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史料,知道“大一统”思想的产生及发展过程。2.结合教材,梳理隋唐至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了解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理解“大一统”思想影响下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3.通过研读史料,知道“大一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实践,掌握隋炀帝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和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华夷一统等具体史实。4.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历史“大一统”思想的实践及发展,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重难点重点:藩镇割据、唐朝的民族关系。难点:“大一统”思想的含义及实践。课前准备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3.多媒体、粉笔、教科书。新课导入材料美国新清史的代表人物欧立德认为“中国”曾经从历史中消失,而实际上在中华民国之前的中华大地上也确实没有一个以“中国”作为国号的王朝或政权。由此带来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是在中华大地上曾经存在的众多王朝或政权谁是“中国”,或者说谁代表着“中国”?这是一个不仅导致今天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也是历史上众多占据中原地区的王朝或政权不惜以流血冲突为代价而努力争夺的目标。而更有意思的是,尽管没有出现以“中国”为国号或简称“中国”的王朝或政权存在,中华大地上的王朝或政权也更替频繁建立王朝或政权的统治者也没有直接的族源关系,但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不仅未曾中断,最终建构完成的多民族国家却以“中国”为国号或简称。——李元晖、李大龙:《“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实践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发展》,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师设问: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族群很早就存在理想中的以“中国”为核心的“大一统”的“天下”观念)教师讲述:纵横万里皆兄弟,一脉同胞古相属。以国家统一为福,以山河破碎为祸,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亲身经历中得出的价值观。中国古代的大一统不仅体现在政治上、地理上,也反映在思想上。“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统一的条件下,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今天,让我们循着“大一统”思想,一起走进盛世隋唐,感受古代文明盛世之美。【新课讲授】【教师活动】一、隋朝兴亡1.隋朝建立和统一:581年,杨坚定都长安,建立隋朝;589年,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材料在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强烈要求统一,经济的发展也要求突破分裂实现统一,而统一的条件也已成熟:士族衰落了、民族融合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形成了,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实现统一,还要有一个杰出的领导人物。这个杰出人物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带领人民去完成历史时代所赋予的任务。——施建中:《隋统一原因再探——兼论隋文帝平陈方略》教师设问:依据材料概括隋朝完成统一的条件。(参考答案:士族的衰落、民族的交融、北强南弱局面的形成、杨坚等历史人物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隋朝完成大一统,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形成于东汉、极盛于魏晋的士族地主逐渐衰落;大大削弱了分裂割据势力,为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消除了民族间的对抗情绪,缓和了民族矛盾,削弱了分裂割据的趋势。再次,南北力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局面,最后,长期的分裂动荡使各势力集团的领导者们纷纷起了独占中原之心,近三百年的动乱,致使山河破碎,百姓疾苦,他们渴望安定和平,可以说,“大一统”是民众与领导者们共同的诉求与愿望。【教师活动】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通过教材找出隋朝取得了哪些重大建设成就?2.重大建设材料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设立,“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亦不减数百万石”。——王仲荦:《隋唐五代史》【教师活动】通过阅读材料,说出材料中的“仓窖”涉及什么制度?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制度:仓储制度。影响:备荒赈灾,促进国家的发展;为隋“大一统”实践提供保障)(1)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2)兴建洛阳城材料从政治上看,洛阳便于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从经济上看,当时关中物资不足以供应统一后隋中央政府机构的需求,早在开皇年间,关中一遇荒年,文帝不得不率大小官员就食洛阳。——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教师活动】隋炀帝为什么要营建东都洛阳?参考答案:政治上加强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解决政府物资供应问题。【教师活动】而与营建东都洛阳同时进行的是开凿运河。材料隋唐大运河的水运带动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也使得灿烂的中原文化广泛传播海外;同时,中原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大运河的中心枢纽,且在政治军事上对大运河的流通有着决定性作用,其在大运河水运中的中心地位无可替代。——冯西西:《隋唐大运河与中原繁荣的相互影响》,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教师设问: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3)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教师活动】隋朝盛极一时,但短命而亡。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3.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学思之窗”皮日休的诗,说说你如何评价隋炀帝。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学生活动:1.功绩: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过失: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超越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承受极限,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教师活动】隋朝贵族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教师活动】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找出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1.唐朝的繁荣(1)唐朝的建立①时间:618年②人物:李渊③都城:长安【教师活动】思考唐朝是如何建立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材料唐高祖李渊(566-635),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7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教师活动】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同学们通过教材及史料学习“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贞观之治材料自贞观二年(628),唐太宗问魏征:“怎样才算是明君或暗君?”魏征回签说“能兼听就是明君,只偏信就是暗君。”——王小甫:《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教师活动】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活动:唐太宗主义节制统治阶级,从而为民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重视人才,兼听纳谏。【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武则天的图片及简介,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武则天。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武周政权: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教师活动】唐太宗之子高宗在位时,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高宗死后不久,她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当政期间,尽管政权纷纭,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赡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衡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教师活动】贞观以后,唐太宗成为后世帝王效法的榜样,在经历武则天称帝与韦武之乱之后,唐玄宗重振李唐王朝,开创了开元盛世。材料开元初以姚嵩为相,他帮助玄宗实现政治重点转移,执行各种决策,又沙汰僧尼,整顿吏治,对实现政局安定起了很大作用。姚崇之后,所用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皆为名相,在政治上均有所建树。——王小甫:《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172页材料当时经济繁荣,天下富足,在地方州县的仓库和京城的国库里,粮食、布帛和货物堆积如山;全国安定太平,匪盗几乎绝迹;人口大增,物价便宜。唐初人口1000多万,到天宝十三年增至5200多万,而且物价稳定,长安和洛阳的米价每石不到200钱;疆域广大,国威远扬。——张仁木:《“开元盛世”论》,载《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4)“开元盛世”【教师活动】通过材料学习“开元盛世”的原因?①原因:在政治上,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兴文治。经济上,发展生产;军事上,改革兵制。②表现:国家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教师活动】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使唐王朝呈现空前繁荣局面。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教师活动】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是如何治理的?结合课本完成下面表格。2.唐朝的民族交融民族与唐的关系作用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击败东突厥,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回纥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入居河西走廊和西域,入居西域的回鹘人发展为后来的维吾尔族吐蕃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靺鞨唐玄宗封靺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职贡图》所谓《职贡图》,是指在古代中国,外国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上层向中国皇帝进贡的纪实图画。教材中的《职贡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之作,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贡品来唐进贡的情景。该画描绘的是贞观五年(631),南洋的婆利、罗刹、林邑等国前来朝贡的景象,画面有人物27人,中间有一人骑马,其余都是步行。这些使臣携带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有象牙、怪石、孔雀羽毛霎扇、鹦鹉等。阎立本的《职贡图》描绘了中土大唐令四夷臣服纳贡的场景,既赞美了中央王朝的威望,又体现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教师活动】请仔细观察图片并思考,这些人为什么要向唐王朝进贡?对唐朝的民族关系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原因:唐朝国力强盛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影响:加强了唐朝各民族的交融。唐蕃会盟碑【教师活动】通过“历史纵横”了解“回纥”这个民族。7世纪初,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纥受突厥的奴役。为了反抗突厥的压迫,回纥联合铁勒诸部,在唐朝军队的支持下,灭亡东突厥汗国。随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除一部分迁入内地与汉人融合外,大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入居西域的回鹘人,逐渐融合当地居民,发展为后来的维吾尔族。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教师活动】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此时的唐玄宗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教师活动】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呢?材料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命河西节度使开始,到玄宗天宝年间共有十镇节度使,即: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相当于节度使的岭南五府经略使。这10个藩镇驻军加上其他边地的兵力达49万,而京师和内地的兵力总共才8万,不到边镇的1/6。——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页材料在平叛过程中,朝廷还对内地掌握兵权的刺史多加节度使称号,造成了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的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教师活动】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唐朝为何设立镇?藩镇的设立有何隐患?(参考答案:原因:加强边防,巩固唐朝统治。隐患:易使国家陷人分裂状态)【教师活动】藩镇,又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其长官为节度使。藩镇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可以将其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在经济上,藩镇拥有财权;在军事上,藩镇掌握着武装。藩镇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应对边疆的民族战争。到开元年间,已经设立了十大藩镇,其中设在东北、西北的有8个,西边、南边各1个,总兵力近49万人,这就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教师活动】通过教材总结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概况、影响。1.安史之乱(1)背景: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节度使兵力扩大,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2)概况:755年,安禄山和其部将史思明起兵叛乱,这场叛乱历时8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教师活动】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3)影响: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教师活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找出其形成原因和影响。2.藩镇割据局面(1)形成原因: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落镇割据局面。(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教师活动】阅读材料,思考“黄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结局如何?材料一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婕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移共桃花一处开。”(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实验高级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冬季相关知识课件
- 宠物疾病防治课件教学
-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一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版XX医院影像科人员聘用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厂房施工与安全监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vi设计分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设施建设标准保证担保合同
- 2025版个人与个人间消费信贷借款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不良资产重组与资产管理服务协议
- 2023年贵州水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七年级生物下填图题(识图题)总复习
- 后穹窿穿刺课件
- 同志借调工作鉴定现实表现材料集合5篇
- MDITDI的安全使用与操作课件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 外汇交易交易纪录明细表格模板
- 犟龟 完整版课件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附加太平盛世疾病保险条款
- T-CSCS 016-2021 钢结构制造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