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变式题

【原卷1题】知识点蛋白质的功能

1.蛋白质在发挥功能时往往与相应物质结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氨基酸结合,转运氨基酸至核糖体合成肽琏

B.与反应物结合,催化细胞内的特定的化学反应

C.与某些糖类物质结合,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与DNA结合在一起,成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A

【正确答案】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具有催化、免疫、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作用。

【试题解析】【详解】A、转运氨基酸至核糖体的是tRNA,A错误;

B、酶具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

C、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质(体),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构成,D正确。

故选Ao

"精准训练"

1-1(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镣退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生物的DNA不同

B.蛋白质与DNA结合形成的染色质在某些细胞中可发生形态变化且能进行复制

C.分布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由蛋白质和糖类构成,在物质运输及细胞识别中起决定性作用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能量转化等生命活动有关

【正确答案】C

1-2(基础)下列叙述与蛋白质功能有关的一组是

①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②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免疫力

③参与动物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④食物在小肠内彻底消化

⑤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⑥葡萄糖在载体协助下被红细胞吸收

⑦氧气进入肺泡

⑧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A.①②④⑥B.③④⑤⑧C.③⑤⑦⑧D.②⑤⑦⑧

【正确答案】A

1-3(巩固)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

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

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

B.“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环状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8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

C.蛋白质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一定不可逆转

D.“分子伴侣”折叠蛋白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氢键的形成

【正确答案】C

1-4(巩固)下列有关蛋白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C.鉴定蛋白质时,须将NaOH溶液和CuSCU溶液混匀后使用并水浴加热

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在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不会变性失活

【正确答案】C

1-5(提升)疏基和二硫键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当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

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筑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一S-S-)。解冻时,

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冻

A.疏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结冰后产物总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未结冰有所下降

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臻基氧化能力

【正确答案】C

1-6(提升)科学家使用疏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

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筑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

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

B.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其功能

C.疏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均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导致变性

D.胰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的单体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陵基

【正确答案】C

【原卷2题】知识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综合

2.去除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受影响最小的生命活动是()

A.贮存遗传物质B.控制细胞代谢

C.翻译遗传信息D.核糖体的形成

C

【正确答案】

【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

【试题解析】(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DNA是遗传物质,

因此细胞核是贮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显然去核的变形虫其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将消失,显然

影响很大,与题意不符,A错误;

B、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代谢,显然去核对变形虫的代谢影响很大,与题意不符,B错误:

C、去掉细胞核后,变形虫可以利用细胞质中存在的mRNA翻译遗传信息,即去掉细胞核对

翻译过程影响较小,与题意相符,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显然没有细胞核对核仁的形成影响很大,与题

意不符,D错误。

故选C。

〃精准训练"

2-1(基础)己知细胞核的核孔由核孔复合体组成,核孔复合体由多种蛋白质构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核孔数量会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DNA、RNA、酶等出入的通道

C.入核蛋白和出核蛋白可能都经核孔复合体进出细胞核

D.核孔具有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正确答案】B

2-2(基础)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为单层膜,有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核膜上有核孔,通过核孔可实现核内外的物质交换

C.核仁是核内的圆形结构,主要与mRNA的合成有关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正确答案】B

2-3(巩固)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中的细胞核,控制着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①与②相连接,二者共同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C.③为处于凝固状态的遗传物质,不参与细胞代谢,仅起遗传物质的备份作用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指令”可通过⑤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

【正确答案】D

2-4(巩固)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蛛螺的受精卵横缢为

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

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

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可以说明细胞质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正确答案】D

2-5(提升)、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

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DNA指导rRNA的合成离不开酶的催化

B.核仁中的rRNA前体指导核糖体蛋白的合成

C.核糖体大、小亚基在细胞核中装配完成后由核孔运出

D.上图所示过程不能发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

【正确答案】B

2-6(提升)近日施一公团队发文解析了核孔复合物(NPC)高分辨率结构,震撼了结构分子生物学领域。文

中提到,真核生物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核内,而一些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合成却主要

位于核外,因此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个双向通道,组成这个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下列相

关分析正确的是()

A.NPC可能是真核生物连接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唯一双向通道

B.附着有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方式为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和逆浓度的主动运输

D.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物质交换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正确答案】A

【原卷3题】知识点主动运输,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综合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C

【正确答案】

【详解】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不同元素离子所需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速率不同,A

【试题解析】错误。

主动运输过程需要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低温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矿

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错误。

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C正确。

叶肉细胞也需要矿质元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外界吸收,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精准训练"

3-1(基础)|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细胞才进行Na+、K*的跨膜运输

B.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定是自由扩散

C.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转运蛋白,可以运载不同的物质

D.肾小管上皮细胞依靠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属于主动运输

【正确答案】C

3-2(基础)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不可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B.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种物质,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C.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不需要消耗能量

D.胞间连丝可以进行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正确答案】D

3-3(巩固)人体成熟红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B.③和④的物质跨膜运输时,相应的转运蛋白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C.人的成熟红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降低温度,①②③④⑤的物质运输速率都可能会降低

【正确答案】C

3-4(巩固)主动运输利用ATP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如钠钾泵,也可以是间接的,很多物质分子间接利用

ATP逆浓度梯度运入细胞。钠离子或质子顺浓度梯度运输时,某些分子可以与它们“手拉手”地移动,这种类

型的主动运输称为协同运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糖分子进入细胞内是消耗能量的协同运输方式

B.主动运输也可帮助细胞将物质释放到高浓度的细胞外液中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与图中糖分子的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D.Na+通过协同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属于协助扩散,可参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正确答案】C

3-5(提升)转运蛋白GLUT1是一类镶嵌在细胞膜上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载体,GLUT1由细胞内合成,

不能外源补充,它几乎存在于人体每一个细胞中,是红细胞等吸收葡萄糖的主要转运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LUT1转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GLUT1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C.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需要GLUT1的协助

D.每一个存在GLUT1的细胞中都有控制其合成的基因

【正确答案】D

3-6(提升)冰菜是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其茎,叶表面有盐囊细胞,富含钠,钾,胡萝卜素,氨基酸,

抗酸化物等,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蔬菜。下图表示盐囊细胞中4种离子的转运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型和V型ATP酶转运H+为Na\K+的转运提供动力

B.NHX运输Na,有利于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含量,提高耐盐性

C.在CLC开放后,H+和顺浓度转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盐囊细胞膜上的某些载体蛋白可以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正确答案】C

【原卷4题】知识点有氧呼吸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4.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激素的合成②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③葡萄糖被初

步分解为丙酮酸和[H]④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和受体的作用⑤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

消化分解

A.②©⑤B.①®C.⑤D.①②®

C

【正确答案】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

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

应。

【详解】①激素的合成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符合题意,①正确;

②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

应,不符合题意,②错误;

③葡萄糖被初步分解为丙酮酸和[H]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该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的,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符合题意,③正确: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不符合题意,④错误;

⑤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水解不

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符合题意,⑤正确。

故选C。

----------------------〃精准训练〃---------------------------------<

4-1(基础)I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A.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B.在激素调控下,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正确答案】A

4-2(基础)|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

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0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正确答案】B

4-3(巩固)每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保持稳态时,机体就不会患病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且无机盐含量的影响更大

C.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C0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D.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正确答案】B

4-4(巩固)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

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

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能进食时,应增加蛋白质类食品的摄入

B.静脉输入有利于尿液产生的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

C.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增强

D.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的神经元比经过缩手反射的神经元多

【正确答案】B

4-5(提升)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

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第送的是()

6

泡5

通4

鼠3

2

1

140120100806040200

动脉血氧分压(nunHg)

A.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

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

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Ch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正确答案】D

4-6(提升)、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

Na*K+Ca2+Mg2+cr有机酸蛋白质

(mmol•L1)

①1425.02.51.5103.36.016.0

②1474.01.251.0114.07.51.0

③101402.510.3525—47

A.③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正确答案】C

【原卷5题】知识点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胞吞和胞吐,酶的特性

5.法布莱病患者由于溶酶体中缺少a-半乳糖甘醉,使得糖脂无法被分解而聚集在溶

酶体中。研究者可以生产a-半乳糖甘甑药用蛋白,改善患者的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

误的是()

A.a-半乳糖甘酶是在细胞的溶酶体内合成的

B.药用蛋白的产生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

C.药用蛋白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后囊泡膜可与溶酶体膜融合

D.法布莱病的诊断可通过酶活性测定或测代谢产物来进行

A

【正确答案】

【分析】1、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

【试题解析】病毒或病菌。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内质网"出芽"形成囊

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3、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详解】A、a-半乳糖甘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

B、药用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

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

膜,故其产生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B正确;

C、药用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其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并与溶酶体融合,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

C正确;

D、法布莱病患者由于溶酶体中缺少a-半乳糖甘酶,使得糖脂无法被分解而聚集在溶酶体中,

因此法布莱病的诊断可通过酶活性测定或测代谢产物来进行,D正确。

故选Ao

"精准训练"

5-1(基础)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

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

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

确的是()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竣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正确答案】D

5-2(基础)I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

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需氧细菌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

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

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以下证据不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A.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

B.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有少数几种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

C.真核细胞内的DNA有极高比例的核甘酸序列经常不表现出遗传效应,线粒体DNA和细菌的却不是这样

D.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正确答案】B

5-3(巩固)中心体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看,

每个中心粒是由9组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进行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

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的水

平上,调节着细胞的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如果中心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将不可能进行正常有丝分裂

B.中心体在分裂期复制,每组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分别来自亲代和子代

C.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溶酶体有关,与中心体无关

D.气管上皮细胞中心体异常易患慢性支气管炎,与纤毛运动能力过强有关

【正确答案】A

5-4(巩固)1溶酶体内的pH约为5.5,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2,如图是溶酶体参与细胞吞噬作用和自噬

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病原他一

t残伞"体

异噬溶再噬溶酶体

溶酶体与,内质网

衰老的线粒体

A.溶酶体参与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的过程中均发生了膜的融合

B.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催化分解大分子物质

C.当细胞缺乏营养物质时,其自噬作用可能会加强

D.细胞内少量溶酶体破裂会造成大部分细胞结构受损

【正确答案】D

5-5(提升)下图表示某种细胞内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的物质组成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蛋白质含量

口脂质含量

口核酸含量

丙细胞器种类

A.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甲可能是线粒体或细胞核

B.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乙不是内质网就是高尔基体

C.若甲在牛的细胞中不存在,则该细胞器为叶绿体

D.内这种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可能是DNA

【正确答案】C

5-6(提升)青蒿素(G5H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出来的,该药物在治疗疟疾上具有显著疗效。青

蒿素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阻止疟原虫吸收氨基酸,迅速形成自噬泡,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则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青蒿素会改变疟原虫的膜系结构

B.青蒿素抑制疟原虫所有蛋白质的合成

C.该物质可能对线粒体、内质网、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D.自噬泡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

【正确答案】B

【原卷6题】知识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

6.在雄性动物的性腺组织中,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在同一分裂时期的是()

A.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的加倍

B.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纺锤体的出现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逐渐消失

D.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发生基因重组

D

【正确答案】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

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

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

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

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染色体的加倍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

期,A错误;

B、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B错误;

C、对植物来说,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逐渐消失都在末期,但动物细胞不会有细胞板出现,

C错误;

D、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也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D正确。

故选D。

〃精准训练〃

6-1(基础)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以发生交换。实验表明,这种交换在某些生

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也可发生,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现有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关

于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比有丝分裂更容易发生交换

B.减数分裂交换对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比有丝分裂交换更大

C.若一个体细胞分裂时发生交换,则必然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D.若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交换,则可能产生4个基因型不同的精子

【正确答案】C

6-2(基础)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正确答案】D

6-3(巩固)某精原细胞(2n=8)的基因型为YyRr,所有DNA的两条链均已标记放射性的32p。该精原细胞

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其子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了基

因型为YR、yr、yR、Yr的4种精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上述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为16条

B.有丝分裂中期含32P的染色体是8条,含31P的染色体组是2个

C.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都含32P

D.分裂结束后,基因型为YR、yr、yR、Yr的4种精细胞各有2个

【正确答案】C

6-4(巩固)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体内两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其中染色体上标注的

是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的细胞1发生过基因突变

B.图①中细胞2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

C.图②所示细胞在下一个分裂时期有4个染色体组

D.图①和图②所示细胞都在发生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B

6-5(提升)研究发现,雌蝗虫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

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0,图甲表示某蝗虫体内正常的性原细胞(只画出了2号染色体和

X染色体),图乙是图甲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不考虑突变和基因

重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乙

A.甲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含有12条染色体

B.甲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对应图乙的ef段

C.①②是2号染色体,cd段对应的细胞中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

D.甲细胞减数分裂后会产生gH和gh两种生殖细胞

【正确答案】C

6-6(提升)一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异常,且有如图所示的变化(图中只显示部分染色体),形

成的异常次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另一条染色体的

姐妹染色单体正常分开。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图示细胞进行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两细胞均为初级精母细胞

B.图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且两者出现在同一时期

C.细胞继续分裂下去,仅考虑上述基因,将得到四个不同基因型的精细胞

D.细胞继续分裂下去,将可能出现基因型为RrH和rrh的精细胞

【正确答案】B

【原卷7题】知识点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丝分裂实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

7.对出现下列实验现象可能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可能原因

A植物组织培养时被杂菌污染外植体灭菌不彻底

B绿叶色素提取液的颜色较浅加入无水乙醇过少

C洋葱表皮细胞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过高

D观察有丝分裂时装片中细胞多层重叠解离时间过短

A.AB.BC.CD.D

D

【正确答案】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

【试题解析】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

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

色)。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

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

倍镜观察)。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能灭菌,只能消毒,A错误;

B、绿叶色素提取液的颜色较浅可能是加入无水乙醇过多,B错误;

C、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可以加快质壁分离的速度,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错误;

D、解离时间过短会导致细胞彼此分离不彻底,使装片中细胞多层重叠,D正确。

故选D。

"精准训练"

7-1(基础)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对实验操作和现象或原因的

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或原因分析

向2mL稀蛋清溶液中先后加入ZmLO.lg-mL-1的NaOH溶液、CuSO4溶液加入过量,溶液可能呈

A

2mL0.0坨・01上的©11$04溶液,振荡均匀现一定的蓝色

溶液呈浅黄色,呈现的是稀碘液的

B向2mL0.3gmL」的蔗糖溶液中滴加2滴碘液,振荡均匀

颜色

用放射性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观察细胞膜的流在融合细胞表面,两种颜色的放射

C

动性性染料呈均匀分布

将浸润在混有红色墨水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质壁分离,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

D

细胞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液体为红色墨水

A.AB.BC.CD.D

【正确答案】C

7-2(基础)完成太空旅行的一些植物种子,返回地球后在原环境条件下种植研究,发现某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提高下列相关原因的验证操作,不俞军的是()

A.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增加,可在高倍显微镜下通过观察验证

B.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可通过观察处理前后纸层析后的色素带宽窄验证

C.叶绿体中固定C02酶的活性增强,可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相同C02浓度下C02的固定量判断

D.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数量增加,可通过双缩胭试剂检测验证

【正确答案】D

7-3(巩固)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外界溶液不同,实验现象也会不同。

下表记录了利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的实验现象。据表分析,下列相关推断或解释错误的是()

分组5min的现象再过5min滴加清水5min

甲组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

乙组0.5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X无变化

丙组lmol・L」KNO3溶液质壁分离Y细胞比加清水前稍大

丁组醋酸溶液无变化Z无变化

A.X为质壁分离,但细胞可能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B.Y为质壁分离复原,因为K-和N03-能被细胞选择吸收

C.Z为无变化,因为醋酸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当,细胞吸水量与失水量达到动态平衡

D.丙组细胞再滴加清水5min后没有吸水涨破的原因是有细胞壁的保护

【正确答案】C

7-4(巩固)|如图是某小组测定的不同温度和pH对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影响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H不同时,纤维素酶为反应提供的活化能的大小可能不同

B.图中A、B两点酶促反应速率相同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相同

C.pH=6时,纤维素酶的耐受温度范围最大,因此保存该酶的最适pH为6

D.不同的pH影响纤维素酶的活性,但不改变该酶的最适温度

【正确答案】D

7-5(提升)某同学做“温度对某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流程和结果见下表。下列对实验分析错

误的是()

试管号123456

1%淀粉溶液/ml111111

淀粉酶溶液/ml1-1-1-

蒸储水/ml-1-1-1

先各自保温后混合/水浴温度4℃37℃95℃

碘液/滴555555

实验现象变蓝变蓝不变蓝变蓝不变蓝不变蓝

A.1号试管变蓝证明存在淀粉,说明4℃条件下酶的活性较低。

B.3、4试管对比证明3号试管中的的有活性,淀粉分解导致不变蓝

C.5号试管不变蓝的主要原因是95℃高温导致酶空间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

D.6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温度升高影响碘液与淀粉的反应所致

【正确答案】C

7-6(提升)

①利用过氧化氢和新鲜肝脏研磨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③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⑤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⑥将酶和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再作不同保温处理,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⑦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用双缩胭试剂进行检测

A.1项B.2项C.3项D.4项

【正确答案】B

【原卷8题】知识点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8.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一的伎俩就是奔跑。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

褐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树上生活。研窕发现,

仅仅经过20年的时间,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

领地上定居。据此推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

B.褐色蜥蜴的引入会促进绿色蜥蜴的进化

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

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拈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正确答案】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

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又可以回到地面生活,也可以在树上生活,种群基因频

率可能会发生改变,A正确;

B、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发生了进化,B正确;

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可能还是同一个物种,

C错误;

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有利于他们在树上生活,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

故选Co

------------------------〃精准训练〃------------------------------------••

8-1(基础)|梭砂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是中草药炉贝,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具有

绿色叶片的群体因为很容易被人类发现,被大量采挖,褐色的群体因与环境差异小而保留下来。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梭砂贝母的鳞茎可用于制备中草药炉贝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褐色梭砂贝母能隐身于周围的环境,生存的机会更多而得以繁衍后代

C.由于受到人类采挖的威胁导致具有绿色叶片的个体发生了适应性突变

D.人类适度地采挖梭砂贝母客观上改变了其种群基因频率,促进了进化

【正确答案】C

8-2(基础)I基因有正选择压基因和负选择压基因之分,正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负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雄鸭的美羽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吸引雌鸭交配,

避免与近似鸭错配而使生殖失败,雄鸭的素羽,不易被天敌发现,但不利于吸引雌鸭交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的正负选择压基因是相对的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正选择压基因的频率会不断积累

C.进化的实质是负选择压基因突变为正选择压基因的过程

D.在天敌锐减、近似鸭数量增多时,美羽的基因频率会增大

【正确答案】C

8-3(巩固)在农业生产上,害虫的防治是夺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人们在害虫防治的过程中发现,一种农药使

用若干年后,它对某种害虫的杀伤效果逐年减小,害虫对该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图解如

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各种C多种非抗药性变异繁殖一抗药性个

某害虫]少量抗性

f体数量噌加

种群个体生存

变异I少量抗药性变异J

A.害虫抗药性产生时间落后于农药使用的时间

B.农药定向选择害虫,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C.图中显示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D.抗药性个体后代全为抗药性,不可能出现非抗药性个体

【正确答案】B

8-4(巩固)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以将香豆

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B.影响乌凤蝶对香豆素降解能力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为防止取食含有强毒素的部分,织叶蛾采用卷起叶片再摄食的策略

D.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正确答案】C

8-5(提升)已知榕小峰是榕树唯一的传粉昆虫,每种榕树都有专一的传粉榕小蜂。榕树的隐头花序是传粉榕

小蜂抚育后代的唯一场所。传粉榕小蜂将产卵器通过榕树的花柱插入雌花的子房,榕小蜂的卵在雌花的子房内

发育成长。只有产卵器长度比花柱长的情况下,榕小蜂的产卵器才能到达子房,进而成功产卵。在雌雄异株的

榕树中,雌树的雌花全部产生种子,不养育榕小蜂,而雄树的瘦花(特化雌花,不能结果)全部养育榕小蜂,

不产生种子。在雌雄同株的榕树中,榕小蜂和种子在同一个隐头花序内发育。与雌雄异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相

比,雌雄同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具有更长的产卵器。结合上述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榕树和传粉榕小蜂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B.与雌雄异株榕树的雄树相比,雌雄同株榕树具有更长的花柱

C.雌雄异株榕树的雌花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二者雌花花柱长短不同

D.雌雄同株榕树与传粉榕小蜂之间的生存关系促使榕小蜂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更长的产卵器

【正确答案】D

8-6(提升)现有一植物种群,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种群数量足够多,不考虑致死和突变,下列假

设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A.若种群中个体进行连续自交,则从F)开始,每一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

B.若种群中个体进行自由交配,则从Fi开始,每一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

C.若种群中个体进行连续自交,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F3中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是1/10

D.若种群中个体进行自由交配,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淘汰后F3中纯合子的比例是5/8

【正确答案】C

【原卷9题】知识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

9.甲胎蛋白(AFP)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微量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

相关,在肝癌及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I

n

m①

gB.三

B二

日基因正在岩成的多

-AhP8m甲胎

蛋白

A.①过程存在氢键的断裂与重新形成

B.②、③两个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③过程合成的3、T:、T,为相同的肽链

D.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中AFP基因的表达程度可能增强

B

【正确答案】

【分析】据图可知,①是DNA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图示表明一条mRNA

【试题解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详解】A、①为DNA复制过程,存在解旋和恢复螺旋的过程,所以存在氢键的断裂与重新

形成,A正确;

B、②为转录过程,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与RNA之间,配对方式为A—U、T—A、C—G、

G—C,而③为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mRNA与tRNA之间,配对方式为A—U、U—A、

C—G、G—C,②、③两个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错误;

C、由于模板mRNA相同,所以③过程合成的Ti,T2>T3为相同的肽链,C正确;

D、甲胎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