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2023年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14篇(大全)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一(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2)掌握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4)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位移的矢量性、概念。位移和路程的区别。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2、路程和位移(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间隔,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途径无关。(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二老师想要更好的完本钱学期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有针对的去教学。一、根本情况分析^p:⒈学生情况分析^p: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程度。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才能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⒉教材分析^p: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形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才能、逻辑思维才能、抽象思维才能、动手才能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根底。这一局部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p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才能,对学生抽象思维才能、动手才能以及自然唯物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教学目的及任务: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化领会大纲的根本精神,以全面施行素质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开展和进步,是每一个老师的根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根本前提。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化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化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进步学生的根本素质和根本才能。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进步,因此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老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络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才能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才能培养的根底。4.加强教研研究,进步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根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步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⒌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⒍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才能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采取的措施: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展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2、抓好课堂效率。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进步学生的根本才能和根本技能,进步学生成绩。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稳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才能。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才能。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教学方案,。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三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p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绘”第5节,在整个必修课程中,该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根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络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和其他物理知识联络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p、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涉及,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学情分析^p前面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学习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用类比方法迁移到加速度的概念学习中来,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才能不强,很难认清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快慢的区别,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更给学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学概念带来了难度设计思想老师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萌发并提炼出科学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p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感受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展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然后从公式和图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通过对生活中和实验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p比照,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教学流程学生主观感受──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合作──分析^p论证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展定量计算。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络,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3.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络,初步理解如何描绘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绘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p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像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理论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其探究的精神。2.领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才能及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别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绘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学难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3.利用图像来分析^p加速度的相关问题。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木板等.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演示]让小车分别在倾角较小的斜面和倾角较大的斜面上滚动。[提问]小车两次各做什么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得出]小车两次都是做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但后一次速度改变得快。[小结]物体的速度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引导]实际上速度改变的快慢与生活是严密相连的,那么,同学们能否举一些例子出来,进展说明。[实例]1.运动的客车进站时,假如车的速度改变太快,立即变成0,会出现什么情况?2.百米赛跑时,发令枪一响,运发动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速度改变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3.火车出站时,速度逐渐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风驰电掣;而一扣枪的扳机,子弹“啪”的一声已不见踪影,这说明什么?4.人们在玩过山车、蹦极时,体验到的刺激是速度带来的吗?[小结]以上实验,以及生活中现象都说明速度的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为了描绘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那么,如何定量地比拟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呢?新课教学[讨论与交流]a.在校运动会上,张三同学百米赛起跑阶段,由静止开场在1.0s内速度增加到8m/sb.电动车由静止开场在3.0s内速度增加到8m/s(约29km/h)c.摩托车由静止开场在3.0s内速度增加到12m/s(约43km/h)d.摩托车以12m/s的恒定速度行驶了3.0s为了能更加清楚对以上情况比照,请你将以上数据填入下表。初始速度v0/m·s-1经过时间δt/s末速度v/m·s-1a.百米起跑b.电动车起动c.摩托车起动d.行驶的摩托车仔细分析^p表格中的数据考虑以下问题:(1)能否用速度的大小v描绘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2)能否用速度的变化量δv(=v-v0)描绘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3)你认为如何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考虑后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意见。一、加速度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定义式:a=△v/△t=〔v-v0〕/△tv0──开场时刻物体的速度v—─经过一段时间t时的速度3.国际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练习]下面请两个同学把表格中的a、b的加速度算出来,下面的同学计算c、d的加速度,要有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借此学生可熟悉公式、单位,老师也可从巡视中发现错误,并引出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点评]进展标准,并给出正确答案,大小分别为:8m/s22.7m/s24m/s20[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8m/s2表示什么样的意思?师生共同分析^p,结合定义,得出物理意义;并让学生说出其它数值的含义。4.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其数值越大,表示速度改变越快。[提问]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呢?为什么?方向如何规定?[讨论后小结]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δv也是矢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也是矢量,所以a方向与δv的方向一样。[提问]那么计算时,如何表达加速度的方向?[典型例题]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10m/s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s。(1)假如墙不结实,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3m/s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2)假如墙很结实,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5m/s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学生答复后给出正解]解:以小车开场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1=10m/s,因为末速度与开场运动的方向相反,且速度为矢量,∴v2=-5m/s,那么δv=-15m/s。∴a=(-15)/(0.1)m/s2=-150m/s2。即此时加速度大小为150m/s2,负号表示a方向与车开场运动的方向相反。(学生在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以后,以此来检测对公式是否真正理解;另外,同时通过该题让学生见识一下矢量如何计算,培养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习惯。)5.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样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减速直线运动与速度方向相反。[阅读课本强调](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知道加速度也分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2)引导学生阅读p27页表格上所列的加速度,对其中一些数值进展分析^p,一定要结合物理意义及方向来稳固以上内容。[阅读体会]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体会计算加速度。材料一:高级跑车:克莱斯勒me4120──100km/h加速时间2.9s发动机:v12双顶凸轮轴48气门4turbo排量:6.000c.c.最大马力:850bhp/5750rpm车重:1310kg极速:400km/h以上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四【教材分析^p】本节讲述功率的概念,功率公式的应用。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假如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绘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要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公式p=fv的意义,要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会应用根本公式进展计算,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有所理解。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假如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绘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打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根底。关于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与汽车的最大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好采用课后专题讲座的形式进展,以便通过分析^p汽车由开动到匀速行驶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养成分析^p物理过程的习惯,防止简单地套用公式。【教学目的】㈠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p=w/t,p=fv的运用㈡过程与方法1、p=w/t通常指平均功率,δt→0为瞬时功率2、p=fv,分析^p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步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敏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可以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方法】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考虑,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投影仪、投影片、录相资料、cai课件。【教学过程】㈠、新课导入老师:人们在消费、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引发学生考虑,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快慢的事例,并考虑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快慢的差异。)预测学生所举事例可能有:1、人上高楼(如8层楼)时,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2、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3、挖土机与人,要完成一样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4、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5、……(列举消费、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消费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物理现象,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物理规律研究的价值,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们非常关注做功的多少。然而不同的机械或人,其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分析^p一些消费事例、工作场面,或展示一些做功快慢不同的图片。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更生动地展示这些画面和情景,使学生对做功快慢的情形有更为形象和详细的认识,从而为建立正确的“功率”概念打下良好根底。)老师:在建筑工地上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把1t的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方式一:搬运工分批搬运,需时间3h方式二:用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1min方式三:用另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30s上述三种情况下,把货物由地面运到三楼时,请考虑以下问题:1、用不同的方式,对货物所做的功是否一样?2、所用时间不同,三种方式中做功的快慢是否一样?结论:对重物所做的功一样,但所用时间不同,说明做功快慢不同。(通过引导学生分析^p有关事例,形成初步共识:人们选用机械来做功时,不仅要考虑做功多少,还要考虑机械做功的快慢。如挖掘机做功比人快;大卡车比拖拉机做功快;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起重吊车比搬运工人做功快;抽水机比辘轳提水快,等等。研究做功的快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做功的快慢。)老师:不同的机器或物体做功有快有慢,如何来衡量做功的快慢呢?请同学们考虑并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考虑:如何比拟物体做功快慢?讨论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和批判思维才能。)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识:1、选择一样时间,比拟做功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就快;2、选择做一样的功,比拟做功的时间长短,时间长的,做功就慢;3、类比“速度”的定义方法,用做功和完成这些功所花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功率”;4、……(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好,老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类比方“速度”、“加速度”概念的定义方法,体会比值法定义功率概念。)㈡、新课推进一、功率的含义1.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板书)2.定义式:p=w/t(板书)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板书)4.单位:(板书)老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或焦耳/秒(j/s)(板书)w→功→单位:焦耳(j)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换算关系:1kw=1000w?1w=1j/s(板书)说明:用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醒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像我们已经研究过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定义的。5.功率是标量,功率表示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快慢。(板书)6.讨论与交流:小实验:把一段粉笔放在书的封面上,翻开书的封面形成一个斜面,并使粉笔开场下滑。请同学仔细分析^p一下,在下滑的过程中粉笔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正功?哪些力做负功?哪些力不做功?假如斜面的倾角增大,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倾角增大时,功率是否也增大?提示:⑴比拟不同倾角时的功率,应注意粉笔开场下滑处的高度应一样。讨论功率时须指明哪个力的功率。⑵实验的分析^p讨论,要注意所分析^p的是某个力的平均功率。注意引导学生进展受力分析^p、做功分析^p,可利用功率的定义式,在理论上进展推演,使思维更加严密。7.一些常见机械做功功率⑴汽车发动机5×104w~15×104w⑵摩托车约2×103w⑶喷气客机约2×108w⑷人心脏跳动的功率1.5w左右⑸火箭的发动机约1×3w⑹万吨巨轮106w以上⑺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350kw⑻人的平均功率约1×102w⑼优秀运发动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000w二、功率p与力f、速度v的关系(板书)1.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推导(板书)老师:一部汽车载重时和空车时,在公路上以一样的速度行驶,试讨论这两种情况下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否一样?为什么?预测学生的答复可能有:⑴载重汽车与地摩擦力较大,牵引力也大,由于行驶速度一样,故一样时间内,载重车的牵引力做功较多,所以载重汽车的输出功率较大;⑵载重汽车行驶得比空车慢,因此功率较小;⑶载重汽车比空车费力,因此载重车的输出功率较空车时要大些;⑷……说明:上述分析^p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考虑功率与力和速度有何关系。学生分析^p可能会出现片面和不完好答复,老师要参加到学生的讨论分析^p中,帮助、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答案(1)。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考虑,如何计算牵引力的功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功率定义式进展推演,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才能和思维习惯)老师: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大小为f,运行速度为v,试求此时汽车牵引力f的功率为多少?(注意引发学生考虑解决问题的思路,应用功和功率的定义式进展分析^p和推导。)2.公式:p=fv(f与位移s或v同方向)(板书)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注意f是速度v方向上的作用力。分析^p讨论:由v=s/t求出的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代入公式p=fv求出的功率是f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假如t获得足够小,那么v表示瞬时速度,此时由p=fv求得的功率就是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即当v为平均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平均功率,v为瞬时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瞬时功率。总结:v是平均速度,p是平均功率(f为恒力,且f与同向)(板书)v是瞬时速度,p是瞬时功率(板书)说明:假如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故此时平均功率等于瞬时功率。老师: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假设前方遇到了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段,汽车司机要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为什么?预测学生的答复可能有:⑴加大油门,汽车可顺利行驶到达坡顶。⑵汽车要换档,才能顺利行驶到达坡顶。⑶……师生共同分析^p:⑴根据p=fv知,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因遇上坡路段,汽车所需的牵引力增大了,假设要保持行驶速度不变,这是不可能的;加大油门,只会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过额定功率),发动机将因超负荷而过热损坏。⑵这是一种正确的操作方式,当司机将发动机的速度档位调低后,速度减小了,牵引力加大了,只要牵引力足够,汽车便可顺利上坡。老师根据课堂需要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如:⑴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常用换挡的方法来减小速度,为什么?(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常用换挡的方法来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⑵汽车上坡时,要保持速度不变,应如何做?(汽车上坡时,要保持速度不变,就必须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⑶起重机在竖直方向匀速吊起某一重物时,为什么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越大,起吊速度就越大?(起重机在竖直方向匀速吊起某一重物时,由于牵引力与重物的重力相等,即牵引力保持不变,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越大,起吊的速度就越大。)考虑:汽车等交通工具,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行驶速度?老师:由p=w/t求出的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由公式p=w/t求出的功率,反映了该力在t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故由公式p=w/t求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老师:人力直接做功能否像汽车做功那样快呢?汽车做功能否像飞机做功那样快呢?人假如做功过快,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汽车超负荷运转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人做功过快,会引起疲劳、甚至受伤、生病等,汽车超负荷工作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或烧毁。)老师:奥运长跑运发动能否用100m短跑的速度来完成5000m的赛跑路程呢?为什么?(奥运比赛是一种挑战运动局限的比赛,人与机器一样,不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短跑运发动在100m赛跑中,时间不过是十几秒,能以最大的速度跑完全程,此时运发动的输出功率是正常时的数十倍。在5000m的长跑运动中,运发动不可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因此长跑运发动不可能一直保持百米赛跑那样的速度。)说明:让学生通过考虑自己身边所熟悉的问题,认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以及概念的意义。老师:你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以及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是怎样理解的?①额定功率:指动力机械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也是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标称值。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②实际功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实际输出的功率是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但不能大于额定功率,否那么容易将机械损坏。机车启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的功率而不是合外力或阻力的功率。③平均功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功功率的平均值叫平均功率。通常用定义式p=w/t描绘,只有当物体匀速运动时,才等于瞬时功率。④瞬时功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功率叫做瞬时功率。通常用p=fv表示,必须注意f、v与p的同时性。很多机械的铭牌上都标有这台机器的额定功率,请同学将家里的电器设备上的额定功率都记录下来,计算家里的每部机器每天要做多少功?要消耗多少电能?哪一部机器最耗电?并与同学进展交流。老师:(课件展示)⑴当牵引力f一定时,功率p和速度v之间有什么关系?⑵当速度v一定时,牵引力f和功率p之间关系如何?⑶当输出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和速度v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公式p=fv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牵引力f成反比,假如汽车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就必须减小运动速度。课件展示以下关系:f一定时,p∝v-(板书)据p=fv可得-v一定时,p∝f-(板书)p一定时,f∝-(板书)3.推广式:p=fvcosα-(α为力f与瞬时速度v方向间的夹角)说明:⑴当f为合外力时,p为合外力做功的功率;当f为某一外力时,p为该力做功的功率;⑵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一类问题中,式中p为发动机的实际功率,f为发动机的牵引力,v为汽车的瞬时速度。4.学生进展测功率活动。老师:如何才能知道在某种运动中自己做功的功率呢?请同学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并进展实际测量。(鼓励积极考虑、设计可行方案,动脑动手,体验科学探究实验方法和感受实验成果的喜悦。)预测学生的实验方案可能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进展设计实验)方案1:学生快速跑上楼,来测量做功的最大功率;方案2:估算学生自己平时上楼或爬山过程的功率;方案3:设计沿某一竹杆或树杆上爬一定的高度,来测量做功功率;方案4:利用跳绳运动,来测量做功功率;方案5:测算自己举起杠铃时的最大功率(需要同学的帮助);㈢、本课小结先让学生总结,老师后补充,用实物投影的形式显示本节课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以下几个问题: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单位有w、kw、1kw=1000w3.功率的求解公式有:p=w/t,p=fv其中p=w/t和p=fv可用来求解平均功率,而p=fv也可用来求解瞬时功率。㈣、布置作业(一)请同学们探究功率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的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和达最大速度的条件等等。(二)考虑题:1.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时间t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t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设飞机飞行时所受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假如飞机以速度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p,那么飞机以2v的速度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3.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设某运发动的质量是50kg,他1分钟跳180次,假定在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那么该运发动跳绳时克制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瓦?(g取10m/s2)【板书设计】ξ7.3功率1.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功率3.公式:求平均功率p=fv→v是平均速度,p是平均功率;v是瞬时速度,p是瞬时功率4.公式p=fv①f一定时,p∝v②v一定时,p∝f③p一定时,f∝【设计说明】1.本节讲述功率的概念,功率公式的应用。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公式p=fv的意义,教学过程要尽量地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会应用根本公式进展计算,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有所理解。2.功率这一概念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如各种家用电器、汽车、火车发动机等都有标称的额定功率,所以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做了简单介绍,以利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联络消费、生活实际。3.关于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与汽车的最大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好采用课后专题讲座的形式进展,以便通过分析^p汽车由开动到匀速行驶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养成分析^p物理过程的习惯,防止简单地套用公式。【设计点评】1.这节课对“功率”的概念的教学由浅入深,从功率的初步概念到公式的推导讨论,再到公式应用分析^p,教学构造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知识程度。2.打破了常规概念教学的死板,用类比法得出功率的概念和根本公式,又从学生的练习中推导出另一公式,再从例题练习中理解瞬时功率、平均功率的不同,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理论都表达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理念。3.能理论联络实际,把功率直接应用到消费、生活中解析一些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浓重的学习兴趣和活泼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课后探究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的过程,引导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五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进步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标准行为,全面进步学生才能为目的,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知识特点制订方案,狠抓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搞好根底知识、根本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学生为中心,搞好课堂教学改革,进步课堂教学质量。初中物理内容简单,课堂容量较小,涉及的知识大多数直观形象,记忆内容多,理解性的知识点比拟粗浅通俗易懂,定量计算的问题较少,知识点单一,综合性不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才能要求较低。因此大局部学生学习时学习方法单一,以记忆为主,不习惯于考虑与归纳,停留在形象思维上,学生的逻辑性、发散性思维、综合问题的分析^p才能还没有初步形成。而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多,公式多,条件要求苛刻,问题的过程复杂,同时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记忆上,对学生的理解才能、分析^p推理才能、综合分析^p才能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因此造成了很多学生一上高中学习物理物理心理上很不适应,找不到学习方法。为此,在开学初期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进展心理疏导。1、学习方法目的:注重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重在对学生学习方法上进展指导,学习方式上转变,包括课堂上看书自学方法、互相学习讨论方法指导,记笔记、答题标准性的要求,一切从严要求学生,一切从标准做起,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形成根本的学习才能。2、知识才能目的:通过新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络,对于物理规律,在学习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p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进步学生的综合才能和思维才能。1、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学____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实在抓好高一刚开场学习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进步学生的根本素质和才能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2、研究本学期所用教材,深化分析^p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呈现形式,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络。深化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的处理、整合教材,吃透教材的的重难点,实在把握准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掌握新课标对学生学习知识、才能的要求。高考、会考对该知识的要求,考察的知识点,包括知识点的.呈现形式以及出现的频率。3、积极组织组内人员多互相进展听课、评课,及时进展反思总结,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4、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进步课堂教学效率。在我校“问题引领,学案导学”的教学形式下,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为此搞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按教材的要求和会考、高考考钢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特别是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要求要详细明确,设计的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设计的习题题要紧扣考纲要求,典型性,针对性强,总之要使导学案表达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同时认真批阅导学案,习题练习、作业,及时进展反应,总结和归纳。5、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通过物理实验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动手才能,培养创新精神,以实验教学作为进步课堂教学效率的打破口。6、搞好课堂管理,要从管细、管严入手,深化课堂、深化学生,同时研究制定课上和课后的反应机制和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搞好学生学习的情况的反应总结,包括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做好学生成绩的分析^p,强化学生的得分意识,高考意识,竞争意识,有意识的选拔培养优秀生,加强尖子生的辅导,进步尖子生的物理思维才能,力争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视详细情况组织集体的辅导,尽量进步他们的物理成绩。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增加亲和力,从多方面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以强化刺激学生持之以恒、努力学习的精神。同时不断的做好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总结。7、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多读书,多进展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上的研究,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绘”和“互相作用与运动规律”两大局部,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根底。本模块设计到的学习物理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思路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同时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根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理论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可见本模块的学习决定着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成败。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六1、教材分析^p:这学期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必修1模块是高中物理常见的必修模块,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该模块的学习。本模块分为两个次要主题:运动描绘、互相作用和运动定律。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根底。实验是高中物理的典型。通过这些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掌握根本的操作技能,认识到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以及理论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全书共分四章,即第一章是运动的描绘,第二章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是互相作用,第四章是牛顿运动定律。2、学生分析^p:今年的高三学生根底不错。除少数学生外,要求掌握根本概念和规律。大多数物理专业学生应该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根底知识和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相对完好的牛顿力学体系。3、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p: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了以知识和观念为根底进步学生才能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准备,力求少说话,简洁,多考虑。培养学生分析^p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才能,进步学生的实验才能,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加强对综合物理知识的分析^p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认真研究大纲和调整意见,实现编写教材的意图。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并在此根底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特别强调知识和才能的阶段,掌握根底知识、根本技能和根本方法,这些是才能训练的根底。课堂例题和习题要认真挑选,不求尽善尽美,不求难,不求丰富,要精、少、活,强调例题和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和应用。3、加强教学和科研,进步课堂效率。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根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步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4、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总结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规律,同时注重培养和开展学生的实验才能和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物理规律的才能。5、结合所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展思想道德、爱国和辩证唯物的教育。1、严格执行教学部集体备课制度,进步集体备课质量。每周集体备课。首先,前一周安排的每个教学内容的主人和考生会向全组明确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主要例题、课后作业、教学案例等。然后全班老师讨论、提问、确认,形成一个结合案例。整个老师群体要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标准。3、进步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堂教学形式探究。细化各章节的教学要求,明确每节课的课时分配和课时目的。对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展更深化的分析^p和讨论,确立打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特别是探究课的研究。4、选择练习。根据每节课的课堂目的,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实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整理课堂例题、课外稳固练习、小练习试题、章节复习题。注重进步学生才能的过程。5、加强作业修改。通过作业修改,催促学生端正对课外学习的态度,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标准学生的答复。为课时目的确实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根据。6、加强学科组老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听课和评课探究教学形式,进步课堂教学效果;在选择题过程中,选题和考试一起进展;打破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时集思广益。7、充分开发教学资。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利用周围的资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搜集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进步教学才能和效果。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才能;举办学科竞赛促进学生专业开展。讲课介绍物理前沿和物理学家的生活,让学生理解科学的价值和意义。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七【知识目的】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络。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才能目的】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浸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2.培养迁移类推才能【情感目的】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学方法】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p如何区分快慢。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教学难点】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络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老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拟快慢的两种形式。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3.老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教学过程】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末了位置/m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20100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10100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301250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102500问题1:比拟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问题2:比拟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结论: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1)一种是在位移一样的情况下,比拟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2)另一种是在时间一样的情况下,比拟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问题3:比拟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一、速度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4.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样。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假如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绘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问题:百米运发动,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答复:每秒平均跑10m。百米运发动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答:否。说明:对于百米运发动,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理解运发动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发动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2)说明: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b.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问题8:百米赛跑运发动的这个=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c.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绘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准确地描绘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绘变速运动。(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一样,(假设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三、速率1.瞬时速率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2)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2.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1)定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2)速率是标量。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例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一时刻之前0.1s内位移一定是1mb.在这一时刻之后1s内位移一定是10mc.在这一时刻起10s内位移可能是50md.假如从这一时刻起开场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s【解析】某时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不能说物体从此时起以后运动的快慢情况,以后做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可能。所以选项a、b均错。假如从某时刻(速度为10m/s)起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内位移可能为50m,所以选项c正确,假如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经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t=100s。正确选项是c、d。【例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s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全过程的位移s=120m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后段位移用的时间为整个过程的用的总时间为t=t1+t2=50s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m/s=2.4m/s*注意: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由全过程的总位移与通过全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得出。假如用求速度的平均值去做=2.5m/s,这样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可见,平均速度概念与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一样的。【稳固练习】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八第一,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进步,因此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老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根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络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才能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才能培养的根底。第二,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才能培养的根底。第三,说明与建议: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二章完毕。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老师有方案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根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九通过对教材的分析^p,高一物理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量的概念和定律。2、教学的难度加大。主要表如今教学函数关系的复杂化、图像的运用、数学知识储藏缺乏等。而且高中的要求较初中有很到进步。3、空间关系的建立。在初中只有一维的问题,高一物理出现了平面问题甚至立体问题。4、概念和规律较初中更具复杂性。首先,要把握好进度,勿图快。因为有一些重点难点把握不是很准。我在上新课之前,会向我的师傅请教,以便制作更好的可见和教案。为了更好地把握重点难点,我在上新课之前,先要听两节老老师的课。从老老师的讲解中体会重点难点,学习老老师是怎样把握重点难点的。尤其在以上几个难点的教学中,我付出了更大的努力。第二,重在理解,切勿死记硬背。我认为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记忆的东西不是很多。必要的物理概念和常数需记忆,而大多数物理知识应在理解的根底上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如在加速度的授课中,我就结合汽车的启动和停滞的快慢来让同学们理解加速度的含义,而非让同学们的死记硬背加速度的概念。这样同学们掌握的会更深化一些。第三,在教学中,加强观察与实验。在实验课里,我会把一些物理现象总结、归纳的过程和同学们通过探究得到的结论总结,等讲清楚,不草率地给出结论。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是注重讲道理的科学。如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在运用规律进展演绎推理时较注重对条件的判断与分析^p,不只是套公式。最后,在教学中我不会随意增加难度。如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超前性的习题,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习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切忌总是将综合性题目拿给学生,更不要把高考的试题拿给学生,那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的详细做法是把同学们根据前几次考试的成绩进展分类,不同类别的同学做不通难度的练习,也就是分类作业。这样才能表达学习的层次性。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当然在工作方案中还有很多缺乏之处,望批评指出。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十(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的意义;(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绘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工具且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变速直线运动s-t图象。s-t图象的理解。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其特点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即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2、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曲线。(3)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是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例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c)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都跟运动时间成正比3、位移--时间图象(s-t图)(1)描绘: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2)物理意义:描绘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4、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或某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倾斜直线那么表示其作匀速直线运动。(2)s-t图象中斜率(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斜率(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3)s-t图象中直线倾斜方式(方向)不同,意味着两直线运动方向相反。(4)s-t图象中,两物体图象在某时刻相交表示在该时刻相遇。(5)s-t图象假设平行于t轴,那么表示物体静止。(6)s-t图象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7)s-t图只能描绘直线运动。5、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为曲线6、图象的应用:(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应时间;(2)求速度;(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相信大家对于上文为大家所推荐的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方案模板,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习愉快。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十一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根本理念,理解物理课程设计的根本思路。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总目的和详细目的,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标准化、详细化。认真学习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必修物理课和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现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调整。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历,从进步学生全面素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根本点出发,根据各校、各班学生的详细情况,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案与目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开展和进步。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络,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p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进步学生的综合才能和思维才能,为到达高考要求打下坚实的根底。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根底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2、因材施教,“生动活泼”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详细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展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到达更高的程度。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进步各种才能,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3、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强化了对象的针对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学生。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十二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现行普通高中课时方案》和最新颁发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高一物理上学期讲授高中物理ⅰ类必修1物理教材,为贯彻新颁大纲精神,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特点,同时满足将来高考“3+x”的实际需要,在不增加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有利于高二选修课的开设的前提下,对高二物理的教学作适当的调整。也就是侧重文科类的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侧重理科类的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和第三册的局部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化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化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中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进步学生的根本素质和才能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本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2课时计算,共34课时。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建议各章的教学时数为:开篇冲动人心的万千体验1课时第一章怎样描绘物体的运动5课时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7课时中期复习与练习第三章力与互相作用8课时第四章怎样求合力与分力3课时第五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10课时期末复习与练习对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进步,因此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老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根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络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才能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才能培养的根底。1.新课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对根底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上,并完成课本习题及相应的补充题,每章完毕,进展一次单元自测。2.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组织好集体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好难易标准。3.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和专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要逐一落实,并有所创新,另外,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教法上以“讲授性为主、自学型为主、训练型为主、开放性为主”的四大系列进展比照实验。并找出它们的结合点。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和兴趣,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物理知识的才能。老师应开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才能价值和思想教育内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才能的专题研究。5.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对演示实验要求全做,对学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要全做,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至少要在课堂上演示,所有学生实验要有实验报告。6.加强对联络消费、生活和现代科技成就的习题以及跨学科综合习题的训练。7.搞好课题研究,落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才能高一物理教学方案进度篇十三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物理观念、方法、知识构造及物理应用和物理技能的个体性、不可言传性,及其运用的无意识性,使得在常规教学中物理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相比显得更为困难。内隐学习理论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于1961年所撰写的论文《人工语法的内隐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