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2023)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卷(有答案)_第1页
高中人教版(2023)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卷(有答案)_第2页
高中人教版(2023)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卷(有答案)_第3页
高中人教版(2023)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卷(有答案)_第4页
高中人教版(2023)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卷(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中人教版(2023)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卷(有答案)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生物学选修一第一章试卷

一、单选题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DNAB.葡萄糖C.CO2D.抗体

2.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B.呼吸酶C.抗体D.水

3.下列选项的组合中,表示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③细胞外液④内环境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下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中渗透压发生改变不会影响④中渗透压

B.⑤中的蛋白质浓度高于③中的蛋白质浓度

C.正常状况下,③中的水分可通过⑤进入④

D.①、②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5.下列物质中,在饥饿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是()

A.氧气B.胰岛素C.胆固醇D.肝糖原

6.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人体的内环境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①②④构成人体全部细胞的内环境

B.液体①的蛋白质含量比液体③低

C.液体④的渗透压大于液体③,有利于物质交换

D.过敏反应可导致液体③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8.如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

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

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9.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的浓度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物质保持稳定

10.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11.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低

C.病毒等抗原侵入人体,导致发热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1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稳定不变

D.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13.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能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B.肠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肠液和血浆

C.流感病毒无法在内环境中增殖

D.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

14.下列有关三种细胞外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能为组织液提供营养物质

B.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能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收

C.淋巴管中的淋巴能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D.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大部分会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15.下表为某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量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②1425.02.51.5103.36.016.0

③1474.01.251.0114.07.51.0

④101402.510.3525-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几天后再次测量,此人的各项数据与此表相同

16.毛细血管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

C.淋巴、组织液D.血浆

17.如图所示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肌肉细胞,⑤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被③利用,需通过6层生物膜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CO2浓度高于①处,而氧气的浓度相反

C.②处液体来自于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

D.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18.如图所示,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BC段变化的原因()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19.下列哪些离子在持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

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

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

20.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A.营养不良导致的血浆蛋白含量大幅度降低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21.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査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单位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7.5U/L1~45

肌酐1.9mg/dL0.5~1.5

尿素氮14.6mg/dL6.0~23.0

血糖223mg/dL60~110

甘油三酯217mg/dL50~200

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

A.此人可能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B.此人尿素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所以肾功能正常

C.此人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该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有—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2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内环境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3.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成分和含量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Cl-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

24.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25.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二、多选题

26.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即血液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体液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7.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③过程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液和组织液

C.细胞与内环境通过④过程交换的物质为营养物质和氧气

D.所有细胞均不能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28.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下列关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B.在细胞水平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稳态

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D.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

29.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30.下列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

三、填空题

31.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

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③分别代表和.

(2)正常人血浆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一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

(4)目前普遍认为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2.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液为,B液为,C液为,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

33.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内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在7.35~7.45之间,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等.

(2)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mmol/L)

离子①②③

阳离子Na+12142145

K+1394.34.4

Ca2+<0.0012.52.4

Mg2+1.61.11.1

总计152.6149.9152.9

阴离子Cl﹣4104117

HCO3﹣122427

HPO42﹣、H2PO4﹣2922.3

蛋白质54140.4

其他53.65.96.2

总计152.6149.9152.9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或“相近”).

(3)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水将从细胞向细胞转移(填“内”或“外”).

(4)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在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四、综合题

34.图1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1内环境稳态调节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标号③和④所指液体的名称分别是.

(2)正常人③内的pH值通常维持在7.35到7.45之间,血浆pH的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溶液④所处的毛细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

(4)图1中溶液②③④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相近,但溶液(填序号)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5)由图2可知,内环境稳态依赖于调节网络构成的调节机制.若图中D和E分别代表酸碱度和温度,则C为,血浆中的C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35.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虚线部分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

(2)图中E系统的名称分为。

(3)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系统和系统。

(4)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升高/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2.【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3.【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4.【答案】C

【知识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5.【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6.【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7.【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8.【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9.【答案】A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10.【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11.【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12.【答案】C

【知识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13.【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14.【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15.【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16.【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17.【答案】A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18.【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19.【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20.【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21.【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