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风险识别_第1页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风险识别_第2页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风险识别_第3页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风险识别_第4页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风险识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风险识别摘要:当前贸易的发展趋势由简单的物资流通向贸易融资、融资性贸易、金融投机等多种方向演变,从而衍生出复杂的交易环节、种类繁多的交易工具,致使贸易业务具有较为隐蔽的风险表现形式。在判断贸易业务经营环节风险时,往往要结合贸易品种、贸易业务真实背景、贸易模式流程环节等多重因素分析。近期中债资信将推出一系列贸易模式及风险剖析识别专题,具体包括大宗商品类、产成品类以及供应链贸易等。该系列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按照大类贸易品种分类,具有针对性;2.深挖贸易模式流程环节;3.以真实性贸易业务分析为切入点,帮助识别虚假贸易;4.旨在提供具有实操性的风险识别方法。本文为系列研究第一篇,主要从国内大宗商品贸易基础的贸易模式入手,逐步衍生至贸易融资和融资性贸易等业务模式,通过梳理贸易融资模式流程测算真实贸易业务的资金需求量及周转效率,最后结合环节模式易出风险点,陈述总结风险识别方法。一、大宗商品贸易流程(一)大宗商品贸易基本流程大宗商品一般指可进入流通环节、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主要包括大宗原材料(如钢铁、有色金属、矿石、化工等)、大宗能源(原油、煤炭)、大宗农产品(大豆、小麦)等。大宗商品往往具有交易量巨大、价格波动明显、全球流通等特点,其贸易的发展趋势也由之前简单的物资流通向贸易融资、金融投机等多种方向演变,从而衍生出复杂的交易环节、种类繁多的交易工具,致使贸易业务具有较为隐蔽的风险表现形式。传统贸易模式主要有自营和代理两种:自营模式一般是指贸易商从上游供应商采购货品后自拓下游客户渠道进行销售,贸易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及时间和空间差异赚取进销差价。代理采购模式,贸易商与客户签订代理合同后,收取15%~2%的保证金,之后向上游供应商采购货物,下游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在规定时间内向贸易商支付余款提货。自营和代理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代理模式是以销定购,即锁定上家和下家,签订采购合同和销售合同时确定价款,销售结算价格基本上在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加上相关费用(一般为千分之五左右)从而锁定利润,库存周转较快。自营模式为先采再销,期间贸易商承担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库存周转压力。除此之外,自营和代理业务贸易环节基本可分为采购和销售,下面我们分别对采购和销售环节进行说明。在采购环节完成后,贸易商需要对采购的货物进行定价。定价的因素包括采购成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贸易商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最终售价,以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2)销售合同签订贸易商在确定售价后,需要与买家签订销售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买卖双方的名称、地址、货物描述(名称、品种、数量、规格、价格等)、支付方式以及其他条款等。在签订合同时,贸易商需要特别注意货物的交付方式和时间,以确保能够按时交付货物。(3)货物交付货物交付是销售环节的重要环节。贸易商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交付方式和时间将货物交付给买家。在货物交付过程中,贸易商需要特别注意货物的包装和运输,以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到达买家手中。(4)收款结算收款结算是销售环节的最后一环。买家在收到货物后,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方式和时间向贸易商支付货款。贸易商需要及时核对收款情况,并将货款转入自己的账户。常用的收款方式包括电汇、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等。(5)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贸易商与买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重要环节。贸易商需要及时解决买家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这样可以增强买家对贸易商的信任度,促进双方的长期合作。从贸易形式的角度来看,加工贸易的定价模式单一,而一般贸易的价格制定方式则种类繁多。根据贸易产品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一般贸易价格的制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口价一口价是指价格确定在合同履行完毕前,即使期间价格上涨或下跌也不再变更。长协价格是典型的一口价模式,贸易企业也常用上、下游同步一口价的方式进行价格锁定。目前,国际贸易中煤炭、铁矿石、化肥等产品,以及国内贸易中的大多数品类仍然采用此类模式,但铁矿石进口、焦炭内贸等品种已逐步尝试向期货定价转型。2、基差定价基差定价是指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确定具体成交价格,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对合同标的物进行实物交收,并规定以交货之前某一时间期货市场的该标的物期货价格为基准,加上双方事先约定的基差(现货和期货差)确定销售价格进行货款结算。基差定价法能够平抑交易双方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但需要配合恰当的期货套期保值操作。一般基差定价在合同签订的同时,买卖双方会根据市场情况选择时机在期货市场对该合同项下的货物进行套期保值,并在期货价格“点价”的当天通过期货转现货交易完成套期保值头寸的了结。若仅单边操作仍将面临因价格大幅上升或下降产生的跌价损失或机会成本。目前国际市场中石油、铅锌镍等有色金属均较为普遍的采用基差定价法。基差定价法套期保值的实质是将绝对价格的波动风险转化为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的相对变化,旨在解决因交、收货时间周期较长产生的价格风险,适用于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贸易品种。具体案例来看,某贸易商于8月15日签订一笔钢铁采购合同,约定价格为12月份的期货价格加上基差5元,交货期为11月份。12月份的期货价格由贸易商在1月15日前选择。9月2日,贸易商认为期货价格合适,并通知供应商选择9月2日的期货价格35元/吨,同时为转移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期货市场建立空头交易。11月2日,贸易商寻找最终客户,并达成了转售合同,此时现货价格为36元/吨,而期货价格为354元/吨。贸易商在达成转售合同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以多头平仓,套保收益为现货卖出基差-现货买入基差=6-5=1元/吨。由于理论上某一时点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应趋于一致,因此基差变动一般不会太大。贸易商通过基差定价配合套期保值,将绝对价格的波动转化为基差的相对变化,一定程度上平抑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从会计处理角度来看,商品期货主要涉及公允价值套期保值,其中涉及到资产负债类(如“期货保证金”、“套期工具”等)和损益类(包括“投资收益”、“套期损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变动科目。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期货交易时,应设置“期货保证金”科目,并下设“套保合约”和“非套保合约”科目,以便分别核算企业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和非套期保值交易买卖期货合约所占用的资金。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3、即时定价即时定价是指采用市场现货价格来定价,属于随行就市的定价模式,不采取价格锁定措施,是风险最大的定价模式。2、销售结算对于由客户指定采购的代理业务,供应商一般会收取15%~2%的保证金,在货权交割时进行尾款结算,这期间供应商的采购款为垫付款。在结算过程中,贸易商容易提前释放货权,形成一定的应收账款。贸易企业还会利用应收账款进行保理融资。需要关注应收账款的后续回收情况。此外,本文中的贸易融资模式主要涉及贸易业务流程前端(采购环节),销售端的保理融资将在后续的供应链贸易系列专题中介绍。(二)大宗商品贸易衍生流程贸易商本身具有向上下游融通资金的职能,因此资金占用情况普遍。由于毛利水平偏低,贸易企业往往通过放大财务杠杆、扩大规模并加快周转来提升权益回报水平,因此对资金需求高。在贸易业务环节中,银行、国企或其他融资平台起到发放贷款的作用,成为贸易过程中重要参与者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分析。1、引入银行的预付款融资模式(1)预付款融资模式(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预付款融资模式是指在上游供应商承诺回购前提下,贸易商预付部分保证金后通过银行融资向上游支付采购款。上游收妥后即出具提货单,银行在贸易结算环节的放款过程中会要求贸易商提供货权质押担保,之后由贸易商向银行支付货款和费用赎回货物或以分次打款方式分次提货。预付款融资的担保基础是预付款项下贸易商对供应商的提货权或提货权实现后通过发货、运输等环节形成的在途存货和库存存货。当货物到达后,贸易企业可以将该笔货物进一步转化为存货融资,从而实现融资的“无缝对接”(该模式将在后面进行分析)。对于贸易商来说,由于库存往往较少,尤其是代理采购业务,下游销售已提前锁定,融资需求主要产生于等待货款的时间。预付款融资模式可以缓解贸易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压力,因为在待上游排产及货物在途运输周期等预付款环节,相比存货融资,该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在预付款融资模式中,由于有货权质押担保,货物权属清晰直观,同时有真实贸易业务为背景和一定比例的预付保证金,因此银行参与融资意愿较高。银行会根据企业的资信要求不同的保证金预付比例,一般预付比例在2%~5%。银行收到保证金后向供应商开具承兑汇票是最常见且使用频繁的贸易融资操作方式,实际上相当于以货权质押的短期流动性贷款。预付款融资模式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贸易商与上游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协商由贸易商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货款。然后,供应商、银行和贸易商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银行、贸易商、物流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包括仓储运输、监管等)。接着,贸易商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预付一定比例保证金,一般为2%~5%。银行以承兑汇票形式对贸易商融资,对供应商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供应商向银行指定的物流仓库发货,并将取得的仓单交给银行。同时,物流企业根据银行指令对货物进行监管和配送。贸易商按照合同在一定期限内(银行承兑汇票为6个月)向银行支付货款,并叠加一定利息费用支付予银行。如果贸易商无法一次性完成赎回,可以通过分批赎回、分批销售来形成资金循环。银行收到贸易商尾款后向仓库下达出库指令(一般物流企业根据银行指令对货物进行监管和配送,出库只接受银行指令)。银行将提货单发送至贸易商,贸易商取得货权,将货物销售至下游客户,进行货款结算,最后货权转移至下游客户。在贸易企业引入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采购的会计处理中,需要注意托盘模式和现货质押融资模式。托盘模式是指贸易商向银行申请融资时,将货物存放在银行指定的仓库中,由银行进行监管。现货质押融资模式是指贸易商将货物质押给银行,获得融资。这两种模式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在银行的预付款融资模式中,银行需要对采购的货物进行跟踪监管以保障货权。然而,银行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且审批流程较长,导致其在处理相关业务上效率较慢。国企在货权跟踪监管、资金获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贸易业务中充当“影子银行”的角色。但由于国企没有发放贷款的权利,因此整个交易过程以贸易业务形式完成,多应用于大宗商品贸易。现货质押融资模式能够帮助贸易企业解决取得货权后融资的“无缝对接”问题,加快库存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相较于银行参与模式,国企现货质押融资模式较为灵活,效率较高。引入国企的现货质押融资模式具体流程如下:贸易商拥有独立子公司A与B(一般为三级或四级子公司),若B公司拥有货权,则由A公司向国企C支付保证金以委托采购货物。国企C向B公司支付全部货款,同时获得货权。到期后,贸易商通过A公司将余下的货款以及相关费用支付给国企C,国企再释放货权给A公司。通过这种现货质押融资业务,B公司拥有了暂时可支配且不受监管的大量资金。这种通过支付少量保证金以存货质押的融资行为被业内称为托盘模式。从对外融出资金的国企角度来说,托盘业务并不是真实的贸易需求,通过对贸易商融资收取资金占用费。一般来说国企充当影子银行对贸易商融资的贷款利率为每月1.5%左右,远高于其从事真实贸易业务的利润水平,国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且整个交易过程以贸易业务形式完成,增加其贸易业务规模,参与意愿较高。贸易企业承担着资金融通职能,业务规模大,资金需求量也大。在供应商、贸易商以及银行的合作下,贸易商可以利用杠杆实现资金以及业务的持续滚动,尤其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然而,部分企业可能存在通过贸易业务进行资金融通用于融资性贸易或者其他板块投资的情况,从而加剧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压力。因此,对于一定规模的真实贸易企业来说,现货质押融资模式能够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加快库存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对于贸易企业来说,债务规模与实际业务量的匹配非常重要。为了确定合理的债务规模,我们需要对贸易企业的业务量进行简单测算。根据真实贸易业务的成本和现金周转期,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贸易企业的资金需求量。通过将资金需求量与债务规模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判断债务规模是否过高,需要关注企业的资金投资方向。2、周转效率的影响因素不同品种的贸易业务周转效率不同。如果上下游都是生产型企业,则涉及采购、排产、发货、配送等环节,整体贸易流转效率相对较慢。此外,自营和代理模式下,周转效率也存在差异。以钢铁为例,由于需要提前预定,支付采购货款后,钢厂进行排产,再经过发货配送和销售至下游客户,周期相对较长。煤炭贸易采购多以现货为主,流转相对较快。对于有色金属类贸易,多以现货为主且配以套期保值等操作,周转效率较高。根据调研,如果以真实贸易为基础,上下游都是生产型企业,并且下游结算以现金为主,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的现金周转天数一般为45天、3天和14天左右。虽然实际贸易业务中上下游经销商的周转效率可能更快,但由于缺乏生产基础,贸易业务风险相对较大。对于周转效率很快的贸易企业,我们对其贸易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存疑。3、评价贸易企业的周转效率考虑到贸易企业涉及不同品种的贸易业务,我们对54家样本贸易企业进行了经营周转效率指标的梳理和评价。我们选取了中债资信所覆盖的公开债券市场发债、财务数据公开,并剔除了存在一定规模房地产以及其他业务的企业。以各指标中位数作为参考标准,对贸易企业的周转效率进行评价。(二)风险识别及风险防控措施1、对手方信用风险在大宗商品贸易中,对手方信用风险是主要的风险之一。为了降低这种风险,贸易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对对手方进行信用评估、签订合同并保证金、采取担保措施等。此外,贸易企业还可以通过保险等方式进行风险分散和防控。2、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贸易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例如,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锁定价格,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此外,贸易企业还可以加强市场研究和信息收集,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3、物流运输风险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物流运输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点。贸易企业需要选择可靠的物流公司,并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制度。此外,贸易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物流运输环节的监管和控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货物安全运输。(1)贸易商应该及时关注市场价格走势,采取价格锁定措施,避免价格波动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2)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确约定价格波动的风险责任;(3)加强与下游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的采购计划,减少库存积压和价格波动风险。3、政策风险贸易商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还需要面对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等。政治风险指的是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如政治动荡、战争等因素;法律风险指的是各国法律法规的不同,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汇率风险指的是汇率波动对贸易商的影响。风险防控:(1)贸易商应该了解各国政治、法律环境,避免与政治不稳定的国家进行贸易;(2)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确约定各方的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3)加强对汇率波动的监控,采取汇率对冲措施,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贸易商需要及时了解市场情况,把握市场机会,避免市场风险。风险防控:(1)贸易商应该及时了解市场情况,把握市场机会,避免市场风险;(2)加强与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沟通,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3)在拓展新市场时,应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市场开发策略。1.为了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贸易企业可以通过上下游同时定价或采用期货定价模式来提前锁定价格。但需要注意,有些企业会从事期货投机套利活动,导致期货交易失去套期保值的功能,带来较大的期货投资风险。2.套期保值工具可以有效减少因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跌价损失。通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进行对冲,降低贸易企业的风险。3.在大宗商品贸易中,收取采购保证金可以起到类似于贸易品跌价的“安全垫”的作用。保证金比例过低或保证金制度未有效执行会增加卖方遭弃货以及价格波动带来损失的风险。当价格波动幅度大于保证金比例时,应及时追加客户保证金,若追加保证金不成,应尽快处理在手存货以防止货物进一步跌价。4.货权风险主要包括因仓储、物流等中介服务机构导致货物损失风险以及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存货持有周期较长导致存货跌价的风险。贸易企业需要注意虚假提货单、货代、仓储方与买方勾结、仓储管理不当以及内部管理失控等问题,以避免货权损失。风险防控是贸易企业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货权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类。贸易企业应该确保库存的合理性,防范存货跌价风险。由于贸易企业与仓储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性,贸易企业在货款控制方面相对被动。为了实现货权控制,贸易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仓储方审核机制和物流规范管理制度。同时,贸易企业也需要选取可靠的货代公司及仓储公司,并与部分仓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此外,贸易企业还需要通过对仓储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对账检查,加强仓库现场巡视,并严格履行合规审查流程。在风险识别方面,由于可获取的信息有限,贸易企业需要结合贸易企业审计报告及相应的指标表现进行分析。首先,贸易企业需要关注上游供应商方面,特别是前五大供应商是否经常变动或存在集中度较高的情况。若供应商出现频繁变动,并为中小型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则说明采购货物质量或存在一定不稳定性,贸易企业对供应商整合力度较弱。若供应商较为稳定,或为较大型上游生产型企业,则其信用资质相对较好。其次,贸易企业需要关注下游客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