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91.060.99CCS
P
32DB23 DB23/T
3414—2023黑龙江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23-3-20
发布
2023-6-19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
布DB23/T
3414-2023 前言
................................................................................
I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24
基本规定
............................................................................
45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
....................................................................
45.1
设计流程.........................................................................
45.2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要求
............................................................
56
场地规划设计
........................................................................
56.1
一般规定
.......................................................................
56.2
场地安全
.......................................................................
66.3
节约用地与低影响开发
...........................................................
66.4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
76.5
场地环境
.......................................................................
86.6
公共服务设施
...................................................................
86.7
绿色出行
.......................................................................
97
建筑设计
...........................................................................
107.1
一般规定
......................................................................
107.2
建筑空间
......................................................................
107.3
围护结构
......................................................................
117.4
物理环境
......................................................................
127.5
空气品质
......................................................................
147.6
全龄友好
......................................................................
148
结构设计
...........................................................................
158.1
一般规定
......................................................................
158.2
主体结构
......................................................................
168.3
地基基础
......................................................................
168.4
结构材料
......................................................................
179
暖通空调设计
.......................................................................
179.1
一般规定
......................................................................
179.2
冷源与热源
....................................................................
189.3
输配系统
......................................................................
189.4
空气质量与舒适
................................................................
199.5
监控和计量
....................................................................
2010
给水排水设计
......................................................................
2010.1
一般规定
.....................................................................
20DB23/T
3414-202310.2
给水排水系统
.................................................................
2010.3
节水节能措施
.................................................................
2111
电气与智能化设计
..................................................................
2111.1
一般规定
.....................................................................
2111.2
供配电系统
...................................................................
2211.3
照明
.........................................................................
2211.4
电气设备
.....................................................................
2311.5
电能计量
.....................................................................
2411.6
建筑智能化
...................................................................
2412
室内装饰装修设计
..................................................................
2512.1
一般规定
.....................................................................
2512.2
设计要求
.....................................................................
2512.3
材料与部品
...................................................................
2712.4
装配式装修
...................................................................
2713
景观环境设计
......................................................................
2713.1
一般规定
.....................................................................
2713.2
种植设计与生态保护
...........................................................
2813.3
环境设施设计
.................................................................
29附录
A(资料性)
基本级绿色建筑的对应条文.............................................
32IIDB23/T
3414-2023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斯维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鹏程建筑设计鉴定有限公司、洛科威防火保温材料(广东)有限公司、黑龙江必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虹、姜允涛、乔世军、黄锰、苏万庆、陆明、郭勇、王凤来、陈钧、牛建杨光谱、徐梓慧、张玉影、康凯新、王元媛。IIIDB23/T
3414-2023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策划与设计流程,及所涵盖的场地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电气与智能化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新建民用绿色建筑的设计。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763 建筑用安全玻璃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8091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580~GB
1858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19761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2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20145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
21087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
31831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
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5626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GB
39707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DB23/T
3414-2023GB
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GB/T
51313 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
513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6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2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286 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T
163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285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
331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
440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CJJ
27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
179 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CJJ/T
1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
294 居住绿地设计标准DB23/1270 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T
2706 黑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来源:GB/T
50378-2019,2.0.1]3.2绿色性能 green
DB23/T
3414-2023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来源:GB/T
50378-2019,2.0.2]3.3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适用、高效、宜居的使用空间。3.4建筑全寿命期 building
life
cycle建筑从立项、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3.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of
annual
runoff
amount
control通过自然或人工强化采取的入渗、滞留、调蓄和回用等措施,一年内场地雨水径流中得到控制的径流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比例。3.63.7
能效等级
energy
efficiency
grade电气设备及器件的能效等级分为
3
级、2
级和
1
级,其中
1
级能效最高,能耗最低。智能化集成系统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system为实现建筑物的运营及管理目标,基于统一的信息平台,以多种类智能化信息集成方式,形成的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系统。[来源:GB/T
50314-2015,2.0.4]3.8全装修 decorated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来源:GB/T
50378-2019,2.0.3]3.9绿容率 green
plot
/
green
area
场地内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场地面积的比值。3.10乡土植物 native
plant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植物。3.11居住街坊 neighborhood
block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
1000
人~3000
300
套~1000
2hm²~4hm²DB23/T
3414-2023[来源:GB
50180-2018,2.0.5]
基本规定4.1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4.2
建筑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应积极进行绿色设计创新。4.3
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等。4.4
绿色建筑设计应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人文等特点,遵循因地制宜、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等原则。4.5
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运用场地微气候调节、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建筑保温、噪声控制等技术,营造良好、舒适的场地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和声环境。4.6
绿色建筑设计应采取措施降低建筑能耗,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相关规定。建筑能耗相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宜降低及以上水平。4.7
绿色建筑设计在综合分析适宜性的基础上,优先选用绿色建材。不得采用国家和黑龙江省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宜低于30%。4.8
设备、管道等应采用机械固定、焊接、预埋等牢固性构件连接方式或一体化建造方式与建筑主体结构可靠连接。4.9
建筑应合理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为建筑提供用能,可再生能源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4.10 绿色建筑设计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4.11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装修、景观等各专业均应紧密配合,协同工作。4.12 绿色建筑设计应涵盖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各个阶段。4.13 绿色建筑设计应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场地环境、建筑性能、建筑物理环境等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估和优化,并在设计深入过程中进行完善和检验。4.14 绿色建筑设计宜应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5.1
设计流程5.1.1 阶段,落实建筑的绿色性能,实现建筑的绿色设计目标。各专业设计人员在各阶段应围绕统一的绿色建筑定位与目标协同工作。5.1.2 方案设计阶段应包括下列内容:a) 进行项目调研与资料分析,设定总体目标与分项目标;b) c) 验证绿色设计方案与总体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措施的适宜性;d) 撰写绿色设计方案说明,编制投资估算。5.1.3初步设计阶段应包括下列内容:a) 根据方案设计确认函与修改意见,进一步明确项目定位与目标;b) 根据设计目标,多专业进行设计协同,确定绿色性能限制条件和技术方案的可能性,确认绿色设计的技术路线以及优化措施,生成绿色性能设计综合性技术方案;DB23/T
3414-2023c) 进行技术适宜性和成本的比较研究与适时评价。整合、集成多专业成果,基本完成绿色性能技术综合性解决方案;d) 进一步验证与调整、优化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方案;e) 撰写绿色设计专篇,编制工程概算。5.1.4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包括下列内容:a)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输入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条件;b) 汇总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措施,协同研讨与分析绿色性能问题,界定绿色设计任务。多专业相互配合,将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措施具体化,循环互提条件,逐一解决所有绿色设计问题,落实达到具体目标的绿色性能技术措施和所有规格参数;c) 验证绿色设计成果与设计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的适宜性。提供经济分析、专项性能模拟报告和计算报告,再次验证与调整、优化绿色设计技术措施;e) 撰写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编制工程预算,输出完整的绿色施工图设计文件。5.2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要求5.2.1 并将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列入项目投资估算。5.2.2 计目标,并依据本标准提出的要求,对绿色设计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5.2.3 方案设计应依据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编制绿色设计专篇。5.2.4编制绿色设计专篇,专篇应体现各专业相关绿色建筑设计内容。项目投资概算应包含绿色建筑经济指标。5.2.5 明本专业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以及在施工和运营中的技术要求。应明确主要材料、部品、部件、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质量要求和施工安装要求。专篇附有相应的设计计算书或技术论证报告。
场地规划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场地规划设计应顺应黑龙江省严寒气候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以改善室外环境质量和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本着科学规划空间、绿色组织交通、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生态环境、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综合分析场地资源,合理控制开发强度,采用适宜技术,优化建筑规划布局。6.1.2 磁辐射、含氡土壤危害。涉及地质灾害多发或严重的地段,应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条件的安全性评估。6.1.3 场地规划设计应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并应做到场地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与共享。6.1.4 应避免在噪声大于
75
dB
的场地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居住建筑应远离机场、铁路线等。6.1.5 场地规划设计应满足传统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应与地区特色文脉、特色城市肌理相适应,应满足上位国土空间规划、黑龙江省城乡规划的法规及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建设控制DB23/T
3414-2023要求。6.1.6 场地规划设计应调查评估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并结合地形地貌,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确保利用效率。6.1.7 GB
GB
50763
的相关规定,并与城市无障碍系统相衔接。6.1.8 GB
50180以及国家与地方相关标准对日照的要求,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6.2
场地安全6.2.1
场地应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地下矿产采空区、水土侵蚀区等地质危险地段,应采取措施以保证场地对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或次生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并应满足下列要求:a)
对场地中的不利地段或潜在危险源应采取必要的避让、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b)
对于易发生洪涝的地区应设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6.2.2 态、液态或固态的污染源,设计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规定:a) 废气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准》GB
18483
的规定;b) 废水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
的规定;c) 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清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
39707的规定。6.2.3 选择废弃地、已开发的再利用地、特殊工程地质用地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 对原有的工业用地、垃圾填埋场等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的场地,应进行土壤化学污染检测与再利用评估;b) 利用裸岩、陡坡地、塌陷地、沙荒地、沼泽地等场地时,应进行场地安全性评价,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c) 利用盐碱地时,应进行盐碱度检测与改良评估,建筑基础处理和建筑设计应有预防盐碱侵蚀破坏的技术措施;d) 选用废弃地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评估和全寿命期成本评价,采取场地改造或土壤改良等措施;e) 改造或改良后的场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进行设计复核后方可实施。6.2.4
建筑场地宜选择在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并根据市政设施承载能力对场地建设容量进行复核。6.2.5 场地内宜采取人车分流措施,且针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应配有充足照明。6.3
节约用地与低影响开发6.3.1
场地规划应紧凑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住宅街坊人均住宅用地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的相关规定,公共建筑容积率不宜小于
0.5。6.3.2
合理规划设计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宜与地上建筑、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或人防工程等功能空间紧密结合、统一规划。住宅建筑的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不宜小于
5%,公共建筑的地下建筑面积与其用地面积之比不宜小于
0.5。6.3.3 DB23/T
3414-2023动空间,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住宅建筑地面停车位数量与住宅总套数的比率宜小于
10%;b)公共建筑地面停车占地面积与其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宜小于
8%。6.3.4 轨道交通枢纽地区和城市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区,应进行地上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6.3.5 鼓励合理的用地兼容与混合用地开发,宜增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的混合使用,此类用地上的建筑物宜多功能兼容开发。6.3.6 场所、停车场等,宜与周边区域共享和互补,且宜全时或错时向公众开放。6.3.7 (包括融雪水)补水量应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
60%,且应采用保障水体水质的生态水处理技术,并宜符合下列规定:a) 对进入室外景观水体的雨水,宜利用生态设施削减径流污染;b) 宜利用水生动、植物等保障室外景观水体水质;c)当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后水质仍然无法满足要求时,宜采取过滤、循环、净化、充氧等人工技术措施进行水体净化。6.3.8 总量控制率不宜小于
55%,并符合下列规定:a) 宜保持和利用河道、景观水系的滞洪、蓄洪及排洪能力;b) 宜采取措施加强雨水渗透对地下水的补给,保持场地自然渗透能力。6.3.9 施对雨、雪水实施控制;对大于
10hm场地应进行雨、雪水控制利用专项设计。6.3.10
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宜达到40%;b) 宜衔接和引导不少于
80%的屋面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c) 宜衔接和引导不少于
80%的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d)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宜达到
。6.4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6.4.1 再生能源,并满足下列要求:a) 利用太阳能时,应根据场地及建筑条件,确定合理的太阳能利用方式;b) 利用地热能时,应对场地内地热能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合理的利用方案。地热能的开采不应对邻近的地下空间、土壤、水体、地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c) 利用风能时,应对场地周边风力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风力发电设施的选型及安装应避免噪声干扰;d) 利用工业余热、废热时,应对场地内及周边的工业余热、废热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合理确定利用方案。6.4.2
利用地下水、地表水资源时,应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可,并对地下水系和形态进行调查评估,不得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宜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增加场地雨水渗透和调蓄,减少地表径流;b) 宜根据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对场地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估,合理制定DB23/T
3414-2023水资源利用方案;c)
宜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城市再生水资源利用率;d)
宜在适宜的开阔场地充分考虑对冬季冰雪的储存和利用,减少向场地外的运输。6.4.3
应评估场地的生态环境,并满足下列要求:a)
宜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通过优化场地规划与设计,降低开发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b) 应保护地表水体,不得破坏场地与周边原有水系的关系,应尽量维持原有水文条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c) 应妥善回收、保持和利用无污染的地表土。6.5
场地环境6.5.1 室外热环境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
的有关规定。设计时宜进行场地热环境的模拟预测,并结合黑龙江省气候特征,通过场地优化设计调节场地微气候,且满足下列要求:a) 场地活动区域应有充足的日照,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
1/2
的面积满足大寒日不低于
2
小时的日照标准;b) 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室外活动场地应宜设置落叶乔木、花架等遮阳设施。住宅建筑宜达到
30%的遮阳面积比例,公共建筑达到
10%的遮阳面积比例;c) 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和机动车停车场宜种植高大乔木提供遮阳,行道树的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70%;d) 屋顶的绿化面积、太阳能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及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
0.4
的屋面面积合计不宜小于
。6.5.2 场地内的环境噪声宜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要求,环境噪声值宜小于或等于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场地声环境设计宜满足下列要求:a)GB3096
的要求时,宜进行场地声环境优化设计;b)噪声敏感建筑物应远离噪声源。对固定噪声源,宜采用适当的隔声和降噪措施;c) 对交通干道的噪声,宜采取设置声屏障或降噪路面等措施。当建筑与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相邻时,宜进行噪声专项分析,除采取声屏障或降噪路面等措施外,还应符合相关规范的退让要求。6.5.3场地光环境设计宜满足下列要求:a)通过日照和采光模拟,进行建筑规划布局和建筑形态优化设计;b) 合理布局场地内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从而降低人工照明能耗;c) 合理设计照明设施,避免眩光和光污染。6.5.4建筑规划布局宜根据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场地风环境模拟进行优化,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高
1.5m
处风速宜小于
5m/s,户外休息区、儿童娱乐区风速宜小于
2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宜小于
2;b)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员活动区不宜出现涡旋或无风区。6.6
公共服务设施6.6.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符合国家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的规定,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居住建筑,场地的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
300m;到达小学、商业服务设施、DB23/T
3414-2023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0m1000m;到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
800m
500m
范围内不宜少于
3
种商业服务设施;居住小区宜结合小区出入口或物业管理设置智能快递柜;b)公共建筑,场地周边
500m
范围内宜设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库),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车位数占总车位数的比例不应低于
10%;场地不封闭或场地内步行公共通道宜向社会开放。6.6.2 300m,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步行距离不宜大于
500m。6.6.3 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的配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的规定,用地面积应符合《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室外健身场地不宜少于总用地面积的
0.5%;b) 运动场地宜设置在易到达处;c) 运动场地宜有良好的日照与通风,同时设置休息座椅;d) 健身设施和绿地宜结合布置,并设置老年人专用的健身器材,配有使用说明;e)健身设施宜结合科普教育,可采用能够产生能源的健身设施。6.6.4 场地内应合理确定活动场地的类型和面积,并兼顾老、中、青、幼等全龄段人群的活动需求,融入更多的生态空间和健康文化空间。6.6.5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绿地率宜达到规划指标的
105%及以上,并符合下列规定:a) 居住街坊内的集中绿地在新区建设中不宜低于
0.50m/人,旧区改建不宜低于
0.35m/人。集中绿地宽度不宜小于
8m、面积不宜小于
400m
且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绿地面积不宜少于
1/3;b)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医院、疗养院、休养所、老年人居住建筑等建设用地的绿地率不宜低于
35%;c)公共建筑绿地有条件的宜向社会开放。6.6.6 室外场地内设置吸烟区时,宜符合下列规定:a) 室外吸烟区宜布置在建筑主出入口的主导风的下风向,与所有建筑出入口、新风进气口和可开启窗扇的距离不少于
8m,且距离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场地不少于
8m;b) 室外吸烟区宜与绿植结合布置,并合理配置座椅和带烟头收集的垃圾桶,从建筑主出入口至室外吸烟区宜设有完整、醒目的导向标识,吸烟区宜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6.6.7 居住区应设有医疗急救绿色通道,便于救护车抵达楼栋出入口。6.7
绿色出行6.7.1 场地停车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充电桩设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充电桩标准的有关规定;b) 停车场应设置无障碍停车位,且有明显指示标志。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物出入口处,与
1.2m的
1%。6.7.2 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应满足规划要求,非机动车停车场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 非机动车停车位应靠近场地内出行量大的位置和建筑人行出入口附近;b)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设有遮阳避雨设施。6.7.3 且相互之间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当场地存在高差时,应以无障碍坡道相连接。DB23/T
3414-20236.7.4 场地人行出入口的布置应考虑到公共站点的步行距离,并应满足下列要求:a) 场地人行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应超过
500m
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800m,宜布置在距离公共交通站点
300m
范围内或距离轨道交通站点
500m
范围内;b)当场地人行出入口距离公共交通站点、轨道交通站点较远时,应配备专用接驳车。
建筑设计7.1
一般规定7.1.1 绿色建筑设计应根据气候特点、周边环境和场地条件,综合考虑场地及建筑内外的各种因素,优化建筑空间布局与空间尺度、建筑形体、围护结构等,营造舒适环境并降低建筑能耗。7.1.2 绿色建筑设计应尊重所在地区历史文脉,在保护既有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宜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因地制宜传承地域建筑文化。并充分利用尚可利用或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赋予新的使用功能。7.1.3 绿色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住宅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
2%;b) 公共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
1%;c) 具有遮阳、导光、导风等功能的构件、太阳能集热器、光伏组件等应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7.1.4 绿色建筑应满足无障碍要求,室内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并与场地无障碍系统相衔接,各类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及相关规范的规定。7.2
建筑空间7.2.1 公共建筑宜兼容不少于
2
种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功能,并合理布置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宜满足下列要求:a) 建筑室内宜设置健身空间,其面积不宜小于地上建筑面积的
0.3%且不小于
60m,并配套设置淋浴、更衣设施;b)宜设置休息交往空间;c) 宜设置公共服务食堂并对所有建筑使用者开放。7.2.2
建筑设计应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倡建筑空间与设施的共享,在形式与业态上与周边互补。并宜满足以下要求:a) 建筑设计宜避免不必要的高大空间、无功能空间、过大的过渡性和辅助性空间;b) 宜利用连廊、上人屋面等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增加公众的活动与交流空间;c) 建筑中的公共活动、开放交往空间和设施宜与社会共享。7.2.3 建筑设计应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新建建筑地下空间宜与相邻建筑地下空间相连通或整体开发利用,同一街区内的公共地下空间宜进行互通设计;b) 地下空间与地下、地面交通系统宜有效连接;c) 宜充分利用地下人防设施进行平战结合设计。7.2.4 宜满足下列要求:a) 空间布局宜具有适应性及可变性;10DB23/T
3414-2023b)
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空间宜采用大开间或灵活隔断等便于拆改和再利用的空间分隔方式;c) 住宅建筑平面宜考虑户内居室的可转换性及转换后的舒适性,采用大空间布置方式,并采用轻质隔墙划分套内空间;d) 宜采用既能够提升室内空间的弹性利用又能够提高建筑使用灵活度的设备设施,或采用智能控制手段实现设备设施的升降、移动、隐藏等功能。7.2.5 好日照、采光及自然通风的位置。7.2.6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避免视线干扰,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公共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宜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对有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宜有防止视线干扰措施;b) 居住建筑卧室、医院病房、旅馆客房等有私密性要求的空间宜避免视线干扰。居住建筑与其相邻建筑外窗的视线间距宜超过
18m;c) 楼梯间宜有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和良好的视野。7.2.7 人员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应远离有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空气污染的房间或场所。7.3
围护结构7.3.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的有关规定。不同等级绿色GB/T
50378
中有关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 在室内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外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热桥部位室内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以上。设计应采取以下措施:——所有外墙出挑的混凝土构件如雨蓬、挑檐、女儿墙、阳台、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用保温材料裹覆;——外围护结构中所有钢筋混凝土梁、柱、墙等部位均应做保温处理;——所有外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均应裹覆保温材料,门窗框与洞口之间应采取填缝和密封处理;——变形缝处屋面、外墙的缝隙均应采用不燃保温材料嵌缝并加以封闭;——一层沿周边地面宽
应采用保温材料铺垫;——应对外墙、屋面、周边地面等易于产生热桥的部位进行结露验算,并应提供验算报告。b)GB
50176
的要求,对屋面和外墙进行内部冷凝验算。7.3.2 外门窗、透光幕墙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a)建筑外门窗及幕墙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保温性能、隔声性能、采光性能、遮阳系数等应符合国家及黑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b) 门窗框或幕墙与外墙之间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充,并用耐候弹性密封材料嵌缝;c) 居住建筑除南向外不应设置凸窗。当设计外凸窗时,凸窗的上下及侧向非透明墙体应做保温处理,凸窗设计应符合《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270
的有关规定;d) 透光幕墙应具备自然通风功能。7.3.3 层和防潮层设计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11DB23/T
3414-20237.3.4 建筑围护结构的材料选用及节点构造,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并应满足以下要求:a)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屋面、幕墙与门窗等围护结构应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可靠,且满足防潮防水要求,并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b) 装饰构件等非结构构件与结构主体之间,应通过专项设计进行连接构件的预留预埋,连接技术应安全可靠;c) 应选择耐久性好和易维护的外饰面材料、防水和密封材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d) 频繁使用的建筑活动五金配件应考虑部件组合的同寿命性;e) 空调室外机应预留安装及检修位置,并应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防止坠落。7.4
物理环境7.4.1 GB
55016
的有关规定,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中的低限要求;宜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及以上水平。7.4.2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宜根据声环境的不同要求对各类房间进行区域划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机房等噪声源空间宜集中布置,并远离工作、休息等有安静要求的房间,并满足下列要求:a) 噪声源不宜位于主要功能房间四周,不应设于其正上方、正下方和贴邻,必要时设置屏障设施;b) 电梯机房及电梯井道、空调机房、通风机房、发电机房、各类泵房等噪声污染严重的用房不宜与对噪声较敏感的房间贴邻;当无法避免时,需采用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c) 当产生噪声的管道与有安静要求的房间紧邻时,宜采取降噪措施。7.4.3
主要功能房间的构件(外墙、隔墙、楼板、门窗等)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楼GB
55016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GB/T
50378
中有关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7.4.4 建筑隔声设计中,宜采取以下隔声减噪措施:a) 噪声源房间的门窗宜设隔声门窗,且不宜直接开向有安静要求的使用空间;墙体宜采用增设隔声材料、双层墙构造等措施进行隔声处理;b) 有噪声的设备机房宜采取吸声与隔声措施,对产生噪声的系统、设备和管道(风道)宜采用设置消声器、弹簧减振器或选用低噪声风口等措施;c)砌块、预制隔墙板等宜安装至结构梁、板下。墙体周边的缝隙应进行封堵,满足防火、隔声相关标准要求;d) 楼板隔声可采用浮筑楼板、弹性面层、隔声吊顶、阻尼板等措施;e) 建筑采用轻型屋盖时,屋面宜优先采用铺设阻尼材料、设置吊顶等措施防止雨噪声。7.4.5 根据建筑功能的声环境要求,下列场所的顶棚、墙面宜采取相应的吸声措施:a) 不低于
0.40
的吸声材料进行降噪处理;b) 车站、体育馆、报告厅、商业中心等大型建筑空间人员密集场所,可采用吸声顶棚、吸声墙面或空间吸声体等措施;c) 空调机房、通风机房、发电机房、水泵房等噪声污染严重的设备用房的顶棚、墙面宜做吸声处理。12
DGI20II23III25IV2728DB23/T
3414-20237.4.6 建筑毗邻城市交通干线时,宜采取下列措施降低噪声影响:a) 加强外墙、外窗、外门等外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等规范的有关规定;b) 利用声屏障、次要空间或噪声不敏感建筑及空间等阻隔交通噪声。7.4.7 要求的重要建筑,宜进行专项声学设计,通过优化空间体形,合理布置声反射板、吸声材料等措施满足相应功能要求。7.4.8 GB
550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的有关规定,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住宅建筑: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
60%面积比例区域,其采光照度值不低于
300lx
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
;b) 公共建筑:——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不宜小于
60%;——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
0.5%的面积与地下室首层面积的比例不宜小于
10%;——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的采光照度值不低于采光要求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
4h/d。7.4.9 建筑设计宜采用下列措施改善室内天然采光效果:a) 通过采光模拟分析定量评价和优化室内采光质量,调整建筑平面;b) 合理采用中庭、采光井、采光天窗等措施加强室内天然采光;c)进深较大的室内空间或无直接天然采光的室内空间,尤其是儿童活动区域、公共活动空间,宜采用反光板、集光导光技术等引入天然光;d) 地下空间宜采用导光管、采光井、下沉广场、半地下室等措施引入天然光;e)
公共建筑中除有特殊私密性或光线要求的区域,隔墙宜采用透光材料与可调百叶的组合形式,避免内区大范围出现暗房间。7.4.10 主要功能房间宜采取下列措施,合理控制眩光,改善天然采光均匀性:a) 作业区宜减少或避免直射阳光;b) 窗框的内表面或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c) 在采光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宜进行窗的不舒适眩光计算,窗的不舒适眩光指数不宜高于表1
规定的数值。表
1
窗的不舒适眩光指数(DGI)7.4.11 建筑外立面设计不得对周围环境产生光污染,并满足下列要求:a)7.4.11 建筑外立面设计不得对周围环境产生光污染,并满足下列要求:b) GB
55016GB/T
18091
的有关规定。13DB23/T
3414-20237.4.12 建筑的平面、立面和门窗的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建筑出入口应进行防风设计。7.4.13 建筑设计应根据黑龙江省各地区主导风向,结合建筑功能、日照和采光要求等,优化自然通风设计:a) 居住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均应能自然通风,并满足以下要求:——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宜达到
5%及以上水平;——外窗开启扇宜选用平开加内倒的开启方式;——建筑通风口的位置宜有利于形成穿堂通风。b) 公共建筑宜对自然通风气流组织进行设计,并满足以下要求:——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
2
次
的面积比例不宜低于
70%;——高大空间宜通过调整建筑空间形态,运用热压或风压竖井形成烟囱效应强化自然通风;——平面空间较大的建筑宜设置中庭、天井等,综合利用烟囱效应引导热压通风;——楼梯间、走廊等公共区域宜设置可开启外窗。7.5
空气品质7.5.1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及建筑材料中甲醛、苯、氨、氡等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规定限值的
10%及以上水平。7.5.2 避免污染物及空气串通到其他空间。7.5.3 建筑室内公共空间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7.5.4 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地下空间的自然通风,改善空气质量:a) 设计可直接采光通风的半地下室或局部设置下沉式庭院;b) 地下室宜设置通风井、采光井。7.5.5 建筑新风进风口、排风口设置宜满足下列要求:a) 进风口应远离污染源,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
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
1m;b) 排风口设置应避开人员活动区,排风口距行人活动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2.5m;c) 进风口的相对位置宜低于排风口
3m
以上,当进排风口在同一高度时,宜在不同方向设置,且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10m。7.6
全龄友好7.6.1 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宜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a) 建筑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开放空间等宜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b) 建筑室内公共活动区、供老年人和儿童使用的用房与设施应无尖锐突出物,墙、柱、建筑家具等阳角处宜为圆角或有避免磕碰的保护措施,并合理设置可供安全撑扶的设施;c) 宜设有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7.6.2 便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及母婴使用的空间与设施:a) 宜设置无障碍厕卫空间。卫生间内宜设置可供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使用的卫生器具、婴儿打理台、儿童固定座椅等护婴设施;14DB23/T
3414-2023b) 宜设置母婴室。母婴室宜配置相应的母婴设备设施,并设置可供哺乳的座椅;c) 宜设置老幼病残孕优先等候区。7.6.3 家相关规范的规定。7.6.4
日常使用的楼梯宜设置在靠近建筑主出入口、电梯厅的位置,楼梯间距离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楼梯间入口应设清晰易见的指示标识。7.6.5 建筑设计及产品或配件的选用应考虑安全性、防坠落等要求,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宜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水平;b) 建筑物出入口宜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等的防护措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同时宜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c) 建筑门窗、幕墙、玻璃雨棚、室内玻璃隔断、玻璃栏板等宜设置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并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
GB
15763JGJ
的有关规定。低窗台、落地窗等宜设置防护栏杆等防护措施;d) 对于人流量大、门窗开合频繁的位置宜采用具备防夹、防撞等功能的门窗。7.6.6 地面应采取防滑措施,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
331
的规定,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宜设置防滑地面,防滑等级不宜低于
Bd、
b)室内活动场所防滑等级宜达到
Ad、
内外活动场所,宜采用柔(弹)性防滑地面;c) 建筑坡道、楼梯踏步及经常有水、油污的地面进行防滑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
的规定。其防滑等级宜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
331
规定的
Ad、
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宜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7.6.7 的使用要求。7.6.8 建筑设计应为医疗服务和紧急救援提供便利条件,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 宜配置有基本医学救援设施;b) 配置急救呼叫装置。
结构设计8.1
一般规定8.1.1 地基基础设计应考虑冻土和冻胀作用的不利影响。8.1.2 建筑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应满足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要求。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结构设计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并形成完整的计算书;b) 应根据环境类别、场地条件、荷载、设计工作年限、材料及构件性能、裂缝、变形限值、耐久性等进行结构计算或验算;c) 应明确设计工作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环境;d) 应明确永久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冬季或风、雨季施工考虑的设计条件、采取的措施和提出15DB23/T
3414-2023的有关专门要求。8.1.3 建筑围护结构及外部设施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并应满足下列要求:a) 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防护与变形协调的要求;b) 建筑外门窗安装必须与墙体结构可靠连接,其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8.1.4
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屋面上设置的接闪带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 外部设施的结构构件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形成完整的计算书;b) 外部设施的结构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同寿命,特殊情况下应明确设计工作年限;c) 外部设施的结构构件不同期施工时,应设预留条件,预留条件应确保其安全性和耐久性。8.1.5 足下列要求:a)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满足使用安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应满足承载力验算及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b) 对非结构构件的填充墙,应适应主体结构梁、柱受力变形及不同材料间因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可能产生的变形,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c) 设备、设施应采用机械固定、焊接、预埋件连接方式或一体化建造方式与建筑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变形协调,防止由于个别构件破坏引起连续性破坏或倒塌,或者因建筑主体变形过大而影响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关键连接构件应有计算书。8.1.6 结构设计应以节材为优化目标进行以下设计:a) 地基基础优化设计;b) 结构体系优化设计;c) 结构材料优化设计;d) 构件优化设计。8.2
主体结构8.2.1
应进行预制构件的标准化与一体化设计,主体结构可选用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装配式组合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或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等。8.2.2
宜合理采用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宜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或减隔震技术。8.2.3 不应采用建筑形体和布置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不应采用因建筑形体不规则而形成的超限结构;b) 不应采用不利于建筑节能和材料使用量优化控制的结构构件布置及节点构造。8.2.4 宜将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设计。8.2.5 钢结构连接节点宜采用非现场焊接施工方法。8.2.6 钢结构宜采用施工时免支撑的楼(屋)面板。8.3
地基基础8.3.1
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保护环境、就地取材、提高效益的原则,根据使用要求及结构特点,依16DB23/T
3414-2023据勘察成果,结合场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场地环境、施工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和基础方案比选。8.3.2 永久性冻土地基设计时,应对地基进行静力计算和热工计算:a)地基的静力计算应包括承载力计算,变形计算和稳定性计算。确定冻土地基承载力时,应计入地基土的温度影响;b) 地基的热工计算应包括地温特征值计算、地基冻结深度计算、地基融化深度计算等。8.4
结构材料8.4.1
主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宜按照
年进行设计。8.4.2
宜合理采用高耐久性的建筑结构材料,并满足以下要求:a)
对于混凝土构件,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b)
对于钢构件,采用耐候结构钢及耐候型防腐涂料;c)
对于木构件,采用防腐木材、耐久木材或耐久木制品;d)
对于砌体构件,采用满足抗冻性能指标要求的块体和砂浆。8.4.3
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8.4.4
建筑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a)
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应大于
60%;b)
现浇混凝土应选用预拌混凝土,砂浆应全部选用预拌砂浆。8.4.5
宜采用高强结构材料。8.4.6
宜选用可循环、可再生材料或利废建材。
暖通空调设计9.1
一般规定9.1.1
供暖空调系统设计,应对设置供暖空调装置的每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9.1.2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规定。9.1.3 统进行分区控制。应根据建筑空间功能设置分区温度,并合理降低室内过渡区空间的温度设定标准。9.1.4 供暖空调系统应设置自动室温调控装置。9.1.5 大型公共建筑的供暖空调系统设计时,宜进行全年动态负荷和能耗模拟,分析其技术经济性,选择合理的冷热源和供暖、空调系统形式。9.1.6 暖通空调系统应选择低噪声、高效率的设备,并根据工艺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消声、隔声和隔振措施。9.1.7 空调系统室外散热设备的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 不应设置在建筑天井、封闭内走廊等通风不良的位置;b) 不应对室外机出风口进行正面遮挡,围挡百叶的开孔率应不小于80%;c) 应预留对室外机进行安装和清扫的条件。9.1.8
地下车库应设置与送、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的位置和数量应能充分反映有效空间区域一氧化碳浓度分布的最不利状况。17DB23/T
3414-20239.2
冷源与热源9.2.1 GB50736、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3/T
2706及《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3/1270的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a) 有可供利用的废热或工厂余热的区域,应优先采用废热或工厂余热作为供暖空调或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热源;b)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冷、热源宜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且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用热量的比例不宜低于20%;c)
天然气供应充足,且建筑的电力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能较好匹配、系统全年能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时,宜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d) 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区域,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低谷电能够明显起到对电网“削峰填谷”和节省运行费用时,宜采用蓄能系统供热或供冷。9.2.2
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机组的能效均应不低于现行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3/T
2706能效限定值的要求。9.2.3 当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的规定。9.2.4 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水(热泵)机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制热量)选择,应能适应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机组不宜少于2台,同类型机组不宜超过4台,且其中至少1台宜采用压缩机变频控制型机组。9.2.5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本规范第9.1.1条的规定计算的空调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得另作附加。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大于1.1。9.2.6 对常年存在生活热水需求的建筑,当采用电动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时,宜采用具有冷凝热回收功能的冷水机组。9.2.7 对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供冷需求的建筑,应充分利用新风降温。9.2.8 锅炉供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 单台锅炉的设计容量应以保证其具有长时间较高运行效率为原则确定,实际运行负荷率不宜低于50%;b) 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当中、小型建筑设置1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设1台;在保证锅炉具有长时间较高运行效率的前提下,各台锅炉的容量宜相等;c) 当供暖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小于或等于50℃时,宜采用冷凝式锅炉。9.2.9 除下列情况外,民用建筑不应采用蒸汽锅炉作为热源:a) 厨房、洗衣、高温消毒以及工艺性湿度控制等必须采用蒸汽的热负荷;b) 蒸汽热负荷中的比例大于70%且总热负荷不大于1.4MW。9.3
输配系统9.3.1 冷、热媒循环水供回水温度及其温差应根据采用的供暖空调系统形式、冷(热)源装置、末端设备、循环水泵功率等因素合理确定,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的要求。9.3.2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EHR-h比EC(H)R-aGB
50736的规定低20%。18DB23/T
3414-20239.3.3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DB
23/T
2706的规定低20%。9.3.4 风机、水泵宜分别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
的节能评价值的要求。9.3.5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和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并应采取措施使设计工况时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15%。9.3.6 集中供暖、空调采用变流量水系统时,循环水泵应采用变速调节控制。应提出变速调节水泵的运行策略。9.3.7 当通风系统使用时间较长且运行工况(风量、风压)有较大变化时,通风机宜采用双速或变速风机。应提出调速风机的运行策略。9.3.8 舒适性空调的全空气系统应采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可达到的最大总新风比不宜低于70%,新风取风口、新风管道等应按最大新风量设计,排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与新风量的变化相适应。9.3.9
设有集中排风的空调系统和采用双向换气的通风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设置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
21087的要求。采用集中新风的空调系统时,除排风含有毒有害高污染成分的情况外,当系统设计最小总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0m时,应设置集中排风能量热回收装置。9.3.10
应对排风能量热回收装置的排风侧在冬季是否出现结露或结霜现象进行核算,当出现结露或结霜时,应采取有效的防霜冻措施。9.4
空气质量与舒适9.4.1 440的规定。³9.4.2
空调新风系统宜采取PM2.5过滤措施,PM2.5过滤效率不应低于90%,并通过有效措施保证室内³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
,且室内PM年均浓度不高于50μg/m³。9.4.3 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³时,宜采用辐射供暖供冷或分层空调系统。9.4.4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 应根据空调区的温湿度及控制精度、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等要求,结合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确定;b) 复杂空间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宜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c) 侧送风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射流宜贴附;d) 散流器应根据房间吊顶、空调区高度等,合理设置散流器的形式和数量;e) 高大空间宜采用喷口送风、旋流风口送风或下部送风;f)
回风口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期停留的地点;采用置换送风、地板送风时,应设在人员活动区的上方。9.4.5 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垃圾间、地下车库等可能产生油烟、异味等污染物的房间应设置排风系统,应保证房间相对负压。厨房、卫生间排风管道应设置止回阀、防倒灌风帽等防止排气倒灌的措施。9.4.6 公共厨房产生油烟设备的排风应设置油烟净化设施,厨房油烟排放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和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场地内的锅炉房排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和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9.4.7 当设置机械通风空调系统,必要时设置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室内空气中氨、甲醛、苯、总挥发性19DB23/T
3414-2023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控制时,应结合节能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系统形式与装置。9.5
监控和计量9.5.1集中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包括数据传输、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全部或部分内容。9.5.2 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制冷机房的能量计量应符合以下规定:a) 应计量燃料的消耗量;b) 应计量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c) 应计量补水量;d) 应计量集中空调系统冷源的供冷量;e) 应计量耗电量,且循环水泵、制冷机组和冷却塔的耗电量宜单独计量。9.5.3 锅炉房和换热机房应设置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a) 应能进行水泵与阀门等设备连锁控制;b) 供水温度应能根据室外温度进行调节;c) 供水流量应能根据末端需求进行调节;d) 应能根据末端需求进行水泵台数和转速的控制;e) 应能根据需求供热量调节锅炉的投运台数和投入燃料量。9.5.4 采用集中冷源、热源时,应在每栋建筑的热力入口处分别设置具有远传功能的能量计量装置,且公共建筑内部归属不同使用单位或区域应分别设置能量计量装置,新建住宅的各住户应分别设置热量分配装置。9.5.5 设集中通风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内宜设置PM、PM2.5、CO室内PM、PM2.5、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监测点应设置在可反映房间内污染物浓度的位置。10
给水排水设计10.1 一般规定10.1.1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应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b)
用水点处水压大于0.2MPa的配水支管应采取减压措施,并应满足用水器具工作压力的要求;c)
用水器具和设备应满足节水产品的要求。10.1.2
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4幼儿园保育员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项目海外分销代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人才招聘与培训合同2篇
- 2025年教育设施智能化改造与装修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合同范本及效益评估3篇
- 专业车辆运送协议模板(2024定制版)版B版
- 2024虚拟股投资退出机制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经营管理权定制化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调研合同3篇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技术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 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目录
- 《中外资产评估准则》课件第6章 英国评估准则
- FZ∕T 63006-2019 松紧带
- 罐区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31页)ppt课件
- BIQS评分表模板
- 工程建设项目内外关系协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