,不久

又(将他)调任到安徽,赐给他顶戴花翎来褒奖他。

乾隆五十年,江淮发生大饥荒,米价每升达到了五六十钱,暴民聚众抢夺粮食。陈步

瀛走遍了所管辖的地方,颁布皇上的诏令,督促官吏赈济、抚恤灾民,防卫、抓捕盗贼,

保全了疲惫贫困的百姓。从夏天忙到秋末,安徽渐渐得以安定,但陈步瀛却因为过度劳累

生了病。后来,又被皇上提拔为贵州巡抚,到达驻地后,旧病发作去世,死时为乾隆五十

四年十一月某日,享年六十岁。

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神

色;但是能(仔细)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安徽布政

司的官署吏员都是江宁人,陈公对待他们有恩德情谊,却从不因此扰乱公法。陈公自身把

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他在陈州的时候,曾经全家吃稷谷(粗粮)。但他对于家庭亲

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间断,他所住的官家宿舍,

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年少时善于写文章,喜欢读书,到年老了还孜孜不倦。继承他学

业的弟子有很多成材的,秦中丞承恩与陈步瀛是同榜进士,又是同一年做的巡抚,人们把

这件事当作美谈。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

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

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

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惭化。诗云:“彼

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

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

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

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

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

“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

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

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

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学而归,孟母方

绩绩:纺织

B.宁能衣其夫

子衣:

使穿衣

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客:把……

当作客人

D孟子谢,遂留其

妇谢:感谢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3分)

①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②徙舍学宫之傍③孟母以刀断其织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⑤妇辞孟母而求去⑥孟子谢,遂留其妇

A.①②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⑵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⑶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

参考答案:

9.D(谢:道歉)

10.B(①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⑤孟子妻

子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11.C(孟母认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12.⑴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习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英名。(“及”、“卒”,大

意各1分)

⑵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第一个“而”、

“是"、大意各1分)

⑶“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孰”、“所

以”、大意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

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

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

(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

“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

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

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

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

《诗》、(礼》、《乐》、《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

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

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

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

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

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

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

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

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

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

奴役。”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

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

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

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

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

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礼,

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

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

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

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俞献卿,字谏臣,歙人。少与兄献可以文学知名,皆中进士第。献卿起家补安丰县

尉。有僧贵宁,积财甚厚,其徒杀之,诣县绐言师出游矣。献卿臼:“吾与宁善,不告而

去,岂有异乎?”其徒色动,因执之,得其所瘗尸,一县大惊。调昭州军事推官,会宜州

陈进乱,象州守不任事,转运使檄献卿往佐之。及至,守谋弃城,献卿曰:“临难苟免,

可乎?贼至,尚当力击;不胜,有死而已,奈何弃去。”初,昭州积缗钱巨万,献卿尽用

平汆,至积谷数万,及是大兵至,赖以馈军。

除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上言:“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

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汆桑叶未吐而和买。”

淮、浙盐利不登,命献卿往经度之,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会其兄为盐铁副

使,徙开封府判官。朝廷择陕西转运使,宰相连进数人,不称旨。他日,献卿在所拟中。

帝曰:“此可以除陕西转运使。”时边吏多因事邀功,泾原路铃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

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未几,贼果至,杀将士,塞所凿壕而去。徙京西。因入对,甚

言赵振堪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

除福建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勾院,累迁尚书刑部郎中、直史馆、知荆南,历户部、

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杭州。暴风,江潮溢决堤,献卿大发卒凿

西山,作堤数十里,民以为便。还,勾当三班院,知通进、银台司,最后知应天府,以刑

部侍郎致仕,卒。

【注】瘗(yi):埋葬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

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汆/桑叶未吐而和买

B、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

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汆/桑叶未吐而和买

C、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

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汆/桑叶未吐而和买

D、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

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汆/桑叶未吐而和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考试,即会试的,称为进士。

B、盐课,是中国古代的盐税,盐税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尚书,一指儒家经典《尚书》,二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官员名称,如刑部尚

书。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我国很早就建立了官员退休制度,各朝代退休年龄不

尽相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俞献卿聪明敏捷。他少年时以文学出名;他在安丰县任职,有个和尚杀了自己的

师父,却想欺瞒征服,被俞献卿识破,真相大白后,震惊全县。

B、俞献卿恪尽职守。他被派往象州协助太守处理叛乱,他反对弃城而逃;当初,他

就预料到会有人叛乱,用公款购买很多粮食,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C、俞献卿深得皇帝信任。朝廷挑选陕西转运使,宰相呈上好几个人选皇帝都不满

意,一次,皇帝看到名单中有俞献卿,即认可他出任这个职务。

D、俞献卿关注民生,有才能。他上书关心粮、布价格;他在杭州任职,杭州受到风

暴侵扰,他挖山筑堤,百姓感到便利;他被派去管理淮、浙盐利,政绩显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临难苟免,可乎?贼至,尚当力击。(5分)

(2)泾原路铃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

参考答案:

4、D【原文标点为“天下布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

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汆,桑叶未吐而和买。”】

5、A(“会试”应改为“殿试”)

6、B【“他就预料到会有人叛乱“文中无据】

7、(1)面对危难苟且逃避,行吗?叛贼到了,还应当奋力抗击。(得分点:临、

苟、免、力各1分,句意1分)

(2)泾原路铃辖擅自在武延川开挖边防战壕,俞献卿推测一定会招致外敌侵扰的祸

害,赶紧发文制止。【得分点:擅、度、亟、檄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俞献卿,字谏臣,歙(sh©)县人。少年时和哥哥俞献可因为文学而闻名,

都考中进士。俞献卿初次任职补授安丰县尉。有个叫贵宁的和尚,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他

的徒弟杀了他,到县衙欺瞒说师父出游了。俞献卿说:“我和贵宁友好,他没有告诉我而

离去,难道发生异常了?”贵宁的徒弟脸色变了,俞献卿就把他抓起来,找出埋葬的尸

体,全县大吃一惊。调任昭州军事推官,碰上宜州陈进叛乱,象州太守不能尽职,转运使

发文通知俞献卿前往帮助他。等到达后,太守打算弃城逃走,俞献卿说:“面对危难苟且

逃避,行吗?叛贼到了,还应当奋力抗击;不能取胜,不过一死而已,怎么能弃城逃

走?”起初,昭州积存钱币极多,俞献卿全部用来买粮,积累了几万石,等这时大军到

来,靠这供给军粮。

授任殿中侍御史,担任三司盐铁判官。上书说:“天下粮食布帛日益消耗,物价日益

上涨,想不损伤民力,是不可能的。现在天下粮食布帛的价钱,比祥符初年增加了几倍。

人们都说禾苗没有长成就被官府收购,桑叶没有长出就被官府征购。”

淮、浙盐利不丰厚,朝廷命令俞献卿前往经营,改立新法,每年增加盐税钱很多。恰

好俞献卿的哥哥担任盐铁副使,调任开封府判官。朝廷挑选陕西转运使,宰相连续呈上几

个人选,皇帝都不满意。一天,俞献卿在拟定的名单中。皇帝说:“这个人可以任陕西转

运使。”当时边境上的将领大多通过事情请功,泾原路铃辖擅自在武延川开挖边防战壕,

俞献卿推测一定会招致外敌侵扰的祸害,赶紧发文制止。不久,敌人果然来了,杀害将

±,填塞所挖的战壕而离去。调往京西。趁着入朝对答,极力陈述赵振可任将帅,范仲

淹、明镐可以重用,并逐条呈上边境策略,很完备。

授任福建转运使,回京任判三司盐铁勾院,多次升职担任尚书刑部郎中、直史馆、荆

南知府,历任户部、度支、盐铁副使,凭着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的身份担任杭州知

府。起暴风,江潮冲击堤岸,俞献卿大量征调士兵开挖西山,筑堤几十里,百姓感到便

利。回京,主管三班院,掌管通进、银台司,最后担任应天府知府,以刑部侍郎官退休,

去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何破解城市的内涝问题?众所周知,过去的城市道路通常用混凝土浇筑,如果短时

内降雨量较大,加之地表渗水能力较弱,,如果排水不畅,就会形成内涝。因

此,城市道路设计除考虑排水能力外,o基于此,有研究者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