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曲文献看梅氏文学传承与创新梅氏缀玉轩所藏剧本述_第1页
从戏曲文献看梅氏文学传承与创新梅氏缀玉轩所藏剧本述_第2页
从戏曲文献看梅氏文学传承与创新梅氏缀玉轩所藏剧本述_第3页
从戏曲文献看梅氏文学传承与创新梅氏缀玉轩所藏剧本述_第4页
从戏曲文献看梅氏文学传承与创新梅氏缀玉轩所藏剧本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戏曲文献看梅氏文学传承与创新梅氏缀玉轩所藏剧本述

梅宁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和通俗表演艺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他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尊重传统,勇于创新,在舞台上创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优美形象。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的表演形成了具有大家风范的独特艺术流派—梅派,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从事舞台艺术实践之余,梅先生还给人们留下《舞台生活四十年》、《我的电影生活》等大量著述。这些文字,不仅是他个人舞台经验的总结,书中记录的大量近代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史实掌故,也为当今戏曲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一梅氏藏曲本的挖掘和整理梅先生非但是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搜集戏曲文献的大家。其缀玉轩曾藏有大量珍稀的传奇剧本。关于这些剧本的来源,戏曲文献专家傅惜华先生曾这样写道:清季故都梨园世家,以藏钞本戏曲称者,厥为金匮陈氏、怀宁曹氏两家所藏,约计四千余册。乙丑岁,陈嘉樑氏逝于旧京,未几,遗书让归泰县梅浣华、北平程玉霜二氏,其余散出亦皆为公私藏家所收,得以保存,亦云幸矣。浣华剧艺湛深,家学渊源。其先祖慧仙,昔主四喜部,时家中所藏戏曲,即已著称于时,而浣华又得陈氏遗书,邺架复增,蔚然大观。尝谓余云,庚子拳乱之际,家中书物,毁于兵燹者甚多,及今思之,犹复痛惜也。从中可知,梅先生缀玉轩藏曲主要来源有二:一是祖父梅巧玲(号慧仙)所遗,这部分遗物经庚子之乱,已然存留不多了。二是从陈金雀后代处购买的。陈金雀为嘉道间著名的昆曲演员,以演《金雀记》成名,嘉庆帝乃赐名“金雀”。他生前十分留意搜集古戏剧本,有家传的,也有自己抄录或改编的,数量十分可观。金雀殁后,所遗剧本悉归子陈寿峰,寿峰逝后又归孙陈嘉樑。嘉樑殁后,家境败落,陈氏后人不得已才将祖上精心搜集的剧本出售。梅先生的祖母是陈金雀的女儿,梅陈两家是表亲,梅先生在1914年曾师从陈嘉樑学习昆曲。在陈家后人生活窘迫之际,梅先生施以援手,不但解其燃眉之急,而且也使这批珍贵的曲本得以保存下来。梅先生特请傅惜华将缀玉轩曲本分类整理,傅惜华不辱使命,先后写出了《缀玉轩藏戏曲草目》、《缀玉轩藏曲志》、《记缀玉轩藏内府钞本》等文,分别连载于《国剧画报》、《戏剧丛刊》、天津《大公报·剧坛》上,将缀玉轩藏曲陆续介绍给读者。在《缀玉轩藏曲志》中,傅惜华将曲本中罕见镌刻流传或未见诸家著录的旧抄珍本计二十四种加以著录,考其作者,详记行款,叙述剧情梗概,查其本事出处,并记梨园搬演情况。这虽只是缀玉轩藏曲中的一小部分,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从这些介绍中,使读者可充分领略到缀玉轩藏曲的独到之处。缀玉轩藏曲大部分出自乾嘉间伶工之手,这些本子虽然书法草率,但是剧本多为梨园爨演实用之本,在唱词旁常标工尺谱、板眼及锣鼓提示,有的还将演员的表演情态及形体动作详细记录并加以说明,是研究昆剧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宝贵财富。这些曲本假如不经古代戏曲家们薪火相传的精心保存,今天恐怕是很难见到了。这在强调继承传统、保护戏曲遗产的今天,剧本的存在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清初著名戏曲家朱素臣所撰之《聚宝盆》,向无刻本流传,缀玉轩藏本为乾嘉间世家抄本。其曲文均点板,间详作科,惜未注曲谱。因该剧梨园久失搬演,故十分珍贵。崔应阶的《情中幻》一剧,虽有刻本流传,但缀玉轩藏本与之多有不同,尤多吴哥二曲,且曲文皆详注宫谱,“为嘉道间梨园传抄演习所用之本,甚是珍贵。”《南瓜传》(又名《吉庆图》)一剧,题曰“嘉庆二十四年己卯十二月录”。该剧不但曲文皆注宫谱,详注作科,而且“排场结构,工稳可观,律文曲白,尚为佳妙。惟自嘉道以后,梨园无爨演者矣。”对昆曲舞台久演不衰的《雷峰塔》,现存有各种版本,其中最为通行之本即为乾隆末年方成培的改本。缀玉轩所藏《雷峰塔》其曲文以朱笔点板眼,“做科有时甚详,宾白亦删改不甚少,系梨园实演之本。”而其珍惜之处在于“自方氏改定本镌刻行世以来,旧本逐致湮没不传,故此本甚为可贵。”梅氏藏曲中还有一些抄写十分精整的剧本,如其所藏《双福寿》便是其中之一。这是明末清初戏曲家张大复所撰传奇,张氏生前撰有多种剧作,但均未刊刻,部分仅有抄本传世,许多剧作已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部有幸传世的《双福寿》,为康熙雍正间抄本,曲文句读,俱有硃圈,书法遒健。此剧独特之处在于“一本传奇,而有两开场词,前所未见,实为创例。大复此作,词章结构,平稳可观,其于曲律,亦能恪守,不失典型。惟梨园久无搬演,殆如广陵散矣!”另需一提的是,缀玉轩藏曲中的明万历间戏曲家汪廷讷所撰之《狮吼记》。其原刻环翠堂本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通行本仅《六十种曲》本流传。缀玉轩所藏是一部清乾隆内府四色抄本,它效仿内府套印本的形式,以宋体字精抄而成,曲词为黑字,曲牌宫调为黄字,宾白为绿字,穿戴切末等舞台提示为红字。全本整饬谨严,有如精椠,故傅惜华断此本为乾隆内府之故物。剧写宋朝黄州名士陈季常惧内,妻柳氏悍妒异常,季常夜梦高官、神道均惧内,便安心受制于柳氏。剧情幽默诙谐,是明清传奇中谐剧的杰作。剧本虽只收《柳氏摔镜》、《陈慥游春》、《东坡明义》、《季常梦怕》四出,但这四出也是梨园至今盛演不衰者。该书钤有“畹华珍藏”、“缀玉轩珍藏”、“泰州梅氏缀玉轩世守”、“如山读过”印记,并有“戊午畹华生日后一日释题”之题字,由此可知,该书是梅兰芳先生十分珍爱的图书之一,而且,作为“梅党”的齐如山先生也读过此书。鉴于该书对研究戏曲演出与戏曲版本均具有特殊意义,有识之士在民国时便将之石印出版。到201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珍稀戏曲古本系列》也将该书收入。梅先生曾与余叔岩、齐如山、张伯驹、清逸居士等人在1931年5月共同创办了北平国剧学会。学会以弘扬国剧、改革旧剧、培养戏剧人才为宗旨,编辑出版《戏剧丛刊》、《国剧画报》,《中国戏剧大辞典》等,还在《华北日报》开辟了“俗文学周刊”专栏,并举办展览会,搜集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戏曲资料。在《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会目录》中,私家藏曲除马隅卿、傅惜华外,梅氏缀玉轩藏曲也不在少数。在《国剧学会图书馆书目》、《国剧学会陈列馆书目》中,缀玉轩藏曲中的善本、秘本也名列其中。鉴于缀玉轩藏曲的独特性和珍稀程度,上世纪50年代,郑振铎先生在编辑《古本戏曲丛刊》时,便将缀玉轩所藏传奇《御雪豹》、《吉庆图》、《聚宝盆》、《双福寿》、《双冠诰》、《长生乐》选入《古本戏曲丛刊》三集之中。文革以后,其所藏《四大庆》传奇又被收入到《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中。后在吴晓铃先生拟目《古本戏曲丛刊》后几集的曲目中,缀玉轩旧藏的《福寿荣》、《风流配》、《為善最樂》、《两度梅》、《百子图》、《宜男佩》、《十全福》等抄本传奇也名列其中,可见缀玉轩藏曲的文献价值。二梅竹芬之故物——《扰产业》由于傅惜华等人的介绍与《古本戏曲丛刊》的影印出版,缀玉轩所藏昆曲曲本已闻名海内外,而其所藏京剧剧本却不太为人所知。其实,梅先生在搜集古代昆曲剧本的同时,还尽其所能,大力搜寻近代京剧剧本。相比昆曲剧本而言,梅家祖上留下的京剧剧本数量不是太多。笔者曾见一部《奇女福》的京剧剧本,计四出。封面题:“奇女福总本,光绪乙未年巧年巧月七巧末二日抄录,景龢堂梅记”,是写东晋荀灌娘替父分忧,女扮男装冲过敌营搬请救兵以解城危之事。“景龢堂”是梅巧玲寓所堂号,光绪乙未是1895年,而梅巧玲于1882年即已去世。梅先生的伯父梅雨田与父亲梅竹芬,当是景龢堂堂主的继承者。梅雨田(1865—1912)是清末京剧的场面大家,胡琴、笛子、鼓等乐器样样精通。他曾长期为谭鑫培的琴师,他们的合作可说是珠联璧合,为人称道。梅竹芬(1872-1898)是旦角演员,他刚学戏时是以老生应工,后改小生,最后改唱青衣、花旦。他的许多戏均为巧玲亲授,其相貌又酷似其父,故演出大受欢迎。惜后因频繁演出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梅竹芬在演戏之余,常常研习书法。曾见一幅梅竹芬晚年临摹的书法,卷末有李释戡在1930年的题跋,言“左梅竹芬所临肃窗深乙未丙申间以贻瑶卿者”云云,并有“李释戡”、“李官曾”、“阿迦居士”、“释戡所藏”等印记。可见,这幅书法是梅竹芬生前赠给王瑶卿先生的,后为曾给梅兰芳编剧的李释戡所珍藏。《奇女福》是一部旦角戏,梅竹芬工旦角,他又常习书法,故该剧本,极有可能是梅竹芬之故物,他抄此剧的初衷应是用于将来排演之用。因此,这个剧本也应算是流传有序的戏曲文物了。缀玉轩曾过录有200余种京剧(包括早期皮簧戏)剧本。剧本大部以统一缀玉轩红格稿纸工楷抄写(也有少量以别种稿纸抄写),每本字体不尽相同,可知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多数曲本在封皮上贴有“缀玉轩剧本汇存”的书签,并题剧名,书签下钤有“如山”朱印。据字体可断,所题书签及剧名均出自齐如山之手。另外,在一些剧本末页印有“壹玖伍陆年玖月贰拾贰日”小字,并加盖“梅兰芳捐赠”长方印章。据此可知,在录完剧本之后,大部分是由齐如山将其统一整理成册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梅先生长期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在此期间,他陆续将家藏的部分珍贵图书、图片等,无偿捐赠给了中国戏曲研究院图书馆。这数函《缀玉轩剧本汇存》便是他在1956年捐献的。现在,数函《缀玉轩剧本汇存》及少量未入函的缀玉轩京剧零散抄本归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收藏。据梅先生的经历和齐如山的回忆录等线索推测,《缀玉轩剧本汇存》的抄写年代应在北平国剧学会成立前后,最晚不会超过北平沦陷之时。齐如山曾回忆自己在国剧学会成立后曾大力搜求有关国剧的各种资料,其中就包括剧本。但这项工作实施起来有诸多不易,因老艺人手中的剧本多为单本,很少有完整之本,“但有两种人家可以存有剧本:一是从前成过戏班之家,其次就是笛师……也有例外,也有人虽未成过班,而亦非笛师者,可是存剧本颇多,例如刘景然、萧长华诸人所存的本子都不少。”将所存剧本与相关资料进行比对,可以大致考证其底本的来源。昇平署及老四喜班演出剧目《缀玉轩剧本汇存》中的《汉阳院》、《讨荆州》、《普天乐》等剧本,在《故宫藏昇平署剧目》中曾予著录,《美人图》虽不见著录,但中国艺术图书馆中藏有昇平署抄该剧单头本,可见该剧曾于昇平署排演过,故上述剧目的底本应出自昇平署剧本。经查《京剧剧目初探》,《缀玉轩剧本汇存》所收之《永庆昇平》、《汾河湾》、《五里碑》、《双心斗》等,均为老四喜班曾经演出的剧目。而《醉酒》一出,全名为《贵妃醉酒》,相传为四喜班吴鸿喜所创,路三宝曾多次演出,梅先生演出时加以改造,其演法与路氏大有不同,后来成为梅派的代表剧目。梅先生祖父梅巧玲曾任四喜班班主,这些老四喜班的演出剧目或出自梅先生的家传。富连成演出剧目《缀玉轩剧本汇存》所收之《铁莲花》、《洞庭湖》、《双盗印》、《战合肥》、《孝感天》《梅玉配》《连环阵》等20余种剧本,在《富连成戏目单》中均可以找到。梅先生曾带艺到富连成科班“进修”,他和齐如山均与富连成科班有良好的关系,故这些剧本或出自富连成科班的老艺人处。车王府曲本《缀玉轩剧本汇存》所收《奇巧报》、《福寿镜》、《满门贤》、《竹影摇红》、《五圣宫》、《夺昭关》、《姜维推碑》、《三国志》等剧本,不见《京剧剧目初探》等书著录,据《京剧剧目初探》凡例,该书所收传统剧目只以过去民间所演者为限,只有剧本却未经演出过的剧目,一概从略。可见,上述剧目后世鲜见或从未演出。那么,这些剧本源于何处呢?我们在蒙古车王府众多的戏本之中,终于找到这些剧目,故其底本应源于此。车王府曾收藏有大量的皮簧戏等剧本,据专家考证,戏本以道光咸丰时期为多,而彼时正是京剧逐渐从形成到发展的时期。因此,这些皮簧戏本也可以看作是早期的京剧剧本,虽是从舞台绝迹,但也是研究早期京剧文学体制的一手资料,故弥足珍贵。《庶几堂今乐》《庶几堂今乐》为清余治所撰。余治(1809-1874)是文人皮黄戏创作的代表人物。他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寄云山人。江苏无锡人。晚年,他编写新戏计30余种,并自组童伶戏班演出。其剧作是用当时流行的皮簧调形式写成,是第一个创作大量皮簧戏剧本的文人剧作家。他去世后,经多人捐资将其生前剧作编印成《庶几堂今乐》初集、二集,计收剧作28种。据序言,尚有《苦节记》、《状元福》、《巧还报》、《人兽记》、《五雷报》、《孝友图》等数种已佚。近人对余治作品多持否定态度,批评其剧作鼓吹封建道德,宣扬因果报应,诋毁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等。确实,其剧作在当时演出时,就很难吸引观众。究其原因,当是因过于浓重的说教意味而削弱了戏剧性,仅《硃砂痣》一剧情节比较曲折,唱腔适于演员发挥特长而作为京剧的保留剧目。在早期的京剧创作中,文人创作的剧本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与元明杂剧与明清传奇相比,但从戏曲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正是余治等人的创作,为研究京剧早期的剧本形态提供了重要佐证,它也是戏曲剧本体制逐渐从曲牌体过渡到板腔体的珍贵记录。《缀玉轩剧本汇存》收入余治创作的《朱砂痣》、《扫螺记》《推磨记》《英雄谱》、《岳侯训子》、《绿林驿》等剧本23种,之所以将余治的剧作大部囊入(有可能是悉数囊入,所缺《文星现》、《公平判》、《阴阳狱》、《福善图》、《劫海图》5种最大可能是因搬迁等原因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未分编的图书之中),也正是基于此。齐如山创编的剧本众所周知,从1916年以后,齐如山等人相继为为梅兰芳编写过几十个剧本,有的已成为梅派演出的经典剧目。缀玉轩抄本中有《牢狱鸳鸯》及《千金一笑》二剧,被《齐如山戏本》据《齐如山回忆录》,《麻姑献寿》为齐如山“自编之戏”,而《春秋配》、《宇宙锋》是齐如山改编之戏,三从本作品的角度对于品剧的全面挖掘研究,为当代品剧学家研究的分配研究提供了依据在《缀玉轩剧本汇存》中,收有不少梅先生生前数次演出过的剧目,如《雁门关》(饰青莲公主)、《搜孤救孤》(饰程婴之妻)、《打渔杀家》(萧桂英)、《美龙镇》(又名《游龙戏凤》,饰李凤姐)、《梅玉配》(饰苏玉莲)、《汾河湾》(饰柳迎春)、《虹霓关》(头本饰东方氏,二本饰丫环)、《枪挑穆天王》(饰穆桂英)、《女起解》(饰苏三)、《玉堂春》(饰苏三)、《混元盒》(《金针刺红蟒》饰红蟒,《琵琶缘》饰蝎子精)、《樊江关》(饰薛金莲)、《御碑亭》(饰孟月华)、《贵妃醉酒》(饰杨玉环)、《南天门》(饰玉姐)、《甘露寺》(饰孙尚香)等。当然,梅先生演过的剧目决不止此。有人从旧戏单、说明书、海报、专刊等资料中搜寻,统计出梅先生一生演出的剧目达170余出。但建国后出版的《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只收有《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黛玉葬花》、《天女散花》、《霸王别姬》、《洛神》《凤还巢》《抗金兵》《生死恨》10个剧本,近年出版的《梅兰芳全集》中,在其演出剧本中也只增添了《玉堂春》和《西施》两剧。他演过的剧目在建国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的《京剧丛刊》中有的也能见到,但那都是经过戏曲改革工作者“润色”后的本子,与老艺人传下的演出本已有很大不同。《缀玉轩剧本汇存》中保留了众多原汁原味的剧本,这为弘扬梅派艺术,更多的整理演出梅派剧目提供了原始资料,也为当今京剧各流派剧目的改编演出提供了可以依据的范本。近代研究京剧剧目的工具书出版了不少,如《京剧剧目初探》、《京剧剧目辞典》等,人们可从中了解京剧剧目的总体状况,但如果要深入研究京剧文学的体制沿革及编演状况,还是要从剧本研究开始。《缀玉轩剧本汇存》所收剧本虽为过录本,而且未列排场等说明,仅就剧本本身的词句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价值,但通过检索探求这些剧目的出处,从中便可看出,这些剧本直观地为我们提供了京剧从形成发展到逐渐走向鼎盛这个历史阶段剧本编写体制的沿革及后世对其改编加工的情况。这些剧目大部分已在舞台上消失多年,有的甚至不见有关书目提起。若不是剧本还完好的存在,我们甚至还不知道在京剧发展过程中,曾有这样一些剧目存世。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初梅先生等戏曲大家对搜集和保存戏曲遗产方面高屋建瓴的见识及不辞辛苦的实干精神。我们今天纪念梅先生,在缅怀他对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所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也应记住梅先生对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所倾注的热情与精力,还应记住齐如山、傅惜华等前辈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遗芳梦室》六大场,设置石墨单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场、七《缀玉轩剧本汇存》简目:《米注山》(二本十九场)、《伐齐东》(十本十七场)、《搜孤救孤》(1912年后)、《枣阳山》(五场)、《博望坡》十四本、《因果报》四本五十八场、《下邳城》(八场)《风火山》二本二十八场、《凤凰楼》六本七十场、《闹天宫》三本十九场、《双节烈》二本三十四场、《托兆碰碑》五场、《双挂印》、四本五十二场、《三侠五义》十本二十七场、《铁莲花》三十八场、《打渔杀家》六场、《碧阳湖》四本六十三场、《洞庭湖》四本三十三场、《得意缘》四本三十场、《忠孝全》八本四十七场、《日月图》四本三十八场、《阴阳树》四本二十二场、《奇巧报》十本九十三场、《循环报》六本九十三场、《忠义侠》四本二十三场、《四进士》四本三十八场、《蝴蝶杯》八本三十二场、《梅玉配》四本六十七场、《永庆昇平》四本四十二场、《汝宁府》五本五十七场、《东黄庄》五本八十六场、《三世修》八本十四场、《新安驿》二场、《福寿镜》八本五十一场、《玉琴缘》、《红梅缘》十五场、《祖姬卖身》、《富贵图》二十五场、《遗芳梦室》十二场、《银燕关》、《战渭南》、《借赵云》、《蛟龙驹》、《罗浮梦》八场、《射屏》、《太真外传》二本十场、《重台饯别》、《梅开二度·长亭》、《雁门关》头本、贰本、《女三战》、《硃砂痣》十八场、《龙凤缘》、《镜中明》二十四场、《雷打十恶》五场、《红梅缘》十五场、《混沌洲》、《扊扅歌》三场、《百花咏》五场、《双盗印》二十八场、《乾坤镜》十四场、《兴汉图》四场、《翠凤楼》十四场、《汾河湾》五场、《虹霓关》十五场、《枪挑穆天王》、《薛家窝》八场、《取雒城》七场、《九花洞》五场、《女起解》、《玉堂春》前本、《混元盒》十场、《樊江关》七场、《五里碑》十六场、《邓家堡》十二场、《千秋岭》八场、《京遇缘》七场、《御碑亭》十四场、《孤鸾阵》十场、《美龙镇》、《醉酒》、《南天门》三场、《战合肥》十二场、《百花庄》九场、《现铜桥》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