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1页
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2页
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空中移动设备,无人机是连接互联网的新节点。随着对原始阶段的研究和开发,以及长期增长的规模,无人机节点的功能越来越受互联网公司的影响。为了争夺移动设备的新部署。据报道,谷歌拟于2017年推出无人机送货服务,Facebook于2015年7月宣布制造完成第一架无人机,此外腾讯、小米等企业也在研发无人机相关产品,一时间互联网企业进军无人机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2012年以前,消费级无人机的客户群体主要是航模爱好者、DIY发烧友等小众群体,随着大疆创新将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和多旋翼飞控推向消费级市场,大幅度降低无人机的操控门槛和市场价格,使得无人机的客户群从以前的DIY发烧友拓展到普通大众,客户规模增加了数百倍。目前,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制造水平已处于国际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成为“中国创造”的代名词。2015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出货量约23万架,市场规模约为15亿元,预计未来将以50%的速度增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吸引了众多不同行业的企业,进军无人机产业成为一股新的热潮。除大疆创新外,国内零度智控、亿航科技也从专业级无人机业务向消费级无人机延伸,互联网巨头小米、腾讯也通过收购技术团队切入这一市场,还有一批尚未出名的拥有自主技术的小团队也在开发消费级无人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超过100家消费级无人机生产企业,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状态。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不同,国内专业级无人机受销售渠道匮乏、产品单一、技术积累薄弱、性价比低、团队不稳定等因素制约,市场尚未出现爆发性的指数型增长。2015年中国专业级无人机出货量约为7000架,占民用无人机出货量的23%。由于专业级无人机更加注重飞机技术指标和特定行业应用需求,相关企业大多专注于某个行业进行深入挖掘,彼此行业交叉较少,因此目前市场尚未出现一家公司独占市场多数份额的局面,行业整体呈现分散竞争态势。随着专业级无人机在电力、安防、农业、森林防火、警用等不同细分领域应用的稳步增长,专业级无人机市场潜力正逐步被释放,但现阶段仍处于爆发前的积累期,其爆发时间取决于产品性价比的提升、更稳定的技术和更加精准的应用场景描述。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下游应用多集中于玩具、模型等产品,市场容量有限,难以长期支撑企业的快速增长。此外,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门槛不高,随着高通等企业推出通用飞控芯片,无人机将会像制造手机一样简单,众多企业的涌入将加速市场饱和,导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快速触及行业天花板。在专业级无人机领域,客户更加注重飞机的技术性能和行业应用,因此产品具有很强的客户粘性和较高的技术壁垒,这一特点使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易于形成细分行业垄断,而多数小微企业受技术瓶颈限制难以进入特定细分领域并实现盈利。受市场饱和与技术瓶颈双重因素影响,不少无人机企业盈利困难,开始寻求无人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从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如亿航与爱奇艺推出的航拍视频分享平台,通过赋予无人机更多的社交、媒体属性,探索新型商业运营模式,从而扩大无人机行业规模。无人机可以携带多种高精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链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传输,无论航拍还是电力巡线、测绘、警用巡视等应用,无人机的本质都是在采集数据,因此可以把无人机视为一个会飞的传感器。由于无人机应用刚刚起步,无人机应用与各行业的相互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将无人机所采集的数据相互连接,摆脱数据孤岛状态是无人机应用向高阶进发的关键点,而互联网正是连接数据的最佳平台。互联网最根本的属性就是连接,无人机作为空中移动传感器正好可以作为互联网连接中的一个节点,成倍的增加人们获取数据的能力,这些海量数据又可以为后端的大数据分析提供一线数据资源。因此,看似与无人机毫无关系的互联网,未来必将成为无人机开拓应用领域的重要平台,随着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无人机将借助互联网平台从高级玩具变为会飞的机器人。正如上节所述,无人机作为空中移动终端,是接入互联网的一种新型节点,在经过初创期的探索发展与成长期的爆发式增长后,无人机这一节点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的重视,并为抢占这一新型移动终端进行布局。互联网企业布局无人机产业主要通过两种模式,一部分企业如小米、腾讯等,选择与无人机制造企业合作,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直接进入无人机制造环节,从而占据无人机市场,为未来应用服务提供保障;另一部分企业则通过自主研发控制系统,开发更适合自身业务的专业无人机,从布局无人机产业初期就开始探索自身业务与无人机两者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如谷歌与亚马逊提出的无人机送货服务、Facebook提出的无人机网络接入服务等。无论是直接介入制造环节还是构建融合发展生态系统,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无人机产业的态度将有效的促进无人机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加快无人机拓展下游应用领域的步伐。无人机作为空中移动传感器,未来在民用领域最具想象空间的应用是作为空中的数据端口,为连接全球的工业4.0“大数据”系统提供更精确、更强大的数据流。如无人机最普通的巡检功能,使用无人机在全国范围内巡视农田,可以比卫星图像更清晰地观测到农作物长势、自然灾害、土壤变化等信息,通过将无人机采集的数据接入全球互联网,可以将收集的数据实时传输给大宗商品分析师,用以实时判断全球农作物期货市场走势;在大型建筑工地中使用无人机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实时监督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让之前繁琐耗时而价格昂贵的工作变得轻松简便同时降低价格、缩减成本;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通过对个人运动轨迹的跟踪,企业能够全面地掌握周围人群生活习惯、出行路线等信息,从零售商角度看,可以为其提供更精确的参考数据,比如向“过其门而不入”的潜在消费者推送优惠促销信息等服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个人隐私。因此,空中数据端口类应用是否能够合法开展,在哪些领域如何开展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论证。目前全球有将近四十亿的人口仍未接通互联网,如何解决互联网接入问题,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无人机的能耗较低,飞行时间相对较长,有能力为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有效扩大互联网接入范围;同时无人机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可以根据某一区域内的特殊需要来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提升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灵活性。此外,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高于商业飞机而低于卫星,使得它可以稳定提供1Gbps的高速接入,大大提升互联网接入地区的用户体验。因此,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构架将有可能形成无人机在小范围内提供大容量服务,卫星则用于保证低速率需求地区网络覆盖的全球网络覆盖模式。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公司布局无人机网络覆盖服务市场。谷歌在2014年收购无人机公司TitanAerospace,试图以无人机取代高成本的近地卫星,现已研制成功以太阳能为动力补充的无人机Solara50和60;Facebook成立ConnectivityLab(连接实验室),专注于开发无人机互联网连接技术,拟为偏远地区居民提供网络服务,意图赢取下一个10亿用户。但续航时间短、受天气影响大等仍是阻碍无人机实现网络覆盖应用的核心问题,目前的技术水平尚无法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对于个人消费者而言,无人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将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它将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飞机模型或玩具。作为空中传感器,无人机可以模拟WiFi热点,嗅探移动设备的MAC地址,根据信号的强度对设备进行定位,为家庭和个人的安全提供实时监测,并将搜集的信息汇总用以绘制出用户的运动地图,呈现出用户通常会路过的街区、商店等。此外,无人机还可通过实时跟踪,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定位移动设备来拯救生命。目前,美国麻省理工正在研发无人机导航项目Skycall,该应用可以通过手机App输入目的地并呼叫无人机,无人机将自动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